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妥妥的陸軍牌面】

作者:昭靈駟玉 字數:2306

戰場生存能力也將大幅提升,動力甲可以為士兵分擔負重,減少體能消耗,能夠在長時間裡保持高水準的戰鬥力。

其內部設置的傳感器可以實時監測士兵的生命體征,如脈搏、血壓、心率、呼吸頻率等,並將數據實時傳輸到大後方,便於及時救治處理。

動力甲不但可以用於前線作戰,還可以用於後勤運輸、救援等任務,具備多功能屬性。

此外,能大幅提升單兵作戰的獨立性,動力甲的高火力、高機動性和強防護能力,使得單兵能夠獨立完成多種任務,減少對團隊的依賴。

還可以根據任務需求配置不同的武器和裝備,扮演多樣化的戰場角色,使得單兵能夠勝任偵查、突擊、火力支援等。

動力甲的傳感器陣列和通信系統可以將士兵的戰場信息實時傳輸到指揮中心,便於指揮員進行精準指揮部署,極大的強化瞭信息共享能力與指揮控制。

而且還能極大的提升戰士們的心裡優勢。

穿戴瞭動力甲的戰士在心理上會獲得更強的自信心和安全感,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擁有強大的裝備支持。

除此之外,動力甲的外觀和強大能力還能對敵人帶來額外的心理威懾效果,還沒有交手,就能夠在心理上占據優勢。

總之,單兵武裝動力甲是集多種高科技於一體,能夠大幅提升士兵的作戰能力、生存能力和戰場適應能力,這本就是未來軍事裝備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蕭宇看向在場的幾位軍方單位的人員說道:“不過動力甲的造價還是有點偏貴,計算出來的預估數據顯示,不會低於2000萬元一套,作為單兵裝備說是天價也不為過。”

此話一出,那位來自陸軍系統的人員聽到這話,頓時笑道:“這個造價預估確實不便宜,但也不是貴到不能列裝,以我國的經濟底子是能支撐得起列裝的。”

蕭宇旋即說道:“可如果給每一個合成旅配置一個動力甲作戰營的話,那就吃不消瞭。”

他這話剛一說出口,在場人軍方人士都是相互間面面相覷愣瞭一小會兒,他們沒想到蕭宇的想法比他們還激進,居然想給每一個合成旅都配置一個動力甲作戰營。

片刻後,蕭宇環視眾人說道:“考慮到經濟成本的問題,我這裡還有一套新的解決方案,能夠大幅降低預算開支的同時,戰力不會被削減,甚至還能得到增強。”

話音剛落,在場的人頓時起瞭好奇心,其中一位軍方人士立即說道:“此話怎講?”

隻見蕭宇直言道:“人機混編,也就是通過可穿戴的有人動力甲,跟無人化的純智械動力甲混編,比如10到15人混編100個無人化智械動力甲作戰單位構成一個作戰連隊,而無人化的智械動力甲作戰單位的造價成本就比可穿戴的低得多瞭,預估不會超過400萬的造價。”

停頓片刻之後,蕭宇補充道:“可穿戴動力甲之所以昂貴,主要是得花費更大的代價來保護戰士的生命安全,但純機械單位作為一種工業消耗品就不存在這一層顧慮。”

眾人不由得點瞭點,認可瞭蕭宇這一觀點,後者繼續道:“而且由於是無人化,其內部空間不需要人體占據,就可以填充很多其它元素瞭,電池加多一塊就有更高的續航,彈藥加多一點就有更猛的火力輸出,亦或者可以內置攜帶其它的戰場補給物資。”

顯然,這對另外10到15名戰士是一種巨大的支持,能夠為他們提供更長的持續作戰能力,他們身上穿戴的動力甲電池能量耗光瞭,旁邊有一個純機械動力甲作戰單位,立刻就能從體內掏出一塊滿電量的電池給他更換。

水和食物這些物資,也可以讓純機械動力甲作戰單位攜帶,畢竟一個作戰連隊有100個純機械動力甲作戰單位,而人類戰士隻有10到15人。

每個人類戰士分配7到10個純機械動力甲作戰單位構成一個作戰小隊,這名人類戰士不管是武器彈藥補給還是水食物這些,都放在純機械動力甲作戰單位身上就行瞭。

具體怎麼分配資源,就看作戰任務的需要。

在場的人聽瞭蕭宇的這個方案都不由得眼前一亮,他們心中大致計算瞭一下,發現這樣的人機混編方案所需的成本完全能夠支撐部隊進行成建制的列裝。

不但有瞭相對高性價比,而且還能進一步提升作戰能力,如果都是有人的可穿戴動力甲,不但成本更高,持續作戰能力還會削弱,否則就得提供更大的後勤支持,花費就更大。

而這種人機混編方案,一個作戰連隊的人類戰士精簡到10至15人規模,首先一個人員需求量就銳減七八倍之多,對人的後勤壓力大幅下降,至少醫療後勤壓力大幅銳減。

因為投入的人員兵力銳減瞭,戰場上的絕對傷亡人數必然會跟著銳減,甚至很容易創造零傷亡記錄,至於純機械動力甲的戰損,工業消耗品而已,隻算經濟賬就行瞭。

這時,在場的一位非軍方機構的單位人員忽然說道:“既如此,整個作戰連隊全部都采用這種純機械動力甲作戰單位豈不是更好?”

蕭宇正要開口的時候,軍方的人先一步道:“這我不贊成,瞬息萬變的戰場上,人的作用還是機器不能比擬的,這種人機混編方案反而能夠相互取長補短。”

話音一落,蕭宇便是贊同地道:“沒錯,人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這是機器不具備的特質,尤其是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

蕭宇轉而笑著補充道:“與其說這是一個人機混編的作戰連隊,不如說是一個火力戰力超強的作戰班組,隻不過是給班組裡的每一個戰士配置瞭若幹個純機械動力甲作戰單位輔助他執行作戰任務。”

經過此番商討溝通,陸軍方面的人對這款新型動力甲裝備的渴望簡直不加掩飾瞭,不但能夠帶來戰力上的巨大提升,也堪稱是陸軍的牌面。

“蕭宇同志,這裝備你們團隊真的能搞得出來?”那位來自陸軍系統的軍方人士忍不住再次詢問瞭這個問題,而蕭宇聽到這話,望著對方無比肯定地說道:“能,隻是時間長短的問題,短則兩三年,長則五年。”

此話一出,對方頓時大為振奮,連聲說道:“好好好。”

蕭宇這一明確表態,可以說是讓他又驚又喜,隻需要再等個兩三年就能看到這款新式裝備,最多也是等五年,大大超出瞭他們的期望值。

而有瞭J-36的案例在前,在場的人相信蕭宇是真的能辦到,不是滿嘴跑火車。

……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