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一分把握

作者:共賞清歌 字數:4230

杜密別過頭,在陳蕃不屑的目光中,這一刻他忽然有些心虛。

“嗚嗚~”

號角聲響,竇武全副武裝,身上的明光鎧反射著雪光,分外耀眼奪目。

手中長劍高舉,在他身後,是八百甲士,人雖不多卻氣勢洶洶。

九門提督雖然有一千五百人,但有各個皇城門需要守護,所以八百人已經是他能抽出來的極限。

此時他與陳蕃的人馬形成前後夾擊之勢,一場街頭大戰,一觸即發……

在這個清晨,昏睡瞭一天一夜的劉志,終於醒瞭,睜開眼,裡面的血絲清晰可見。

盡管渾身虛軟,但頭部的劇烈疼痛卻有些麻木瞭,變得沒那麼難以忍受。

咬牙堅持喝瞭一碗牛奶,又喝瞭點參湯,他必須保持精神,哪怕這次真的是天命難違,無力回天瞭。

他也要拖到為劉瑾鋪好道路,讓大漢政權順利過渡。

剛剛進入平穩期的大漢帝國,經不起一場暴亂的折騰,而且,經過這兩年他對劉維的考察,這個長子的確擔當不起重任。

所以,他寧願把帝國的未來托付給朝廷大臣們,隻要他們能夠遵守既定的規則,就不會毀瞭大漢的未來。

身為帝王二十一年,他從懵懂無知到中年,其中註入瞭太多的心血。

如今哪怕命在旦夕,卻仍然不希望一生成就付諸東流。

聽聞陛下已醒,荀爽等人趕緊圍瞭過來,守候在他床頭。

劉志精神不濟,閉目躺在床上聽他匯報情況,半晌才緩緩道。

“你們做得很好,從今日開始,繼續開拔,哪怕一天前進二十裡路,也無所謂。”

鄧猛聞言十分擔心,張瞭張嘴,劉志卻睜眼給瞭她一個堅定的眼神。

夫妻十幾年,她又如何不懂得夫君的性格,含淚點點頭,立刻下令準備出發。

輕輕嘆息一聲,劉志慢慢地又陷入瞭神思昏沉之中,他之所以堅持前進,是因為隻要能到達河南尹,他就有這個把握掌控京城。

風雪初停,路上雪滑難行,車隊舍棄瞭車輛輜重,輕車簡行,隻留下一輛豪華輕便的大車,供劉志使用。

為瞭方便馬車通行,羽林軍提前在前面掃雪開路,禦前侍衛小心翼翼地護衛著車輛前行。

幸好這一天都沒再繼續下雪,風也停瞭,天氣陰沉。

由於擔心路上顛簸,行駛速度十分緩慢,中途又休息瞭一陣子,到瞭黃昏之前,他們駐紮在另一個小鎮。

總共行程大概有接近三十裡路,這期間劉志一直昏昏沉沉,沒有清醒過一刻。

入夜之後,雲開月現,天氣居然晴瞭,半夜十分,十幾騎快馬呼嘯而來,驚動瞭所有人。

“快去通報,竇院長到瞭。”

眾人既驚又喜,驚的是天雪路滑,想不到竇院長來得如此神速,喜的是陛下的病情總算有瞭希望。

一路沒日沒夜的快馬加鞭,竇雲鶴發童顏的醫仙形象已經蕩然無存,看起來疲憊不堪。

走起路來兩腿發顫,這是長途奔襲之後的結果,鄧猛亦十分不忍心。

“竇公,請先歇息片刻,再為陛下診治。”

自己現在的狀態確實不佳,很容易誤判,竇雲點點頭,對幾位弟子吩咐道:

“你們先去看一看,等會兒我們再商量會診。”

幾位醫師雖然都很疲倦,可他們到底都是壯年,還能堅持得住,何況陛下病勢危重,耽誤不得。

病床前,幾人輪流把脈,看舌苔,看瞳孔,又仔細詢問瞭發病經過和這幾天的表現。

隨行的太醫也參與瞭會診,這幾天一直都是他們在照料,對陛下的病情最清楚不過。

竇雲半躺在一張軟榻上閉目養神,聽著滿堂太醫匯報陛下的種種癥狀。

“我等認為陛下很可能是得瞭急性頭風,所以才會劇痛不止,藥物無法緩解。”

