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始皇崽耕出萬裡江山 第164節

作者:木蘭竹 字數:2847

這是他那位“天真”的嫡母會說得出來的話?

子楚驚訝極瞭。旁敲側擊之後,他才知道華陽夫人與雪姬交好之後,接受瞭自己未來秦國太後,傢族永保富貴,和楚國沒關系的說法。

反正秦國又不可能不滅楚國,那她還操心什麼?她當然是堅定不移地站在太子柱和公子子楚這邊,當好一個享受榮華富貴的太後啊。

子楚真是不知道說什麼好瞭。

他總算知道,為何他的父親會如此寵愛華陽夫人。

子楚的親母夏姬就在這方面“差”瞭一些。

夏姬對子楚哭泣,問子楚秦國有吞並楚國之勢,是否也有吞並韓國之勢。

子楚冰冷道:“秦國有一統天下之勢。”

夏姬哭道:“當一統天下,也可以封國啊。”

子楚道:“你並非韓國王室,何苦為韓國王室的未來著想?就算封國,也封不到你傢人頭上。”

夏姬哭聲一噎。

子楚道:“阿母,你多想想。你傢人在韓國做官,和在秦國做官有何不同?他們就非得認那個韓王室嗎?”

夏姬嘴唇翕動,沉默不語。

子楚道:“阿母,韓國會亡在我手中。”

夏姬驚愕:“你……”

子楚起身拱手:“我會滅三晉,一統天下,將這個天下完完整整交給政兒。阿母以後也是秦太後。”

子楚離開,夏姬呆坐許久。

她想著自己給兒子院子裡塞去的韓女。

兒子是告訴她,雖然那些女人他收下瞭,但無論將來再多多少子嗣,未來的秦王王位一定是政兒的嗎?

一定隻能是政兒的嗎?

其實夏姬早就已經清楚,自己所作所為可能隻是徒勞。

政兒身邊的能人太多瞭。

但她娘傢人告訴他,正因為政兒身邊的能人異士太多瞭。所以自己的兒子不一定容得下政兒。

沒有哪個王,能容忍自己的兒子小小年紀就擁有可以匹敵自己的勢力。自己的兒子一定也是這樣。

所以夏姬才生出瞭一絲希望。

“異人說的是真的嗎?”夏姬自言自語,“他不會改變嗎?”

她隻能自言自語,其他什麼都做不瞭。

所有決定,都隻能她的兒子自己做決定。

子楚回到瞭朱襄傢中的小院子時,蒙武正在放聲大笑,聽上去像是醉瞭。

子楚臉上冰冷的表情融化,跨入瞭院門。

“大老遠就聽見你在笑。”子楚道,“去南邊就這麼開心?”

蒙武臉上帶著醉意,摩拳擦掌道:“當然開心!我阿父說,要取得最大的功績,就是要跟對一個好主將!他要是跟隨白公,肯定名聲更大!”

藺贄笑罵道:“你這人,能不能有出息一點?你應該把李牧視作對手,打敗他!”

子楚坐到藺贄旁邊,拿起酒碗喝瞭一口,附和道:“對,你應該打敗他,怎麼能想著跟隨他?你年紀比他大,而且在秦國資歷也比他深,不要這麼沒出息。”

蒙武笑道:“我對自己的領兵天賦很自信,我知道怎麼才最有出息。”

藺贄和子楚一同對蒙武露出瞭鄙視的手勢。

“丟人。”

“別說我認識你。”

“你就不能學學白公。”

“學學廉公,成為白公的對手。”

“廉公好像沒和白公打過?”

“現在打?”

廉頗罵道:“你們兩個豎子,想挨打嗎!”

白起默默喝酒,不想理睬。

范雎捋著胡須道:“你去瞭南方之後,多看顧朱襄,別讓他再亂跑瞭。”

蒙武拍著胸脯道:“他敢亂跑,我就綁住他!”

荀子狐疑道:“你最好說到做到。”

蒙武拍著胸脯:“當然!”

藺贄把著子楚的肩膀:“寫下來!”

