搖光也滿不在乎地開口。
“就是,他若是前腳有這個想法,後腳人頭就擺在將軍的書案上瞭。”
天梁一囧,他確實也該想到的,現在自己這腦子竟然連搖光這個二傻子都不如瞭嗎?
八皇子溫聲為天梁解圍。
“天梁大哥也是關心則亂。”
第二日,夏書顏把自己計劃造船的想法告訴瞭寧岫。
寧岫滿臉喜色,但是一點也不意外。
“我就知道,夫人堅持留我在此處,必是後面有更大的動作!
那夫人是不是也已經想好如何說服嚴大人瞭?
畢竟造如此大的海船,沒有刺史府行方便,怕是不行的。”
八皇子笑著指瞭指自己。
“姐姐把我賣瞭。”
寧岫一愣,隨即又笑出來。
“您可真是……那看來,嚴大人無論如何也不會拒絕我們瞭。”
夏書顏笑著遞給寧岫一沓圖紙。
“這是我整理出來的,有一部分是海船的設計圖樣,還有一些現有技術難題的解題思路。
這邊的選址、建船塢、招人,包括後續造船,就隻能麻煩先生來操持瞭。
等我回到擎州,會給江南寫信,讓鴻羽公子在那邊幫我們買斷一些船塢的老師傅,整建制給你搬到裕州來。”
寧岫越想越激動,真恨不得現在就行動起來,不過他們之前畢竟沒有涉足過這個行業,所以風險還是客觀存在的。
“夫人,屬下定當竭盡全力,隻是建造船塢耗資巨大,且我之前並沒有經驗,恐怕……”
夏書顏笑著打斷瞭他的話。
“先生不必為此憂心,我既托給先生,就對您有絕對的信心。
耗資巨大不算什麼,有數次失敗也很正常。
我們本身就是在做一件大晟無人做過的事。
成瞭便是千古功績,不成也是人之常情。
先生,不計成本,你盡管放手去做。”
寧岫這回徹底放下心來,堅定地點瞭點頭。
他當初因著老國公的恩情和對他的信任,選擇成為當時還待字閨中的夏書顏的謀士。
如今這麼多年過去瞭,當初的小姑娘不僅兌現瞭她的全部承諾,甚至把大晟以外的領土都拓展為他施展才幹的舞臺。
寧岫對自己如今的狀態再滿意不過瞭,夏書顏不僅給瞭他極高的決策權和百分之百的信任,更是把他引薦給瞭未來君主。
捫心自問,如果寧岫當年選擇成為任何一個皇子的近臣,都不會得到今天的一切。
寧岫理解得沒錯,夏書顏對他就是這般信任。
這邊把事情托付給寧岫,那邊她就帶著八皇子登上瞭刺史府的大門。
嚴刺史對這位顏書先生還是非常尊重的,自從上次他和肖雲馳一起來過之後,嚴大人就看出來瞭,這位先生是除瞭肖將軍之外的實際管傢人。
管傢把兩人直接領到後院,在私宅進行招待,也體現瞭嚴大人的親近之意。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顏書先生好啊!您怎麼有時間來咱們裕州瞭?可是工坊那邊有什麼問題?
有事您盡管跟我說,有我在,尋常小事哪裡需要麻煩您呢?”
夏書顏笑著跟嚴大人客氣瞭幾句,便單刀直入,把造船塢的事情同他提瞭。
嚴新卓可是嚇得不輕,這個顏書先生,怎麼總是弄一些讓人膽戰心驚的買賣!
之前的私鹽也就算瞭,好歹隻出口,不內銷,現在竟然要造可以出海的大船?!
嚴大人面上有些難色,勉強笑道:
“顏書先生,您可真是有大氣魄的人!
隻是打造船隊這裡面的門道您可能還不清楚。
咱們大晟朝雖然算不上嚴格海禁,但是也並沒有擴大海上貿易的想法。
造船塢這麼大的事,先不說耗時多長,耗資多巨,就算咱們把一切都準備妥瞭,回頭上面一句話,不許出海,那不是一切努力都打瞭水漂嘛。
我也是為您好,您這般魄力與格局,什麼賺錢的買賣做不得,實在犯不上做這種費力不討好的營生。”
夏書顏始終微笑著看著嚴大人,對方說到有理之處她還頻頻點頭。
就在嚴新卓以為她可以被說服的時候,夏書顏突然放瞭個大招。
“確實,這門生意與未來的海上政策息息相關。
所以我這次也不是獨自前來,還要為大人引薦一人。”
嚴新卓順著夏書顏的手看向她身邊的少年,嘖,應該是沒有見過,但是不知為什麼,又覺得有幾分熟悉。
嚴大人雖然是裕州刺史,不是京官,但是逢回京述職之時,自然也是見過皇帝的,隻是暫時沒想到那裡罷瞭。
夏書顏看他有些疑惑,便好心介紹瞭一下。
“嚴大人看他不像當今聖上嗎?”
嚴新卓臉色都變瞭,一臉嚴肅地看向夏書顏。
“顏書先生慎言!這種話可不能隨便說!你哪裡得見天顏,怎麼能……”
咔擦!一道炸雷在嚴大人眼前閃過!
這般相貌!這般年紀!與肖雲馳將軍府上的管事同行!
他眼中的慌亂幾乎要溢出來,忙不迭跪倒在地。
“微臣嚴新卓,參見八皇子殿下!
殿下白龍魚服,是臣眼拙,沒有認出殿下,臣罪該萬死。”
八皇子虛扶一把。
“嚴大人請起,我與顏書先生喬裝出行,本也不想被人認出,不是大人的錯。”
嚴新卓擦瞭擦剛剛瞬間滲出的汗珠,顫巍巍地站瞭起來。
他這下連坐都不敢坐瞭,老老實實地站在兩人對面。
夏書顏微微一笑。
“嚴大人別緊張,您這般,倒讓殿下微服出行的計劃落空瞭。”
嚴新卓答應瞭一聲,終於坐瞭下來。
心裡還在止不住吐槽,微服出行個鬼啊!你們分明是算計好瞭來我府上嚇唬我的!
我說怎麼突然提出這麼大的計劃!
原來在這等著我呢!
夏書顏也不急著勸說,嚴大人既然已經認出瞭八皇子,那麼接下來隻要給他一點時間,他什麼都能想明白的。
果然,坐在對面的嚴新卓臉色變瞭又變。
現在的局勢表面上看是京都與西南分庭抗禮,實際卻是擎州悶聲發大財,說是三足鼎立都不為過。
聖上雖然暫時退居幕後,但畢竟還在,所以也沒到他們這些大臣不得不選邊站隊的時候,尤其是裕州離另外兩方都不近,與兩位皇子陣營也素無瓜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