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始皇崽耕出萬裡江山 第39節

作者:木蘭竹 字數:3931

傢裡藏著土豆,又割瞭這麼多黍稷交稅,他的孫兒一定能活下來。這都是朱襄公的功勞。

他身後的小孩也一蹦一跳,好像恢復瞭活力。

老人放下懷裡的穗子,從懷裡掏出一個用枯黃的黍稷葉子編成的小環,塞到瞭被朱襄抱著的嬴小政手中。

老人笑著說:“好久沒出門瞭。我就想著這次出門,肯定能見到朱襄公和政公子。”

朱襄聲音壓得很低:“謝謝。政兒也很想你們。”

老人很高興,他和朱襄又寒暄瞭幾句,才抱起穗子,和小孩一前一後離開。

嬴小政在朱襄懷裡撲蹬腿,從朱襄懷裡跳瞭下來。

“等等!”嬴小政追瞭上去。

他本想把懷裡的糕餅遞過去。想起舅父的話,他咬牙道:“舅父在村口施粥,你們一定要去喝!明年、明年我還想要新玩具!”

嬴小政舉起手中的編草環。

老人笑得露出瞭掉瞭大半的牙齒:“好,明年還給政公子編玩具。”

小孩也對著嬴小政笑瞭笑,摸出懷裡的草環對嬴小政揚瞭揚,然後和老人一起步履輕快地離開。

嬴小政待在原地,揚起腦袋目送他們遠去。

待看不到他們的身影後,嬴小政才轉身撲進朱襄懷裡。

朱襄俯下瞭身體接住嬴小政:“我們回傢吧。”

嬴小政悶聲道:“嗯。”

荀況嘆瞭口氣,道:“回去吧,做力所能及的事。我們去施粥。”

朱襄:“嗯。”

他力所能及的事不止施粥。

……

秦國咸陽。

趙王在廉頗敗退的時候,一邊積極備戰,一邊聽樓昌所言派人去秦國和談。

平陽君趙豹非常支持和談。此戰趙國本就不應該摻和,如果和秦國說明白瞭,趙秦兩國都各自退兵,自然最好不過。

平原君趙勝不太支持和談。不過他們都拒絕瞭虞信請求派人賄賂楚魏等國,要求合縱抗秦的意見。

在趙王和平陽君、平原君等人看來,長平之戰獲勝就能得到上黨,長平之戰失敗也不過是失去本就不屬於趙國的土地。

如果要楚魏等國出兵,贏瞭楚魏等國肯定會要求分走上黨部分土地,輸瞭趙國還要額外付給楚魏出兵的耗費,怎麼想都不劃算。

除此之外,虞信的好友魏齊是秦國應侯范雎的仇人,秦王為瞭替范雎報仇將平原君騙到秦國扣留,逼死瞭魏齊,趙王用魏齊的頭顱換回瞭平原君。

虞信曾為瞭魏齊而丟棄趙國的上卿之位,與魏齊一同逃亡。當魏齊被逼死後,他才回到瞭趙國。

趙王對其心裡有愧,以為虞信會因此事怨恨趙國。所以在虞信和樓昌的進言中,他選擇瞭樓昌。

秦王殷勤接待趙國的使臣,高調宣佈秦趙已經和解,馬上兩國就要商量怎麼瓜分上黨的土地,然後聯合起來攻打其他國傢,瓜分更多的土地。

楚魏等國原本想趁秦趙兩國交戰的機會出兵占便宜,聽聞此事後擔心被秦趙聯合毆打,於是停下瞭私下的行動。

但秦趙隻是這樣對外宣揚,兩方都沒有停手的意思。

趙王繼續征兵,派秦王最害怕的趙括接替廉頗;秦王不僅讓白起悄悄去瞭長平,還做好瞭親自去前線督戰的準備。

廉頗一肚子鬱氣地回到瞭邯鄲。他沒有回自己的封地,也沒有回邯鄲的傢,甚至懶得進宮去找趙王復命。他直接跑到瞭朱襄傢裡住著,把腿翹到瞭桌子上,讓朱襄好吃好喝地供著他。

眾人都知道廉頗心裡難受,都縱容著廉頗。連藺相如都輕言細語哄著廉頗開心,廉頗想吃什麼,藺相如就買來什麼給朱襄做菜。

廉頗今日又消滅瞭兩隻雞,剔著牙齒道:“聽說你論兵贏瞭趙括那豎子?別跟我說什麼不分勝負,以趙括的性格,他承認不分勝負就是你贏瞭。”

朱襄將當日論兵情形重復瞭一遍,道:“我不認為我贏瞭,我認為我和他在浪費時間。”

廉頗放下剔牙的小樹枝,拍著大腿笑道:“說得對,浪費時間!”

