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退而求其次

作者:宮堡雞丁 字數:3378

流賊竄入河南,魏忠賢和王立等候已久!

可說是“夢寐以求”!

這個時代,陜西和山西都是“窮地方”,沒多少油水可撈!

盡管如此,大同的代王府仍舊富可敵國!

代王,隻是個小小的藩王!

跟河南的福王朱常洵相比,幾乎不值一提!

據東廠這幾年的摸底調查,福王的身傢,絕不會低於一千萬!

就算朱由檢不撥一兩銀子,魏忠賢和王立也會搶著去剿賊!

利用流賊的力量攻破福王府,再以迅雷之勢剿滅流賊,對東西二廠來說,幾乎是輕而易舉!

如此一來,福王府的金銀珍寶……

嘿嘿!

隻是,大殿裡的風向,似乎不大對勁!

聽瞭一陣,王立再也忍不住瞭,怒指著溫體仁:

“溫大人,曹巡撫臨危受命,領兵前往山西剿賊,戶部沒撥一兩銀子吧?

也沒向萬歲爺要一兩銀子吧?

曹巡撫隻有三千兵馬,就殺得流賊雞飛狗跳,難道是大功一件?

在你眼中,怎就成瞭重大過失?

流賊數十萬之眾,全都有手有腳,誰能阻止他們南下河南?

難道,憑你一張嘴,就能阻止?”

“王公公,我隻是就事論事,你也不必生氣!”

溫體仁淡然一笑,不緊不慢地說道:“眾所周知,曹巡撫率領的是騎兵!

當初,洪總督率領的是步卒,沒能阻擋陜西的流賊東渡山西,尚且情有可原!”

然而,曹巡撫的麾下,全都是日行百裡的騎兵!

就不能搶在流賊之前,率先趕到黃河阻截?

他放任流賊南渡河南,還不是重大過失?”

溫體仁始終拿“騎兵”說事,引來一眾同黨的附和。

王立還想爭辯,卻見朱由檢盯著自己!

並且,他還在輕輕搖頭!

不知朱由檢的本意,王立隻能強壓怒火,眼睜睜看著無數的臟水潑向曹文詔!

尼瑪!

噴子!

全都是噴子!

一個個的,自己不敢領兵剿賊,噴起人來卻理直氣壯!

你幾個狗日的,知道十幾萬流賊是什麼概念?

就算往那裡一站,伸著脖子讓人砍,也能把曹文詔累死!

別說是十幾萬流賊,就算是十幾萬頭豬,曹文詔也無力阻擋他們南渡黃河!

而且,曹文詔隻是山西巡撫!

流賊一旦渡過黃河進入河南轄域,他就無權引兵追趕瞭!

這形勢,就跟當初的洪承疇一模一樣!

“罷瞭!”

朱由檢出言喝止,等到殿上安靜下來,正色說道:“曹文詔放任流賊南渡黃河,確實有重大過失!

但,鑒於曹文詔平定瞭山西,朕就不再重罰!

曹文詔,革去山西巡撫之職,降任山西總兵!

這事,就這麼算瞭!

當務之急,流賊大舉闖入河南,絕不給其喘息之機!

誰能領兵剿賊?”

話音剛落,溫體仁就迫不及待地上前請命:“皇上,原福建佈政司右參政朱大典,久經沙場,戰功赫赫!

若由他領兵剿賊,不出三月,必能凱旋!”

“皇上,原遼東“東車右營都司”左良玉將軍,既參加過京師保衛戰,又參加過收復關內四城之戰鬥,所向披靡,無人可擋!

若由他領兵前往,大事必成!”

侯恂的話音剛落,錢象坤、何如寵、吳宗達等人紛紛進言,要麼自請出戰,要麼舉薦賢能。

王立和魏忠賢都想請戰,可惜很難插上嘴!

漸漸地,王立似乎明白瞭什麼!

曹文詔由巡撫降為總兵,對王立來說無傷大雅!

畢竟,曹文詔是王立的部曲,不在乎三品還是四品,更不靠那點俸祿過活!

但,曹文詔的降職,卻是在安撫溫體仁!

此時的周延儒,正在蹲大牢!

朱由檢急需培養新的文官集團,制衡日漸強大的東西二廠!

溫體仁和他的同黨,也意識到瞭這一點!

陜西的洪承疇與山西的曹文詔,好像,沒費什麼功夫就剿滅瞭流賊嘛!

既然流賊不堪一擊,那麼,此時的請戰,正是立功的大好機會!

理清瞭其中原委,王立隻能無奈搖頭!

河南的剿賊,東西二廠就別再指望瞭!

洛陽的福王朱常洵,想趁機“抄”他的傢,也沒有希望瞭!

唉!

人算不如天算!

天算,也算不過人心!

稍作盤算,河南的剿賊重任,朱由檢給瞭左良玉!

歷史上的秦良玉,王立略知一二。

畢竟,她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女將軍!

然而,歷史的左良玉,王立從未聽過。

因為,明末的歷史,王立真的不瞭解!

隻知道,袁崇煥剛到遼東上任的時候,碰巧是左良玉麾下的士卒,因為欠餉劫持瞭畢自嚴!

若換瞭其他人,必是死罪!

但,袁崇煥與左良玉,都是因為侯恂的器重,才能官運亨通!

因此,袁崇煥免去瞭左良玉的死罪,隻是革去瞭他的“車右營都司”之職!

