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缺乏現代化工具的古代,這樣純靠手工就可以制作食物的果實是多麼的難得!
薑菀當機立斷買瞭一些,那婦人亦是毫不吝嗇地傳授瞭她制作涼粉的小秘訣。
回傢後,薑菀先將薜荔放在一旁,打算先把今日給學堂準備的點心裝箱。
她準備的點心是綠豆糕和紅豆酥餅,飲品則比較簡單,把葡萄洗幹凈搗爛,再倒入冰鎮的茶水和煮熟的小丸子,加一些糖,就是一杯簡易的多肉葡萄瞭。冰涼的口感正好可以用來解糕點的甜膩。
剝下來的葡萄皮洗幹凈,加水煮出顏色,再將那水倒入茶中,煞是好看。
點心備好瞭,薑菀把糕點用油紙包起來,葡萄飲則按著二十餘人的量裝進瞭一隻銀制的壺裡。用銀壺,也是求個雙方安心。
周堯這些日子馬不停蹄地按著薑菀的要求,如期做出瞭模具。其中就有一隻木箱,正好可以用來裝送往學堂的點心。
木箱分兩層,底部做瞭凹槽,可以將包裝成塊的點心和裝滿液體的銀壺穩穩當當地嵌在箱底。內壁也預留瞭一定的空間,待點心裝好,薑菀塞瞭些柔軟的棉花佈匹進去,減緩震動,也能留住涼意。一切妥當後,周堯將箱蓋蓋緊,搬起木箱放上車,親自護送著點心去松竹學堂,待學子們用完點心後再把箱子原樣帶回。
原本蘇頤寧與薑菀商量的是每日她派人駕車過來上門取貨,但薑菀覺得讓自己的人親手把點心交給學堂更安心,因此兩人便取瞭個折中的法子,由周堯乘坐蘇傢派來的車去送點心。
綠豆糕是蒸出來的軟糕點,放一放倒是無妨。紅豆酥餅是新鮮出鍋的,在鍋中煎得兩面金黃酥脆,餅皮裹著豆沙餡,隱約透著內餡的顏色,甜香軟糯,咬一口便會掉渣。這樣焦脆的餅須得趁熱吃才能餘香滿口,放久瞭口感也會大打折扣。因此,周堯片刻不敢耽擱,很快便上車離開瞭。
目送馬車遠去,思菱問出心底的疑問:“小娘子,我們的食肆何時重新開張?”
薑菀道:“不急。眼下才搬過來,我們需要盡可能積累些名氣再在此基礎上開張,才能做到盈利最大化。”
思菱聽得有些迷惘,但是她無條件相信薑菀,因此也安心瞭。
然而幾日後的一件事又讓人憂心忡忡起來。
這日早上,思菱買瞭菜回來,一臉悶悶不樂,嘟囔道:“他傢怎麼陰魂不散啊!”
“思菱,你說什麼?”薑菀端著個陶盆從廚房出來,沒聽清她的話。
周堯恰好從門外進來,隨口道:“前頭那條街上好生熱鬧,似乎是什麼新店開張。”
思菱撇瞭撇嘴道:“什麼新店?是俞傢在這兒開瞭傢分店罷瞭。”
她看向薑菀,抱怨道:“小娘子,這俞傢是專和我們過不去嗎?從前挖走瞭我們的人,如今又在我們附近開瞭酒肆。”
薑菀推門出去,隱約能聽見遠處傳來的鞭炮聲和人聲。她回頭問道:“思菱,你回來的時候經過俞傢酒肆,可曾看清裡頭的佈局?”
思菱悶悶道:“看清瞭,是個二層的酒肆,今兒是第一日開張,說是所有的菜品酒水都便宜賣,吸引瞭不少人呢。”她忍不住道:“小娘子,這俞傢酒肆這樣大的陣仗,那我們......我們還有勝算嗎?”
薑菀將門關好,很平靜地說道:“我們自然是比不過俞傢的。”
此話一出,思菱有些沮喪:“小娘子也這麼認為嗎?”
“你也瞧見瞭,俞傢的酒肆起點高,打從一開始走的路子就是與我們不同的。他們有足夠的人手和錢財,能夠負擔得起幾層的酒閣子,能夠大手筆挖走任何看中的廚子,這些是他們的優勢,也是我們沒法做到的,”薑菀毫不避諱自傢的短板,“況且,我們隻是傢食肆,往後的經營內容也隻限點心和晚食。而俞傢的酒肆規模大,廚子多,必然會走非富即貴的經營路子。”
她輕嘆口氣:“我們沒有別人的條件,隻能守好自己這一畝三分地,踏踏實實做生意。所以,既然比不過,就不必和他們比,否則隻會徒增煩惱。”
思菱一時語塞,默瞭默才澀然開口:“小娘子......”
