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因禍得福(二)

作者:吃仙丹 字數:3139

魯大爺看到楚琛和吳叔在那不停的打量著,自己剛才拿出的兩隻杯子,心裡就覺得非常奇怪,最後忍不住問道:“你們這是怎麼瞭?”

經過仔細的觀察,吳叔和楚琛肯定這對杯子,確實就是一對雍正青花梵文杯真品,討杯水喝都遇到瞭這樣的好事,無疑讓他們都非常的激動,不過兩人也都是老江湖瞭,很會控制自己的情緒。(qiuu)

因此,在魯大爺眼中,兩人的臉上隻有一絲淡淡的喜悅。

吳叔並沒有直接回應,而是反問道:“大爺,不知道這對杯子您是哪得來的?”

魯大爺有些不悅的說道:“什麼哪得來的,我的這幾隻杯子可都是祖傳的!如果不是你們來瞭,我平常都不會把它們拿出來!”

說到這裡,他好像明白瞭什麼,語氣堅定的說道:“哦,你們是想把它買下來吧?這可是我祖上傳下來的東西,我是不會賣的!”

幾十年的古玩生涯,這種情況吳叔遇得多瞭,往往主人一開始堅決不賣,不過隻要付出的條件足夠多,東西最終還是能夠到手的。

從傢裡的裝修來看,魯大爺的傢境應該不錯,於是吳叔就先試探的開瞭價,說道:

“大爺,這杯子嘛您擺在傢裡,也隻能用來喝茶,如果換成錢的話,那用處可就多瞭,您說是不是?這樣,我們也不讓您吃虧,這對杯子,我們花五千塊買下來,您看怎麼樣?”

魯大爺雖然知道古玩挺值錢的。但一對杯子居然就能賣五千塊,這也實在出乎瞭他的意料。一時間多少顯得有些意動,不過這畢竟是祖上傳下來的東西。最後他還是搖瞭搖頭,不肯答應。

對吳叔來說,隻要魯大爺有猶豫,那就證明有戲,現在不答應也不過是錢還沒到位,於是就開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勸瞭起來。

與此同時,楚琛把另外一隻青花杯也拿瞭來看瞭一番,這隻杯子和直徑和剛才那對青花杯差不多。

杯程撇口,弧腹。圈足。胎體輕薄,白釉瑩潤,杯外壁以青花五彩為飾。

此杯以菊花為主題紋飾,點綴以草木、蝴蝶,畫面構圖疏朗,富有層次,菊花瓣層次較多,花形飽滿,菊葉勾線細膩。塗以綠色,以褐色勾筋,有向背之分。

工筆加彩的蝴蝶紋盡管紋樣很小,但是細節的描繪絕不含糊。就連蝴蝶細長而彎曲的觸須,都表現的惟妙惟肖。

花草在風中搖曳,蝴蝶在翩翩起舞。這副纖巧細膩而且充滿瞭自然情趣的優美畫面,給人以一種美的享受。

另一側題有青花楷書詩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詩句取自陶淵明的“飲酒其五”中的兩句。末尾鈐有青花篆文“賞”字印,另外外底書有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二行雙圈楷書款。書寫規范,應該是本朝本款。

楚琛不動聲色的把杯子放瞭回去,此時吳叔已經把價開到瞭八千,魯大爺也已經開始搖擺不定,低頭沉吟瞭起來。

楚琛和吳叔對視瞭一眼,雙方都從對方的眼神中看出瞭各自想表達的意思。

輕輕點瞭點頭,楚琛就開口說道:“大爺,要不這樣吧,這三隻杯子我都買瞭,一共一萬五,你看怎麼樣?”

魯大爺本來就在搖擺不定,楚琛開出的價格無疑就像最後一根稻草,直接把他的心裡防線給壓跨瞭。

在一個月最低工資就隻有三五百塊錢的年代,一萬五千塊錢已經不是什麼小數目瞭,而這些錢卻隻要三隻小杯子就能換得來,魯大爺根本想都沒怎麼想,就一口答應瞭下來。

“好的!不過你們不會騙我吧?”

楚琛聞言直接把錢拿出來,擺到桌子上,示意道:“這事我們怎麼可能騙您,咱們現在就可以簽個合約。”

魯大爺看到楚琛拿出來的一疊錢,眼睛馬上就亮瞭起來,連忙去拿瞭紙和筆……

錢貨兩清,吳叔就問瞭一句道:“大爺,您傢還有別的什麼祖傳的老物件嗎?如果東西好,我們還會收的,而且價錢也包您滿意。”

“祖傳的老物件?”

