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始皇崽耕出萬裡江山 第399節

作者:木蘭竹 字數:3585

秦國是給他國卿大夫供財最多的大金主。郭開在秦人那裡得到瞭許多錢財,早就和秦國使臣有瞭聯系。

秦國使臣先威脅郭開,說要把郭開拿秦國錢的事告訴趙王。

雖然趙王對趙國卿大夫拿秦國錢的事心知肚明,但郭開畢竟和其他卿大夫不一樣。

其他卿大夫要麼有身份有地位,要麼有才華有功勞,趙王知道他們不夠忠誠也隻能忍著。

郭開如今地位全憑趙王寵信,一旦趙王對郭開信任降低,一定會有無數想要走郭開的路的身份同樣卑賤的趙國近侍,像豺狼虎豹一樣撲上來將郭開咬碎,取而代之。

嚇唬完郭開之後,秦國使臣又勸慰道:“趙國已是日落西山,餘暉不久。郭卿何不早日投秦?”

郭開立刻心動瞭,他裝作苦惱道:“我有心投秦,但秦王會厚待我嗎?”

秦國使臣笑道:“秦國自朱襄公入秦之後,天下賢才雲集咸陽,秦王自然是看不上還未建立任何功績的郭卿。當然,這不是郭卿不夠優秀,隻是郭卿以前沒有機會展露才華。”

郭開先露出不喜神色,聽瞭秦國使臣的補充之後,他才臉色放緩。

秦國使臣接著道:“但現在不一樣瞭,郭卿是趙王寵臣,有的是機會施展才華。”

秦國使臣隻說瞭這麼一句,然後隻對郭開笑瞭笑,沒有點明。

郭開額頭上沁出一頭的汗珠。

他當然知道秦國使臣是什麼意思。這施展才華,肯定不是讓他好好輔佐趙王。

秦國使臣留下大量金銀珠寶綾羅綢緞之後,就悄悄離開瞭邯鄲。

他沒有給郭開提任何要求,也沒有真的拿郭開接受秦人賄賂的事去威脅郭開。

“為什麼要威脅?郭開是一個隻知道鉆營的蠢人,隻要他還是趙王寵臣,就足以將趙國快速導向滅亡。”藺贄蹺著腿坐在椅子上,手捧一碗湯藥,“藥溫涼瞭,快喝。”

感染風寒的子楚給瞭藺贄一個幽怨的眼神。

子楚身體一直很弱,當瞭秦王之後四處奔波,每年過冬時都要病一段時間。

挖出瞭溫泉之後,子楚每年去溫泉過冬,身體勉強好過瞭些。現在秦國重新出兵,秦王隻能自己坐鎮咸陽城。

打仗需要調配全國的資源,就算藺贄和蔡澤能做到此事,秦王子楚也不能讓他們做。

秦王的權力隻能掌握在秦王一人手中。

子楚與嬴小政一個性格,生病時總不愛喝藥,寧願吃些偏方,更不願意忌嘴。

誰讓藥太苦,而且喝藥一定要忌嘴?

華陽太後沒瞭孫子養之後,就開始關心起子楚的身體。

她常常看著子楚的臉發呆,說子楚長得很像先王年輕時候。

如果再胖一點就更像瞭。

子楚知道華陽太後深深思念君父,在臥室中一直掛著君父的畫像,所以任由華陽太後看著他來懷念君父。

華陽太後去的次數多瞭,就發現瞭子楚偷偷不聽醫囑的事。

這位太後自己沒有什麼本事,秦仁文王唯一教會她的,就是想做什麼事的時候找什麼人幫忙,聽什麼人的勸。

她思索瞭一會兒後,立刻找到瞭藺贄。

雖然荀卿是子楚老師,蔡澤官職比藺贄高,但藺贄是能和秦王子楚手拉手在咸陽宮喝醉瞭跳舞的人,她相信藺贄更能勸服秦王喝藥。

果然,華陽太後通知瞭藺贄後,藺贄立刻拿著華陽太後的懿旨進宮,告訴秦王子楚,秦王病好之前,他就不出宮瞭。

現在藺贄親自為子楚熬藥喂藥,監督子楚每日膳食。

子楚欲哭無淚,藺贄你學什麼不好,為什麼學朱襄!

