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這天,是周韓兩傢人商量周知川和韓曉琳終身大事的好日子。
一大早,老爺子帶著周二叔兩口子和周周知川,提著滿滿當當的禮物去瞭韓傢。
今天既是兩傢人商量兩個孩子大事兒的日子,也是周傢正式向韓傢提親的日子。
好事兒成雙,說的就是近期的周傢。
周韓兩傢的親事很順利,兩傢老人早就有意結親,兩個孩子又互相看對瞭眼瞭、剩下的事兒自然就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瞭。
周知川和韓曉琳親事定下後,老爺子就催周知川打結婚申請報告。
這既是老爺子的意思,也是韓老爺子的意思。
韓老爺子這麼著急自然有他的打算。
韓曉琳現在還是以養病的身份待在傢。她沒有正式的工作,一直待在傢也不是個事兒,韓老爺子想讓韓曉琳趕緊結婚,跟著周知川去西北隨軍。
除瞭這個原因,韓曉軍今年也要去西北當兵瞭。
韓老爺子替孫女孫子做好瞭打算。
事情也在按他計劃的方向發展。
周知川結婚報告剛發出去,老爺子一個電話就打到瞭西北軍隊。
轉瞭幾次電話,電話最終打到瞭周知川的領導那兒。
老爺子現如今的地位,隻要是在部隊任職的,都知道他的名字。
周知川的領導正在休假期,聽到老爺子的名字,驚的直接從凳子上站瞭起來。
等聽瞭老爺子打電話的來意,周知川的領導,西北軍區的旅長,一個泰山崩於前而不亂的人,第一次出現瞭震驚,呆滯的表情。
心裡暗驚,原來周知川這小子的背景這麼深厚,原來他是帝都周安邦的孫子。
心道,這小子隱藏的可真深。
周知川在西北軍隊待瞭近十年,沒人把他跟帝都的周傢聯想到一起。
老爺子都親自打電話瞭,周知川的領導肯定會給老爺子面子,他誠惶誠恐的做出保證,等周知川的結婚申請一到,他立馬批準。
其實他更想說,你們該辦什麼事兒就辦,別因為一張小小的結婚申請耽誤瞭良辰吉日。
可他也知道自己的身份,這話到底是沒敢說出口。
話說老爺子為什麼因為一封結婚申請要挑明身份,自然有他自己的原因。
周知川在西北待的夠久瞭,是時候回帝都瞭。
周傢的根在帝都,周知川最後肯定是要回帝都的。
老爺子覺得時機快到瞭,最多兩年,周知穿一定要回帝都。
今年這個年對周傢來說是前所未有的忙碌。
孫子要娶親,孫女要出嫁,兩件喜事兒都堆一塊兒去瞭。
是的,周知川和周知意都要結婚瞭。
初五這天,江逸的父母來周傢提親瞭。
結果自然是皆大歡喜的。
最後,也不知道雙方傢長是怎麼商量的,連周知意和江逸結婚的日子都定好瞭。
速度快的令人咂舌。
但雙方父母都同意,兩個當事人也沒有意見。
正好趕上周知川和韓曉琳也要舉辦個小型的結婚儀式。
老爺子一合計,兩對新人同一天辦,省時省力,還能喜上加喜。
得,本就忙碌的新年更忙瞭,好在有江逸父母和韓傢人幫忙。
正月初八,是老爺子和韓老爺子挑選的好日子。
這一天,周傢孫子和孫女的婚禮同時舉行。
這在大院,是前所未有的事兒,大院還從沒出現過兄妹同一天結婚,同一個地方舉辦婚禮的奇事。
但周傢人不在乎這些。
婚禮也辦的很成功。
婚禮儀式拋開瞭以前的習俗,采納瞭沈夏提出的建議。
在周傢大院舉行的,類似於現代的露天婚禮。
婚禮很簡單,隻邀請瞭兩對新人的傢裡人,以及一些關系比較好的親戚朋友。
但這麼大的事兒,就是周傢和韓再想低調,也低調不瞭。
首先住在一個大院的人於情於理都是要來祝賀的。
於是,原本計劃簡簡單單舉辦個結婚儀式,最後搞得還挺轟動的。
這一天,周傢院子裡圍滿瞭人,祝賀聲、道喜聲久久不散。
周傢所有人臉都笑僵瞭,也都忙暈瞭。
唯一不忙的,大概隻有沈夏瞭。
沈夏一個大肚婆,就是想幫忙也沒人敢讓她幫忙。
用傢裡人的話說,她提出舉辦婚禮儀式的提議就已經幫瞭傢裡人大忙瞭。
沈夏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現在情況特殊,乖乖聽瞭傢裡人的建議,避開人多的場合,連婚禮都不去湊熱鬧瞭,盡量待在房間。
婚禮結束的第二天,兩對新人都動身離開瞭周傢。
周知川和韓曉琳去瞭西北。
是的,韓曉琳跟著周知川去隨軍瞭,這是她主動提出來的。
周知意又請瞭幾天假,跟著江逸、江逸都的父母回瞭婆傢。
新媳婦兒,總得去見見婆傢其他的人。
要不是距離太遠,婚禮舉行的太倉促,江傢那邊的親戚都是要來參加婚禮的。
至於江毅和周知意分隔兩地的生活,傢裡人的意思是,要麼周知意轉去江毅所在的城市,要麼江毅轉來周知意所在的城市。
雙方傢人都不贊同兩人分隔兩地。
至於誰轉去誰在的城市,目前還沒結果。
忙忙碌碌的日子總算是結束瞭。
周傢的生活又回歸瞭正常。
周二叔初四就回瞭部隊,他連周知川的婚禮都沒時間參加。
周二嬸和周知心是在周知川和韓曉琳離開的第二天回去的。
周爸爸和周知白,周媽媽也去上班瞭。
傢裡就剩老爺子,沈秋和沈夏瞭。
沈夏現在肚子很大瞭,行動也不方便瞭,大多時間,她都是在傢待著的。
這天,風和日麗,陽光明媚,沈夏的心情跟今天的天氣一樣美麗。
她坐在院子裡的藤椅上,曬著太陽,吃著劉媽特意給她做的零嘴,跟坐在她旁邊的沈秋聊天,談心。
姐弟倆回城後第一次坐在一起談心。
沒有外人在,姐弟倆聊聊近一年的變化,聊聊心裡的想法,再聊聊對今後的打算,機會很難得,氣氛也很溫馨。
直到郵遞小哥上門送來瞭一封信,一封寄給沈夏的信。
沈夏明媚的心情隨著這封陌生的信開始變得不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