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南方老板給出的2100萬收購價,讓職工們覺得這是在高價低估。
大傢不信任廠領導和這個客商。
“糧機廠的情況看起來復雜,其實主要矛盾就是這個估值的問題。”狄思科摸著下巴說,“之前廠領導也有一些讓人詬病的操作,但大傢都忍瞭,唯有這次,工人的情緒一下子爆發出來,將廠區圍堵瞭。”
滿春華說:“昨天確實是糧機廠這些年的第一次。”
“所以嘛,大傢就是對這2100萬的估值存疑,職工們覺得集體資產被賤賣瞭。”
前幾年改制的時候,糧機廠給職工們配瞭職工股,隻要糧機廠賺錢,大傢就能跟著分紅。
可惜這些年糧機廠一直在虧損。
滿春華贊成道:“產權改革要把好資產評估這一關,糧機廠在這方面確實做得不好。”
“資產評估由誰來做,非常關鍵,廠領導評的,職工不信。市領導評的,有些人也會存疑。”狄思科建議道,“資產評估這件事,需要一個權威機構來做。北京那邊產權改革進行得很早,但這些年並沒有鬧出大規模上訪的事情。在資產評估這方面還是有一定借鑒意義的。”
張茂年問:“那邊是由哪裡評估的?”
“市產權轉讓中心,專門做國企改制業務的。”狄思科介紹道,“市裡沒怎麼宣傳這個產權轉讓中心,應該也在摸索階段。但所有要進行產權交易的國有企業,都需要將國有產權在這裡掛牌上市,評估工作也由這個單位來完成。”
滿春華說:“我們省裡還沒有這樣的產權轉讓中心。”
“支書,”狄思科笑望向滿大姐,也看向其他組員,“咱們這次調研要不要來一把大的?”
滿春華對他接下來的話,已經有瞭猜測。
不由在心裡感嘆,狄思科雖然年輕,但是眼光是有全局性的。
狄思科接著說:“咱們這次的課題報告是跟產權改革有關的,必然也要介紹產權轉讓中心。咱們要不要跟省裡聯系一下?東北的國有企業比較密集,設立產權轉讓中心,集中進行資產評估,最起碼在評估這方面,可以看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即使不能阻止國資流失,但也能盡量減少流失。
“你想建議省裡成立省產權轉讓中心?”滿春華對此是認可的,但是,“咱們調研時間有限,未必能看到效果。成立一個新單位,可不是幾句話的事。”
“成立新單位麻煩,但搞個試點還是簡單的吧?”狄思科狡黠笑道,“可以讓糧機廠來當這個試點單位嘛,反正他們正好要搞產權改革。”
幾人相互交換著眼色,同時心想,就是不知道糧機廠的孟鐵頭敢不敢搞這個試點。
第201章
狄思科最近有些樂不思蜀瞭。
自從發現瞭招待所附近的早市,他跟張茂年就每天去早點攤子報到。
聽老板娘說,他們這裡還有夜市,兩人又喊上組員們一起去夜市上吃大排檔。
“我願意為瞭大餅子和醬大骨在東北多呆一段時間。”
鄒舟最初隻以為他們每天帶回的玉米面大餅子,是在農貿市場附近的早點鋪子買的,然而,等他親自去瞭一次早市以後,簡直驚為天人。
除瞭京郊的農村大集,北京可沒有這麼大規模的早市。
早市二人組很快變成三人組,夜市的集體聚餐他也從不缺席。
狄思科又讓老板娘上瞭一盤毛豆,笑著說:“要是支書那邊進展順利,咱們興許還真能多呆一段時間。”
黨校的調研組來到地方上調研,通常是由市裡出面接待的。
但這次有滿大姐的關系在,他們還沒見到市領導,就先跟省領導打瞭照面,並且在座談會上向省裡介紹瞭產權轉讓中心的設想。
省裡能否接受調研組的建議,還真不好說。
後續的事情,得請滿大姐出面才行。
組員們現在都是原地待命狀態,一邊等省裡的消息,一邊搜集調研素材。
狄思科幾人喜歡來早市和夜市吃飯,也有這一層考量。
