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始皇崽耕出萬裡江山 第157節

作者:木蘭竹 字數:3717

朱襄誇贊道:“政兒聰慧!真厲害!”

嬴小政嘴角下撇:“這是我的真心話,但舅父應該不想聽到這個。雖然結論可能一致,但舅父應該想讓我看到民生多艱。”

朱襄把嬴小政抱起來,蹭瞭蹭嬴小政仍舊軟乎乎的臉頰:“我看到的是民生多艱,那是我的思想;政兒看到的是恐生民亂,這是政兒的判斷。政兒瞭解瞭我的思想,做出瞭自己的判斷,這道題滿分!”

嬴小政抱著朱襄的脖子,臉貼在朱襄肩膀上嘀咕:“嗯嗯嗯,政兒永遠滿分,唉。”

第90章咸菜熏香腸

嬴小政得出瞭結論之後,就更用功地處理蜀郡的公務,試圖以蜀郡為“試驗田”,踐行他的想法。

“試驗田”的說法,是和舅父學的。

在此期間,朱襄收獲瞭第一批再生稻稻米。

老天作美,這一期稻米收獲時沒有遇到陰雨多霧天氣,朱襄順利收獲瞭一批至少是如今稻米產量五倍的糧食。

朱襄覺得,有點冤枉藺贄臉黑,不該給藺贄做那麼多他不愛吃的食物。

為瞭表達歉意,朱襄之後用蜀郡的井鹽和花椒、辣椒調味,灌制瞭香腸,用柏樹熏制好後,與傢書一同送回咸陽,彌補他對藺贄的冤枉。

藺贄不知道為何朱襄的心思,以為朱襄想他瞭,特意拎著香腸去找子楚炫耀,笑話子楚隻有咸菜吃。

子楚看著朱襄寫來的“不愛惜身體的人沒肉吃,隻能吃咸菜”的書信,半晌無語。

這糧食數量一出,種植試驗田的農人眼睛都直瞭。

成都的豪強富商很快得到瞭消息,重金向朱襄求購種子。

朱襄卻將種子先發放給官田的刑徒種植,連他最關心的平民都沒給。

不過在朱襄眼中,刑徒也好,平民也好,都是一樣的人。他的關心是“民”這個大群體,所以選擇上是為瞭更大的利益著想,倒顯得有些冷漠瞭。

秦國擁有大批刑徒為帝國耕作徭役,官田就是由刑徒來負責,是郡縣糧食的主要收入,算是奴隸制的殘餘。

雖然這些刑徒過得比庶民好。

朱襄知道秦王一定會在近期再次發兵攻打他國。

對於秦國而言,關中是“腹地”,對民眾管理最為嚴苛。其他後打下來的地方,對民眾和吏治的管理稍微松懈,秦王隻需要這些新打下來的地方,為大型戰爭提供足夠的糧食和兵源,目前還沒想過長治久安。

蜀郡又閉塞,就算民亂也不會影響秦王的統治,所以秦王一定會向蜀地索要大批糧食。

官田的糧食基本都歸糧倉所有,如果能積攢出足夠的糧食,就不用加重庶民的賦稅。對於刑徒而言,改種水稻也不會影響他們的利益。而且官田種什麼完全由官府決定,朱襄更好管理。

之前他沒有打官田的主意,是因為朱襄拿出的種子還未經過驗證,不好直接占用公傢的田地。即便李冰肯定會同意,但要說服許多人,李冰還要為其承擔責任,十分麻煩。

再者,朱襄種子沒有那麼多,也沒有必要用官田。

朱襄初步處理好春耕春種的事後,將文書遞送給李冰。

李冰根本沒拆,原封不動地送回來,說太忙太累沒精力。

朱襄看到李冰的信,生出瞭去工地上揍李冰一頓的沖動。

他再次寫信給李冰,讓李冰務必好好看文書。他在蜀郡待不瞭幾年,遲早會回咸陽。李冰把郡守工作丟一半給自己,等自己離開後,李冰重新撿起來郡守的所有工作,一定會有一段時間的混亂。

李冰覺得朱襄言之有理,於是把傢中二郎托付給瞭朱襄。

“讓他學,等你離開瞭,他就暫代郡守之責。”

朱襄差點把李冰的信撕瞭。

雖然地方官赴任的時候,如果帶著較為聰慧的子嗣,那些子嗣一般都會幫忙分擔公務。特別是在蜀郡這種閉塞的地方,郡守的權力相當於封君,基本都是“傢族經營”。

但你兒子才多少歲啊!還是個十二三歲的少年吧!

