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始皇崽耕出萬裡江山 第304節

作者:木蘭竹 字數:3751

如李牧這種青史留名的名將,並非以武力值統軍。他們永遠都在進步,越老越會帶兵。

李牧現在還不能打,作戰風格也已經趨於成熟。現在他完全展現出自己的風采……

“等等,他現在才完全展現出自己的風采嗎?”子楚不敢置信,“他率領舟師與楚國劃江而治的時候不算展現風采?”

嬴小政鼓著眼睛:“老師卻北胡十幾萬大軍是不算展現風采?”

白起幹咳一聲,失笑道:“不算。胡人宵小,七國任意一位將領領兵,隻要後勤跟得上,都能獲勝;舟師雖利,但世人多稱贊戰船神奇,忽視瞭李牧本身作戰水平。直到現在,李牧僅用萬餘人馬輕裝上陣,便能將楚國玩弄於股掌之間。他這才展現出自身本事。”

胡人什麼東西?中原國傢雖警惕,又輕視。

舟師獲勝靠的是從未見過的神兵利器,許多人都覺得我上我也行。

而這次,李牧率領的騎兵,除瞭馬和身上的刀劍弓弩什麼都沒有,天下所有人都再不敢言“我上我也行”瞭。

李牧名將之名這才徹徹底底打響,響亮到天下人都為之折服的地步。

“若他不非盯著我的武安君,恩主在位之時,他就該憑借戰功封君瞭。”白起笑瞭笑,道,“到瞭如今,我也該退位讓賢瞭。”

子楚道:“李牧說過,白公在世時,他不會搶白公的武安君。”

白起笑著搖搖頭,道:“武安君的名號本沒什麼意義,因為我是武安君,‘武安君’這個名號才算有瞭意義。我說的退位讓賢,並非讓他當武安君,而是讓他重新選個名號,讓那個名號也變得有意義,和‘武安君’一樣有意義。”

“他不是我,他必超越我。”白起的語氣有些落寞。

李牧會超越他,並不是李牧為將為帥的才華高於他,而是李牧處於一個好時代。

秦國統一天下的戰爭,歷史意義太重大瞭。所以哪怕李牧攻占的土地與他差不多,李牧的名聲也一定比他大。

何況李牧率領的舟師和現在所用的運動戰,在這個時代都是很新穎的東西。新穎的東西,才值得史書大書特書一番。

白起知道自己的光芒,終究要被李牧蓋過去瞭。

這對秦國是好事,隻是白起心裡還是難免有些遺憾。

遇到如此名將,他很想與其比一比。白起一生,從未有過敗績,看天下所謂名將都不過爾爾。好不容易有一個看得起的將領,卻是自己的晚輩。

想到此,白起又釋然瞭。

他後輩中無將帥之才,李牧是他的學生和晚輩,他這算不算得上後繼有人?自己占瞭長輩的便宜,該懊惱的是李牧。

“君上,我看武成君就很適合李牧。”白起提議道,“我隻是‘安’,終究大業未成。李牧定能輔佐君上成就大業。”

子楚道:“好,寡人這就下詔,封李牧為武成君。”

從夢中知道武成君應該是誰的嬴小政:“……”

啊,老師變成武成君瞭,那朕的王翦老將軍怎麼辦?難道要搶他兒子的封號,叫通武君?這不太好吧?

雖然現在朕麾下名將如雲,王翦老將軍的兒子恐怕難以封君瞭。

嬴小政微小的表情變化瞞不過朱襄。

朱襄眼睛眨瞭眨,心中嘆瞭口氣,對自己的猜測又多瞭幾分確認。

“李牧是武成君,若王翦能達到李牧的水平,就號武襄君好瞭。‘襄’乃輔助,輔助秦王成就霸業,與‘武成君’也不差瞭。”朱襄補充,“王翦就差在比李牧起步晚瞭。”

白起問道:“王翦現在還未出兵,你怎知他一定會能與李牧並駕齊驅?”