子楚道:“你做見證。”

兩人將這件事記錄瞭下來,然後讓蒙武按下瞭手指印,等明天蒙武酒醒後送給他。

子楚暢快地大笑,將煩惱拋到瞭腦後。

……

黔中郡,朱襄一手扛著鋤頭,一手拿著信,歪頭道:“怎麼都跑到鄂邑去瞭?算瞭,不是陳都就沒關系。”

朱襄抬頭看瞭一眼已經挖好的水田,臉上露出瞭喜悅。

江漢平原好啊,真的非常適合耕種。洞庭湖已經打下來瞭,他該去洞庭湖主持滅釘螺瞭。

等滅瞭洞庭湖的釘螺,就挖渠道排水,將沼澤變成稻田。桑基魚塘也可以搞起來瞭。

李牧攻打楚國城池應該俘虜瞭不少楚兵,讓他們來洞庭湖屯田,雖然辛苦瞭些,總比被砍瞭腦袋當軍功好。

“要不要把政兒接來?”朱襄猶豫瞭一會兒,搖搖頭,“這裡環境不好,還是再等等。”

而遠在成都的政兒,現在正坐在門檻上,雙手托腮,面無表情地看著遠方。

“政兒,想你舅父瞭?”李冰披著外套走來,和嬴小政並肩坐下。

嬴小政嘟囔:“舅父是不是忘記我瞭?”

李冰笑道:“怎麼可能?隻是黔中郡路途遙遠,生活條件過於艱苦,還會遇到楚兵襲擾,他才把你留在成都。”

嬴小政長長地嘆瞭口氣。

他當然知道這個原因。但好久沒有和舅父分離瞭,他居然不習慣獨自生活瞭。

就算以前和舅父分離的時候,他也和舅母在一起。現在獨自一人在成都,真是不開心。

“政兒想去?”李冰問道,“若你真的想去,也不是不行。我即將親自押送一批糧食去支援李牧。”

李冰不放心自己離開後,政兒獨自留在成都。跟隨船隊出行很安全,李冰想,就算朱襄讓政兒回來,也讓政兒先和舅父見一面。

不然小胖子都要變瘦瞭。

第94章山野神祭品

朱襄不知道他傢黏人的胖外甥,正要第一次在長江上坐船。

嬴小政興奮極瞭。

嬴小政預感,自己當秦王之前,說不準去過的地方都比夢中的自己多瞭。可惜夢中的自己不會說話,否則他一定要好好與另一個自己吹噓吹噓。

朱襄也不知道,某個好友拿著簽字畫押的契書,正愁眉苦臉地往南方趕來。

太子柱知曉子楚和藺贄讓蒙武立下契書後,拿出自己的太子印章在契書上戳瞭一下,把契書變成瞭太子詔令。

老秦王覺得很有意思,拿自己的印章跟著戳瞭一下,把太子詔令變成瞭秦王詔令。

蒙武整個人都傻掉瞭。

他那在秦國開辟傢業的老父親,十分深沉地嘆瞭口氣。

兒子這算是傻人有傻福嗎?

原本老秦王擱置不提的將他兩個孫兒當做公子政伴讀的事,現在又舊事重提瞭。

現在老秦王命令兩個孫兒都去咸陽學宮接受教導,等學成後才能去公子政身邊。雖然給瞭些磨礪,但已經算是認可瞭蒙傢之後幾代人的富貴。

他們一傢,全部綁在瞭公子政身上。

希望公子政能平安長大,否則蒙傢可能就危險瞭。

朱襄公倒不是很危險。就算公子政早夭,其他秦王繼承者肯定會厚著臉皮叫朱襄公舅父。

雖然趙姬到瞭咸陽之後一直閉門養病,但秦王和太子柱都認可瞭她成為公子子楚的正室夫人。所以以後子楚的繼承人,確實都可以叫朱襄公舅父。

嬴小政從長江順流而下,蒙武從漢水而來,他們各自押運著秦國支援李牧的物資,要在兩江交匯之地建造新的城池,作為秦國攻打楚國的橋頭堡。

朱襄忙完洞庭湖的事,也要去那處新城池幫忙。

瞅瞭一眼地圖,朱襄樂瞭。這秦國屯兵之地,不就是後世武漢嗎?

鄂邑就是古武昌,武昌、漢口、漢陽在民國時期並為武漢,確實能算一個地方。

朱襄加快瞭手中幹活的速度,期待早日坐船去更遠的地方種田。

黔中郡雖說是秦國“剛打下”,其實也已經打下瞭十幾年,基礎打得較為穩當,所以朱襄幫忙屯田一事推行很順利。

另外一提,如今黔中郡郡守,正好是當日和李冰交接的蜀郡郡守張若。

李冰和朱襄雖感慨張若治下蜀郡庶民洪災之苦,但這不代表張若是個無能的官。

相反,張若坐鎮蜀郡三十餘年,與伐蜀大將司馬錯、張儀共同主持修建成都城的人,遷關中民入蜀開墾,奠定瞭秦國治蜀的基礎。

蜀地幾經叛亂,蜀侯幾易而蜀郡郡守不易,可見張若能耐。

張若還是一個十分厲害的將領。

秦國滅巴蜀時,楚國趁機出兵,奪西川多處鹽泉。蜀郡民間極度缺鹽。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