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選婿宴

作者:共賞清歌 字數:4197

回宮之後,劉志略微休息瞭幾天,又與民同樂,度過瞭中秋佳節。

這日科學院的蒙堅前來求見,稱第二代發電機已經有瞭眉目,請他前去觀看。

這讓他頗覺意外,第一代發電機是因為有他提供的圖紙,所以才沒有花費多少時間。

但第二代所要解決的問題,牽涉到這個時代還沒有攻克的物理難題,所以劉志給出的心理預期,至少也要個一兩年之久。

即便是五六年,也在正常范圍之內。

但現在才過去瞭多久啊,這也太快瞭吧,難道這蒙堅是個不世出的物理天才不成?

帶著這個疑問,劉志來到瞭科學院,新的發電機其實並未制造成功,還停留在圖紙設計階段。

當然隻要正確的圖紙出來瞭,制造也就容易得多瞭。

蒙堅仔細的給他講解瞭圖紙中的一些攻堅問題,與第一代相比,的確是在細節上強化瞭很多。

但他總覺得這第二代產品如果照著圖紙復制出來,應該還是會有很大問題。

這些年劉志親身參與到多種機械制作中去,十幾年的經驗總結下來,水平已經有著顯著的提升。

一群人對著新圖紙研究瞭一會兒,劉志又提出瞭一些概念上的想法。

“研究發電機的事情,你們不用心急,慢慢來,欲速則不達。朕並沒有給你們規定時限。”

離開科學院,他順便跑到隔壁的農學院和醫學院巡視瞭一圈。

如今的國傢體制比較完善,又沒有強大外敵威脅,雖然國傢還算不上很富裕,但一切都已經步入正軌。

變強隻是遲早問題,也因此他現在對政事並不怎麼上心瞭。

反而比較關心科技發展方面的問題,去年鄧演從南美帶回來的各種糧食種子,其中一部分當年就種瞭下去。

畢竟皇帝對這個事情如此看重,下面的人自然也不敢懈怠。

除瞭南方的試驗基地,在洛陽附近,劉志專門劃瞭一個溫泉莊子,用來給農學院的人做試驗。

譬如馬鈴薯第一次種植已經收獲,經過選種和雜交之後,第二批也早已種瞭下去,如今長勢喜人。

農學院經過多年的摸索,已經有著豐富的經驗,尤其在蔬菜方面雜交比較容易,見效也比較快。

相信到瞭明後年,一般的蔬菜種子就已經可以推廣下去瞭,到時候大漢的糧食種類以及蔬菜瓜果種類,都會大大的豐富起來。

至於醫學院那邊,說實話,發展的速度早已超出瞭劉志的預計。

如今的他對於醫學院的成果早已沒瞭發言權,畢竟他不是學醫的,現代那點普通人的醫學常識,早已消耗幹凈。

當然這個結果也讓他倍感欣慰,大漢人的平均壽命還是太短瞭,再加上嬰兒的死亡率奇高。

對於人口的發展和國傢的各項長遠指標都非常不利。

現在尖端的醫學研究雖然發展迅猛,但要培養一個好醫生,所要花費的時間周期太長。

因此這麼多年以來,除瞭京師和一些繁華的州郡城市之外,大部分的地方仍然醫療條件匱乏,有資質的醫生缺乏嚴重。

這些年來,劉志一直著力於提高醫生的社會地位,現在醫師早已擺脫瞭從前巫者的形象,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職業。

最近幾年,部分自覺仕途無望的寒門士子,很多都把目光轉向瞭學醫,致使醫學院人滿為患。

在這種情況下,劉志又調撥資金,在揚州、南陽和荊州,各增加瞭一所規模不小的醫學院。

按照這個趨勢再過十幾年,便能緩解目前醫師嚴重缺乏的現象,到時候他可以考慮,建立完善的國傢醫療體制。

當然這都是後話,到目前為止,還不具備這個條件。

但不得不說,皇傢的醫療得到瞭保障,劉志的孩子一個都沒有夭折,這就是明證。

畢竟當年漢順帝並不是沒有生兒子,基本上都是因為沒能養活,在自然規律中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男嬰的夭折率要遠遠高於女嬰。

