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對朱由檢失望透頂!

作者:宮堡雞丁 字數:3744

朱由檢剛愎自用,但在很多時候,還是會聽王立的解釋!

就如這一次!

王立抗旨不遵,僭越職權,朱由檢並未怪罪!

反而發來詔書,表現出充分的理解與支持!

君王如此,王立自然欣慰!

經過兩月的賑災與整頓,西北各省吏治清明,治安良好,漫山遍野的麥苗鬱鬱蔥蔥!

王立一度覺得,自己可以力挽狂瀾瞭!

然而,好景不長!

時間剛到五月,朱由檢催促返京的詔書,又到瞭!

這一次,大事不好!

就在上個月的十一日,皇太極改元崇德,改國號“大金”為“大清”,改族名為“滿州”,在沈陽正式稱帝!

消息傳至京師,朝野震動!

官員紛紛上書,痛哭流涕,一致建議任命王立為“破虜總督”,興師討伐皇太極!

蠱惑之下,朱由檢再也不能淡定瞭!

天真地以為,不論任何事情,隻要有王立出馬,一切皆可成功!

橫行十餘年的流賊,不就被王立平息瞭麼?

而且,隻用瞭不到一年的時間!

由他出馬,必能擊敗皇太極!

至少,能解大凌河之圍吧!

接到詔書,王立氣得破口大罵!

那幫狗日的文官,真想弄死我是不?

以大明現在的國力,拿什麼討伐皇太極?

如果僥幸打贏瞭,你們繼續當官,繼續貪錢!

如果打輸瞭,正好把老子除掉!

不論勝敗,你們都不吃虧!

一群狗日的!如意算盤,打得啪啪響!

早就說過,遼東的那淌渾水,我是絕對不會去趟的!

我也想改變歷史,我也想擊敗皇太極!

但是,現在,真不是時候!

這不是理想與期待的問題,而是國力的問題!

憑著關寧軍那點兵馬,貿然出兵討伐,必敗無疑!

這個簡單的道理,朱由檢和百官不會明白!

某些人就算明白,也會裝作不明白!

正在苦思推脫的辦法,好巧不巧,高迎祥那孫子,竟然領著各路賊首殺瞭回來!

得知此事,王立如釋重負!

自己,不再是“瞎子”!

高迎祥敢於殺回來,至少,自己有瞭準確的進攻方向!

於是,趕緊向朱由檢上書陳情——將高迎祥的兩萬兵馬,誇大到瞭二十萬!

很慶幸,再一次說服瞭朱由檢!

……

“王總督,流賊的數量並不多,但分散隱藏在平涼、慶陽和延安府一帶的山區,靈活機動,神出鬼沒;

我縱有十萬大軍山,亦難以將其徹底清剿!

以我看來,我大軍還是應該屯於關中、蕭關與黃河一線;

隻要守好這三個方向,流賊就難以獲得糧食,難以蠱惑各地的百姓,無法進一步壯大自己的實力!

如此部署,最多兩三月,各路流賊必然潰散!”

細細想來,陳奇瑜的應對之法略顯被動,卻是最佳的辦法!

因為,西北諸省的小麥,再過一月就將成熟!

如果貿然進山清剿,小股的流賊很容易流竄各地,馬上就能獲得糧草補充!

所以,以重兵控制蕭關、關中與黃河渡口,流賊的活動范圍就隻限於陜北的山區;

他們能獲得的補給,無非就是草根與樹皮!

不出兩月,就能將其徹底剿滅!

……

明軍的兵馬調動,躲在山裡的高迎祥並不知道!

但在此時,各路賊首長松瞭一口氣!

因為,在過去的半年多時間,為瞭躲避曹文詔的追殺,他們北上蒙古千餘裡,洗劫瞭百餘個部落!

雖然,先後傷亡二十多萬兵馬,仍有兩萬多精銳壯卒活瞭下來!

正是他們的瘋狂洗劫,徹底激怒瞭皇太極!

