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始皇崽耕出萬裡江山 第162節

作者:木蘭竹 字數:4145

白起是第一個利用地形差進行水戰的將領。他以四川盆地為跳板,順長江流域而下,水陸並進,從楚國沒有設防的長江兩岸,一路推到瞭楚國的祖地,逼迫楚國遷都。

不過因為思想限制,白起的水軍仍舊是以運輸為主,還沒想過將水軍作為主要兵力。因此面對雲夢澤時陸軍行動不易,白起便停下瞭攻勢。

現在的黔中郡和楚國邊境,基本就是以雲夢澤為界限。

楚國雖吃瞭這個虧,但仍舊沒有在水軍上動腦子的想法。他們隻是在長江兩岸佈置瞭守軍,觀測秦軍運糧運兵的船隊。

李牧現在打造的船隊,才能真的稱得上是一支完備的水軍。

他的戰船不僅增加瞭床弩、投石機,將戰船的攻擊方式變成瞭以重量級遠程攻擊為主;中型戰船船頭從方頭變成瞭三角,裹上瞭鐵皮,加上瞭撞角,整個船隻都能直接作為武器;核心戰船上加蓋圍墻樓閣,可以藏有大量兵卒戰馬,提高瞭運送陸軍兵力的效率……

根據朱襄的建議,工匠們提前將漢代出現的風帆發明出來,增加瞭船隻的速度;他們又在船艙上設置窗口,用以發射弩箭和投石機;裝有煤炭、石油、火藥等易燃物的小型船隻也佈置妥當,水性好的兵卒駕駛小船沖向地方船隻,點燃船隻後跳水,比火箭更為有效……

林林總總,李牧這支水軍不僅已經有瞭後世內陸水軍的模樣,甚至可以作為遠洋水軍的雛形。

誰也想不到,本來鎮守趙國北方長城,率領騎兵在幹旱的草原作戰的旱鴨子李牧,居然組建瞭第一支獨立的內陸水軍。

楚國當然也想不到,舟師還能變成這副極具威脅力的模樣。

與老將們所想的不同,李牧沒有等待楚國內亂。

當他得知楚王派人下旨訓斥大貴族的時候,就立刻出發。

楚國的封君們為瞭防備楚王,將城門緊閉。他們就無法第一時間協同楚王迎擊秦兵。李牧的舟師水流而下速度極快,他們在打探消息的猶豫時間,李牧就能達成自己的戰略目標。

此時,沅江市和益陽市都屬於黔中郡(秦朝建立後屬於長沙郡),李牧建造戰船的工坊直接就在洞庭湖岸上,戰船就在洞庭湖下水。

洞庭湖在此時並不是什麼好地方。湖邊多蚊蟲、釘螺,疫病橫行;楚國耕種技術落後,洞庭湖邊黏稠的土壤很難耕種;樹木叢生野獸橫行,仿佛後世熱帶雨林……因此楚國在春秋時擴張時,洞庭湖畔成為流放滅國後裔的地方,在後世嶽陽這片地方建立瞭許多附屬國。