他以為朱襄不在咸陽,他就不會被逼著喝藥瞭。

子楚艱難地咽下苦藥,往嘴裡狂塞蜜餞,含糊不清道:“我們已經在郭開心中種下不聽秦國的話,他就會從趙王那裡失寵的種子,就算他知道秦國不一定會兌現承諾,也不敢賭。”

藺贄讓人把藥碗拿走,又吩咐膳夫今日做一點烤肉給秦王解饞,然後接著道:“他若將秦國使臣的話告知趙王,與趙王一同給秦國假情報。待滅趙後,君上可以給他一個官職。”

現在的郭開,就像是曾經的樓昌。

樓昌是趙孝成王寵臣,也曾拿瞭秦王很多錢,給秦國提供情報,給趙國拖瞭幾次後腿。

但藺贄並不鄙夷他。

因為樓昌隻是能力不夠。他收秦國錢的事,趙王知道,他常與趙王一同商議怎麼給秦國假情報,並從樓緩那裡打探秦國的情報。

隻是樓緩技高一籌,把樓昌帶進坑裡瞭。

如果郭開能如樓昌一樣,也算對得起趙王對他的厚愛瞭。

子楚吞瞭幾個蜜餞,又灌瞭一杯水後,扭曲的表情才變得平靜:“如果他會將此事告知趙王,在秦國滅趙之後,寡人就見不到他瞭。”

聽子楚在私下時還自稱“寡人”,藺贄知道子楚在生氣。

他十分無奈:“君上,你脾氣怎麼和政兒似的?”

子楚白瞭藺贄一眼,罵道:“你逼迫寡人喝藥,可有當寡人是秦王!”

藺贄道:“當啊,你看,我手中有華陽太後的懿旨。如果你還沒當秦王,我哪需要這個?直接找幾個人把你按住灌藥瞭。”

子楚生氣地扔杯子砸藺贄。

藺贄側身躲開,看著地上的碎片道:“小心些,這瓷器可貴瞭。一個瓷器,就能買通一個六國高官。”

子楚沒說話,繼續拿起手邊夠得著的東西砸藺贄。

藺贄全部躲開。

蔡澤抱著文書來找秦王的時候,看著滿地狼藉,臉色一沉。

秦王子楚和丞相藺贄立刻正襟危坐,表情嚴肅,進入工作狀態。

宮人們也立刻從隱蔽處湧出,迅速將地面打掃幹凈,並給相國搬來椅子。

“蒙卿請戰後,將軍王齕和將軍司馬靳等老將也請戰出征。”蔡澤懶得理睬這兩人之前在幹什麼,開門見山道。

秦王子楚疑惑:“王齕?司馬靳?他們二人不是剛生瞭一場病嗎?”

蔡澤道:“正因為生瞭病,他們才一同上書,要回到戰場。”

蔡澤捏瞭一下眉間,道:“蒙卿出征時,告訴他們自己時日不多,不願死在傢中。他們似乎心動瞭。”

秦王子楚沉默。

半晌,他嘆瞭口氣,道:“去吧去吧。老將軍最後的願望,寡人怎麼能不滿足。”

於是秦王子楚下詔,命王齕為蒙驁副將,司馬靳為廉頗副將,押送後勤輜重與蒙驁和廉頗匯合。

同一時間,白起向太子政請戰。

面對太子政和長平君朱襄的勸阻,白起淡然道:“李牧和王翦還有許多機會上戰場,我隻有這一次機會瞭。難道你們想讓武安君白起在秦昭襄王駕崩後,一直籍籍無名十多年嗎?”