這時代所謂的急性頭風,實際上就是後世所說的突發性腦溢血,一般起病快,病程急,頭痛劇烈。

會診的結果讓大傢都心情沉重,哪怕是最近十幾年醫學突飛猛進,但急性頭風仍屬絕癥。

眾人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敢再開口瞭,現有的醫治方法沒一個有效的。

基本已經判定瞭死刑,不可能有任何意外。

竇雲在腦海中將所有人的話都過瞭一遍,“的確是頭風,但不是急性,而是慢性。”

眾醫師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怎麼可能,無論哪樣癥狀都指向急性,為什麼竇公連陛下都沒見,就敢肯定是慢性呢。

如果是慢性頭風的話,尚有三四分治療的可能,盡管希望不大,卻也不是沒有。

這幾年來的確治療過一些慢性的病癥,除瞭容易留下後遺癥之外,病情輕的,差不多都能治好。

但陛下起病如此之急,完全不像是慢性的癥狀。

何況平時陛下經常接受身體檢查,如果發現有頭風的跡象,不可能半點都沒發現。

因此幾位隨行太醫的臉色都變得很不好,若是竇公一口咬定是慢性,而最後陛下又沒能救回來,那麼他們都有瀆職之罪。

到時候皇後遷怒下來,那可是殺頭的重罪啊。

“竇公,不知此話怎講?”

幾人面面相覷,如此大事可不能開玩笑,必須要問清楚才行。

“若是急性頭風,發病半個時辰之後就會昏迷不醒,而且中途基本上不可能醒來。”

這麼一說確實很有道理,至少到目前為止,他們所接診的急性頭風之中,還沒有發現斷斷續續清醒過來的例子。

“可為何發病過程如此急,又無法用藥物緩解呢?”

這下子大傢都是迷惑不解,搞不清楚狀況瞭。

“張芝,你再去檢查一下陛下的頭部,重點用手指按壓一下,看有沒有硬塊。”

張芝是竇雲最優秀的弟子,對於內科病癥比較擅長,聞言立刻重新進行檢查。

劉志對醫術比較提倡,並不諱疾忌醫,張芝上手為他仔細地一寸寸摸索。

終於,他的手停住瞭,在劉志的枕部,有一個接近核桃大的硬塊。

一瞬間張芝腦中如遭雷劈,“是腦內緩慢出血,難怪本是慢性卻表現為急性癥狀瞭。”

不得不佩服竇老院長的強大,僅憑著別人敘述的癥狀,就能看清本質。

“老師,是枕部慢性出血,已經結塊瞭。”

眾人無不佩服至極,竇雲是醫界泰鬥,時至今日,依舊是他們奮鬥的目標。

驚喜過後,眾人又沉默瞭,慢性又如何,腦內出血也不是沒有治好的,關鍵要看位置。

但以陛下顯示出的癥狀,位置絕對不太好,除非能夠清除淤血塊,否則一切都免談。

此時竇雲的蒼老渾厚的聲音響起,“二十年前,我初遇陛下,給瞭我一本奇書,從此後開啟瞭大漢醫術的新境界。

那本書裡描繪的醫術,皆是神奇無比,讓人匪夷所思,其中就有一處。

說斷肢可以縫合,心臟可以搭橋,就連腦袋都可以打開做手術。”

這本所謂的奇書,很多人都聽說過,但卻無緣得見,此時聽來依然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之極。

雖然聽起來讓人覺得荒誕無稽,但他們都知道,這本醫書裡面的許多內容都已經成真。

而那些尚未實現的內容,也隻是因為他們的技術還達不到而已。

也就是說,從理論上來講,開顱手術是可行的,但迄今為止,誰也不敢考慮這方面的手術。

竇雲的聲音依舊娓娓道來,“書上還說,人的大腦是沒有痛覺的,隻要不是很特別的部位,在技術不是很好的情況下,依然有實施的可能。”

眾人聽得心驚肉跳,也漸漸明白瞭杜老院長的意思,很明顯他想給陛下做開顱手術,摘除淤血塊。

一個光是聽一聽都讓人面無人色的大膽主意,而且對象還是至高無上的陛下。

這實在是太過於膽大包天。

皇後鄧猛一直都在旁聽,此時忽然插口,“竇公,如果開顱有幾分把握?”

竇雲驀然睜開眼睛,“一分。”

一分?

所有的人都倒吸瞭一口涼氣,隻有一分把握,他就敢給皇帝動手術?

然而皇後清冷的聲音繼續傳來,“那麼如果不做開顱手術,陛下又有幾成好轉的可能?”

