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一諾千金

作者:共賞清歌 字數:4217

他們口中的先帝,自然是指孝崇皇劉翼,而不是漢順帝。

郾夫人笑著回答,“夫人感慨說,當年先帝在日,長覺憤懣不平,說自己並無謀篡之心,卻飽受無妄之災。

如今盡享身後尊崇,可知乃是上天註定的榮耀。”

要說起來,劉翼早期的經歷與劉蒜頗有些相似,都是離帝位隻有一步之遙,卻偏偏少瞭點運氣。

攫欝攫。隻是劉翼有河間王罩著,至少還能低調地安穩度日,劉蒜最開始也沒有謀反之心,時也運也,最後一步行差踏錯,落瞭個淒涼結局。

仔細想想,劉志也算是個幸運兒,他不過是個庶長子,幸得父親寵愛,嫡母又不爭不妒,才能繼承瞭侯位。

大漢的規矩,不立白身,繼承帝位必需要是王侯,所以當年鄧太後才會提前封劉翼為平原王。

若沒有這個蠡吾侯的爵位,梁太後也不會選上他做妹夫,更不會陰差陽錯地變成皇帝。

在這一點上,郾夫人始終覺得自己有愧於馬夫人,更是虧欠於劉碩。

劉志對她的心思也不是不清楚,但卻不好相勸,即便當年真是劉碩繼承爵位,他與梁女瑩年齡不相當,也不會被賜婚,更不可能當皇帝瞭。

這話心裡明白就行,可要是說出來就會變瞭味,再說馬夫人和劉碩為人確實不錯。

劉志對這個二弟還是挺喜歡的,沉穩本分,嚴謹守禮,除瞭有些少年老成之外,其他沒什麼大缺點。

不像三弟劉悝,好高騖遠,偷奸耍滑的,一點也不靠譜。

要過年瞭,劉悝這幾日也在永安宮內,前幾天梁太後的喪禮上,他就沒見到這傢夥露過臉。

看瞭一圈,沒見到他的人影,劉志皺眉問道,“三弟呢?怎麼前些日子沒見他上殿哭靈?”

馬夫人有些尷尬地回答,“悝兒他……病瞭,所以就沒怎麼去。”

她為人老實,不善於撒謊,臉上的神色頗為不自在,一看就知道是在替劉悝打掩護。

這小子,真是越來越不像樣瞭,這麼重要的場合都敢托病不來,以後還得瞭。

“過瞭年,讓他跟夫人一起回平原郡吧,他好歹也是個諸侯王,長留京師不合祖制。”

“諾。”

馬夫人趕緊答應著,臉上卻忍不住帶瞭愁容,自己的兒子什麼德行,自己心裡最清楚,她根本管不住。

“渤海郡那邊我派瞭個國相,替他先管理著,等他年滿瞭十八歲,就必須要過去瞭。”

這已經是最低限度瞭,畢竟一般的諸侯王,哪怕才幾歲,也必須馬上入住王府,擔負起自己的責任。

馬夫人聽瞭,急忙看瞭一眼郾夫人,想讓她幫自己說幾句話,可惜後者打定瞭主意不開口,隻低頭與兩位公主輕聲慢語,假裝沒看見。

長社公主劉溶長相嬌俏可愛,性格也比較活潑,一看就是在傢中備受寵愛長大的,與益陽公主的文靜溫存,形成瞭鮮明的反差。

不過看得出來,兩姊妹的感情還是很好的,手拉著手,嘰嘰喳喳說個不休。

劉淑也比平時的話多瞭許多,臉上笑意不斷。

“溶兒過瞭年就十五瞭,你是打算在身邊尋個人傢,還是在京城找?”

一傢人在一起,聊的自然也是傢常,郾夫人看著模樣水靈的劉溶,關心地問道。

馬夫人愣瞭愣,“我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按理說在平原郡那邊離我近些,可又怕委屈瞭她。

巘戅綜藝文學戅。京師這邊世傢子弟更多,傢境也更好,唉,真是不知怎樣才好。”

看來她內心也挺糾結的,郾夫人回頭看著劉溶問道,“溶兒自己可有想法?”

劉溶黑白分明的眼珠滴溜溜轉瞭轉,“母親既然拿不定主意,那我就聽太妃的安排。”

這丫頭,真是個機靈鬼,明顯就是想嫁到京師來,可又礙於母親不好開口,便故意推脫給郾夫人。

“要我說啊,京城也沒什麼不放心的,不是還有我和皇帝照看著嗎,誰還敢欺負她不成?”