八旗兵重重圍困著大凌河,皇太極仍然撥出三萬兵馬,由阿濟格率領,氣勢洶洶地殺奔過來!

然而,這支久經沙場的流賊,竟然在草原上晝伏夜出,僥幸逃過瞭阿濟格的追剿,成功逃回瞭長城以南!

撿回一條性命,各路流賊如何不激動!

他們還在期待著,阿濟格一怒之下,會不會向明軍發起進攻?

如果真是這樣,那可就天助我也!

或許,上天聽到瞭賊首的祈禱!

僅僅過瞭十幾天,阿濟格就兵分兩路,從喜峰口與獨石口大舉犯境!

巡關禦史王肇領兵抵抗,壯烈殉國,殘餘明軍隻得退守昌平!

大軍壓境!

此時的京師,有一萬忠勇營駐守,但還是人心惶惶!

驍騎營被圍在大凌河,難以回援!

驚恐之餘,朱由檢第一時間想到瞭王立!

接到詔書,王立真的是欲哭無淚!

仰天長嘆!

這個大明,難道,真的是氣數已盡?

在這清剿流賊的緊要關頭,自己如何能輕易回京?

可是,明知八旗兵的目標不是京師,卻不得不回——哪怕回得稍稍晚一些,也會觸動朱由檢最脆弱的神經!

我可不想成下一個袁崇煥!

京師,必須得回!

但是,各路總兵的兵馬,絕不能輕易調動!

否則,奄奄一息的各路流賊,很可能絕處逢生!

匆匆安排好剿賊的各項部署,王立領著萬餘名“鐵甲錦衣衛”,星夜兼程,直奔居庸關!

曹化淳,早就等候於此!

見到王立,喜極而泣,趕緊送上詔書!

靠!

閱過詔書,王立急得直跺腳!

憤憤地將詔書揉成一團,扔得老遠!

這陣勢,可把曹化淳嚇得不輕!

“王公公,你這是……”

“那個王傢楨,從哪裡冒出來的?他憑什麼接任“五省剿賊總督”?

還有,我動身回京之前,一再叮囑萬歲爺,西北幾省的兵馬不得調動!

他為何不聽?為何不聽?”

王立對朱由檢的不滿和指責,毫不掩飾!

曹化淳認識王立九年有餘,從未見他如此生氣!

也從未見他對朱由檢有過半點的不敬!

想來,一定有什麼誤會吧!

惶恐之餘,曹化淳顫顫巍巍地解釋道:“廠公啊,萬歲爺是怕你分心啊!

怕你不能全身心地抗擊八旗兵,這才讓王傢楨暫代“五省剿賊總督”一職;

等到擊退瞭八旗兵,這個職位仍由廠公接任!

這個王傢楨,乃是萬歷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進士,曾任刑部主事、戶部郎中、德安知府、湖廣佈政司副使、陜西佈政司參政、左僉都禦史,甘肅巡撫等職;

王傢楨暫代“五省總督”,朝臣和萬歲爺一致認可,這個任命已經非常慎重瞭!

廠公,你也知道,萬歲爺的驍騎營被圍在大凌河,一時之間難以回援啊!

你在奏書中也說瞭,你隻帶回一萬三千“鐵甲錦衣衛”,很難跟八旗兵抗衡啊!

萬歲爺擔心你兵力不足,與朝臣共同商議後,考慮到京師的整體防禦,這才將盧象升調任宣大總督,令他引麾下兵馬回京防禦!

所以……”

“罷瞭!既然萬歲爺已有安排,我奉命而行,盡人事就行!”

說罷,懶得跟曹化淳廢話,匆匆往京師而去。

曹化淳不會明白,王立口中的“盡人事”,其實是對朱由檢極度的失望!

動身回京之前,發給朱由檢的飛鴿傳書中,王立一再強調西北的剿賊態勢!

千叮嚀萬囑咐,絕不能調動任何一路兵馬!

同時,也在書信中一再闡明,阿濟格兵犯京師,其根本的目的隻是劫掠!

當時的朱由檢,一口答應瞭!

沒想到,這才過瞭幾天,他就變卦瞭!