白起就是攻打到這裡後退兵。

李牧直接從洞庭湖出發,將高大的戰船開到瞭楚國眾多附屬國的城池旁,選傍晚時分,先以投擲火藥罐的霹靂車攻擊對方城墻,再派使臣前去說降。

天色昏暗時,火藥罐爆炸的煙霧和火光特別顯眼。楚越等地巫術文化盛行,楚國的附屬國基本都是奴隸制甚至半原始部落制度。

當李牧“召喚天雷”後,國君身邊的大巫哭天搶地說秦國攜神靈來助戰,嚇得國君趕緊血祭奴隸,請求自傢神靈和祖先也來幫忙助陣。

然而,並沒有神靈因為他們的血祭而下凡助陣。

當李牧派去的學宮弟子,給他們表演瞭一番徒手燃起符咒後,大部分楚國的附屬國立刻投降,少部分試圖向楚國求援,被李牧早就運送上岸的騎兵截殺。

李牧沒有在這裡耗費多少時間。

他召集投降的人,命令他們去攻打閉門等楚國援助的小城池,隻留下一艘樓船和兩艘戰船督戰,船隊繼續前行。

李牧確實沒想攻下陳都。他的目標是鄂邑。

鄂邑即後世鄂州市,雖然現在平平無奇,但春秋時是楚國別都,政治意義非凡。

同時,此時武漢還未有建制,鄂邑就是後世武漢的地理戰略位置。占領瞭鄂邑,秦國攻打楚國的兩條水路——長江和漢水的交匯地便被秦國占領。

秦國可以直接在鄂邑接收關中和蜀郡兩大最重要產糧地的糧草供應,在鄂邑屯兵攢糧。楚國雖看著還有大片土地,占領瞭鄂邑,楚國幾乎等於門戶大開,蠶食隻是時間問題。

楚國自己也知道鄂邑的重要性,所以在鄂邑佈置瞭重兵把守。

他們在兩岸修建瞭堡樓,眺望長江的情況。鄂邑最大的城門臨水而建,面前陸地狹窄,以防大量兵卒登陸攻打。

李牧隻帶瞭五萬精兵,如果登陸作戰,定會被占據優勢地理位置的鄂邑守軍打得七零八落,潰不成軍。

但李牧就沒想過登陸。

他選鄂邑的原因之一,便是鄂邑有一側城門就是水門,戰船可以開到城墻邊上。

現在春水暴漲,他駕駛的樓船十分高大,兵卒可以直接將樓船當作攻城雲梯。

秦國舟師浩浩蕩蕩順流而下時,堡樓中的哨兵很快就得到瞭消息。

但秦國舟師的速度比他們傳遞消息的速度更快,他們還在準備馬匹,揚著風帆的秦國舟師就已經到瞭鄂邑城外。

守城的衛兵還在打瞌睡,被人提醒有奇形怪狀的大船來時,還以為自己在做夢。

秦國船隊並沒有打出旗幟,但城門的將領仍舊十分敏銳地察覺到瞭危險,立刻下令降下城門,並派人出城,去迎擊登陸搶城門的秦兵。

雖然不知道這過於龐大的船隻是個什麼東西,但能弄出這種規模船隊的隻有秦國人。

肯定是秦軍打來瞭!

戰國時戰火紛飛,沒有哪個守衛主要城池的將領是傻子。

李牧卻沒有像城門將領想象中的那樣,搶灘登陸,搶奪正在關閉的城門。

他好整以暇地讓船隻停穩,把秦國的旗幟和自己的帥旗亮出來。

弓箭手朝著出城後背著已經關閉的城門殊死一戰的楚兵射箭,投石機和霹靂車朝著城墻上方砸去,李牧坐在樓船最上方的房間內,不斷命人從小窗戶伸出不同顏色的旗幟,進行微調指揮。

他甚至給自己泡瞭一杯淡茶,聽著外面的喊打喊殺聲平靜地喝茶。

李牧一邊喝著茶,一邊平靜地等待時機的到來。

鄂邑的舟師得到消息,前來支援。

但他們的舟師遠遠地就被樓船周圍的護衛戰船用包裹瞭火油的弩箭、會引發爆炸的霹靂車擊沉。少部分逃過一劫的小船會面臨秦國尖頭戰船的直接撞擊,負責鑿沉船隻的兵卒還未下船,他們的船就已經沉沒。

從下遊包圍秦國舟師的楚國舟師更加淒慘。秦國舟師放下早就已經準備好的火船順流直下,就像是一道火墻,楚國舟師隻能拼瞭命地朝著下遊劃去,避免被火船點燃。

有楚國舟師想要模仿秦國舟師的戰術,從上遊放火船。但秦國舟師卻能用弩箭和投石機將火船遠遠擊沉。並在楚國舟師偷學的時候,秦國舟師派出小船連成一條線,成為大船前方陣地。

楚國的舟師面對秦國的舟師,就像是步兵遇上瞭青銅戰車,迅速被對方碾壓,隻剩下絕望。

秦楚兩國完全不對等的舟師對戰的時候,城門上的攻勢更加激烈。

樓船離城墻太近瞭,近的樓船上的人可以看到城墻上的人頭聳動。

守城的將領將幾個城門的守軍全部調到瞭水門的城墻上,發瞭瘋的用火箭射擊樓船。

但火箭面對龐大的樓船是那麼無力,塗瞭泥的樓船圍墻將大部分火箭都擋瞭下來,小部分的火也迅速撲滅。

而過於擁擠的城墻,完全成瞭樓船弓弩手和投石手的活靶子。每一次攻擊,他們都能收獲大量人命。

守城將領進入兩難。

如果他繼續在城門處堆兵力,兵卒減員速度十分可怕;但若他將城門處的兵卒扯下來,那高聳入雲的樓船顯然不會隻有威嚇人一個效果。

這樣高大的樓船,離城門又這麼近,無論是誰看瞭,都知道它一定能充當攀登城門的工具。

“這個‘李’字旗是誰的旗幟?秦國何時出現瞭一員姓李的大將?!”守城將領絕望道。

鄂邑郡守登臨城門,聽到此言,苦笑道:“秦國原本沒有,趙國原本有。那是朱襄公的好友,威震匈奴的雁門郡李牧啊!”