歷史上漢桓帝無子,也是因為同樣的原因。

所以劉志才會吸取教訓,甚至在他還沒有親政的時候,便已經開始註重醫學發展瞭。

劉志順便在醫學院搞瞭個全身檢查,如今這裡已經有瞭聽診器和簡單的血壓計,再加上把脈,很多病都可以檢查出來。

他平時很註重養生,又堅持天天鍛煉,因此身體康健。

按照竇雲老院長的話說,起碼能活到九十歲。

不管他是不是誇張瞭,至少說明他的身體確實很健康,不出意外的話,長壽是沒問題的。

當皇帝這麼愜意的事情,誰不想多活幾年呢。

很慶幸自己來自未來,知道追求虛無縹緲的長生之道,還不如謀求健健康康的多活幾年。

自中秋節之後,皇後鄧猛似乎比以前熱情瞭些,對劉志噓寒問暖,二人小別勝新婚,也是別有一番情調。

不知不覺到瞭年底,眼看著過瞭年安陽長公主就十七歲瞭,劉志不著急,可鄧猛卻不行。

這日晚間,二人同去永安宮陪太後用餐,席間鄧猛便提起瞭女兒的婚事。

“安陽也不小瞭,是不是該認真為她安排一下瞭。”

皇帝嫁女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禮儀繁多,即便是有瞭確定的目標,從相看下定開始到大婚,走完全部的程序,怎麼著也要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

可關鍵是現在還八字都沒一撇呢,這麼算起來,到她成親起碼要到二十歲瞭。

即便現在劉志提倡晚婚,二十歲也算大齡瞭。

她這麼一提起,郾太後也十分看重,“華兒也不小瞭,此事再拖不得。”

反正結婚還早,劉志也就沒有反對,“那就辛苦母親為她操辦瞭。”

把劉華的婚事交給郾太後,一來比較放心,二來也讓母親有事做,免得她精神不振。

自從馬夫人病逝,她的兩個兒子又相繼出事,一個被貶謫萬裡,另一個自殺身亡。

為此郾太後悲傷過度,大病一場,身體便每況愈下,比之往日已經差瞭很多。

盡管現在醫學比當年發達瞭許多,但對於她這種憂思成疾之人,也一樣沒有辦法。

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她忙碌起來,時間長瞭,自然就淡忘瞭。

果然郾太後聽瞭十分高興,飯後立刻和他們夫妻倆開始商量。

“不如我最近就放出風去,看看哪些人傢有意結親,到時候選擇一批青年才俊,舉辦個宴會,讓安陽自己相看,如何?”

