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始皇崽耕出萬裡江山 第187節

作者:木蘭竹 字數:3456

王翦道:“的確。”

“不過有件事我得提醒你。”李牧道,“不要視政兒為孩提。若政兒吩咐你做事,你應將政兒作為主君對待。”

王翦瞠目結舌:“政兒才幾歲?!”

李牧失笑:“你再和政兒接觸一段時間就明白瞭。聽我的,沒壞處。”

王翦扶額:“好,我聽。”看來要和朱襄公成為真正的友人,他得做足許多心理準備。

這可真是一個大挑戰。

“楚軍已經在對岸結陣,你要如何應對?”李牧開始說正事。

王翦道:“沒什麼需要特殊應對的地方,我在幾日後的新月之夜就率兵突襲,把他們的營地燒瞭。”

王翦的語氣輕描淡寫,李牧的回答也輕描淡寫:“好,營地起火後,我就率領舟師登陸。”

兩人便如此做瞭決定,連一點特殊的計策都沒用。

在王翦和李牧看來,不需要什麼特殊的計策。

渡江之戰,他們占瞭舟師和遠程武器之利,便已經立於不敗之地。接下來,隻需要瞅準對方的薄弱處,就像是狩獵的野獸一樣一口咬碎對方喉嚨,就能獲得勝利。

其中當然也需要許多準備。

比如他們需要瞭解對方營地的佈置;知道每個營地分屬哪個貴族哪個將領;尋找適合夜襲的天氣;保證自己夜襲的計劃不被楚人知道……

這些事,王翦和李牧已經做好準備,就像是呼吸一樣簡單。

在他們二人眼中,對方結成的陣型錯漏百出,隨隨便便就能找到好幾處可以攻擊的地方。

楚人無可以威脅他們的將領——他們倆頓時明白瞭這一點。

同時,他們還看瞭出來,大貴族們好像心不齊,不是他們表面上表現出的那樣支持春申君。

秦王無聊之後,拉著朱襄去討論楚軍的事。

朱襄也看出瞭這一點。

就算他是個軍事小白,也能從秦王拿出來的對最近楚人換防巡邏的總結中,看出對方軍令混亂不堪。甚至對方軍中居然出現瞭內鬥互毆,真是令人無語。

楚國地域廣闊,各自為政,所以掃平楚國需要花費很多人力物力和時間。

但秦楚兩國擺開陣型,集中於一處決戰時,秦國還占據瞭防守的先機,楚國就變得不堪一擊。

現在楚王的威信,讓楚國根本沒有主動出擊的勢力。

“這就是實行中央集權的重要性。”朱襄唏噓不已。

楚國肯定也有很多優秀的將領,聽說春申君就不錯。但居然自己都能一眼看出對方陣型混亂不堪,真是令人驚訝。

“聽聞楚國還強盛時,他們相國攻打一個小國,那個小國國君派人遊說,說相國已經封無可封,此戰獲勝也不會獲得太多賞賜。那相國就退兵瞭。”朱襄道,“這次楚軍的混亂應該也是源於此。”

老秦王若死瞭,太子柱登基,楚國安全瞭,對楚國大貴族也有好處,所以楚國大貴族出兵瞭;但此事是春申君主導,春申君背後又是楚王支持,若真殺瞭秦王,那麼春申君和楚王獲利更大,所以他們雖出兵瞭但又表現得很消極,在陣前還爭權奪利。

這矛盾的態度,就讓楚國二十萬大軍變得不堪一擊。

“真想一舉滅掉楚國。”看到瞭楚國衰弱,老秦王又蠢蠢欲動。

朱襄道:“要不試試?”

老秦王問道:“能成功?”

朱襄道:“不能。”

老秦王從袖口摸出戒尺,狠狠砸在瞭朱襄腦袋上。

朱襄摸摸腦袋,驚訝道:“稷翁還真帶戒尺瞭?!”

老秦王慢悠悠道:“我發現罰你我舍不得,所以不如親自出手。”

朱襄:“……謝稷翁。”

嬴小政捂著嘴偷笑。

舅父被揍瞭還要道謝,真好笑。

老秦王收起戒尺,道:“楚國此番戰敗之後,恐怕短時間內會很安分,可以暫時無視他們。你看我接下來該打哪個國傢?”

朱襄道:“我看不出來。”

老秦王瞥瞭朱襄一眼:“難道你害怕功高蓋主?”

朱襄道:“不怕。誰的功勞能比君上高?隻是我真的對這些不瞭解。稷翁不如問我接下來想去哪裡種地。”

老秦王道:“那你想去哪裡種地?”

朱襄道:“留在這裡,等南方開發完畢再回去。”

老秦王嘆瞭口氣:“你……唉。好,你就再在這裡留幾年。”

朱襄拱手:“謝稷翁。”

老秦王道:“別忘記好好教導政兒。若耽誤政兒功課,你就不是挨戒尺這麼簡單瞭。不過你的夫人很想念你,先與我回咸陽,過些時日再來這裡。”

朱襄立刻道:“是!”他也該回去探親瞭。

子楚在一旁觀察老秦王的表情。他心裡十分疑惑,秦王似乎對朱襄態度好瞭不少,忌憚之心淡瞭一些。短時間內,秦王為何會發生如此變化?

他看向捧著餅餅磨牙的嬴小政。

嬴小政抬頭看向子楚,然後護住手裡的餅餅。

子楚:“……”我不會搶你的餅!

