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踏青

作者:席妖妖 字數:4319

年初,積雪融化,萬物回春。

謝宸也即將大學畢業!

謝瑯問過這孩子,畢業後想做什麼,結果謝宸隻說想著先到處去玩玩,之後再考慮,她並不勉強。

寢室內,謝宸洗完澡出來,看到藺長安正在看書。

“想好去哪裡瞭?”他問道。

“目前還不清楚,隻看我父親那邊怎麼說瞭。”藺長安現在是副相之子,雖說藺景玉不會為瞭這個兒子走捷徑,可很多的經驗還是能讓他少走很多彎路,“不過我和父親說瞭,畢業後現玩半年,然後再去吏部。”

“這才對嘛。”謝宸肯定也是要做官的,不為其他,隻為日後能幫襯著自傢的小外甥。

等小太子登基,謝瑯夫婦肯定是要離開皇宮到處去遊歷的,他得在朝中幫著小皇帝才行。

現在小太子的年紀還小,謝宸也不用著急,莫說是玩半年,就是玩個一兩年也沒問題。

“我對做官興趣不是很大,或者看看能不能留在學校的實驗室裡。”藺長安對科研感興趣。

目前幾所大學裡,都有實驗室,一批很優秀的學生,在畢業前基本都會得到實驗室的橄欖枝,留下來之後各方面都有保障。

今年下半年,大學生的錄取會更高,畢竟在另外三座州府,分別建立瞭兩所大學。

目前整個大周共計十所大學,足夠現在的孩子們學習。

即便學業結束後不能做官,但是走出去,你掌握瞭比別人更多的隻是,也能找到一份好的差事。

留在學校裡做老師,或者是去官府中做其他的差事,都是優先錄用的。

長安城的公交車,也在逐漸的向周邊的州府普及開。

如今長安的還行,基本都習慣瞭公交車的存在,從東城到西城,以前很多人這輩子都沒走過,出現瞭公交車之後,他們有點閑錢,就會多購買一些乘車票,然後那日正好有事,又或者是閑著沒事,在整個長安城裡轉轉。

十幾路車,一整日下來,轉便長安城,也不過十幾個銅板。

尤其是清晨和黃昏,學生們放假,此時的公交車是最擁擠的,更多的傢裡條件好的,則是會給孩子們購買自行車。

比起曾經的南離都城,現在的長安城,一派繁華氣象。

國內目前還保留近十座老派書院,謝瑯並沒有讓人打壓,甚至每年都讓各地州府多多扶持,並非是新派取代舊派才叫發展,新舊並存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而且新派有新派的好處,舊派有舊派的底蘊,齊頭並進,才是正確的。

多年的努力,女子的地位得到極大的改善。

以前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女子,才是好女。

而現在的女子,其能力並不比男子差,即便是如今的朝堂之上,也出現瞭女子的身影。

各處的作坊等也均有女子做事養傢,就連那些閨閣千金以及名門貴婦,現在也會三五不時的去街上走走看看。

之前很多女子出不得門,主要是因為傢中還有孩童需要照拂,他們不如大戶人傢那般,孩子有下人照料。

後期為瞭這些女子也能夠走出傢門,朝廷在長安設立瞭八所幼稚園,專門為讀小學前的小童,進行學前啟蒙,一般隻要傢裡的孩子年滿三周歲,就可以送到學校裡,每月需要交納一筆費用,這個價格不高,尋常百姓足以供應的起。

再說你每月在外賺一兩銀子,幼稚園裡收你五百文,你憑白還能多存下五百文呢,而且白天孩子都會在幼稚園裡,各自的傢裡也得到瞭解放,不然你做什麼,屁股後面都得粘著一個小童搗亂。