郾夫人和兩個小女孩關系好,倒是心領神會,立刻幫著她說話。

“你要是實在舍不得,就找個祖籍平原郡那邊的,這樣每年祭祖時就可以回去看望你瞭。”

馬夫人本來就沒什麼主見,聽郾夫人這麼一說,想想也覺得有道理,便點頭答應瞭。

“既如此也好,那你就多費心瞭,替溶兒留意著,看看有沒有合適的人傢。”

劉溶支楞著耳朵,一直在旁邊傾聽著,此時終於露出瞭釋然的笑臉,偷偷朝劉淑吐瞭吐舌頭。

“行,我來幫你尋摸著,你可有什麼條件?”

郾夫人笑得慈和,她對兩位公主都很看重,劉溶過完年就已經十五歲,挑挑選選也還得大半年。

就算是找到瞭合適的人傢,畢竟是皇傢公主,身份尊貴,從求親、問名開始,一整套程序走完,怎麼也得要個一年多。

到出嫁時,差不多也有十七歲多瞭,年齡剛剛好,不早也不遲。

馬夫人聞言無所謂地笑笑,“你看著好就成,我相信你的眼光。”

這邊姊妹兩個聊著兒女親事,那邊劉志也和二弟劉碩聊瞭起來。

“二弟近日在讀何書?”

劉碩恭敬地回答,“回陛下,臣日前正在讀。”

這孩子說話一板一眼的,很講規矩,隻是未免有些無趣。

“你在平原郡那邊,可有學著處理郡國政務?”

平原郡地方不錯,土地富饒,物產豐富,離京師也不算遠,按地理環境來說,確實比渤海郡強多瞭。

“回陛下,臣每日都有跟著國相學習處理政務,隻是年輕經驗不足,還要多加歷練。”

劉志滿意地點點頭,劉碩的確是個勤勤懇懇的好郡王,這一點早有龍麟衛給他匯報過瞭。

若是劉悝也能像他這麼省心,那就太好瞭。

攫欝攫。正想著,劉碩卻拱手請求,“陛下,參加完元日大典,臣想著最多初五初六日就回傢。”

這麼急?莫非有人在他面前說瞭什麼閑話不成?

劉志心中頓時湧起一陣不悅,安撫道,“過瞭年,等到路上冰化瞭,天氣暖和再慢慢啟程出發,不用如此著急。”

劉碩立刻行禮表示感謝之情,但卻仍然堅持己見。

“回陛下,是這樣的,因為平原郡今年也有部分地方遭過旱災和匪患,所以明年春耕特別重要。

臣擔心國相忙不過來,因此才準備先單獨返回,等到春暖花開時,再讓三弟護送母親回鄉。”

聽到這裡,劉志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劉碩看著有些老成,實則心思細膩通透。

方才他聽劉志說要讓三弟回傢,便知道以劉悝的性格必然不肯走,於是便故意先行一步,給瞭劉悝一個不得不去的理由。

劉志微微一笑,叮囑道,“既然是有正事,那就準你先回吧,路上要多註意,莫讓夫人擔心。”

“臣拜謝陛下關懷。”

劉碩俯首行瞭個大禮,三弟鬧得太不像話,陛下已經數次寬容,這份情他不得不領。

隻是他心中也隱隱有些擔憂,三弟年輕任性,他不懂得君臣之別和兄弟情誼,完全就是兩回事。

長此以往,恐怕終有一日用盡瞭陛下心中那點情分,到時候他後果堪虞啊。

作為同父同母的兄長,父親不在瞭,他有這份責任教導弟弟,劉碩心中暗嘆一聲,該怎麼樣才能讓他明白這個道理?

一傢子又聊瞭會兒傢常閑話,到瞭午飯時間,劉悝依然沒有出現,想來是自知理虧,怕受到劉志的責問,所以躲起來瞭吧。

想到他明年春天就會回平原郡瞭,劉志也就懶得再理他,反正到時候他不回也得回,派人押著也要送過去。

郾夫人的辦事效率奇高,到瞭臘月二十八的時候,就已經搜羅瞭許多京師世傢子弟的資料,擺在案上與馬夫人分析。

劉溶好奇得要命,又不好意思自己跑過來聽,便攛掇著劉淑幫她來打聽。

“你看看,這些都是京中傢世和年歲相匹配,又沒有婚約的少年郎。

我讓人篩選瞭一下,去掉瞭相貌醜陋和性子不好的,剩下的都在這裡瞭。”