……

在新月之夜之前,王翦就在凌晨,悄悄分批讓秦兵在其他地方渡過長江,藏在蘆葦蕩和山林中。

待新月之夜,王翦親自率領一支舟師渡過長江。

李牧亮出瞭自己的帥旗,在長江南岸集結舟師,點亮火把,做出要攻擊的姿態,吸引瞭楚軍的註意力。

在楚軍打探南岸情況的時候,王翦偷偷登陸,開始放火。

這麼簡單的計謀,楚軍居然沒有發現。

因為王翦所放火的地方是春申君的兵營,其他貴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坐看春申君的兵營被攻擊。

是的,在攻擊之前,王翦就將自己要突襲的消息故意泄露,讓大貴族的斥候截獲。

這計謀就像是走鋼絲,一步走錯,王翦就可能被楚軍包圍。

但王翦成功瞭。

春申君所率領的兵營火光四起,引發混亂的時候,王翦早早派去潛伏的秦兵出現,點燃瞭其他兵營。楚軍中火光一片。

李牧很快率領舟師浩浩蕩蕩渡過長江,秦楚對峙被打破,兩軍立刻交戰。

王翦沒有與李牧裡應外合,放完火就偷偷離開。

楚軍卻以為放火的秦軍還在,一邊迎戰李牧,一邊分兵四處搜索王翦。

此時楚軍各自為戰的弊端顯現,分屬不同封君的楚軍彼此不熟悉,發生瞭好幾場以為對方是秦兵的混戰。

這時候的軍隊沒有統一的制服,大部分人都是自帶衣服,所以隻看衣服看不出誰是誰。即便他們打出瞭楚軍的旗幟,但燒軍營的也是打著楚軍的旗幟。再加上秦國的軍功制也傳到瞭其他地方,楚軍也需要砍人頭領賞,這便變得更加混亂。

王翦就這麼安然無恙地回到瞭長江南岸。

楚軍浩浩蕩蕩地來攻打江東,劍指秦王。這一場看似會轟轟烈烈的大戰卻草草收尾,李牧剛率領舟師到達北岸,楚人就開始混亂,很快撤退。

七國都在關註這一戰,看有沒有可乘之機。

沒想到此戰如此虎頭蛇尾,完全沒有觀賞性。他們對秦國的強大更加恐懼,李牧再次揚名,王翦的信息也初次出現在瞭幾國國君的視野中。

趙王又病瞭一場。

李牧本來是趙將,是他親自送給秦國的趙將。

朱襄早就知道秦國會贏,不過好歹對方湊出瞭二十萬大軍,即便其中有三分之二都是輔助的民夫,他也以為會多打一會兒。

王翦大搖大擺渡江過去,一把火把對方軍營燒瞭,燒之前還通知瞭楚軍,這件事朱襄可沒想到。

“是不是太冒險瞭?”慶功宴上,朱襄好奇道,“你就不怕你透露消息後,楚人派人埋伏你?”

王翦道:“有三成可能他們會埋伏我。不過有七成一舉結束戰鬥的勝率就足夠瞭。”

朱襄想著王翦在歷史中謹慎的名聲,撓著腦袋道:“你居然如此莽撞?我還以為你會更謹慎一些。”

王翦疑惑道:“我很謹慎,不魯莽啊,七成勝率還不高嗎?”

朱襄道:“你至少有九成勝率才會出戰吧?而且你應該也有不成功的替補方案?”

王翦道:“我安插在楚軍的斥候確實能在他們決定包圍我的時候及時遞出信息,讓我全身而退。至於替補方案,我是李將軍的替補方案,替補之外怎麼還有替補?那也太繁瑣瞭。”

朱襄沒聽懂。

李牧解釋:“我直接率領舟師進攻也能贏。王翦能否獲勝,隻是決定我付出代價贏下這一戰。”

朱襄:“……哦。”對哦,現在王翦不是主將,主將是李牧,所以王翦根本不用考慮那麼多。

三人繼續喝酒,而老秦王、子楚早就醉瞭,睡得不省人事。嬴小政窩在他醉瞭的阿父懷裡呼呼大睡,朱襄、李牧、王翦三人說話聲音那麼大都吵不醒他。

本來是老秦王和子楚為李牧、王翦慶功,結果老秦王和子楚先醉倒瞭,這情況真是詭異。

“對瞭,蒙武呢?”朱襄問道,“他怎麼沒參加慶功宴?”

李牧道:“楚人想要討回一些面子,正從其他地方渡江騷擾,蒙武沒空。”

朱襄哭笑不得。蒙武還在打仗,我們卻開始慶功瞭,真是有點對不起蒙武。

此次秦楚大戰就這麼輕松結束,就像是秦楚沒有發生大戰似的。

李牧繼續不緊不慢地在長江佈防。

現在長江南岸都在他的控制下,他從西向東佈置瞭可以連鎖支援的據點,楚人從任何一處南渡都能牽一發動全身,形成長江全線的防禦。

等這個防線建立,李牧所預想的與楚國劃江而治就成瞭現實。楚國再無力南渡。

李牧也沒有北渡的想法。他決定往南邊擴展,特別是往南方沿海。

之後支援中原戰爭,李牧需要將長江舟師打造成能在海上作戰的更強大的舟師。他在海邊建立瞭戰船工坊,開始建造海船。

李牧建好海船後,就會沿著海岸線往南邊擴張,一邊擴充秦國地盤,一邊練海軍。

現在世人都以為南方是荒蕪之地,但朱襄說水熱條件越好莊稼就長得更快。所以他隻需要打下南方的土地讓朱襄派人去耕種,糧食就會不斷產出,不需要秦國支援便能以戰養戰。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