他笑完之後,咬牙切齒道:“君上和朝中高官還不如你,居然不知道那是浪費時間!”

說完,他從懷裡掏出長平的地圖,指著地圖道:“你看著地勢。”

周圍的人見廉頗已經回到邯鄲,還隨身攜帶著長平附近的地圖,眼神不由一黯。

朱襄坐到廉頗身邊,虛心聽廉頗指點論兵。

“君上問我為什麼退那麼遠,一直退到丹水。看這地圖,丹水前是一片丘陵,哪有開闊的地方給我駐守?難道要我背靠丹水少水?!”

長平附近的地圖是一個“川”字形河谷地帶。

廉頗退守丹水東岸,選瞭一個地勢較高的寬闊谷地駐紮。趙軍軍營前方是地勢開闊的丹水、少水河谷地帶,背靠太行山脈,南方也與丹水相鄰。

丹水、少水河谷無險可守,且可以用水攻,所以秦軍不能在河谷駐紮。少水西岸是一片丘陵,地勢也不夠開闊,所以秦軍隻能在少水西邊較遠的地方安營紮寨。

每次秦軍攻打趙軍堡壘的時候,先要經過丹水、少水兩次切割,無法組織起戰馬和戰車的沖鋒。趙軍居高臨下,可以很輕松地阻擋秦兵進攻。

不僅如此,廉頗控制著丹水南邊河道,糧草可以通過丹水十分順暢地遇到趙軍營地。隻要廉頗避戰不出,他就能在高高的壁壘上煮著粟米飯唱著歌,嘲諷秦軍在壁壘下無能狂怒。

“秦國已經出兵三年,且剛占領上黨等地,糧草仍舊需要從雍州、巴蜀遠遠運來;趙國剛出兵幾月,兵營背後就是趙國本土,糧道十分短。”

“不避戰不出等著秦國自己退兵,難道讓我出去和他們拼死?且不論拼不拼得過,打仗就是要敵人死得多,我方死得少。我能以最少的消耗讓秦軍退兵,為何要讓手下將士兵卒去送命!”

廉頗握拳狠狠砸在桌子上,居然把木桌砸出瞭一個洞。

朱襄連忙幫廉頗包紮鮮血淋漓的手,問道:“廉公可將這番話告知趙括?”

廉頗罵道:“我說瞭!他應瞭!但我剛得知消息,他把我留下的官吏都換瞭!連管理後勤的人都換成瞭他的心腹傢丁!他就是鐵瞭心要去送死!”

朱襄明白瞭。沉浸在吃喝中的廉頗今日突然爆發,就是因為知道瞭趙括換掉瞭他的人,仍舊決定出擊。

長平。

趙括披著大耄,眼前放著一張和廉頗手中類似的地圖。

他什麼都沒看進去,腦海中不斷回想著父親生前的話,母親離別前的話,藺相如不屑他的話,廉頗輕視他的話……還有來到瞭兵營中,那些他看不起的將士兵卒的竊竊私語。

這些人根本沒聽到過他的名聲。他們都不忿一個不認識的年輕將領,憑什麼換走廉上卿,成為他們的主將。

他帶來的傢丁不斷宣揚,他是馬服子,是馬服君的兒子,是趙奢親手教導的繼承人,軍中流言才漸漸平息。

趙括感到十分難堪。

所有人都認為,馬服子是對他的誇贊。但他自己認為,馬服子是對自己的侮辱。

難道除瞭馬服君的兒子,除瞭趙奢的兒子,他就沒有其他值得別人記住的名號瞭嗎?

他不顧身份,如貴族的門客一樣四處尋人論兵,想宣揚自己真的很厲害,比父親還厲害,一定能如父親那樣打贏不可能的仗,一戰成名。

他父親也是一戰成名。憑什麼他就要被人輕視沒帶過兵沒打過仗?名將都是一戰成名啊!