市場上的攤主們大多是下崗工人,大傢來吃飯的時候,總能從攤主和食客們的交談中聽到各路企業的八卦。
比如機電公司清產核算的時候,發現庫存少瞭三輛汽車,成瞭一樁懸案。
又比如電子公司的銷售經理,把截留的一百萬銷售款投資到私營工廠生產錄音機,一下子就掙瞭十多萬。
大傢一邊喝酒,一邊交流著廠裡那點事,最後總會總結一句,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窮廟裡的方丈不愁沒錢花。
當然,大傢討論最多的,還是最近的熱門話題,糧機廠。
市裡搞國企改革已經不是一次兩次瞭,光是糧機廠自己就經歷過一次改制和一次下崗分流。
職工們對改革有意見是正常的,但是像糧機廠這次鬧出這麼大動靜,甚至驚動瞭省裡的,還真不多見。
“我聽說孟鐵頭差點被工人打死瞭,現在還在醫院躺著呢。”
“不能吧?那孟鐵頭雖然總辦不著調的事,但也罪不至死,”有心軟的女同志便說,“大傢要是對那個南方客商不滿意,堵著他不讓進也就差不多瞭。打人可不對,萬一被上面追究起來,有理也變成瞭沒理。”
“我當時在場呢,看得真真的!大夥兒把那南方老板的車圍住瞭,不讓他進廠。大傢還算克制,沒對外人動手,隻想讓他知難而退,放棄收購糧機廠。”
有人問:“那怎麼還把孟鐵頭給打瞭,他那天不是一直在廠裡縮著嗎?”
“他自己瞎出頭唄,”爆料人繼續透露,“那南方老板進不瞭廠區,就坐在車裡給孟鐵頭打電話問他合作還要不要談。孟鐵頭怕人跑瞭,就顛顛兒地從廠裡跑出來接人。工人們對他有怨氣,雙方交涉不成功,情緒一激動就把人揍瞭!”
“你們說,他把廠子賤賣瞭,對自己能有啥好處?私營老板買瞭工廠以後,肯定要讓自己人當廠長,他這個廠長八成要被撤下去的。”
有人猜測:“人傢興許早就私下拿到南方客商的好處瞭,有瞭真金白銀到手,誰還在乎一個廠長的職位啊。”
大傢頓時不說話瞭。
隔瞭好半晌,隔壁桌才有人接著說:“工人們鬧這一次也算值瞭,省裡和市裡都派瞭人去糧機廠調查情況,聽說市裡還承諾給糧機廠聯系其他投資商。”
其他下崗工人不以為意道:“天下烏鴉一般黑,其他投資商也未必會給出好價錢。你等著瞧吧,糧機廠那地皮和設備的價格還是超不過2200萬。”
張茂年還在用筷子摳著熏骨架上的碎肉,疑惑道:“孟鐵頭受傷瞭嗎?之前沒聽說啊!”
第一天去糧機廠調研的行程被打斷瞭,調研組一行人至今沒有見到孟廠長本人。
但是,孟鐵頭的大名如雷貫耳,大傢未見其人,卻早就將他當成瞭熟人。
“好像沒有吧,”曾琴蹙眉說,“要是真的出瞭這麼大的事,支書早就跟咱們說瞭。”
滿春華曾在糧機廠工作過七八年,在那裡有自己的人脈。
而且隨著滿春華職位水漲船高,以前的老同事還會以糧機廠為引子,主動向她介紹情況拉關系。
糧機廠要是真的差點鬧出人命,滿春華不可能不知情。
然而,大傢前一天還在夜市的大排檔裡聽糧機廠的八卦,次日就被告知,可以去糧機廠實地調研瞭。
“支書,聽說孟鐵、孟廠長受傷住院瞭,咱們現在去調研合適嗎?”
“沒事,都是皮外傷,去醫院塗瞭碘伏就回傢瞭。”
一行人乘車來到糧機廠的廠區,車子剛停穩便有幾名廠領導迎瞭上來。
因著大傢提前知曉瞭孟鐵頭受傷的消息,所以見到那個眼眶淤青的中年男人後,很輕易就確定瞭對方的身份。
孟軼興將客人請進瞭會議室,自嘲似的說:“早就想請中央黨校的同志們來我們廠做客瞭,可惜最近廠裡鬧出瞭點事情,讓大傢見笑瞭。”
正常情況下,客人們應該在此時說些客套話,然後將話題岔過去。
可是,滿春華卻開誠佈公地問:“老孟,廠裡跟那位南方客商是怎麼談的?怎麼引起職工這麼大的不滿?”
