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無數人翹首期盼】

作者:昭靈駟玉 字數:2334

項目負責人微笑道:“能這麼順利,蕭總的一些建議太重要瞭,這不是吹捧,是客觀事實,否則該項目的技術開發進程絕對不可能這麼順利,很多技術節點都會讓團隊上下卡的焦頭爛額。”

這話倒是不假,大BOSS雖然沒有全程親臨一線的開發工作,但技術研討期間提出的一些設想或點子,仿佛畫龍點睛一般。

那是當然瞭,蕭宇是在明裡暗裡的給這個團隊“參考答案”,可不就是畫龍點睛嘛。

片刻後,蕭宇笑著說道:“行吧,這邊的事情交給你們把控就行瞭,做好志願者的術後護理工作,他可是首列,是要載入臨床醫學史的,也關系到外界對智能醫療手術臺的信心,必須要確保這個患者全面康復,術後能恢復得活蹦亂跳。”

負責人點頭應道:“明白。”

首例臨床案例的確意義重大,也會極大的影響到後續臨床實驗的志願者的接納度,當看到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重獲新生,其它志願者心中的顧慮就會大大降低。

按照原定計劃,接下來還有更多的臨床手術實驗要開展,不同類型的臨床手術計劃加起來要搞幾萬場,這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字。

光是一個肺切除手術,就有包括楔形切除、肺段切除、聯合亞段切除、肺葉切除、支氣管袖式切除、支氣管和肺動脈切除等等。

因為蕭宇要讓智能醫療手術臺實現通用化,能做覆蓋全部手術類型,同一個類型的手術也不止是要做一次,比如肝移植手術,後面還要進行幾場手術,進一步驗證技術的穩定性。

可以說,光是把這些臨床實驗型手術流程走完,就得要五到十年才能搞定,這還是效率快的瞭。

換句話說,真正具備通用型能力的智能醫療手術臺實現落地應用,至少也要等到五年後,效率再快也要這麼多時間。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智能醫療手術臺的落地應用就真的要等那麼長的時間,非通用型的完全可以率先應用,蕭宇的計劃也是先讓智能醫療手術做那些有代表性、常見的手術臨床實驗。

如肺病、心血管疾病等類型,先讓智能醫療手術臺掌握這些患病群體多,或者手術費用昂貴的病種類型。

即便醫療手術臺隻能做其中一種病患類型的手術,也足夠讓醫院引進這一全新的醫療設備瞭,因為肯定是供不應求的,沒辦法,醫療資源一直以來都是非常緊張。

殊不知,國內的各大醫院,尤其是大醫院,更是常年都是人滿為患,可見醫療資源多麼緊張。

等以後逐步實現通用化瞭,再對設備進行更新升級換代即可。

末瞭,蕭宇旋即說道:“把這個臨床手術視頻給我剪輯處理,挑重點剪出來。”

蕭宇又微笑著補充道:“估摸著,這會兒全網都在等我的微博消息。”

在場的人不由跟著笑瞭起來,負責人旋即點頭說:“沒問題,我馬上讓人把素材拷貝出來剪輯處理。”

跟大傢夥交談瞭一會兒,蕭宇便也離開瞭此地。

……

與此同時,全網的確是有成千上萬個的人蹲守在蕭宇的微博頁面,時不時的就刷新頁面,看看有新動態沒有,畢竟上一條微博,蕭宇明說瞭要去臨床實驗室看看情況,然後給全網匯報消息。

大傢討論著蕭宇這會兒估計還在臨床實驗室。

無數人可謂是翹首期盼,大量的投資者現在也都盯著蕭宇微博時不時刷新頁面。

這會兒的熱度已經拉滿瞭,在中午就已經沖上瞭全網熱搜榜。

各大媒體也都競相援引報道,包括引發靈鏡科技股價大漲的消息也被人們熱議,蕭宇一條微博已經在今天讓公司的市值暴增2.5萬億瞭。

外科手術醫生們也尤為關註這個消息,盡管蕭宇強調智能醫療手術臺的誕生,對人類醫生的沖擊有限,更多的是打開醫療資源的增量。

話雖如此,但要說外科手術醫生不擔心自己的事業前途被這一新事物的誕生所沖擊,那肯定是假的。

這也是人之常情,但科技的發展不可阻擋,將來隨著“單體器官克隆技術”的誕生並且走向成熟,以當前人類外科手術醫生的規模資源是完全不夠用的。

智能醫療手術臺也因此應運而生,這是必然的趨勢,眾多人類外科手術醫生也深知這一點,這樣的趨勢非人力可阻擋。

其實,他們已經在為這一天的到來做準備瞭,但還是有點猝不及防。

因為來的太特麼快瞭,萬萬沒想到智能醫療手術臺的發展這麼迅猛,這就已經成功實現首例人體臨床實驗的移植手術。

這一次的成功意義非凡,影響也是深遠其巨大的,遠超去年對動物的臨床實驗。

有人焦慮憂愁,必然就有人歡喜。

對於醫療資源緊張的醫院來說,肯定是樂得見到智能醫療手術的盡快落地應用,尤其是一些不具備做大手術的醫院,引進這套醫療設備之後,將來也可以做外科手術。

比如一些縣域一級的醫院,往往是不具備做大手術的能力,患者不得不去折騰大城市的醫院接受治療。

對於病患者來說也肯定是喜聞樂見的,尤其是在小地方生活的人,在縣域一級的醫院就可以進行手術治療,不需要再折騰瞭。

而且根據蕭宇之前的描述,智能醫療手術臺的大規模應用,必然會大幅降低外科手術的成本費用,患者也能少花很多錢。

最能降低費用的因素就在於靈鏡科技旗下開發的智能醫療手術臺具備通用性,所謂的通用性,說人話就是可以進行不同類型的手術,無論是肝臟移植、腎臟移植還是心臟移植,亦或者闌尾炎切除等等。

智能醫療手術臺都可以搞定,傳統情況下,這是需要很多專科醫生團隊,顯然是要增加醫院的運營成本負擔。

而當有瞭這智能醫療手術臺,就能得到簡化和醫療資源的優化,綜合成本自然可以大幅下降,病人花錢治病的費用當然也能相應的減少開支。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智能醫療手術臺的落地應用,能夠極大的優化醫療資源的調整適配,解決現在優質的手術資源過度集中在發達的大城市的問題。

現在病患者要做大手術,往往都是要跑去大城市。

沒辦法,優質的手術資源、優質的外科手術醫生不可能在縣域一級的醫院。

而智能醫療手術臺落地應用之後,縣域一級的醫院也可以采購部署這一醫療設備,病患者也不用特地長途跋涉跑去大醫院動手術瞭,全國各地的病患者也不用一起擠兌醫療資源。

以後就在各自縣域一級的醫院做手術即可,這顯然對整體的醫療資源的優化是有巨大的裨益。

……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