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巧合

作者:菜無心不活 字數:2338

第145章巧合

“巧合”一詞的確存在於生活中,正如前人所雲,“人生何處不相逢。”

當我們吃完晚飯,在溫州城隨意閑逛一圈,回到客棧時,在門口又遇見瞭黃三等三人。宋朝時期的溫州府雖然沒有後世的溫州市大,但其所轄區內也有數十傢客棧,而我們卻偏偏住在瞭同一間客棧。

這不算巧合還能算什麼呢?

我們躲在客棧大門外的一處角落,聽見三人中的老大說道:“小四,你比黃三靈巧,你去趟溫州黃氏佈行,問下二叔,從華亭縣松江府(今上海)南下的海船幾時到達溫州?並請他疏通溫州舶司,上船搜查,那賤人出逃時沒有攜帶身份憑證,官府完全有理由將其緝捕。”

“老大,放心,我這就去。”

“恩,這是族長信物,路上小心,我們就在客棧等你,快去快回。”

文璋見黃小四離去,主動請纓道:“公子,我去跟蹤吧。”

雖說文璋未及弱冠(二十歲),但一身武藝端的不凡,對付幾個小毛賊,自是不在話下。我隨口便道:“行,去吧,查清原委,不要貿然動手。”

方靈緊跟著叮囑道:“小文璋,記住公子的吩咐,千萬別自己吃獨食哦。”

“知道瞭,方女俠,會留給你過癮的。”

袁棘莞爾道:“快去。”

我也笑道:“真是我的野蠻妹妹啊。”

“哥,說啥呢,誰野蠻瞭啊?”方靈扭捏道。

我看見方靈難得一見顯出一派小女兒之態,婉約含羞,不禁心神一蕩,這個時候的方靈活脫脫地和樂菱杉一模一樣,不僅形似,連神態也是那麼相像。

“啊?沒說啥。”

中午在小鎮上匆匆一見,袁棘等人都已經看出,除瞭那老大稍有稀疏的武功外,其餘兩人均是尋常之輩,根本就不可能給文璋造成絲毫威脅。

“哥,我們先回屋吧。”

“恩,回去沖下熱水澡,消消乏。”

黃小四穿過幾條街道,沒多久便來到離碼頭不遠的一處獨立院落。

叩開大門,黃小四對開門之人道:“烏泥涇鎮黃傢小四求見掌櫃。”

開門之人點點頭道:“原來是本傢來人,稍等片刻,我立刻通報我傢掌櫃。”

數息後,那開門之人領著一位中年藍袍人來到門前,對黃小四道:“小四,這位就是我傢大掌櫃黃二爺。”

小四行瞭個禮,從懷中拿出一個物件道:“是二叔嗎?這是族長信物。”

中年人接過信物,看瞭看還給小四道:“沒錯,小四,進屋說話。”

文璋來到院落前,接著微弱的光線,看見門上橫匾上寫著“黃氏佈行”四個大字,心道,這就是那黃老大口中所說的地點瞭。黃小四進屋後,文璋隨即輕輕一躍,落在瞭院內。

“二叔,這次小四是同少族長一道前來溫州的。”

被稱作二叔的中年人略微有些驚訝道:“是嗎,黃道來瞭?”

“正是,我們剛到一會,就住在溫嶠嶺客棧。”

“黃道也是,來瞭也不住在二叔這裡。對瞭,小四,你們來此何意?”

“二叔,數日前大嫂又一次私自逃離,族長大怒之下,令我們四處搜尋,後來我們查到大嫂很可能乘船離開瞭烏泥涇鎮,那是一艘開往南方海南群島的海船,於是族長讓少族長帶著我和黃三,前來溫州找二叔,務必要在溫州將大嫂截住。”

“小四,你言中的大嫂是不是當年黃道的那位童養媳老婆?”

“是啊,二叔。”

“不就是一女子,值得如此大動幹戈嗎?”

“二叔,您很多年沒有回去過瞭,我烏泥涇鎮黃傢以織造為生,遠近聞名,雖然近年來受到戰亂的影響,但黃氏佈匹卻仍然尚能支撐,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大嫂。”

“胡說,我黃氏織造技藝乃祖宗所傳,怎麼會是這個原因?”

“二叔,您有所不知,這十餘年來,隨著族中幾位上師的相繼離世,傢族頓時顯得青黃不接,後繼無人啊,唯有大嫂的織造技術獨樹一幟,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隱隱約約已經接近大師的境界。”

“什麼,大師境界?”二叔大為吃驚道,“我記得傢族中的幾位上師始終就沒能突破上師的瓶頸,沒想到一個黃毛丫頭反而率先達到這般境界。這個,這個也太難讓人相信瞭吧。”

“二叔,是很難讓人相信,但這是事實。二叔,您的佈行中最好賣的幾種佈匹可都是出自大嫂之手啊。”

“既然如此,她為何要逃離我族?”二叔更加疑惑道。

“唉,這事說來話長。”黃小四嘆瞭口氣,同情道,“二叔,您也知道大嫂是少族長的童養媳,大嫂從小傢境貧寒,而且很小就失去瞭全部骨肉親人,孤苦無依,隻能到族長傢做瞭童養媳。雖然大嫂起早貪黑地幹活,卻不能讓族長滿意,幾乎天天挨打,少族長也和族長一樣,動不動就伸手大人,長此下去,大嫂自然受不瞭,便逃瞭出來。族長一來擔心傢族織造技術外傳,二來又怕失去大嫂這棵搖錢樹,便讓我和三哥跟隨少族長南下溫州,一定要將大嫂帶回。”

“大哥也的確做得有些過分瞭,小四,正常情況,從黃浦江下來的船隻明日巳時左右會抵達溫州碼頭,我這就去下府衙船舶司,讓他們協助上船搜查,隻要她還在船上,這隻是小事一件,溫州府船舶司二叔是月月進貢的,何況這事又不違反我朝律法。隻是,事情一瞭,我和你們一起回去一趟,務必要說服大哥,不能隨意打人瞭,特別是對於一位可能成為大師的織造師。”

黃小四興奮道:“如果二叔能夠回傢勸說,那就最好瞭,我們都知道族長唯一能接納別人意見的,就隻有二叔您瞭。其實我們下面之人大都很同情大嫂,隻是,唉,算瞭,不說瞭。”

“恩,小四,你先回去吧,明早讓黃道來佈行,我們一起去碼頭。”

“是,二叔,那小四就先回去瞭。至於大嫂逃離的原因,二叔千萬別告訴別人是我說的。”

“好。”

黃小四沒有過多停留,立即沿原路返回瞭溫嶠嶺客棧。

幾乎同時,文璋也來到我的屋內,將黃小四和其二叔的對話全部告訴瞭我們。

“恩,文璋,知道瞭。”我聽完後,想瞭想道,“先生,今夜輪流監視黃小四等人,明日一早我們也去碼頭瞧瞧熱鬧吧。”

袁棘道:“是,公子,我會安排的。”

“黃道?黃道婆?會是她嗎?”我心道。

隻是那黃道也就三十來歲,那麼他的童養媳也不過二十多歲甚至更小,和我印象中那位織造業大師的年齡相差太大。黃道婆是一位老太太,而這位卻是年輕女子。

黃道婆就是松江府烏泥涇鎮人,難道這又是巧合?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