朱襄道:“因為李牧的戰場是南秦和楚地,三晉之地的將帥肯定是王翦。”

白起道:“你如此看好他?”

朱襄笑道:“王翦是最傳統的秦將,他打仗比起李牧出奇兵,可能沒有多少觀賞性。但王翦隻要出兵,對方即便有再多計謀也無可奈何。這一點,倒是和白公相似。”

子楚好奇道:“哦?連李牧都不行?”

朱襄道:“王翦和李牧論兵過,最後政兒獲勝瞭。”

子楚和白起都不敢置信地看向嬴小政。

嬴小政道:“我用離間計把老師殺瞭。”

子楚和白起:“……”

嬴小政認真道:“我既然知道老師難以戰勝,為何要與老師正面對決?反正六國國君全都昏庸無能,無論老師在哪國,離間他與國君都很容易。”

白起不由想到瞭廉頗,然後微笑頷首。

子楚忍不住揉亂瞭嬴小政的發髻。

嬴小政不滿地護住頭發,狠狠地瞪瞭子楚一眼。

子楚彈瞭嬴小政的腦袋崩一下,道:“寡人是秦王,你這個太子怎麼能瞪我?為子不孝,為臣不忠,該罰。”

朱襄忍不住道:“你就這麼給政兒扣上不忠不孝的帽子?小心史官們亂寫,真黑政兒不忠不孝。”

子楚樂道:“那不是更好?免得他這麼囂張。”

朱襄揚起拳頭威脅子楚。

白起幹咳一聲,阻止朱襄的犯上行為。

公子子楚已經成為秦王,朱襄怎麼還如此不知禮節?

不過朱襄好像在上兩位秦王面前也差不多如此行事,唉,真令人擔心。

嬴小政懶得理睬阿父時不時的嘴賤,繼續請教:“老師行軍速度極快,楚軍跟不上情有可原。但隻有騎兵,怎麼能攻城?”

白起道:“或許李牧行軍速度太快,攻城時,城門還沒關。”

嬴小政把嘴張得可以塞進一整隻煮雞蛋。還能這樣嗎!

子楚也不敢置信:“他們不是在打仗嗎?怎麼還不關城門?”

白起輕笑瞭一聲,語氣中帶著淡淡的嘲諷:“他們打仗隻是為瞭分更多的權力,彼此之間都有留情,打得很克制,不會傷到對方根基,真的到你死我活的地步。戰火燒到哪裡,可能城門才會關閉。總不能全楚國的城門都關著不準人進出。”

“李牧將官糧分給楚人也是神來之筆。若燒官糧,恐會遇到許多抵抗。將官糧分給楚人,或許楚人就盼著李牧打過來,好緩解饑荒。”白起道,“楚國現在遇到饑荒瞭,不是嗎?”

秦國在楚國推行經濟戰成功後,楚國很快陷入內亂,完全沒有休養生息的時間。

楚王和封君打仗,除瞭征兵還要征糧,讓本就陷入饑荒的楚人雪上加霜。李牧的到來,對楚人而言仿佛救世的神靈。他們已經活不下去,不如幫助李牧,即便之後封君的兵回來後會搶奪他們,甚至殺掉他們,至少他們能飽個幾日。

若是他們在楚兵回來前,帶著糧食躲在野外山中,說不定全傢老小都能活下去。

嬴小政道:“他們見秦國的李牧將軍給他們分糧,或許更加心向秦國。老師給他們分發瞭糧食,他們路上不會餓死,可能南下去秦國的人更多。”

嬴小政有些發愁。

自己和舅父都離開瞭吳郡,吳郡湧入大量楚人流民,真的能處理好嗎?雖然李斯和韓非暫代郡守,但嬴小政心中實在沒底。

朱襄心中可太有底瞭。

歷史中的韓非還沒當相國就死瞭,隻是學術上成就很高。但李斯是真的能當好秦國丞相……

等等,李斯這個秦國丞相好像在秦國統一天下之後,當得也並不好,和秦始皇一起天天擼著袖子就是幹,完全不懂什麼叫休養生息。

朱襄也開始犯愁瞭。李斯和韓非究竟行不行啊。

朱襄對子楚道:“要不我去南秦看看?你一個人待在咸陽,我把政兒留給你。”

子楚道:“我這裡事比南秦多太多,你和政兒不能走。說好的等我孝期過,不能食言。李斯和韓非的年齡早就可以做官。他們二人合力若連郡守都做不好,你還怎麼讓他們輔佐政兒?”

