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新發明

作者:席妖妖 字數:4352

謝瑯能如何,肯定不能讓那群人過境。

把大周當做什麼瞭?避難所?

若周邊國傢一旦有事,他們就想著往大周境內鉆,那還不亂套瞭?

“以朕的名義,給北宮棠修書一封,讓他處理。”謝瑯發話。

周鈺起身領命,然後退瞭出去。

謝璉沉默許久,“這兩年,天下諸國可謂風調雨順,若真如那群難民所說,他們本身可能就是佃戶,至於來我大周,應該是知曉我大周田地均分制。”

“即便如此,也不能讓他們國境。”謝瑯回答的很幹脆,“大周現在初安定下來,邊境也難得不再有騷亂,若是大周貿然收下那群難民,北宮棠身為帝王,為瞭面子也會派使臣來大周交涉的,再者也難保裡面沒有奸細。左右不是我大周子民,是死是活與朕何幹。”

謝璉知道陛下的做法是正確的,萬一裡面有奸細,那豈不是枉做好人,還被人當做傻子看待。

如今大周天下看似和平,但是其中定然有諸多的反動勢力,一旦這些人被人策反,對大周百姓來說,畢竟是一場災難。

這並非是陰謀論,而是防患於未然。

誰能說的準,這是不是北涼籌劃的陰謀?

在面對國傢利益的前提下,不介意將旁人想的惡毒些,至少能在這個基礎上多預備幾個方案,以保證自己國傢的利益和穩定。

此時的謝瑯,猶如在玩一場沙盒遊戲,其遊戲的最終目的就是統一天下。

大周現在看似平靜的表面下,實則內裡暗濤洶湧,自然需要諸多防備,指不定那些人就是對方工會安插在自己幫派裡的內監,最後裡外勾結,瓦解她大周的根基,最後一口吞下。

如今領土的急劇擴張,謝瑯已經觸碰到瞭國內很多頂尖士族的利益,他們現在沒有動靜,暗中定然在多方籌備,若想解決這一隱患,勢必要讓大周的尋常百姓都適應謝瑯的節奏,讓他們過上和平的日子,那樣遇到戰亂,他們自然會考慮其中的利害關系,最終站在謝瑯身邊共同對抗那些士族。

她從來不會小看士族的力量,那是隻要團結起來,足以推翻一個王朝的頂尖力量。

也虧的謝瑯自身有能力,她才能看得開,不然隻是南離舊臣,就足以把謝瑯牽制的死死的。

天水鎮的煉油廠已經開始出油瞭,廠名就是大周天水鎮煉油廠,每一個油罐上都貼著出廠的日期和廠標。

“師傅,這油的味道似乎不太好聞。”比起芝麻油那誘人的香味,菜籽油的味道總覺得怪怪的。

被叫做師傅的這個人,是朝廷派遣過來的煉油師傅,在這裡擔任煉油廠的廠長,手裡還有好幾個徒弟,同時他也是盛京煉油廠老師傅的大弟子,名喚陳發,性格憨厚,對煉油這一技術有著很高的鉆研勁頭和領悟能力。

幾個徒弟都是他來到天水鎮後現收的,都是手腳麻利,性格端正的小年輕。

陳發年紀在四十多歲,這次是帶著傢裡的老婆孩子一起來天水鎮定居的。

“別看味道有些怪,聞著不如芝麻油香,可是一旦下鍋炒菜,那味道就不一樣瞭。”陳發將過濾好的第一罐菜籽油稱裝好,有十斤重,準備等傍晚下工後,送到縣衙裡去給寧大人嘗嘗。

天水鎮的這傢煉油廠,寧大人出力太多瞭,是她在學校裡學到的知識,讓她知道天水鎮是和金陵那邊一樣,適合種植油菜花的不二之選,從而也給瞭他現在的活兒。

雖說背井離鄉,和至少他們一傢和寧大人是老鄉,在這裡並不覺得孤單。

“今晚我先去縣衙裡見見寧大人,聽聽她的意思,咱們天水鎮煉油廠的第一批油,想來也快要出場瞭。”

廠裡的弟子和工人們都很高興,這些油可都是他們親自煉制出來的,而且價格也不貴,關鍵是產量很高,一旦投放到市面上,能夠大大的緩解老百姓吃油的問題。

就說他們自己傢裡,一年到頭,飯菜裡都見不到多少油花,誰不饞?