孟軼興苦笑道:“主任,我們把客商找來,還沒正式談過呢!客商隻報瞭一個模糊的2100萬的價格。按照我的預期,這個報價還是能再談一談的。結果那些工人不知被誰攛掇的,全都圍在瞭廠門口,不讓人傢客商進門。”
他那天看見職工們扯的橫幅,也被嚇瞭一大跳。
沒想到談判還沒進行就引起職工那麼大的不滿。
他去廠門口接應客商的時候,還被很多人罵做孟鐵頭。
孟鐵頭是他戶口本上的曾用名,當年上戶口的時候,戶籍民警將“孟軼興”寫成瞭“孟鐵頭”。
即使後來去派出所改瞭過來,也在戶口本上多瞭一個曾用名。
他這曾用名不知被誰聽瞭去,就莫名其妙在廠裡叫開瞭。
大傢最初喊他孟鐵頭的時候還帶著點調侃,後來再喊就全是諷刺。
他也知道廠子發展不起來,導致工人們對他有很大怨氣。
但他能怎麼辦?
糧機廠在三年內換瞭三個一把手,每換一個人,廠裡的總資產就要縮水一部分。
93年剛改制的時候,新成立的股份公司值四千萬。
輪到他接手時,就隻剩2500萬左右瞭。
這玩意兒就像擊鼓傳花,廠子在許廠長手裡那會兒就不太行,傳到他手裡以後,隻過瞭不到四個月就全面崩盤瞭。
自己這運氣實在是不怎麼樣。
滿春華是其他企業的領導,她也不想對糧機廠的經營指手畫腳,但這次還有調研組的課題任務要完成,大傢對這個課題投註瞭不少心血。
她擰眉聽孟軼興滔滔不絕地訴苦,聽瞭一陣子就打斷道:“職工一直都很體諒廠裡的難處,即使私下有抱怨,也沒鬧出什麼大事來。這次的事情可以說是群情激奮,把大傢的不滿全都推向瞭最高點,咱們廠領導想沒想過是什麼原因?”
見廠長不吱聲,有個副廠長站出來說:“大傢對廠子有感情,還是不想賣廠子。”
“去年也有客商明碼標價來買地皮,那會兒工人們為什麼不鬧?”滿春華說,“大傢是想阻止賣廠麼?大傢隻是不想低價賣廠!咱們要是把資產評估做到公開透明,職工們還能鬧出這麼大的動靜麼?”
孟軼興解釋說:“我們的資產評估也是市裡找人來做的,2350萬的價格可不是我們廠裡自己估的。客商還要接手咱們那麼多職工,在價格上做一些讓步,也是無可厚非的。”
“咱們在這裡說這個有什麼用?你去跟職工說,看看職工聽麼?”滿春華指瞭指廠區大門的方向,“我的車進來時,廠門口還有好幾個工人在靜坐呢,廠裡打算怎麼解決?”
還能怎麼解決。
人傢不吵不鬧,就在廠大門對面整齊地坐著,你能拿人傢怎麼辦?
滿春華又跟糧機廠的領導層瞭解瞭一些情況,最後說:“我們調研組的課題與產權改革有關,打算跟省裡合作,推動成立省產權轉讓中心。省裡想找一傢試點企業試試效果,你們糧機廠願不願意當試點?如果有這個意願的話,我可以幫你們向省裡爭取一下。”
省裡最近正在大規模精簡機構,產權轉讓中心能否正式成立還說不準。
但可以先選一兩傢試點企業,觀察一下集體管理的效果。
孟軼興遲疑著問:“主任,這個中心是做什麼業務的?”
“省裡還沒做過,但北京和天津已經有試點瞭,主要就是為國有資產的流動提供一個平臺,所有國有資產的產權交易都必須進場,資產評估、掛牌、招標等等步驟都在產權轉讓中心完成,確保國有資產在陽光下交易。”
滿春華語重心長道,“工人們最怕暗箱操作,你們要是能把交易放在陽光下,有權威機構的監督和背書,即使最後真的隻賣2100萬,大傢也無話可說。”
狄思科適時拿出剛從北京傳真過來的資料,分發給糧機廠的幹部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