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始皇崽耕出萬裡江山 第130節

作者:木蘭竹 字數:3483

這不是誇張。許多農人隻盲目交稅,已經改朝換代瞭好幾次,他們的後代都還以為自己在前朝。

廉頗和李牧很疑惑,為何會有這麼多人知道他們離開瞭趙國。

事實當然是蔡澤領著人告訴瞭他們。但趙人並不知道居然會有人對他們這群平民使用離間計,他們自以為實話實說道:“我們當然知道,因為我們一直很擔心救瞭我們的廉公和李公。”

其實這也不是假話。燕國的事和匈奴的事,就算他們消息再閉塞,因為需要征兵,他們都知道。所以他們也的確在向身邊人和遊商打探廉頗和李牧的消息。

他們發自內心的關心廉頗和李牧。蔡澤隻是將他們關心的消息告訴瞭他們。

廉頗和李牧聽到他們的回答,好幾宿沒睡好。

第二天睜眼,他們默默地一邊趕路,一邊盡全力練兵,以應對追擊的趙軍。

令他們慶幸的是,就算路過瞭趙軍的營地,趙軍也像是沒察覺出這一隊秦人中多出瞭許多庶民一樣,直接放行。

廉頗和李牧原本以為他們是懼怕秦人,後來當有人偷偷贈送糧草和半報廢的兵器時,他們心裡明白瞭什麼。

剛明白的時候,兩人心中難免憤怒。

這些趙軍所作所為,不僅是瀆職,甚至可以說是通敵瞭。

但憤怒之後,他們又發現他們沒有憤怒的立場。因為這些庶民是跟隨他們離開。

樓緩自言自語:“這就是儒者說的,人心散瞭?”

廉頗氣得舉起拳頭要揍樓緩。

樓緩雖然腿腳不便利,逃跑的速度卻不慢。他一邊逃跑還一邊嘀咕:“你這人怎麼聽不得實話?你怎麼不去揍趙王那個罪魁禍首?”

廉頗氣得比平時多吃瞭三碗飯。

樓緩對廉頗的飯量十分震驚。他懷疑自己判斷錯誤,說不定廉頗未老,還能替秦王征戰。

啊,做完這件事,滿足瞭心願之後,他不該在私下稱秦王,該稱君上瞭。

樓緩很慶幸自己有秦王這樣的君上,想來他可以在秦國善終。

到瞭三不管地帶後,秦國使團才遭遇瞭襲擊。

雖然各國不管這些荒野,但有許多匪賊盤踞其中。

本來匪賊沒膽子劫秦國使團的車,但他們看到秦國使團中有許多老弱婦孺庶民,他們就以為自己能搶瞭這些庶民的東西,秦兵可能自顧不暇。

隻要他們搶瞭東西遁入山林,就算是兇名在外的秦軍也拿他們沒辦法。

他們萬萬沒想到,在這一支平平無奇的秦國使團中,有著趙國如今最厲害的兩位將領。

即便隻經過瞭不到一月的時間,廉頗和李牧已經鍛煉出一支能打仗的兵。這些新兵哪怕拿著綁著石塊的木棍也能輕松沖垮匪徒,何況他們的手中還有趙軍偷偷贈送的半廢棄兵器。

廉頗和李牧一路朝著長平前進,一邊擊退匪徒。當到達瞭長平的時候,他們手中的兵已經頗具血氣,嚇瞭邊境的秦軍好大一跳。

“見過廉將軍,見過李將軍。”長平守將伯夫抱拳道,“這,這是把趙軍帶來瞭?!”

廉頗疑惑:“你是誰?”

伯夫:“……”將軍,你見過我不止一次吧!

“咳……”李牧笑道,“我記得你,你經常帶政兒玩。你怎麼在這裡?”

伯夫道:“我曾經是廉將軍帶領的長平趙軍中的一員,後來……”

他頓瞭頓,實話實說道:“我殺瞭趙括,投奔瞭秦國。”

廉頗狐疑:“趙括是你殺的?他不是戰死的嗎?”

伯夫道:“是我殺的。”

廉頗摸瞭摸胡須,上下打量伯夫。

伯夫跪下。他知道身為趙國兵卒,殺趙將肯定是大罪。廉將軍肯定會怪罪他。

“這麼說,趙括引起趙軍嘩變的事也是真的?”廉頗問道。

伯夫道:“是真的。”

廉頗道:“他說如果能回趙國就要殺瞭朱襄,也是真的?”

哪怕是現在,提起這件事,伯夫臉上也難掩憤怒:“是真的!”

廉頗微微頷首:“他該死。”

朱襄回到邯鄲時給趙括留足瞭面子,說趙括是戰死。不過後來有人傳言趙括其實是被朱襄或者趙軍殺死。朱襄才因此入獄。

伯夫驚訝地抬起頭。

廉頗皺眉:“你現在是秦將,對我跪什麼?站起來。”

樓緩插嘴:“廉頗,你現在也是秦將,將來也是他的上峰,他跪你怎麼瞭?跪的沒錯。”

廉頗:“……”

他抽出瞭劍。

樓緩十分熟練的移動到李牧身後,道:“廉公讓你站起來,你沒聽到嗎?”

李牧:“……”他真的很擔心在進入咸陽之前,樓緩就被廉公殺瞭。

伯夫不敢起來。

“起來!”廉頗輕輕踹瞭伯夫一腳,“我記起來瞭,你是不是為瞭朱襄回到邯鄲,說趙括是你殺的?”

伯夫起身抱拳:“是。”

廉頗道:“還算有情有義。和我說說長平。”

伯夫的聲音更大瞭:“是!”

他十分激動。除瞭朱襄公,他最敬佩的就是藺公和廉公。沒想到廉公也入秦瞭!