李二郎有些尷尬道:“長平君,我年齡雖不大,但是那位暫代郡守的公子,不是年紀更幼小嗎?”

坐在寬大並墊高瞭的椅子上的代理郡守嬴小政抬起頭,狠狠地用眼睛瞪李二郎。

你對朕這個代理郡守有什麼不滿?哼!

朱襄道:“我傢政兒和普通人不一樣。”

李二郎雖然知道公子政的身份,仍舊不服氣道:“我怎麼也比六七歲的孩童強一些!”

朱襄打瞭個響指:“政兒,讓他知道他和你之間的差距,瞭解現實的殘酷。”

嬴小政道:“好。”

李二郎:“?”

嬴小政先與李二郎比試背律令,又與李二郎比試對蜀郡的瞭解,之後再與李二郎比試對賬本的計算,對文書的處理,對疑難訴訟的解決……

李二郎非常誇張地手撐在地上跪下,做出瞭OTZ(這是個跪趴的小人)的姿勢:“怎麼可能!”

朱襄遺憾道:“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嬴小政抱著手臂:“哼。”

朱襄蹲在地上,戳瞭戳受打擊過重的李二郎:“服氣嗎?”

李二郎垂淚:“服氣。”

朱襄道:“李冰把你送來我這裡,我將你退回去也不好,你先給政兒當一段時間的書童。”

李二郎根本不知道自己給嬴小政當書童意味著什麼,他心灰意冷地點頭同意,就像是一隻鬥敗瞭的小公雞。

在李冰面前,李二郎都沒有這麼乖順。輸給一個孩童,對他的打擊實在是太大瞭。

見李二郎老實後,朱襄十分疑惑。他聽李冰說李二郎十分頑劣,還以為是一個多不懂事的熊孩子。這不是很聽話嗎?

“說起來,你似乎向往燕趙遊俠?”朱襄問道。

李二郎立刻支棱起來:“長平君一定對燕趙遊俠很熟悉!聽聞長平君被救出邯鄲城,就是趙國遊俠的功勞!”

朱襄笑道:“你說的遊俠,是指邯鄲附近的農人為瞭救我,一群上瞭年紀的人扛著農具,沖擊邯鄲城的事嗎?”

李二郎傻眼:“什麼?”

朱襄道:“沖擊邯鄲城是重罪,所以村民將青壯年留在村中,年老者自願來救我。他們確實是俠,不過不算你知道的遊俠。”

見李二郎呆愣的模樣,嬴小政不悅道:“難道李冰伯父沒有告訴你,所謂遊俠,就是以武力向貴族求名求利的人嗎?你已經是官吏之子,以正常舉薦便可做官。你要向誰求什麼?”

李二郎想著自己聽過的遊俠故事,頓時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朱襄道:“書中的遊俠精神有可取之處。你若堅持這樣的精神,無論身在何職,也是俠。俠氣不一定非得是遊俠才有。遊俠自己也不希望一直是遊俠。”

朱襄拍著李二郎的肩膀,道:“好好幹,你若能為一方黎民謀福利,也是遵循瞭俠義精神。”

李二郎不知道為何,眼睛有點發澀:“知道瞭,長平君。”

朱襄道:“我和你阿父是朋友,你喚我一聲叔父即可。”

李二郎垂著頭紅著耳根:“叔……叔……朱襄公!”

叫不出來啊!這可是舉世聞名的朱襄公!