他心中許多嘈雜的聲音閃過,最後定格在瞭那位他看不起的平民朱襄的面貌上。

趙括握拳,輕輕砸瞭一下桌面。

他在被拜為將軍後,仍舊去找朱襄論兵,是因為他知道藺相如極力阻止他當主將。他聽聞藺相如最看重朱襄,多次為朱襄奔走。他要擊潰朱襄,讓藺相如看清自己的錯誤。

趙括怎麼可能將一個平民放在心上?他知道藺相如就住在朱襄傢,他的論兵是論給藺相如聽的!

“我考慮瞭方方面面的事,你才是詭辯!”

趙括自言自語。

“父親用錢財賄賂兵卒是小道,以利誘之隻是烏合之眾,應該明軍紀,正綱領,定法令!我已經派人三番五次重申軍令,違令者斬!”

“糧道至關重要,我已經派傢丁換下廉頗的人,用最親近信任的人看守糧道!”

“即便守城都必須出城野戰,困守不出隻是取死。我該派精銳抓住機會蠶食秦軍的小股軍隊,不僅能削弱秦軍,還能提升我軍士氣!”

趙括看著地圖,在他的眼中,地圖好像變成瞭真正的山川,兩軍將士正在山川中奔跑。

他的軍隊軍紀嚴明,兵卒悍不畏死,而秦軍已經經過瞭三年鏖戰,兵卒疲憊不堪,士氣低落;

他最親近的人守住瞭糧道,不斷剿滅前來襲擊糧道的秦軍,秦軍損失慘重;

秦軍孤註一擲,派兵孤軍深入,想要繞到他的後方。他親自率領勇士前去追擊,將秦軍孤軍剿滅。

他大勝而歸,士氣如虹,而秦軍經過幾次打擊,已經有瞭潰散之態。他立刻率兵全面出擊,追擊退兵的秦軍。秦軍丟盔棄甲,被他斬首阬殺數十萬,大敗而歸。

他一戰成名!

趙括臉頰出現瞭一抹激動的潮紅。

在這次論兵中,他已經獲得瞭勝利。接下來,他隻需要將自己論兵的內容一一實現!

……

“武安君!”王齕激動上前,親自扶白起下馬。

白起沒有寒暄,直接下令:“你繞至趙軍壁壘北面,依托長城建立壁壘。廉頗曾經怎麼做的,你照做。我要你親自為誘餌,誘趙括大軍隨你入北面山谷,離開丹水河道。”

白起心中長平地圖緩緩鋪開,在丹水河道上打瞭個紅圈。

“此戰關鍵就在於你能不能守。”白起淡漠道,“就算你死在山谷中,也要拖到我將口袋合圍。”

王齕毫不猶豫道:“末將領命!”

白起從佇立的將士兵卒中走過。所有人都靜默行禮,臉上皆帶著激動的笑容。現場氣氛寂靜又熱烈,令人毛骨悚然。

第23章白起小石子

兩國主將各自到位,長平之戰的最後階段拉開瞭序幕。

秦軍開出瞭山谷,在丹水西岸安營紮寨,做出一副要和趙軍拼命的架勢。

緊接著,王齕率領大股秦軍,朝著丹水北面河谷行去。

丹水北面河谷是一個標準的口袋型,谷口狹小,三面環山。其南面是崇山峻嶺,其北面是百裡石長城,其西面是高高的韓王山(這時韓王山還未命名),越過韓王山就是趙軍駐紮的營地。

翻越南面崇山峻嶺後,是秦軍已經打下的地盤;北面百裡石長城之後的隘口,是翻越太行山,前往趙國腹地的旱路之一,原本廉頗在此設瞭關卡;西面韓王山上原本也有趙軍的堡壘。

趙括接替廉頗成為趙軍主將之後,為瞭和秦軍決戰,將分開防守的趙軍都撤瞭回來,按照他的理解進行操練。廉頗留下的中下層將領也被他悉數撤換。百裡石長城和韓王山上趙軍的陣地都被廢棄。

趙括熟讀兵書,自然知道為將者練兵是第一步。現在這些將領士卒都還是廉頗的兵,不是他的兵。他要對軍隊指揮自如,就首先要操練這些將士兵卒,讓他們習慣聽從自己的指揮風格。

陣前換將是大忌,陣前大規模更改軍隊人事變動也是大忌,會極大的影響士氣。但趙王和趙括此時非常合拍,都認為自己舉動非常正確。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