白起十分欣賞伯夫,不僅把殺趙括的功勞補給瞭他,還在去邯鄲救朱襄的事上為瞭報瞭功。又因為伯夫曾是長平守軍,對長平一代十分熟悉,所以秦王就任命他為長平守將。

朱襄雖然沒有來到封地,但秦王有意考驗朱襄的治理能力,所以長平每年的施政方針都參考瞭朱襄的意見。

再加上朱襄幾乎把自己從長平征收的屬於他的份額都重新還給瞭長平,長平的基礎設施和水利設施得到瞭極大發展。不過一年,長平就已經恢復瞭元氣。

廉頗聽到朱襄所做的事後,不由扶額。

他雖然才封君不久,但早早就有瞭封地,所以對封地的稅收十分瞭解。

封地的稅收制度即後世所稱的“包稅制”,國君給一個稅額,封地的主人隻需要給足這個稅額,多征收的部分就是封地主人自己的錢。

秦王對朱襄很慷慨,承諾五年不向長平要稅。長平的稅收就全是朱襄的錢。

朱襄確實征收瞭稅賦,然後把稅賦都轉手給瞭長平,全部用於長平生產力恢復。

恐怕沒有哪個郡有如此多可支配的資金,讓長平的官吏又是興奮又是心驚膽戰。

廉頗疑惑道:“朱襄不拿長平的錢,他怎麼養政兒?”

伯夫搖頭:“這個我就不知道瞭。”咸陽的事,他怎麼知道?

廉頗看向樓緩。

樓緩道:“我也不太清楚咸陽的事。”

廉頗狐疑:“你居然不知道咸陽的事?”

樓緩微笑:“我更清楚趙國的事。”

媽的!廉頗又抽出瞭劍。

李牧趕緊擋在樓緩面前,道:“可能秦王額外賞賜瞭朱襄許多東西,朱襄或許認為那些錢財足夠他養傢。”

廉頗罵道:“養他自己沒問題,他以為政兒還像在邯鄲一樣,隻是一個質子嗎!政兒是秦國公子,出行怎麼能寒酸?”

李牧:“……政兒可能也不需要太多錢財?”

廉頗:“你放屁!”

李牧:“……”廉公真像一個過分溺愛孫子而不講理的老人。

“廉公,不用擔心,政兒的吃穿出行有夏同負責。”蔡澤從人群中走出,“廉公,李牧,好久不見。”

廉頗皺眉:“你沒有回秦國?”

蔡澤微笑道:“這裡就是秦國。我剛得到瞭秦王任命我為長平郡守的詔令,請廉公放心去咸陽。”

廉頗和李牧頓時心裡有點堵。

雖然他們遇到瞭幾波匪徒耽誤瞭時間,但蔡澤怎麼會這麼快就成為長平郡守?難道秦王真的未卜先知?

第73章秦王叵測心

雖然秦昭襄王時期,秦國對三晉發動瞭多次戰爭,讓秦國看上去成為瞭三晉的仇敵。其實從三傢分晉時起,三晉最大的敵人都是彼此。

魏、韓、趙都想繼承晉國全部“遺產”,自立國時起就彼此征戰不休。但他們又出身自同一國的貴族,彼此已經聯姻很多代。所以他們在彼此征伐的時候又彼此留有餘地,本可以吞並對方又因為各種原因退兵。

這種拉拉扯扯,很多士人認為三國國君對敵人留有餘地,很有貴族風范。但對於三晉交匯之地的民眾而言,就是巨大的災難和痛苦,就像是不斷拉鋸的刀刃中的肉。

長平是幾條河流交匯之處,在山谷間有大量沖積平原。眾所周知,沖積平原都能產生繁盛的經濟。後世這些地方也是重要的產糧地。因為戰亂,這裡幾乎成瞭一片荒野。

當長平之戰結束之後,因為秦國居然放過瞭幾十萬的趙兵,讓魏國和韓國以為秦國遊刃有餘,不敢打秦國的主意,默認瞭秦國對上黨高地的控制。

原本歷史中,白起殺俘不僅讓飽經戰亂趨近麻木的趙國民眾,第一次生出瞭對某一國深刻的仇恨,也讓他國看到瞭秦軍處於強弩之末。

誰都知道,秦軍雖然會殺俘,但以欺騙的方式殺已經投降的兵卒,就隻有一個可能,就是秦國不僅養不起這麼多青壯力,兵力也無法控制這麼多青壯力。

春秋戰國戰火綿延數百年,天下人口銳減,各國都缺勞動力,秦國更是厚顏無恥經常去三晉之地“偷人”。

秦國能將多少戰俘轉化成自己的勞動力,就能看出秦國現在的力量如何。

所以白起殺俘之後,請求立刻進攻邯鄲。他知道不可能滅瞭趙國,但他攻下趙國邯鄲之後,秦國就能與趙國簽訂合約,更加削弱趙國,補強秦國,也能讓其他國傢錯估秦國的戰力,不敢輕舉妄動。

長平之戰,其實秦國和趙國幾乎是兩敗俱傷。白起不能讓其他國傢趁機攻打秦國。

不過白起雖然沒能讓秦王攻打邯鄲,其他國傢的國君也沒有白起想象中的那麼聰明,居然一直慫著不敢出手,讓白起很是松瞭一口氣。

如果秦國休養生息,好好經營上黨高地,就能將上黨高地化為己有,他的擔憂就不會實現。

誰知道秦王卻突然犯蠢,心血來潮攻打趙國瞭,並且死咬這場必輸的仗。其他國君再蠢,也會抓住這個機會。

邯鄲之戰之後,秦國把占瞭多年的三晉之地全丟瞭,被人打到瞭函谷關。秦昭襄王從一介雄主變成瞭笑話。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