劉志在旁邊陪著說話,隨便瞄瞭一眼,好傢夥,足有三四十個,都快趕上皇帝選妃瞭。

馬夫人捧起來看瞭一會兒,“這……我看著都好,真不知該如何挑選瞭,要不還是你來吧。”

誰知郾夫人卻笑道,“我順便把京師世傢女兒的詳細資料也弄瞭一份,碩兒也不小瞭,該留心替他找個好媳婦。”

說著身後女官又遞過來一大疊資料,馬夫人驚喜不已,她早有意要為劉碩選一位京師貴女,可又有些不好意思張口。

現在郾夫人主動提出來,她自然喜出望外,“還是姊姊想得周到。”

郾夫人又回頭問道,“碩兒,你可有想過,要娶個什麼樣的女郎?”

聽見詢問,劉碩居然老老實實地答道,“娶妻娶賢,隻要她知書達理,孝敬母親就可以瞭。”

得,要求還真不高,很像他的一貫風格。

郾夫人聽瞭,很是贊賞,“那好,就按這個標準找。”

劉志頗有興味地看著母親和馬夫人還有鄧猛三人在那裡挑挑揀揀,仿佛在市集上挑選貨物一般,不斷評頭論足,覺得很有趣。

郾明身邊有位叫衛曼的女官,十分厲害,對京師各世傢的情況瞭如指掌,如數傢珍,看來是特別訓練過的。

幾人爭論瞭一天,最後各挑瞭四五個,準備讓人去認真查訪一下再說。

漢時男女大防沒有後世那般嚴格,談婚論嫁之時,可以明著打聽對方的傢世人品,甚至還可以婉轉地相親。

一般都是找個機會,讓對方隔著珠簾之類的相見,或者偷偷見一見對方,看看合不合眼緣。

當然,即使是在漢代,自由戀愛也是不可能的,卓文君和司馬相如那般的才子佳人,也隻能被人稱之為私奔。

正月間京師宴會比較多,等有瞭合適的人選,找個機會相看容易得很。

隻可惜劉碩初幾就要離開京城,到時候恐怕時間上會來不及。

“無妨,母親和太妃看著好就成瞭。”

劉碩淡定地回答,仿佛她們談的並不是自己的終身大事。

“天子是不是也該添幾個美人瞭,後宮就鄧貴人一個,多孤單啊。”

馬夫人歷來都將劉志當成自己的兒子一般,自然也凡事都替他考慮,旁邊鄧猛心裡“咯噔”一下,趕緊掩飾地垂下瞭頭。

“我啊,不急,宮裡才放瞭這麼多人出去,何況太後新喪,於情於理此時都不宜選妃。

巘戅奇書網戅。再說我與太尉說好瞭,後年掖庭遴選良傢子,以充後庭。”

再過兩天就是明年,也就是說還有一年多的時間,鄧猛心中頓時湧起一股暖流,陛下一諾千金,她實在不該心有所疑的。

馬夫人見他說得在理,也就沒有多言,鄧猛卻忍不住朝劉志展顏一笑。

原本劉志根本沒往別處想,隻是單純地覺得自己這具身體還小,過瞭年才虛歲十九,不想太早縱欲過度罷瞭。

此時看鄧猛的反應,知道她是誤會瞭,不過他自然也不會去解釋瞭,這種事情,跟一個古人是沒法說得通的。

可今日他心裡還真有件事情要跟母親商量。

“母親,如今後宮無主,我想在元日慶典上,宣佈冊封您為皇太後。”

郾明愣瞭愣,還未來得及說話,馬夫人便已經欣喜地道賀,“恭賀姊姊。”

“這……太後新喪,會不會太著急瞭些?”

郾夫人素來註重禮教,做起事來思慮過多,有些瞻前顧後,雖然現在梁太後不在瞭,作為皇帝生母,她晉封皇太後名正言順。

但梁太後臘月間才崩逝,她正月初一就急匆匆地入主後宮,總有些迫不及待的味道。

“母親,都已經轉瞭個年,有什麼不合適的,何況如今後宮無人主持,我在前朝做起事來也不安心啊。”

劉志瞭解母親的性格,凡事都會為他著想,所以故意皺起眉頭,長籲短嘆,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

明知兒子是裝出來的,可郾夫人就是看不得他為難,勉強點頭接受瞭。

“那好吧,隻是我住慣瞭永安宮,不想搬到宮裡頭去。”

劉志頓時放瞭心,這個要求容易,永安宮的規模其實更甚永樂宮,而且也曾經當過太後寢宮。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