不僅調動瞭盧象升的兵馬,還重新任命瞭一位“五省剿賊總督”!

這樣的君王,作為他的臣子,何其心累!

一不小心,還會有性命之憂!

這樣的君王,值得為他效死命麼?

這樣的大明,值得自己去救麼?

“廠公,其實……萬歲爺也是出於好意……你當著曹化淳的面扔掉詔書,還對萬歲爺多有指責,確實有些不妥!

若是曹化淳如實稟報……萬歲爺的性格,你是知道的……”

“他知道瞭又如何?京師附近的兵馬,誰能阻擋我的“鐵甲錦衣衛”?

再說瞭,我隻是駐兵京師城外,不回皇宮,他能把我咋樣?”

“你牛!你的是“鐵甲錦衣衛”,不是邊軍!

就算駐軍城外,眾臣也無法彈劾!”

身著指揮使官服的袁崇煥,向王立豎起大拇指,繼續說道:“真跟皇上鬧翻瞭,你確定麾下的兵馬,全都聽命於你?”

“靠!你也是帶過兵的,怎會問出如此低級的問題?”

袁崇煥滿臉黑線,繼續勸道:“我隻是提醒你,如果不到緊要關頭,還是應該多加隱忍!

宋兄弟說得對,皇上的初心是好的,他隻是太過心急,受瞭眾臣的蠱惑,這才亂瞭方寸!”

“靠!盡幫著外人說話!

當初凌遲的時候,就不該冒死救你!”

聽到這話,袁崇煥隻能無奈苦笑!

還想再勸,王立已經拍馬沖到瞭最前方!

這一次,王立真的是失望透頂瞭!

如果,因為朱由檢的兵馬調動,或者王傢楨策略改變讓流賊逃出升天,王立再也不想逆天而行!

自己,已經盡力瞭!

真的心累!

不如,辭職回四川!

為瞭剿賊,浪費瞭一年多的寶貴時間!

到底少撈瞭多少銀子?

“西廠提督”這個職位,對自己來說,已經不再重要!

翻臉就翻臉!

一萬三千的鐵甲騎兵在手,可以在大明橫著走瞭!

銀子,有的是!

騎兵和步卒,想募多少就募多少!

火槍和大炮,想要多少就造多少!

誰敢對我說半個“不”字?

誰敢?

“報……廠公,不好啦……”

“靠!不許說那個“不”字!”

“呃……廠公:八旗兵已經攻陷昌平、良鄉與順義,正在大肆燒殺劫掠!

據報,順義知縣上官藎、遊擊將軍治國器、都指揮使蘇時雨等將領,盡皆殉國……”

“哼!八旗兵有沒有攻打京師?”

“沒……這倒沒有!

屬下來報之時,一路八旗兵正在寶坻、定興、安肅等地大肆劫掠;

另一路在大城、雄縣、安州州縣劫掠!”

“果然沒有猜錯!”王立冷冷一笑,令道:“曹文詔、曹文耀、曹鼎蛟、曹變蛟,你等各領三千騎兵,分頭襲擾各路八旗兵!”

“喏!”

“慢著!

你們要記住,你們的目的是襲擾,並非與之硬拼!

十日後,

曹文詔,你將八旗兵誘往居庸關;

曹文耀,你將八旗兵誘往紫荊關;

曹鼎蛟,曹變蛟,你二人將八旗兵誘往遵化!”

“喏!”

幾人領命而去,王立淡然一笑,繼續令道:“劉冬,我給你一千五百錦衣衛,二十門迫擊炮,務必死守居庸關!”

“喏!”

“李綱,我給你一千五百錦衣衛,二十門迫擊炮,務必死守紫荊關!”

“喏!”

“宋義,我給你一千五百錦衣衛,二十門迫擊炮,七日之內趕往遵化城佈防,八旗兵若來,務必死守!”

“喏!”

“其餘諸將,隨我速往喜峰口!

這一次,定叫那阿濟格有來無回!

他搶到手的東西,休想帶走一件!”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