這辦法不錯,劉志和鄧猛都沒有意見,他們都疼愛孩子,不希望強行加給她一段婚姻。

於是建寧九年的正月間,安陽長公主要選婿的消息,便傳得沸沸揚揚。

東漢時期的公主,大部分都封為縣公主,儀服同列侯。

而其中地位尊崇者,加號長公主,儀服同蕃王。

安陽長公主劉華,正是這樣一位地位頗為崇高的公主,況且世人皆知她很受陛下寵愛。

西漢時期公主的婚姻大多數都與政治掛鉤,成為皇帝籠絡臣子的有效武器之一。

到瞭東漢,光武帝的五個女兒也是如此,最後其中四個女婿都卷入瞭謀反案,被皇帝誅殺。

到瞭漢明帝時期,國傢政治平穩,他的十一個女兒都下嫁給功勛之後,女婿們也全都得到瞭善終。

自此後皇傢公主基本都是嫁的異姓侯,漢順帝死得早,幾個女兒都是劉志嫁出去的,也沒有虧待她們。

他自己的兩個妹妹全都是太後做主,如今也全部生活美滿。

現在大漢昌平強盛,政治上早已穩定下來,不用擔心卷入鬥爭之中,因此有意與公主結親的人傢頗多。

除瞭劉華,舞陽公主也已經及笄,自然是一起想看瞭。

當然,動心思的也都是些世傢大族,一時之間許多人都派自傢夫人到太後面前露口風。

鄧猛對女兒的婚事自然是十分上心,與太後一起忙著收集資料,又一一分析篩選。

當然,她們不用考慮什麼門當戶對的問題,看重的是對方的人品和性格。

尤其知道自傢女兒性子跳脫,就想著找個脾氣溫和的女婿。

至於舞陽公主劉袖,太後也一樣盡心盡力為她挑選,與劉華不同的是,她本來就性子文靜,於是太後便想著給她找個性格活潑一點的。

免得以後兩人在一起死氣沉沉,沒話說。

如此在忙忙碌碌中,一晃便到瞭三月間,宮中發出瞭邀請函,請瞭一百多位青年才俊,於芳林園舉辦賞春宴。

接到邀請函的,毋庸置疑全都是未婚,本來太後和皇後篩選出的備選人數隻有三十多人。

但那樣宴會上未免顯得太難看瞭些,於是便將京城中名聲比較好的青年人,都邀請瞭來,充充場面。

劉華本人早已知道此事,對於這場面浩大的選夫宴,倒也沒什麼扭捏作態的,而是大方接受。

舞陽公主性格內向,聞訊羞澀難當,不過到底是皇傢公主,見慣瞭大場面,到時候宴會上也不會顯出小傢子氣來。

三月十六,春光明媚。

芳林園中花團錦簇,這場名為賞春,實則是皇傢挑選女婿的宴會,各人都是心知肚明。

派來參加的小郎君們,個個都英俊不凡,他們中有些人本來就仰慕兩位公主的才貌。

當然也有一部分人是受傢族指派,自己本人要麼無所謂,要麼並不那麼心甘情願。

畢竟自東漢以來,皇傢女婿就沒有一個位高權重的,基本上終身都是些普通官員。

一百多年來已經漸成傳統,這讓那些心高氣傲,想在朝廷有所作為的青年才俊,對此避之不及。

所以在座的大部分都是傢族中才學平庸之輩,反正這輩子也難以出人頭地。

不如拿來和皇傢結親,說不定還能多一重保障。

宴會的地點放在瞭花園之中,在涼亭前的草坪上席地而坐。

按照規矩,中途還有才藝展示,譬如做詩,做文章,畫畫,彈琴或者舞劍……

其餘的時候可以自行活動,並沒有什麼嚴格的限制。

年輕的皇子劉維作為代表,負責出面招待他們,他與劉袖同歲,今年也是十六歲瞭。

在這個年齡許多重要的宴會都開始頻繁參加,而且他也早就從德妃宮中搬瞭出來,劉志另外在南宮給他賜瞭一座殿宇居住。

近段日子,除瞭聽從太子太傅的講課,他還經常去翰林院討教,其性格機敏,才學淵博,得到瞭許多學士的交口稱贊。

不過直到現在為止,皇帝也沒有表現出來偏愛哪一個皇子的意思,長子劉維至今都沒有任何封號。

宴會的氣氛有些詭異,有人熱情主動,盡力展示自己的才藝,希望能夠得到兩位公主的青睞。

而另一部分人卻極其敷衍,似乎並不希望被選中。

還有些人大有隨緣的意思,既不算積極也沒有敷衍。

劉華與劉袖並沒有直接參加宴會,哪怕是皇傢公主,也不可能當著這麼多人的面挑挑揀揀。

本來按照太後的意思,是讓她們躲在暗處觀察,可劉華一向膽大包天,拉著劉袖讓她扮成一名宮女,而自己則女扮男裝裝成一名內侍。

二人親臨宴會現場,近距離的觀看。

剛開始劉袖還有些放不開,不過身臨其境,看著熱鬧的才藝表演,很快就把那點內心的小尷尬給忘記瞭。

劉華和她二人躲在角落裡,接著樹木的遮擋,不時的低聲品頭論足。

隻是現場的人太多,要想短時間內,找到中意的人選也很困難。

等到過瞭才藝展示階段,進到自由活動的時候,兩個人便在園中穿梭。

畢竟剛才在宴席上,大傢的表現都很克制,性格看起來居然大同小異,很難有特別出彩的。

反而是這種自由活動時間,在不經意間還能看出幾分真性情。

為瞭掩人耳目,劉華手上端著一壺酒,劉袖則用盤子端瞭些水果的點心。

小郎君們三五成群在園中漫步閑談,他們當然清楚,剛才的宴席上,公主就在暗處觀看。

而此時最多有幾名皇傢內侍在觀察他們,隻要不幹出什麼特別出格的事情,基本上不會影響公主的判斷。

也就是說按照慣例,他們的主要任務已經完成,至於結果,那隻有公主心裡知道瞭。

。手機版網址: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