白起安撫道:“李斯和韓非都受朱襄你教導多年,不需擔心。”

嬴小政道:“如果他們幹不好,以後全丟去編書。蔡伯父、藺伯父的兒子……”

朱襄道:“蔡澤的長子蔡崇剛會走路,藺贄的兒子藺大郎還在喝奶,一個都用不上。你不如指望李牧的兒子,他的兒子李汨已經在玩泥巴瞭。”

蔡澤最為年長,但可能早期顛沛流離,一直無子,到瞭秦國才有瞭子嗣;藺贄則是一心想著歸隱,入秦後才正經安定下來。李牧倒是早早娶妻,可惜聚少離多,兒子也來得晚。

倒是年紀最小的朱襄,傢中政兒都已經是豐神俊秀小少年一枚瞭。

嬴小政認真道:“我相信他們長大後一定能為我所用!”

子楚無語:“好好好,等他們能讀書時,你去教,一定能教好。”

嬴小政立刻道:“我不教,我沒有耐心!舅父去教!白公,你有沒有天賦較好的子孫,也交給舅父……哎喲!”

嬴小政的腦門這次被朱襄崩瞭。

白起笑著搖頭:“我的子孫中現在看不見有出色之人。待他們嶄露頭角,自會來尋朱襄拜師。我就不操這個心瞭。”

子孫不賢,若強行捧上高位,是禍非福。白起自秦昭襄王猜忌下死裡逃生,性格更為謹慎。

他即便不將子孫舉薦給秦王,子孫身上也有不大不小的官職,可保富貴終身。不如少些貪心,給秦王和太子留下好印象。待子孫和宗族中有出色者時,他們念著自己的好,不需自己舉薦也會給其機會。

何況還有朱襄這個念舊的好人在。

子楚、嬴小政和朱襄打擾瞭一番白起。白起強打精神給他們講完課,立刻就昏昏沉沉精神不濟。

三人離開時接連嘆氣。

武安君恐怕時日也不多瞭。

“荀子最近身體也不大好。朱襄,你住回莊子上,好好照顧荀子。”子楚道,“政兒也去。”

嬴小政問道:“君父,我和舅父都住在莊子上,你政務忙得過來嗎?”

子楚道:“我當然也會去。”

嬴小政給瞭子楚一個鄙視的眼神。那你說什麼廢話?直接說你要搬去莊子不就成瞭?

嬴小政如此囂張,又被子楚彈瞭額頭。

這招是子楚向朱襄學的,既能“體罰”嬴小政,又不會傷到他。

“你今日都給王翦把封號想好瞭,不知道王翦能不能不辜負你的期望。”子楚“體罰”完不孝順的兒子後,對朱襄感慨道,“他真的能行嗎?”

朱襄道:“當然能。”

……

王翦屯兵漢水之畔,大洪山麓時,楚國就在王翦屯兵以西,桐柏山和大別山相交的山麓處修築壁壘,防備秦軍來襲。

楚國內亂時,這裡的兵也沒有調離。

王翦率領軍隊朝楚軍駐地前行的時候,楚軍早就得到瞭消息,背靠壁壘排兵佈陣,架好弓弩。

兩方對壘,用的是戰國陣地戰最常見的陣型,兩個方塊陣對峙,完全就是馬服君趙奢所說的“狹路相逢勇者勝”。

王翦看向對方青銅車陣,讓鼓手變奏,旗手換旗。

隊列從中分開,中間方隊牽著馬的強壯兵卒披甲上馬。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