前後兩天,煉油廠門前就出現瞭幾十輛車,上面鋪設著厚厚的稻草,廠裡的人將一罐罐的菜籽油搬到車子上,每一壇油罐周圍也都纏繞著稻草,免得運輸途中碰撞破碎。

這一批的運輸隊是要將菜籽油運到旁邊的府城裡,目前的菜籽油隻夠供應兩座府城的,朝廷那邊也沒有將菜籽油壟斷,反而優先供應給尋常百姓食用。

本地州府的各郡縣也都在不斷的開始運送上架,菜籽油的價格說貴的話的確不便宜,和豬肉煉出來的油價格差不多,但是豬油稀缺,菜籽油則大大的填補瞭油市的空缺。

再說對於那些節儉的老百姓來說,一斤油都能吃好長時間瞭。

經過這一年的發展,雪花鹽已經在大周境內徹底流通開來,如今菜籽油的上市,讓老百姓再也不愁油鹽短缺。

宮裡用的是豬油,菜籽油,花生油和芝麻油,其他地方或許短缺,可是皇宮裡是有儲備的。

開春的時候,各地的商人就已經組織青壯年勞力開始鋪路瞭,采用的是對向鋪設,先修一半,等這一半修好可以通行瞭,再修另外一半。

為瞭以後的人口集聚發展所考慮,謝瑯對於官路的標準就是單向三車道,雙向六車道的方式,這樣也增加瞭開發商的難度,可朝廷給的銀子卻也不會讓他們吃虧。

或許賺不瞭多少錢,至少不會賠錢,同時每條路都會設立功德碑,以表彰他們為大周做出的貢獻。

不少有底蘊的商戶都不會錯過這次機會,商人的地位低下這可不是說著玩玩的,尤其是這些商人子孫三代內不得入仕科舉,這對他們來說是很痛苦的事情。

通過這次與朝廷合作鋪設官路,朝廷會給大周商人提高地位,準許他們的子孫入朝為官,他們還有什麼可奢求的。

人生在世,不就是圖一個名利嘛,利有瞭,名也有瞭條件爭取,足矣。

也就在這個時候,謝瑯收到瞭一個好消息。

盛京大學那邊,有幾個學生聯合研究出瞭脫粒機,一種是小麥脫粒機,一種是玉米脫粒機。

小麥脫粒機要大一些,玉米脫粒機則很小,都是手動的,可是卻比起之前脫粒,要輕松太多太多瞭。

謝瑯震驚於他們的動手和創造能力,可隨後就釋然瞭。

“古代震驚世界的發明太多太多瞭,區區兩種脫粒機,註定難不倒他們。”何必要震驚,以她現代人的眼光,這其實可以造就預見的。

謝瑯當即在次日的早朝上宣佈瞭這件事,同時他們幾個人的名字,註定也會載入大周史冊。

沒幾日,那幾個學生帶著自己的發明來瞭長安。

“學生鐘良!”

“學生蘭俊年!”

“學生覃卓!”

“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三人都是盛京大學的學生,雖說已經畢業瞭,也並未入朝為官,到底也跟著謝瑯讀瞭幾年書,的確算是謝瑯的學生。

“起來吧。”謝瑯免瞭他們的禮數,“就是你們三人共同發明的脫粒機?”

“正是!”鐘良是三人中的主幹力量,之前在讀期間,盛京城內的幾個大型的水車也是他們的手筆,那時候有周鈺在旁邊指導,這次則完全靠他們自身的能力。

小麥現在還沒有成熟,沒辦法實驗,可是玉米在宮裡卻有沒有脫離的,找來幾個並不難。

就在大周朝堂上,謝瑯讓高振取來瞭一籃玉米棒子。

“當著文武百官的面,給他們演示一下。”

“是!”

之前的玉米都是靠著老百姓手搓的,種的多瞭,全部搓完,有些人的手都能腫瞭。

滿朝文武,尤其是戶部和工部對此格外上心。

他們看到鐘良拿起一塊玉米棒,放到脫粒機上面的一個圓形小口裡,一手按著玉米棒下壓,一手搖動著旁邊的手搖桿。

隻聽到“卡拉卡拉”的聲音,前後短短幾息的時間,橙黃的玉米粒就從下面脫落下來,而那玉米骨棒也從圓孔裡落瞭下來。

“這……”

“厲害!”

