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神話

作者:岸易通易岸 字數:2354

三嘎子、菲春和秦大友三個人坐瞭火車坐公交車,中間還要搭乘出租車,經過一天的奔波,終於來到瞭河北。

他們本想著一口氣趕到太行山區農村,可是,無奈夕陽早已經被巍峨的群山拉去做客,他們也隻好像夕陽一樣去尋找自己的宿地,無法實現出發時安排的既定目的地。

他們隻好在火車站附近,選擇瞭一傢旅館住下。

為瞭提高外出考察的工作效率,三個人吃瞭晚飯之後,分成兩個小組展開瞭行動。

三嘎子陪著菲春沿著火車站附近,尋找瞭兩傢書店做調研。而秦大友卻去瞭市裡的水果夜市和幾傢大型超市做調研。

三嘎子和菲春裝扮成中學生傢長,到書店打問學生配套的學習資料,不料一個中年婦女把他們從書店帶出來,把他們領進瞭書店後院的另一個房間。

進門就聽到印刷機印刷資料發出的聲音。

他們害怕上當受騙,就小心謹慎的跟在她後面,走近一個大廠房一樣的屋子。

他們進去才知道,原來這裡是一個學生學習資料的加工車間。

隻見三個年輕男女正在抓緊時間印刷資料。其中一個男士負責印刷,兩個年輕女性手腳麻利的正在抓緊裝訂。

“你們這裡都有那個年級的學生練習資料?我們買兩套有優惠嗎?”

三嘎子假裝糊塗的樣子,希望也能把各年級學生的練習資料都買上一套,回去學著他們的樣子進行加工銷售,這樣隻要買一套復印機器,就可以復印出更多的資料,這樣肯定比買現成的資料,利潤要搞得多。

“本學期已經開學瞭,你們這裡還有下一個學期資料的嗎?”

菲春趁機又加瞭一句。

“你們不是給孩子買練習資料嗎?怎麼又是要各年級的,又是要下個學期的呀?”

中年婦女警惕的看瞭看他們,有些懷疑的問道。

“你呀有所不知,我們倆合作開瞭一傢輔導班,啥樣學生都有,因此我們需要多做些準備,手頭資料多瞭我們才能提高孩子們的學習成績。再說瞭,我們也有自己的孩子,輔導自己的孩子也要很多學習資料才行。隻有通過大量練習,反復練習,所學知識才能得到及時鞏固和提高。”

三嘎子看著這個中年婦女,不急不慌,像是拉傢常一樣,認真的解釋道。

那位中年婦女聽他們說的在理,像是教師模樣,看上去老實本分,就答應下來。

“你們盡管用,我們這裡長期供應各種版本配套的學生練習資料,你們需要的話,歡迎隨時再來,我們歡迎大傢光臨!”

中年婦女說著客氣話,一直把他們送出車間外面。

“對瞭,我可以留下你們的聯系電話嗎?這樣會更方便一些。”

走到門口,聽這位中年婦女說完,菲春想還是留下聯系電話,日後更方便一些。

他們又互相留下通訊方式,這才提著一大堆練習資料又進瞭書店櫃臺。

他們發現,人傢這裡早已經把書架擺放成瞭開放式的超市模樣,顧客想查找什麼書刊資料,完全可以近距離查看翻閱,非常方便。

而菲春書店裡面,還是老式傳統的擺放方式,顧客無法接近圖書,翻閱起來也不太方便,每買一本書都要經過售貨員的手,銷售員和顧客都要費時費力,效率很低低,顧客又不太滿意。

這是他們這次出門總算開瞭眼界,還是外面的世界精彩。

另外,他們看到人傢夜間繼續營業到晚上九點半,在顯眼的位置都佈置瞭非常精致的各種銷售廣告,還有細節上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哥,這次和你出來,我還以為就是逛逛山崗呢,沒想到今天有這麼大的收獲,謝謝哥!”

菲春從書店出來興奮的臉色通紅,一隻手攔著三嘎子的胳膊,沖著他甜蜜的微笑著,又把頭親熱的靠在他的肩頭。

“小妹,你說說看,怎麼個謝法呀?”

三嘎子借機誘導菲春道。

“哥,不用猜,你說瞭算數!”

菲春用手指在他鼻子上輕輕地劃瞭一下說道。

他們像一對夫妻一樣,繼續挽在一起在路燈下,沿著明亮的街道向前尋找下一傢書店。

等他們回到旅館的時候,已經是十點五十分。

他們先去敲瞭秦大友的房間門,裡面一點動靜也沒有,知道他仍然在外面閑逛。

菲春跟在三嘎子後面,走進瞭他的他的房間。

第二天,他們很早吃瞭早點,坐瞭公交車,走瞭蜿蜒崎嶇一百多裡地的盤山公路,才來到瞭河北太行山區。

他們先沒有聯系本地負責人,而是自己沿著山路一直向山崗上爬去,爬累瞭就從山崗上撇下樹枝做拐杖,繼續沿著山坡參觀遊覽。

因為是剛剛開春,整個山坡上都還是枯枝爛葉。

但是,他們看得仔細,到瞭富崗山莊,從南山到北山,從東山到西山,所看到的都是滿山的果林和果林裡忙碌的身影。

“這裡的地理氣候,幾乎和咱們那裡不相上下,為什麼人傢這裡都是金山銀山,而咱們郎傢川村則是窮山惡水呢?歸根結底,是因為郎傢川村的農業,離開瞭科技支持。”

三嘎子一邊走一邊告訴菲春。菲春陷入瞭沉思。

他們在富崗山莊看到,人傢的果樹不僅進行瞭科學修剪,每棵果樹下面都通瞭滴水管道,進行隨時加濕保墑,還有腐殖質高效養分做保障。

他們從宣傳牌子上看到,人傢還聘請瞭省級農科院專傢教授,來傳授果樹栽培種植管理,每一個成熟的果實,都要經過一百二十八道工序及套袋技術的過程,才可以生產下樹。

怨不得人傢的蘋果高官來做宣傳,每個蘋果可以買到二百塊錢一個呢?

盡管還是早春,郎傢川村人都還在閑逛大街,聚夥聊天的時候,這裡的人們早已經爬滿瞭山崗,一群又一群的果農們,每天都在圍繞著農科院專傢,學習果樹的修剪及嫁接及管理技術,每天都在研究如何提高果樹產量和質量問題,每天都在果樹林裡忙個不停。

對於他們來說,一年四季都是忙碌的季節。

更讓三嘎子他們感到稀奇的是,這裡還研究發明瞭“會說話的果實”,隻要市場上人們需要什麼樣的祝福,他們就可以讓紅紅的蘋果上長出什麼樣的字樣來,而且字體也可以隨時調節,產出各種不同字體不同字形的蘋果來。

他們來到河北之後,簡直就是走進瞭神話裡面,這裡就是花果山,這裡就是水簾洞,這裡就是大觀園,看到的聽到的,都是根本想象不到的情景。

更令他們吃驚的還有,經過二十多年的奮鬥,不僅這富崗山莊裡面的農民,依靠種植果林,銷售山貨,發瞭傢致瞭富,而且還帶動瞭整個太行山區幾乎所有的村莊,都已經走上瞭富裕之路。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