“李牧,李牧……”守城將領念著這個名字,渾渾噩噩的腦子逐漸清醒,他崩潰大笑,“哈,趙王滅楚!趙王滅楚!!”

樓船中,兵卒報告,梯臺已經組建好。

李牧放下茶杯,神情淡然。

“登城門。”

第93章友人慶祝酒

梯臺從樓船上伸向城墻上,距離短得令人絕望。

秦兵兇名在外,許多楚兵本就被奇怪的爆炸嚇破瞭膽子。見秦兵從梯臺上殺來,他們不顧督戰的將領聲嘶力竭地訓斥,轉頭就跑。

擁擠的城墻上,有一小戳的人開始逃跑,慌亂很快就會傳播到整個人群。

將領試圖重整士氣,但無論他做什麼,許諾什麼,威脅什麼,都止不住城墻頭楚兵的潰散。

他頹然地垂下雙肩。

“將軍,跑吧!另一處城門已經打開,我們能逃掉!”傢丁護著他,“他們是乘船而來,騎兵不多,我們能跑!”

那位將軍嘆瞭口氣,這才攥緊手中的長劍,重新拼殺。

其實雖然秦兵已經登上城墻。但如果打巷戰,他說不定能保住鄂邑。但他不能將自己帶來的兵都拼殺光,這樣他就算保下瞭鄂邑,回去復命的時候也會失去一切。

楚國在吳起死後,與積極改革的六國不同,大部分地方仍舊實行分封制,封君權力極大。他們在自己的領地,擁有完備的行政軍事權力。

這也是後來秦國打楚國打得較為艱難的原因之一。對其他國傢,秦軍隻需要擊破其主力和都城;對楚國,秦軍相當於要掃滅許多個諸侯小國。

楚國現在以昭、屈、景三大貴族世傢把持朝政大權。貴族世傢下面又有依附其的封君。鄂邑守將就是其中之一。

現在楚王和昭、屈、景三大貴族因為李牧的離間計劍拔弩張,鄂邑守將不信任楚王會在他守住鄂邑的時候彌補他的損失。

楚王更有可能趁此機會收回他的權力。

但如果他的親兵損失不大的話,他的傢族就會保住他,楚王不能拿他如何。

在猶豫瞭一番後,鄂邑守將雖然心頭不忿,但也放棄瞭唯一的勝機,宣佈撤退。

鄂邑郡守嘆瞭口氣,也跟著一同逃亡。

他發現李牧帶來的秦兵並不多,可能打下鄂邑後就會離開,不會影響楚國腹地,所以就算丟掉鄂邑也沒什麼。

李牧在匈奴戰場上更喜歡親自拼殺,但此次他隻下達命令,沒有離開樓船。

秦兵在城墻上拼殺的時候,李牧轉悠著空蕩蕩的茶杯思索著占領鄂邑之後該做的事。

茶杯是朱襄無聊時燒制的瓷杯。

燒制陶瓷需要較高的溫度。煉鐵時/,w.,,/已經能用木炭和煤炭達到燒制陶瓷的溫度,隻是沒有人嘗試過。朱襄給瞭工匠一個研究啟發,他們很快就摸索出制作陶瓷的方法,現在正在尋找更合適的配方。

朱襄說,把陶瓷制作方法先給老秦王,不知道老秦王會不會同意他在南方多待幾年。

朱襄是真的很不喜歡咸陽壓抑的氣氛。

等打下瞭這片在別人口中廣闊荒蕪,但在朱襄眼中十分肥沃的土地,秦王估計就隻能將朱襄留在這裡,再種幾年田瞭。

“將軍,楚人開瞭城門,正在逃走,我們追嗎?”副將問道。

李牧放下茶杯,道:“你領一支騎兵去追擊,追過瞭百裡就回來。”

副將領命:“唯!”

李牧對另一個副將傳令道:“等他們離開後,關閉城門,修繕城防,補充兵器,準備守城。另外傳我的命令,不可擾民。俘虜也可作為戰功,不要殺俘;而破城的獎賞,不需要掠奪,我也能給他們找來。”

另一個副將趕緊道:“遵命!”

他離開前,猶豫瞭一下,還是忐忑不安地問道:“將軍,我們就這麼點人,能守住鄂邑嗎?”

李牧道:“能。”

他沒解釋原因,副將卻一副安心的模樣,喜笑顏開地離開。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