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蕭宇這一微博消息的刺激下,靈鏡科技的股價迅速爆拉超過瞭10個百分點,輕松突破瞭前高212.22元價位,成交量也迅速突破瞭1500億。
到瞭11點30分左右,早盤休市,靈鏡科技的股價被資金拉升漲超15個百分點,股價沖到瞭225.47元價位,市值規模因而飆升至19.57萬億。
如此大的盤子,能在日內暴漲15個百分點,已經很少見瞭。
要知道,這可是給靈鏡科技的市值足足凈增加瞭2.5萬億之巨,這隻股票原本不在當天的人氣榜上,但此刻股價的飆漲,受到瞭短線客的大量關註,人氣指數也是跟著飆升到瞭前三的位置。
蕭宇在微博上一聲“捷報頻傳”可謂是勾起瞭資金無限的遐想,前面還說瞭正在籌備新的項目,也會為公司帶來一個全新而強勁的業績增長點。
妥妥的把公司的預期打滿瞭。
今天又傳出這麼振奮人心的消息,不僅公司自身股價大漲,也帶動醫療器械板塊跟著起飛。
……
與此同時,靈鏡科技總部,臨床實驗室。
“蕭總!”項目團隊成員看到大BOSS來到這裡,為首的負責人旋即來到他跟前,蕭宇擺瞭擺手說道:“什麼情況?”
“手術大獲成功,接受移植的志願者已經轉運到麻醉恢復室做術後護理,預計三個小時左右就能蘇醒。”負責人如是說道,並且言語神態間都寫滿瞭振奮,實際上在場項目組的成員都很興奮。
因為他們知道今天必定是會被載入世界臨床醫學史的一天,而他們創造瞭這一歷史性的時刻,能夠參與其中,必將成為職業生涯中的一大高光履歷。
此刻,蕭宇站在一個透明玻璃幕墻邊上看著內部,裡面便是做手術的地方,那智能醫療手術臺就在其中,其流暢的金屬線條和閃爍的指示燈彰顯著它的不凡。
“看看手術過程的畫面。”蕭宇盯著裡面的手術臺忽然說道,肯定是有畫面記錄的。
“蕭總,這邊來。”項目負責人旋即示意道,蕭宇便跟他來到瞭旁邊控制室,他示意其中一個團隊成員把手術畫面調出來,並且投放到大屏幕上進行播放。
隨著畫面播放,蕭宇也默默地看著大屏幕。
肝移植是相對大型的手術,傳統的人類主刀醫生進行的肝移植手術,通常需要4到8小時。
此外,醫院等級、醫生技術水平等因素存在差異性,實際的手術時間也可能不同。
但這場由智能醫療手術臺進行的肝移植手術,僅僅隻用瞭40分鐘左右就完成,手術效率提升瞭十倍,手術時間越短不但對病患者有利,而且手術耗材也能用的也會相對少一些,比如止血紗佈等。
卻說此刻,正在播放的畫面中的手術實驗室,燈光柔和而明亮,裡面沒有傳統手術室忙碌的醫護人員身影,唯有一臺智能醫療手術臺在運作。
旁邊雖然也有人,也有外科手術醫生,但隻是負責觀察,不會幹涉手術,除非是出瞭什麼意外變故才會介入。
病患志願者被輕柔地安置在瞭手術臺上之後,隻見手術臺內的高精度掃描儀迅速啟動,快速掃過志願者的身體,將肝臟及其周邊組織的詳細信息以數據雲的方式采集起來,並在毫秒間傳輸至手術臺內置的計算機核心中。
接下來的畫面顯示,手術正式開始。
隻見一條手術機械臂從手術臺側面平穩伸出,前端的微型切割刀精準的靠近患者腹部預定位置。
隨著切割刀開啟,發出細微略帶尖銳的嗡嗡聲,那是一種高頻振動切割技術,能在切開皮膚與組織的同時,最大程度減少對周邊細胞的損傷。
切割刀沿著預設軌跡,以微米級的精度緩慢切入,每推進一毫,手術臺內部的智能算法都在依據實時反饋的組織狀態數據,動態的調整切割力度與速度。
僅僅數分鐘,一道整齊平滑的切口便呈現瞭出來。
緊接著,另一條機械臂已經迅速就位,它的末端配備瞭一套精細的血管與組織分離裝置。
該裝置猶如一雙靈巧的手,利用納米級的抓取器和激光凝血束,精準地將病變肝臟周圍錯綜復雜的血管與組織逐一分離。
激光凝血束在接觸到血管時,瞬間釋放出精確控制能量的激光,使血管斷口處的血液瞬間凝固,避免瞭大量出血。
在分離過程中,手術臺上方的高分辨率顯微鏡實時捕捉著每一個細微動作,並將視覺畫面傳輸至運算核心進行分析,確保操作的準確性。
當病變肝臟被成功分離出來後,智能手術臺迅速從無菌儲存艙中取出匹配的健康肝臟。
一條專門用於移植的機械臂輕柔地托起肝臟,緩緩移動至患者體內預定位置。
機械臂前端的精密對接裝置開始工作,它依據之前掃描獲取的數據,將肝臟的血管與患者體內對應的血管精確對接。
此時,手術臺再次啟動另一項關鍵技術,分子級焊接。
通過發射特殊頻率的能量波,使血管對接處的分子結構相互融合,形成牢固且無縫的連接。這一過程不僅速度快,而且保證瞭血管連接的穩定性與密封性,大大降低瞭術後血管栓塞等並發癥的風險。
“作為一位從業二十年的外科手術醫生,在看瞭這個手術臺的肝移植全過程,我敢負責任的說,它超過瞭全世界任何一個人類外科手術大師的手法。”蕭宇旁邊有一位五十多歲的男子忽然感嘆的說。
他早就已經看瞭全過程,並且畫面裡就有他,他實則出意外就介入手術,隻不過整個手術過程相當順利,並沒有用得上他,而再看一次,他依然倍感驚嘆與震撼。
不過這位外科手術醫生倒是一點都不擔心智能醫療手術臺會跟他搶工作,也不像其他外科手術醫生那樣焦慮。
因為他現在是靈鏡科技旗下的員工瞭,被公司挖來參與瞭該項目。
這會兒,自然是帶著欣賞藝術品一般的目光看著這智能手術臺這一全新的醫療器械。
卻說此刻,畫面中顯示,在完成血管對接後,手術臺又指揮機械臂對肝臟周邊的組織進行細致的固定與縫合。
縫合針在機械臂的操控下,快速而精準地將創口邊緣的組織拉攏縫合。
每一針的間距和深度都嚴格按照最佳的生物學愈合模型設定,確保創口能夠順利愈合。
手術接近尾聲,智能醫療手術臺再次全方位掃描患者身體,檢查手術部位是否存在任何潛在問題。
確認一切無誤後,手術機械臂緩緩收回,手術臺開始自動清理手術區域,將使用過的器械和醫療廢物妥善收納。
整個手術過程一氣呵成,高效而精準,全過程在沒有人類醫生直接參與的情況下,成功完成瞭這場意義重大的肝臟移植人體臨床實驗手術。
看完瞭40來分鐘的手術全過程,符合蕭宇的預期,頓時滿意地說道:“很好,幹得不錯,我們創造瞭又一個臨床醫學史的奇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