嬴小政鼻子噴氣,給瞭李二郎一個鄙視的嗤笑。

真膽小。

朱襄沒有逼迫李二郎繼續叫他叔父。現在他和李二郎還不熟悉,將來慢慢適應。

李二郎能被李冰時時刻刻掛在嘴邊,怎麼頑皮也沒被李冰放棄教導,本身就有過人的聰慧,身手也不錯。

雖然比不過嬴小政這個開掛的,但看著嬴小政對李二郎逐漸滿意的神色,就知道李二郎確實是個人才。

李二郎輸給嬴小政後,對嬴小政畢恭畢敬。說是嬴小政的書童,朱襄怎麼都覺得李二郎變成瞭嬴小政的“小弟”和“學生”。

嬴小政教李二郎打算盤,教李二郎用圖表處理文書,之後將文書數據整理都交給瞭李二郎,自己再次核對,把李二郎使喚得腳不沾地,日益憔悴。

朱襄哭笑不得,讓嬴小政多分些工作給其他人,別老壓著李二郎一個人使喚。

嬴小政嘀咕:“但他最順手。其他人總會有意無意將我當孩童,哪怕他們知道我很厲害。”

朱襄揉瞭揉嬴小政的小腦袋,道:“唉,君上本來說把蒙傢兄弟送給你當玩伴,一直沒兌現承諾。不然你身邊的朋友也不會這麼少。”

“不是朋友,是下屬。”嬴小政糾正,“秦王沒有朋友,沒有誰能與王平起平坐。他們又不是舅父。”

朱襄十分疑惑。自己應該是用正常的方式教導嬴小政,怎麼嬴小政會有這麼孤僻的想法?

或許不是孤僻,是唯我獨尊?

自己認可的才是真朋友。朱襄沒有糾正嬴小政,強迫嬴小政交友:“你說不是就不是。將來有瞭可以托付後背的朋友,你也不要因為身份地位而猶豫。多一個信任的人,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找不到合適的,沒有同齡朋友也沒關系,舅父就是你的朋友。”

嬴小政敷衍道:“好。”

朱襄再次嘆氣,為什麼蒙傢兄弟沒有來給自傢政兒當玩伴。看政兒多孤單。

並不孤單的嬴小政知道秦王的心理,但不想告訴舅父,免得舅父又神傷。

很簡單,蒙武已經和舅父交好,如果蒙武的兒子成為自己的玩伴,那麼蒙傢與自己聯系就過於深瞭。秦王就算不擔心舅父和自己,也擔心蒙傢將來權力會過大。

曾大父如今仍舊認可自己的才華,將自己視作未來繼承秦王的有力人選。如果蒙傢子弟過早與自己交好,就是保證蒙傢在之後幾代秦王統治時都處於核心位置。

蒙傢是從齊國投奔而來,並非宗室外戚,秦王信不過他們,不願意他們與自己有童年情誼。

他認為,待自己再長大一些,送來的人就不是玩伴,而是下屬,自己才對他們不會有太多私人感情。

嬴小政認為老秦王想太多,小瞧瞭他。即使蒙傢兄弟現在跟隨他,他也不會對其有過多私人感情,視他們為玩伴朋友。

但誰讓他還是個孩子?長輩們過分輕視和操心,他也隻能忍著。

朱襄寫信給李冰,向李冰誇贊李二郎有多懂事,並對李冰以前對李二郎的評價表示質疑。

李冰不敢置信地看著信紙,難得離開工地,回瞭幾日傢,去觀察據說性情大變的二兒子。

“我輸給瞭那麼小的孩童,還有什麼臉面不順從?”

“而且朱襄公認可瞭我的俠義精神,還總誇我。和阿父你完全不一樣!你總是否定我!”

李二郎在李冰面前還是個熊孩子,叉著腰仰著下巴對李冰頂嘴。

李冰立刻就想下手給李二郎兩下。

這是你對你阿父的態度?!

李冰和兒子再次大吵一架,然後放心地回到瞭工地上。

早知道朱襄這麼容易就能馴服二郎,他就不該因為面子一直不找朱襄幫忙。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