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念一共搭建瞭兩個灶臺,灶臺搭建好後,稍稍晾瞭一下便開始燒火。
火燒起來瞭後便將洗好的鍋放上去。然後開始熬制鍋底。時間較少,她便兩口鍋一起動工。因為之前已經超過幾百上千次,她閉著眼睛都炒出來,便也不擔心兩邊一起出現什麼問題。
底料吵起來之後味道十分嗆鼻,崔氏她們還擔心是不是出什麼問題瞭,“東傢,怎麼如此刺鼻?是著火瞭嗎?”
“不是。我在制作底料。”薑念道。
崔氏不懂是什麼底料,隻問道:“那我來幫東傢的忙?”
“不用,我這邊忙得過來。你幫我把柴火和井水搬過來就行。”薑念把人打發走瞭以後,又炒制瞭足足一個半時辰,直到天色漸黑時候。兩口鍋的底料才熬制完成。
薑念將又香又辣的底料盡數倒入一個大壇裡,稍微放幾天便可以直接使用。
吃過晚飯後。薑念沒有著急睡覺,又熬夜制作瞭兩鍋,做好後顧不得休息。又準備瞭香料。
翌日天不亮又起來熬制香料。一鍋接一鍋的制作。知道初九的時候,薑念已經制作瞭三十壇底料瞭。
一壇底料裝得滿得很滿,按照碼頭鋪子的用量,正常一天三十桌客人的話。一壇底料省著點用可以用半個月,若是再多一些便減半。總之三十壇足夠用很長一段時間。
就是青州城不知是一個什麼情況瞭,不過也不著急,薑念還會在青州待上一段時間,後續底料若是用得太快,她再制作一些便行瞭。
薑念先拿瞭十壇底料拖碼頭的人幫忙送回去長陽縣,然後便帶著剩餘的底料在初十的時候去瞭青州城。
鋪子已經修繕好,最後在安裝重新制作的新門窗。
“都快裝好瞭?”薑念走進鋪子裡轉悠瞭一圈,發現差不多都完工瞭。
工匠道:“都做好瞭,等會兒把夫人定制的燭臺這些掛上去就全部完工,夫人可以先看一看。”
“好,那我看完後過來和你們結算。”薑念在鋪子樓上樓下後廚的方向都檢查瞭一遍,確認無虞後便到店鋪門口和工匠師傅進行瞭總的結算,最後核算下來,花費瞭將近百兩,主要是木匠活兒太多,窗戶和桌椅上都有獨特的標識,所以這些活兒加起來便花費瞭大量的銀錢。
薑念也沒有和工匠師傅細算,反正看在劉管事的面上,工匠肯定不敢和她瞎報價的。
所以她直接給瞭銀錢,並和工匠師傅道瞭謝,“師傅,等過幾日我這裡開業瞭你們過來嘗嘗味道。”
“好,我們一定過來。”工匠們看薑念做的桌椅也覺得奇怪,好奇究竟是做什麼吃食的,“是二月十五吧?”
“對,是二月十五。”薑念和工匠聊瞭幾句後,又去隔壁茶樓結算瞭這半個月裡的茶錢。
工匠們沒有因為薑念不在這裡守著就胡亂點龍井、碧螺春等名茶,隻點瞭一些粗劣的茶和最普通的點心,半月下來也不到二兩銀錢。
茶樓老板收下銀錢,笑瞇瞇的看著薑念:“夫人的鋪子修繕好瞭?”
“修繕好瞭。”薑念盈盈一笑道:“多謝老板這些日幫忙賒欠提供茶水。”
“大傢都是鄰居,應該的。”一點茶錢而已,茶樓老板也不怕她跑瞭。
薑念頓瞭頓,又說:“等十五開業那日老板賞臉過來嘗嘗味道?到時候我給老板你打八折。”
茶樓老板拱瞭拱手,“有空一定過去捧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