“一成都沒有,此乃必死之癥。”

“好,那我同意動手術,無論成敗,都提前寫詔書赦免爾等之罪。”

哪怕隻有一分希望,那也是希望,總比必死之局強得多。

滿堂皆驚,為瞭皇後這份魄力而動容,如果不用承擔後果,他們自然願意配合竇公做這個手術。

雖然他們之中絕大多數都不認為,手術會成功。

“多謝皇後,從現在開始,我要休息一晚上,你們也一樣要休息好。”

竇雲的目中爆發出異樣的神采,這一刻仿佛突然年輕瞭十歲。

又轉頭對著隨行太醫吩咐,“你們想辦法給陛下灌些參湯,再給他註射一些消炎的藥物,為明日的手術做好準備。”

“諾。”

眾醫師打點起精神,嚴陣以待。

隨著橡膠制品的出現,此時早已有瞭靜脈註射,效果奇佳,迅速地就推廣開來。

竇雲用瞭些食物,又服用瞭一些助眠的藥物,沉沉睡去。

大型手術是個特別消耗醫師精神的事情,以竇雲的體力,這幾年已經很少親自做手術瞭。

何況這次的手術還不容有失,必須要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來。

所以,即使皇後赦免瞭他們的罪責,以竇雲的身體,也一樣是在賭命。

這也正是他最值得讓人尊敬的地方。

長夜漫漫,所有人的心中都生出瞭一絲期待,也許明天會有不一樣的奇跡出現。

此時京城之中,白日裡的一場惡戰並沒有發生,關鍵時刻袁氏一千多名由侍衛和健仆組成的軍隊,及時趕到。

領頭的,正是退隱已久的大司空袁湯,隻見他銀發飄飄,威勢不減當年。

“呵呵~你們袁傢可真是舍得下血本啊,也不怕落得個功高震主。”

杜密嘲諷的看著他,心中卻著實氣急敗壞,現在雙方兵力懸殊,此時硬闖他已經沒有勝算。

隻能等河南尹和河東郡的人馬趕過來瞭,畢竟對面是些烏合之眾,許多人都沒有經過正規的訓練,和真正的士兵對陣起來是差很多的。

天明之後他才將消息送出去,河南尹雖然離京城比較近,但這一來一去至少也要一天一夜的時間,才能趕得到。

現在急也沒用,隻能賭運氣瞭,如果陛下的病回天乏術,那麼這一局他就贏定瞭。

退一萬步來講,如果陛下病情好轉,那麼無論他們現在的行動能否成功,一切也都將化為灰燼。

所以整個行動,就是在賭陛下會不會回來。

至少到目前為止,朝歌那邊的消息封鎖得滴水不漏,說明情況十分嚴重。竇老院長趕去又如何,他也不是神,真的是絕癥的話,誰也無力回天。

雙方就這般對峙下來,他們都在等待著。

得到消息的長公主劉華,也適時地調整瞭自己的方案,不再急於拿下宮殿掌控權。

反而先占據永安宮,以此為據點整頓人馬,她將自己夫君傢族來氏的衛兵和仆人也調瞭過來。

然後親自去見龍麟衛的楊儉,數年前單超就已經病逝,陛下沒再任命右衛將軍,而是將所有掌控權都交給瞭楊儉。

但楊儉年事已高,也處於半隱退的狀態,因此龍麟衛平時主事的的主要是蘇曜。

但如此大事,必須還是要楊儉拍板,否則無法成功。

今日京師發生的事情,自然瞞不過龍麟衛的耳目,所以一聽說長公主來瞭,不等通報,楊儉就已經在恭候大駕瞭。

“楊公,你是陛下最信任的人,如今的情況如何,應該也用不著我說瞭。

我想問你有什麼打算?”

長公主開門見山,絲毫也不拐彎抹角,這也是另外一種信任的表現。

楊儉微微一笑,“老臣自然是等陛下的詔書,但如果宮中有什麼問題,龍麟衛願意甘受驅使。”

果然是個老狐貍,他口口聲聲必須要等陛下的詔書,卻願意出面擺

宮廷。

實際上就是在幫助他們的同時,又給自己留瞭一條後路。

劉華也不點破,能夠用實際行動支持她,就已經很不錯瞭,何必咄咄逼人非讓別人表態呢。

“楊公真是料事如神,我正是要請龍麟衛協助保護宮中各位後妃,免得被亂兵給驚擾瞭。”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