“別垂頭喪氣瞭,快來幹活。”薑菀招手讓兩人過來。思菱和周堯看著自傢小娘子笑意吟吟的樣子,便也打起瞭精神開始忙碌。
*
蘭橋燈會近在咫尺,薑菀每日除瞭給學堂供應點心,其餘的時間都在專心忙著研究新品。周堯也根據她的要求,用木頭、竹子等原材料做瞭不少“配件”,有些連他自己都叫不上來名字,更是從未見過,也不知自傢小娘子是怎麼想出來的。而思菱則根據薑菀對不同食物的要求,在包裝紙上勾畫瞭一些花樣。
薑菀再度慶幸自己有兩個得力助手,幫她分擔瞭不少事情。
這日,薑菀決定去蘭橋實地踩點。由於隻有七夕當晚是取消宵禁的,因此沒有辦法提前去連夜搶占合適的攤位,她思來想去,隻能等七夕一早開瞭坊門後就馬不停蹄趕去蘭橋,然後在那裡守到晚上。
她來到蘭橋的時候,正是午後。刺目的陽光兜頭照下來,即使隔著帷帽,薑菀依然覺得有些燥熱。
待走到瞭覓蘭河畔,不知何處飄來一片雲,擋住瞭熱辣辣的太陽。薑菀伸手撩起帷帽的薄紗,感受著那帶著涼意的風拂過。岸邊綠槐高柳,薰風蟬鳴,是獨屬於夏日的聲息。
方才薑菀仔細看過瞭,蘭橋這一帶有不少店鋪。她也向附近的居民打聽瞭一下,得知燈會當日,河岸邊、橋上都是可以自由擺攤的,並沒有什麼限制。簡單來說,就是先到先得。
“小娘子若是想占個天時地利,那須得來早,否則等午後傍晚時人最多的時候,隻怕你根本擠不過旁人。”說話的老人看起來也是來提前踩點的,對此很有心得。
薑菀明白,看來七夕那日要做好堅守陣地一整天的準備瞭,還得帶好口糧。她向老人道瞭謝,接著去尋尋覓覓瞭。
她那日擺攤除瞭擺點心,還有其他的道具,因此需要一處開闊寬敞的地方。看來看去,薑菀相中瞭橋邊的一棵柳樹下的區域。橋上人潮洶湧,占據橋下的有利位置,便能吸引每個過路人的註意。再者,柳條婀娜翩躚,帶來陣陣涼風,就著美景品嘗點心,別有一番風味。
相中瞭地點,薑菀心中有瞭數,便從橋上緩步下來,往傢走去。思來想去,她打算把傢中的那輛小吃車推過去。
這下應當就萬無一失瞭。薑菀輕松瞭一些,搬瞭個凳子坐在房門前屋簷下吹風。周堯去學堂送點心不在,思菱將蛋黃的小木屋搬到瞭屋簷下,給它換瞭清水添瞭食。
蛋黃趴在那裡,不知為何有些躁動不安,不停地用爪子扒拉著自己脖子上的毛。薑菀以為它在求摸,便摸瞭摸它的頭,然而蛋黃卻還是一副煩躁的樣子。它抻著脖子,露出脖子上的牽引繩。
薑菀反應過來可能是繩子緊瞭,它不舒服,便伸手過去把繩子松瞭松。她撥開蛋黃的毛,發覺繩圈的末端用紅繩打瞭一個小小的蝴蝶結。紅繩有些褪色,露出瞭毛毛躁躁的線頭。
“這個結......”薑菀喃喃念叨著,一旁的思菱輕聲道:“是......從前娘子在的時候系的。”
薑菀一時間沉默瞭。
雖然她對素未謀面的爹娘沒什麼感情,但是卻擁有原身所有的記憶,再想起自己現代時的母親,一時間觸動情緒,不由得傷感起來。
“過瞭七夕,就是七月半瞭,也是時候該去看看阿爹阿娘瞭。”薑菀輕輕撫著蛋黃的頭,低聲道。不僅是看望薑氏夫婦,也是遙遙思念母親。
“小娘子......”思菱走過去,伸手摟過她的肩膀輕拍著安慰。
雨水連綿,猶如心底紛繁復雜、粘連不斷的情緒。薑菀靠在思菱身前,慢慢閉上眼睛。
*
七夕前一晚,薑菀幾乎沒怎麼睡著。她索性早早起身,又做瞭不少新鮮的糕點和飲子。
坊門快開的時候,薑菀已經做好瞭準備,與周堯合力推著車候在瞭那裡。她掃視瞭一圈人群,有不少面孔看起來也是要去擺攤的。
天微亮時,鼓聲自宮城內響起,一聲聲由遠及近傳瞭過來,待鼓聲傳到坊內,永安坊的坊門便緩緩開啟瞭。薑菀和周堯鉚足一口氣,在坊門徹底打開後用最快的速度沖瞭出去。
周堯速度快,腳底猶如踩瞭車輪,推著小車片刻不停地往蘭橋趕去。薑菀跟在後面,扶著小吃車上堆放著的點心和道具,防止掉落。晨風裡,她的鬢發有些凌亂,垂在身後的獨辮隨著她奔跑的動作而輕輕飛舞,辮梢系著的一朵明黃色小花猶如振翅的蝴蝶,醒目的顏色在這個不甚清醒的早晨擾動人朦朧的睡眼。
兩騎馬從她身旁掠過,馬上的人微微側頭,目光凝在那一抹亮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