而幼稚園裡,每半年隻需要繳納一兩銀子就可以,這還包括孩子中午在學校裡的夥食費。

半年時間,即便是你去工地搬磚,都不止賺一兩銀子。

孩童每年有九個月的時間是在學校裡,其中暑期放假兩個月,春節放假一個月,其他的時間基本上是沒有休息的。

有人舍不得花錢送孩子去學校裡,也有人擔憂孩子在學校裡被誰欺負。

隻是送去的人,還是很滿意的。

在傢裡孩子挑食頑皮等,去瞭幼稚園,有那麼多的小朋友一起玩,吃飯也都搶著吃,爹娘再也不用擔心孩子挑食的問題瞭。

而且回到傢裡也不再如往常那般調皮搗蛋,這都是進步。

小太子今年已經兩歲兩個月瞭,謝瑯不準備把孩子送去幼稚園,在宮裡每天他也能跟著未來普及各種隻是,小學後再送他去讀書。

趁著一個好天氣,朝中休沐,謝瑯和周鈺帶著兒子準備去郊外走走,踏個青,野個炊,賞個景。

在郊外距離鳳凰山不遠處的地方,有一片修整的很平坦的草坪,面積不小,還有一條蜿蜒的溪流穿梭而過,周邊有各種櫻花樹以及桃樹,偶爾還能看到兔子松鼠等小動物在周邊出現。

小太子從出生就很少出宮,一般也是謝宸休息帶著他出去玩玩,次數不多。

這次得知能夠出宮去玩,他可算是高興壞瞭。

天剛亮,就起身帶著侍從打轉,什麼東西都想帶。

最終他也隻帶著自己的奶瓶,去找爹娘瞭。

禦膳房裡已經給謝瑯做好瞭中午的膳食,保溫效果還是不錯的,放到中午至少也能保證是溫和的。

同時毛毯,帳篷等都搬到瞭車子上,之後一傢三口出門瞭。

抵達目的地,這邊已經有不少的少年少女,也有帶著自傢孩子出門來玩的。

謝瑯他們到來,倒是沒引起什麼喧嘩。

綠草清幽,周鈺在收拾地毯,搭建帳篷,謝瑯則被兒子拉著朝著小溪而去。

“母皇,快看那,裡面有小魚。”小太子蹲在小溪邊,指著藏在一塊鵝卵石下的小魚。

謝宸彎腰將他的衣裳下擺塞到腰間,挽起衣袖,省的沾濕瞭衣服。

“這些不能吃。”

“為什麼,不是魚嗎?”小太子不懂。

“它們太小,沒有味道,而且長不大。”

“為什麼呢?”他現在還小,正處於一種對外物具有很強的求知欲的階段,很多問題,謝瑯也無法回答,她根本就不知道答案。

“因為長得很大的,都去到江海裡瞭。”

小太子似懂非懂,“江海在哪裡?”

抬手在兒子腦袋上點瞭點,“去年母皇和父君不是還帶你去看大海瞭嗎?你忘記那些大船瞭?”

“……哦,對,大船,母皇,大船出去瞭,還會來嗎?”

“會回來的,隻是不知道何時才能回來,可能今年,可能明年,也可能三五年。”

“他們去哪裡瞭呢?”

“不知道!”

白嫩的小手伸到水裡,春天的水還透著寒氣,冷的小太子打瞭一個哆嗦,抓起一塊石子縮回來。

“咦,陛下……”

“哇!”

謝瑯扭頭看著抱著女兒站在身後的姚理,姚理笑瞇瞇的,他懷裡的仙仙小姑娘則開始哼哼唧唧的掉眼淚。

姚理無奈的給女兒擦著眼淚,“哭什麼呢?”

小太子站起身,扭頭看著仙仙,沖著小姑娘露出一抹可愛的笑容。

“……哇!”好吧,小姑娘哭的更厲害瞭。

謝瑯忍俊不禁,“看來是被明曦給咬小臉蛋咬怕瞭。”

“年前可是一直從宮裡哭到府裡。”姚理無奈搖頭。

“仙仙,我們去玩呀。”小太子說道。

結果小姑娘一扭頭紮進父親懷裡,留給小太子一個後腦勺。

小太子懵瞭一下,不知道仙仙為什麼不理自己瞭,明明之前他們玩的很好呀。

謝瑯道:“你之前是不是咬瞭人傢一口?”

“不疼的。”小太子很肯定的答復,“就輕輕的咬瞭一下。”

誰讓仙仙長得白白嫩嫩的,跟一顆湯圓似的。

謝瑯也沒有說什麼,對姚理道:“帶著你女兒走遠點,免得再被他給欺負瞭。”

姚理也就是來打聲招呼,既然說完瞭,自然得帶著女兒趕緊逃瞭。

他真的害怕小太子再沖著女兒嫩嫩的小臉咬一口,這次指不定要哭多久呢。

瞧見那父子倆離開,謝瑯也沒有和兒子就這方面開玩笑。

比如說“以後要不要仙仙做妻子呀”等等,這種問題,謝瑯認為不適合對一個孩子說。

畢竟兒子的身份不同,日後的妻子,必須得是個他喜歡的,與身份無關。

隻要不是風塵女子,對方是農傢女謝瑯也答應。

再說這年代,士農工商,農傢女的地位可是很高的。

無非這種階級觀念,被謝瑯給越來越淡化瞭。

她並非就看低瞭青樓女子,而是無法接受那樣的女子做自己的兒媳婦。

況且大周的皇後,是這個國傢女子的象征,即便謝瑯不反對,恐怕前朝文武也得死諫反對。

上午的陽光溫和,風也徐緩,有些人看到周鈺和謝瑯以及小太子,都認出瞭他們的身份。

紛紛在遠處跪地磕頭。

謝瑯在外圖的就是一個輕松,上前將一位衣著樸素的老太太攙扶起來。

“老人傢住在京城?”

