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上午,葫蘆外婆忽然來瞭。
老太太以前最是看重閨女,自閨女出嫁後,好幾年都不慣。
後來媳婦生瞭劉蟬兒,小女娃又是個懂事的,很有幾分姑姑的脾性,她自然就心疼的很。這不,離開孫女十來日,就想念得不行,於是匆忙收拾瞭一番,坐車來閨女傢瞧孫女。
劉蟬兒見瞭奶奶,昨兒受的委屈就爆發瞭,當著人還沒怎樣,等無人時,就撲到奶奶懷裡哭起來。
慌得老人傢跟什麼似的,忙問咋瞭。
劉蟬兒就說不想學醫瞭,要回傢。
等老人傢再三問過,劉蟬兒才氣鼓鼓地把昨天的事說瞭。
葫蘆外婆聽說葫蘆兄弟為這事跟人大打出手,嚇瞭一跳,心裡十分忐忑,忙問她姑姑和鄭奶奶可說瞭啥。
劉蟬兒嘟著嘴兒道:“不曉得。我們都不在跟前,是葫蘆表哥一人跟姑姑和鄭奶奶說的。過後也沒說啥,就姑姑讓我甭理那些閑言碎語,隻管好好跟雲大夫學醫。”
老太太聽瞭,半響沒言語,直到孫女流淚又說,不想在這待瞭,方才驚醒過來。
看著劉蟬兒哭得紅紅的眼睛,老太太心疼極瞭,恨不得就此把孫女領回傢算瞭。想想又嘆瞭口氣,掏出帕子幫她擦瞭淚,把那學醫的大道理拿來開解一番,又說傢去的話,關在傢裡不得出門,弟妹們又小,她又覺得悶瞭。
劉蟬兒聽瞭也十分躊躇:這些天,她跟小蔥、秦淼、紫茄相處很好,也很喜歡跟師傅學醫,自覺日子比在傢有趣多瞭,想著要是真不學瞭,心裡便不舍。
葫蘆外婆趁機勸慰她,說你不是要跟姑姑學麼,咋才受瞭一點委屈就不幹瞭,你姑姑可不是這樣的,“你這算啥事!你姑姑那時候可吃瞭不少苦,咱們傢就她當傢。”
說瞭不少話,直到把小女娃又鼓起勁頭,才放心。
因秦傢翻院墻、蓋倒座房,雲影有幾日不得空教徒弟,而鄭傢也準備動工翻整房屋,明日又是中秋,幾件事湊一處,葫蘆外婆便想帶孫女回傢住些日子。
她跟劉氏說,想帶劉蟬兒回傢住幾天,讓她爹娘看看,不然往後忙起來,怕是不得常回傢的。
劉氏答應瞭。
葫蘆外婆見閨女無事人一樣,遲疑地問道:“雲嵐,蟬兒的事,你是咋想的?”
劉氏正色道:“娘放心,我是蟬兒姑姑,自然望她好。要是娘覺得我做得不對,不放心蟬兒的話,隻管把蟬兒領回去,女兒也沒話好說。”
老太太急忙道:“你做事娘當然放心瞭,就是你弟媳婦也是相信你這個姐姐的,要不也不能放心把蟬兒送來。我這不是心疼蟬兒麼!”
劉氏道:“心疼蟬兒也不用想那麼多,昨兒小蔥還被人罵瞭哩!”
母女說瞭好些話,鄭老太太又過來挽留親傢。
葫蘆外婆笑道:“我就是想趁著這個空兒,帶蟬兒傢去住幾天。往後怕是不得閑瞭。既然來學瞭,就要有個樣子。要是三天兩頭往傢裡去,雲大夫也會不高興的。”
鄭老太太聽瞭連連點頭,說這話在理,遂不再說客套話,轉頭囑咐劉氏打點瞭好幾份中秋節禮,分別給親傢和自己娘傢兄弟。
吃過晌午飯後,劉氏便派人將祖孫倆送回劉傢塘。
中秋節這日,鄭老太太一早就派人去桃花谷接閨女一傢。兩傢說定瞭晌午在鄭傢吃飯,晚上再去張傢,順便把娃兒們都送過去。
雖然也請瞭秦楓一傢,但是雲影推說自己一傢人也該團聚過節,好歹是個樣子,因此把秦淼三姐弟都接回去瞭。
待張傢一行人坐車過來,鄭傢院子立即熱鬧起來。
張老爺子跟鄭老爺子大說大笑,好似經年不見一樣。
“這院子要是在前邊蓋瞭房子,就沒那麼敞亮瞭。要我說,還是咱們原來的院子住著舒坦,大門一開,田畈裡啥都看得清楚。如今日子過好瞭,把個院子圍得密不透風,跟蹲大牢似的……”
張大栓看著堆在院門一側的磚瓦等物對鄭長河大發感慨。
張老太太聽瞭很不滿,瞪瞭他一眼道:“大過節的,你個死老頭子說的啥話?好好的屋子住著,叫你說成蹲牢。你那麼喜歡從前,那明兒讓槐子蓋三間土屋、栽些個木槿,圍個破院子讓你住就是瞭,你甭在傢住瞭。”
眾人聽瞭轟然大笑,張大栓搓著手嘿嘿樂道:“我說你咋這麼較真哩!”
小娃兒們笑得最厲害,他們對老人傢嘴裡的“從前”沒多少印象,隻當故事聽而已。
今兒不用上學,也不用上山下田,因此老老小小都換瞭鮮亮衣裳。
尤其是小娃兒們,這麼一裝扮,或挺拔,或俊逸,或靈秀,或粉雕玉琢;滿院紅飛紫飄,黃綠裊裊;童言稚語,清脆嬌嫩。
鄭老太太見香荽身穿鵝黃緞子夾衣,外襯鑲黑牙邊的深紫小背心,黑色小褲子,粉團團的臉兒,柔順順的發兒,抱著便不撒手,歡喜地瞇起眼睛,眼角扯出一束盛開的菊紋,“香荽,想沒想外婆?”
香荽小胳膊環住外婆肩頸,眨巴著眼睛想瞭想,道:“想外婆。最想爹瞭!”
眾人失笑,鄭氏對小閨女嗔道:“你說話倒是實誠。不像你哥哥姐姐小時候,隨人咋問,他們都是一樣話‘都好,都想’。”
張老太太笑道:“實在是她爹走的日子太長瞭。連我都想哩,甭說小娃兒瞭。”
紅椒牽著紫茄的手,繪聲繪色地對她說道:“我爹就要傢來瞭。我昨晚上做夢,夢見爹趕著好些馬車,帶瞭許多吃的、玩的東西傢來瞭。”
紫茄偏頭問道:“真的?都有啥東西?”
紅椒不好意思地說道:“我還沒拿到手哩,就醒瞭。”
黃豆撇撇嘴道:“你就記得吃!”
紅椒立即道:“你不也是!聽說你那天還把人傢點的黃鱔給吃瞭,真丟人!”
眾人聽瞭又笑,鄭老太太婆媳遂招呼眾人往正屋去坐。
紅椒邊走邊高興地對鄭老太太道:“外婆,我也要上學瞭。往後,我也能天天來瞧你。”
她心裡實在高興,忍不住見人就說。
閨女和大兒媳婦前些日子忙這事,鄭老太太也是曉得的,於是笑道:“這是好事兒。紅椒,你上學跟黃豆他們讀一樣的書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