“不愧是我盛京大學的學生。”

“這下子老百姓收獲糧食也不會那麼艱難瞭。”

“就是,看著後生脫粒時所用的力道,恐怕幾歲的孩子也能輕易操控。”

謝瑯沒見過這種脫粒機,不過那種一次性投入很多玉米棒的大型脫粒機卻看到過,在曾祖父的老傢裡就有,每年糧食豐收的時候,各種機器在田間地頭轟鳴不斷,場面蔚為壯觀。

謝瑯此時從龍椅上走下來,“朕來試試。”

鐘良起身讓開一個地方。

謝瑯蹲下身,將玉米棒塞到圓孔裡,一手轉動著手搖桿,發現使用的力道並不大,的確是孩童也能操縱。

“你們三人,非常不錯。”她滿意的點點頭。

這算是一下子進入到瞭半機械時代嗎?

見其他的朝臣也是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她笑道:“你們也可以試試。”

陛下都這麼說瞭,他們自然不再矜持,按照官職大小,一個個的來上前擺弄。

好一會兒,他們才意猶未盡的回到自己的位置,隻因為一籃子玉米棒都已經脫幹凈瞭,全程絲毫不費力。

“想要什麼賞賜。”謝瑯肯定不會一毛不拔的。

三人再次跪地,“學生等能做出這等利民之物,是陛下教導有方,學生等自願獻與陛下。”

三人之前就商量好瞭,能做出這兩樣東西,他們內心的自豪感已經爆棚瞭,哪裡還想著要賞賜。

“賞賜還是要給的,不然朕豈不是讓天下人笑話。”謝瑯知道,隻要找未來要一張設計圖,工部也能做出來。

但凡是都需要她出手,豈不是遏制瞭這個時代的發展?

那不是她想看到的。

“你們三人的這項發明,與百姓有利,朕賜你們每人萬兩白銀,日後希望你們再接再厲,為天下百姓謀福祉。”

一萬兩銀子,這可不是個小數目,他們直接從尋常畢業生,一躍升為瞭傢財萬貫的富豪。

“另外,朕還會讓工部在推廣脫粒機的時候,在上面寫明你們三人的名字,這是你們應得的。”

“……”

三人面面相覷,都從對方的眼裡看到瞭激動和自豪。

“學生謝陛下隆恩。”

“起來吧,要道謝,也是朕謝你們。”

這兩種脫粒機,隻需要他們指導工部後就可以生產,既然敢來到朝堂,私下裡必然經過瞭無數次的實驗,最終達到瞭成品的效果,才敢面呈謝瑯。

若是半成品,後續出現瞭諸多的問題,他們三人至少也是領路人。

距離夏收時間臨近,工部那邊再次開始忙碌起來。

作為清水衙門的工部,以前算得上是六部裡面最清閑的,可是自從謝瑯登基,他們比起戶部都要忙碌,一年到頭沒個輕松。

同時他們也明白,其實國傢有很多的弊端,謝瑯正是將這些弊端,通過他們的手一點點的抹掉,並且帶領大周穩步提升。

至少讓老百姓吃飽穿暖這句話,幾乎每一位登基的帝王都會說,可是真正做到的,恐怕也隻有謝瑯瞭吧?

她這位帝王,在民間可謂是喜憂參半,為瞭更多的老百姓,她會狠心的犧牲一些世傢的利益,甚至不懼後果。

世傢的存在,對朝廷也是有諸多好處的,首先就是人才方面,世傢子弟全部都是自小就接受頂尖的培養,他們未來出將入相比起那些清貧子弟要更加容易,一向都是朝廷官員的後備力量。

如今得罪這些人,天下世傢心裡難免會覺得不痛快。

可是在今天,看到陛下開設的學校裡出現這樣的人才,他們心裡還能存著什麼僥幸?

若是那些世傢真的有真知灼見,就乖乖的以朝廷馬首是瞻,妄圖聯合起來對抗朝廷,陛下也不在乎,她手裡的人才可不少。

難道真的要讓整個朝廷全部都是南邊的官員?這豈不是得不償失?

如今天下安定,百姓隻要能過上好日子,他們不在乎什麼新民舊民的,可是官員心裡卻自動的劃分瞭界限,分出瞭新朝與舊朝,他們是舊朝,南邊的為新朝,兩派的官員表面融洽,私底下還是會站隊。

謝瑯對此一清二楚,卻沒有出手幹預。

站隊又如何,她看的隻是百官的能力,而非你站在哪個隊伍裡。

她沒有子嗣,即便你再站隊,又能對她的地位產生什麼影響不成?

站隊就站隊,說不定還能起到促進作用。

------題外話------

今天就四千吧,心情不靜,寫不出那麼多瞭,等離開老傢,我再慢慢的補上。

年初一,大傢新年快樂,註意衛生,出門口罩不能少,安全第一。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