“回陛下,民婦就住在對面的村子裡。”老太太激動的就著謝瑯的手起身,然後無措卻又激動的看著謝瑯。

“今日也是趁著天氣好,帶自傢的孩子出來踏青?”

“是,是是。”

謝瑯看出她的緊張,笑容更加的溫和,“傢裡的日子還好吧?”

“托陛下的福,日子可比以前過的舒坦多瞭。”說起這個,老太太似乎是打開瞭話匣子,“陛下您是不知道,老婆子我傢裡有六個兒子兩個閨女,以前是給地主老財種地,每年收的糧食都不夠吃的,沒辦法,傢裡就把兩個閨女送到瞭大戶人傢傢裡做丫頭,五兒子也過繼給瞭祖叔,就這樣也是大半年都在餓肚子。”

“現在呢?女兒可能贖身回來瞭?”

“贖回來瞭,前兩年也都嫁出去瞭,傢裡孫子孫女多,我們傢有四十多畝地呢,每年種的糧食都吃不完,傢裡糧倉都堆滿瞭,天天都是白饅頭。”說到這個,老太太樂的合不攏嘴,“現在民婦傢裡的幾個兒子兒媳都在城裡的作坊上工,一年傢裡能存下不老少銀子呢。”

“那就好,隻要勤勞,肯下功夫,肯定能夠過上好日子的。”

“是,陛下說的是。”

其他的人見到謝瑯如此親民,也都放松心態,上前來和謝瑯說起自傢的好日子。

畢竟他們可是連看到縣太爺都腿肚子抽筋的普通老百姓,現在能看到當今陛下,那可是祖上燒高香瞭,之後回到傢裡也能和村裡的人吹噓。

“你傢裡養豬瞭?”謝瑯對一個中年漢子道。

那中年漢子膀大腰圓的,瞧著就是有很大的力氣,隻是性子卻很軟和。

“之前縣太爺說傢裡條件允許,可以多樣雞鴨豬,縣裡給你補貼,草民就在村子裡租瞭一塊地,為瞭柵欄養豬,現在傢裡養著六頭老母豬,三十多隻小豬仔,村裡有好些人傢去草民傢裡定瞭小豬仔回傢養著,草民準備留下二十頭自己喂,年底能賺不少錢,正好明年送傢裡倆小子去讀書。”

“看你的年紀,傢中的孩子應該十幾歲才對。”這人給謝瑯的感覺就是三十多,按照這個年代的早婚早育,他再過兩年能做爺爺瞭。

“上面有一兒一女,閨女出嫁瞭,兒子已經訂瞭親,明年成親,倆小子是雙胞胎,今年四歲。”

“那你以後可要辛苦瞭,下面還有兩個兒子等著成親呢,看來你和妻子要多多賺錢才是。”

“陛下說的是,草民和傢裡婆娘有一把子力氣,還能幹二十年。”那漢子羞臊著臉說道。

同時心裡也覺得怪難為情的,他和陛下說養豬幹啥,人傢可是皇帝,哪裡懂得這個。

不過瞧見陛下那溫和的樣子,似乎沒有任何不耐,他心裡又覺得不好意思。

“縣衙有沒有告訴你們,女子成親不宜太早?最早也要留到十八歲才能嫁出去?”

之前和謝瑯說話的那位老太太以及旁邊的幾個人點瞭點頭,他們雖說不都是一個村子的,卻也都離著不遠,太遠的話也不會來這裡踏青瞭。

“縣太爺說瞭,不過有人覺得閨女十八歲出嫁,太晚瞭,都成老姑娘瞭。”

謝瑯理解,在這個人均壽命三十出頭的古代,早些結婚就意味著能夠留下子嗣,也是迫於無奈。

“不老。”謝瑯笑道:“晚些成親生子,母子平安的機會要更大一些,而且多留女兒兩年,也能多孝敬你們兩年不是嘛。之前戶部做瞭統計,天下十五六歲就生子的女人裡,十個孕婦裡面,就有六個是難產的,隻是晚兩年,就可以降低到三個難產,好不容易養大的閨女,可不能折在生產上。”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