太子政和長平君默然,遂命武安君白起為主將,備戰南楚。

第222章張良說楚王

南秦開始後勤調動,似乎在備戰,南楚國得到瞭消息,但沒有重視。

李牧年年南下練兵,張若和蒙武也看得眼饞,也常常以打獵為名,南下去群山中尋些百越蠻夷練手。

嬴小政成為秦太子後,雖隻是吳郡郡守,若朱襄蓋印,也有調動三郡軍隊之權。

他讓三郡軍隊輪換,輪流給李牧帶著南下練兵。

王翦見狀,也摻和瞭一手,時不時地離開大別山三關,去楚國南楚國逛一圈練兵。

占據瞭江漢平原和大別山商道,能自給自足就是這麼硬氣。

南楚國和楚國最初在南秦頻繁調動軍隊的時候惴惴不安。神經繃久瞭,就像是“狼來瞭”喊瞭太多次,現在他們難免松懈下來。

再者秦國已經與韓國和趙國兩面開戰,哪來的兵力和糧食與楚國開戰?

他們卻不知道,經過對江漢平原、雲夢平原(兩湖平原古稱,即洞庭湖-洪湖平原)、彭澤平原(鄱陽湖平原)、長江三角洲平原等地的持續開發,沼澤荒草瘴氣密佈之地已經有三成變成瞭稻田。

雖隻是三成,也足以讓南秦三地自給自足,還能反哺秦國。

楚國內亂的大量楚國流民和李牧南下掠奪的越人戰俘,補充瞭南秦三地的青壯,南秦兵源也很充足。

王翦和李牧一個往東一個往西,已經將長江北岸被項燕摧毀的城池重建。大量被迫北遷的楚人悄悄回到瞭故鄉。

嬴小政在支援朱襄守城時曾見到一處被項燕剿滅的士人故地,收集瞭不少未被完全焚毀的傢傳典籍。

朱襄將項燕和南楚國軍隊趕跑之後,嬴小政下令秦軍盡量收集這些被焚毀的士人故宅中的書籍,給予上繳者豐厚的獎勵。

這些書籍被跟隨朱襄的學子們謄抄後,分類歸檔,根據原本屬地放在瞭新建的城池中,張貼告示請南歸的士人前來領取。

嬴小政這一手精妙絕倫,原本猶豫的長江北岸楚國士人傢族就算不回來,也要派人前來看看秦國有沒有收集自己傢的傳書。

即使有些傢族已經覆滅,但親朋好友總還是有幾個。

他們南下尋找故舊族親的遺物,看到秦人保存的不僅有竹簡木牘,甚至還有宗祠牌位,都泣不成聲,連連對著東面秦太子政和長平君朱襄的方向磕頭叩拜。

南楚君和楚將焚毀他們的宗祠,秦人卻幫著他們護住瞭族人最後存在的痕跡。他們那顆尊楚的心動搖瞭。

楚王昏庸,南楚國是叛逆之國,楚國有識之士本就對楚國很是失望,隻是一直被“楚人”二字束縛。

秦太子政對楚國士人的仁慈高義,讓他們紛紛對秦太子政歸心,願意南下投奔秦太子政。

至於朱襄,他已經在長江北岸屯田分地。

南楚國立國之後,立刻就要大肆分地給功臣,才能讓這個從楚國分裂出來的叛逆之國穩固。

幾次人為造就的饑荒後,自耕農的地被吞並,大量楚人要麼淪為佃農,要麼南逃。

隻是長江天塹,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氣。

當項燕將長江北岸原本的勢力摧毀,秦國以廣陵城為據點輻射,徹底掌控長江北岸之後,楚人再南下逃荒,就不需要跨越長江天塹。

於是長江北岸幾座城池也不缺青壯勞力瞭。

長江北岸都是一年兩熟。一兩年過去,長江北岸各座城池都囤積瞭大量的糧草。軍械作坊和紡織作坊也開辦起來,每日熱火朝天地開工著。

秦兵悄悄地從各個城池運糧聚集,明明相隔不遠,南楚國卻毫無知覺。

白起已經來到瞭長江北岸。

此次出兵,王翦單出一路,蒙武給白起當副將。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