然而,左良玉畢竟受到侯恂的器重!

在京師保衛戰,以及收復關內四城的戰鬥中,作戰極為英勇,沒辜負侯恂的賞識!

這不,一有機會,他馬上就升瞭總兵!

我去!

連“兵”都是現成的!

侯恂麾下的“昌平軍”,直接撥給瞭左良玉!

另外,溫體仁大力舉薦的朱大典,也升瞭右僉都禦史和山東巡撫!

罷瞭,罷瞭!

左良玉和朱大典都是戰功赫赫,一人剿賊,一人平叛,已成定局!

我,隻能退而求其次瞭!

暫且,就去四川吧!

洛陽的朱常洵,你一定要留住性命!

要守好自己的傢,守好自己的銀子!

這些東西,一定要給我留著!

千萬別讓流賊搶走瞭!

……

散朝後,在乾清宮,朱由檢單獨詔見瞭王立。

對曹文詔的降職,王立並沒表現出不悅,這在朱由檢的意料之中。

西廠沒能去往河南剿賊,王立心有不悅,朱由檢也在眼裡。

“廠公,朕說過,你是朕的尖刀,唯一的尖刀!

河南的流賊,山東的叛亂,還用不上你這把尖刀!”

這樣的誇贊,王立自然是嗤之以鼻,卻裝出受寵若驚的模樣。

朱由檢自是高興,接著說道:“如今,朕手裡有的是銀子!

撥款賑災,發兵剿賊,出兵平叛,重建邊軍,再也沒有任何掣肘!

這些,皆是廠公之功!

朕絕不會忘記!

今,國內的流賊與叛軍,很快就能平息!

東北有山海關天險,建奴難以攻破,不足為慮!

朕最關心的,仍是革舊立新,變法強國!

此重任,非廠公莫屬!

還望廠公盡快準備,速速起行,不負朕之重托啊!”

朱由檢的話在情在理,王立也不反駁,連連點頭。

看得出來,朱由檢手上有瞭銀子,有些飄飄然瞭!

他的目光,不再局限於流賊和建奴,而是看到瞭三年之後!

甚至,看到瞭變法的成功,看到瞭大明的強盛!

然而,對於大明的未來走向,王立卻漠不關心!

隻要備好瞭退路,一切都無所謂!

當然,此去四川,還是要有穩定的外部環境!

於是,王立面帶憂慮,試探著問道:

“萬歲爺,流賊從陜西逃至山西,又從山西逃到河南!

這樣的清剿,何時是個頭啊!”

這話一出,朱由檢點瞭點頭,深表認同!

他不知王立的本意,卻想早日將流賊剿滅!

最好是一個不留,讓他們永不再反!

“廠公,你的意思是……”

“流賊遁入河南,如果遭到朝廷的清剿,往西可逃往四川,往南可至湖廣,若是往東……

南都有長江天險,又有守備力量,流賊不敢東去南都!

但,四川與湖廣兵力薄弱,不可不防啊!”

朱由檢連連點頭,王立趁機說道:“陜西巡撫不能去山西剿賊,山西巡撫也不能去河南!

若是流賊從河南竄往湖廣與四川,又該派誰清剿?

朝廷在調兵遣將的同時,流賊又有瞭喘息之機!

小奴的意思是,四川與湖廣,也要有專門的官員負責剿賊!

或者,有個更高級別的官員,能協調相鄰各省的剿賊重任,以免延誤戰機啊!”

“嗯,不錯!

廠公能未雨綢繆,朕甚是欣慰!

此事,朕明日就與眾臣商議,定有妥善的解決辦法!

四川的試點變法,就全靠廠公瞭!”

唉!

繞來繞去,又繞到瞭四川!

這個朱由檢,怎就那麼猴急?

我去構築老巢都不急,你急個屁啊!

這傢夥,看起來是滿口答應瞭!

但,總覺得有點不靠譜呢?

罷瞭,罷瞭!

反正我的手上有騎兵!

流賊若敢竄入四川搗亂,那是自尋死路!

當然,如果真有張獻忠,如果他真敢到四川,我必會高舉雙手雙腳,鑼鼓喧天地歡迎他!

再給他來個關門打狗!

嘿嘿!

送財童子前來,又有誰不歡迎呢?

對瞭,我在南方生產的絲綢佈匹,雖在海外頗受歡迎,國內的銷量卻不咋樣!

在國內,哪怕隻增長一成,利潤也能增加幾百萬!

畢竟,傢門口就有一億多人口!

賺傢門口的錢,總比遠銷海外容易得多吧!

隻可惜,大明的一億多平民,按律隻能穿粗佈面料,沒有穿綾羅綢緞的資格!

如此苛刻的律法,不是斷我財路麼?

“萬歲爺,小奴認為,《明會典》中對百姓著裝面料的要求,是不是該改改瞭?”

“哦?”

朱由檢頓時來瞭興趣,欣喜地瞪著王立:“廠公,這是你“革舊除新”的第一步麼?

可否解釋一下,為何要改?

又將如何更改?”

我去!

這個小皇帝,腦回路果然異於常人!

我隨口一說,你竟能與“革舊除新”聯系起來!

如果,我是為瞭增加自己的絲綢銷量,你還同意更改麼?

當然,不能跟他這樣說!

必須有個堂而皇之的理由!

“呃……萬歲爺,你可否知道,普通的平民百姓,最感激聖恩的日子,是哪一天?”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