魯大爺正在喜滋滋的把錢小心的放到信封裡,聽到吳叔所言,就皺著眉頭想瞭起來,過瞭半響,他可能想到瞭什麼,連忙說道:“你們等等,我去拿一下……”

片刻後,魯大爺又拿瞭一對杯子,從屋裡走瞭出來。

他一邊把杯子放到桌上,一邊說道:“這對杯子可是個稀罕玩意,裝水的時候隻能淺一點,如果多瞭的話,自個兒就會漏掉。”

楚琛和吳叔聽瞭老人的介紹,當即就明白是什麼東西,隨後定睛一看,確實就和他們想的那樣,魯大爺拿來的就是一對公道杯。

公道杯其實就是和倒流壺一樣,是古代采用物理吸虹原理的一種特制酒杯,始見於遼缸瓦窯產品,元青花中亦有所見。

一般公道杯的中間立著一人型(多為老壽星)或龍型的裝飾物,實際上是由兩個圓柱體構成,外面圓柱體與杯銜接處有一暗孔,當杯中的水超過某一個位置,水就會從小孔中流出,直到杯中水流盡為止。

所以在酒宴中,斟酒者隻能給飲酒者倒入相等量的酒,故稱“公道杯”、“戒盈杯”、“平心杯”或者“九龍杯”。公道杯有“滿招損。謙受益”之意,啟示人們辦事必須講究公道,為人不可貪得無厭。

這兩隻杯子的直徑比剛才的杯子略大一些,形制基本相同,為撇口,圓腹下斂,圈足。胎骨堅致精良,釉面泛現橘皮紋,色呈亮青感,厚潤自然,青花發色濃艷,鐵銹斑自然。不過,兩隻杯子外壁的紋飾和立於中間的人物卻並不相同。

其中一隻公道杯內壁光素無飾,外壁滿繪纏枝月季紋,線條流暢自如,形態妍美怡人,近圈足處繪一周變形蓮瓣紋。口沿雙圈下書“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款,樸拙蒼健,古意盎然。

其構圖疏朗自然,留白得當,避免瞭纏枝紋飾常見繁密局促之弊病,筆觸細膩,工筆細致卻並不覺得媚俗,在濃淡相抹中獨顯宣德青花之豪邁氣概。

另外在杯內正中佇立一位文官人物,其頭戴文官帽,右手持一護板,左手自然下垂,目視前方,表情肅穆、莊嚴,其燒造工藝之精湛,人物神態之逼真,讓人嘆為觀止。

剩下的那隻公道杯,器內同樣素面無紋,器外紋樣以青花為飾,口沿飾弦紋,外壁繪以纏枝番蓮、蓮花交相裝飾,畫工精湛細膩,線條流暢自如,形態妍美怡人,近圈足處繪飾一周變形蓮瓣紋。

口沿雙弦線下同樣書,宣德皇帝禦筆為范書寫而來的“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款。

制作這隻公道杯的工匠應該是另有其人,其紋飾繪畫頗見美術功底,以軟筆勾勒,線條流暢,多用沒骨畫法,即不用勾線填色,一筆點畫而成,所用繪筆皆為小筆,因而在青花紋飾上處處可分辨其筆觸反復塗繪的現象。

此杯的杯中佇立的則是一位老者,觀其開臉自然,笑口常開呈微仰狀,胡須描繪細致入微,人物可謂形態生動,也不輸於前者。

楚琛和吳叔都沒想以,這兩隻杯子居然是宣德時期的青花瓷公道杯,而且做工還這麼精湛,而且在宣德時期的青花瓷器之中,連差不多類型的公道杯,兩人都沒看到過,這讓兩人驚詫的同時,心裡無疑也是異常的激動和興奮。

“大爺,不知道這對杯子你準備怎麼賣?”楚琛開口問道。

魯大爺笑瞇瞇的說道:“這對杯子可是稀罕物件,可不能像剛才那樣的價錢瞭。”

楚琛呵呵一笑道:“大爺,它用的原理就是初中時候教過的虹吸原理,當液面超過杯中一定高度時,就會從杯底小孔流出,所以說,這東西要說稀罕還真不是太稀罕。”

魯大爺微微一愣,心想,這真是根據初中教的課程制作的嗎?不過他馬上反應過來,古代有什麼初中不初中的,差點被這小子帶到溝裡去,於是說道:

“小夥子,你這話就不對瞭吧,古代的科技哪來現在這樣發達,怎麼可能會知道你說的這個什麼吸虹原理?”

楚琛攤瞭攤手道:“這個也沒什麼不可能的吧,如果古人不知道的話,也不可能會把這兩隻杯子做出來不是?”

魯大爺想瞭想,覺得確實是這個道理,如果古人真不知道原理,這兩隻杯子就不存在瞭,不過他總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對,過瞭半響才反應過來,無語道:

“我說小夥子,咱們現在是在說這杯子多少錢,它到底是什麼原理和咱們有什麼關系?”

楚琛呵呵一笑道:“大爺,剛才也是為瞭討論這東西到底是不是特別稀罕的物件嘛,現在還請您先開個價吧!”

魯大爺沉吟瞭一會說道:“你們覺得不稀罕沒關系,我覺得我的這對杯子很稀罕就行瞭,至少我還從來沒在別的地方看到過這種杯子,而且你們看這對杯子的花紋也比剛才那三隻杯子漂亮多瞭,你們如果想要的話,一口價五萬塊!”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