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黃道婆

作者:菜無心不活 字數:2540

第146章黃道婆

陸秀夫建立的龍牙情報部已經延伸到全國各地,離臨安最近的兩浙路,每個州府縣衙都有瞭聯絡站,其存在形式五花八門,有酒樓,青樓,客棧,茶樓等。

溫州府的聯絡站就是這間碼頭邊上最大的茶樓—瑞安茶樓,取名祥瑞安康之意。茶樓上人來人往,生意極好,完全不亞於處在臨安繁華鬧市的茶樓。大凡在溫州暫歇的船員,上岸後都會在瑞安茶樓喝上兩杯茶,稍事休整,或進城遊覽,或返回船上睡覺,而碼頭上的腳夫累瞭,也會到此喝上一杯,三五人聚上一聚,聊聊最新的軼事。是以這茶樓上三教九流,什麼人都有。

我們坐在樓上最好的一間房內,一邊喝茶,一邊吃著溫州特有的小點。遠處望去,海天一色,晨風輕吹,別有一番滋味。

“有船到瞭,快走。”巳時剛過,就聽見茶樓外有人大聲吼叫到,隨即好幾撥腳夫迅速地向碼頭跑去。這時代的船隻大都是以貨運為主,所以每到一處碼頭,腳夫們就有買賣做瞭。

茶樓老板李山恭敬地站在我們面前,看瞭看到港的船隻,介紹道:“公子,這艘船應該就是來自上面松江府的華亭號,船老大名叫楊世康,為人忠厚善良,常年往來於海南群島與松江府一帶。”

“恩,那我們也去看看。”

混在人群中,李山帶著我們來到瞭碼頭邊。空手的腳夫們等著接貨,而不少挑著貨物的腳夫也準備往船上裝貨,一時間華亭號旁邊擠滿瞭人群。

這時,就見十多名身著衙役服裝的船舶司巡檢徑直來到華亭號前,為首之人道:“例行檢查,爾等稍晚再上船裝卸。”

“咦,怎麼今天抽查啊。”

“是啊,好多天沒見到船舶司上船檢查瞭。”

李山也道:“公子,這種例行檢查已經很少見瞭,來往的船隻都懂得溫州船舶司的規矩,隻要給瞭份子錢,一般都不會查的。奇怪,楊世康不該不懂這個規矩啊。”

船老大楊世康見狀急忙上前道:“成爺,各位爺,我們華亭號停泊溫州府多次,所帶貨物均是符合我朝律法,決不敢私帶違禁品,而且每次的份子錢也絲毫不少,這點小意思,大傢喝喝茶。”

為首成姓之人也不客氣,接過一錠官銀道:“楊老大,我等也是奉命行事,吃這碗飯,也不敢違背上命,例行檢查,大傢都是熟人瞭,這次抽到你們華亭號,楊老大見諒,我們盡快就是。兄弟們,動作快點,不要影響楊老大的買賣。”

十多名船舶司衙役齊聲應諾,快速進入華亭號內。

方靈眼見,道:“哥,那後面兩名衙役好像是黃三和小四。”

“不錯,正是。”文璋也道。

“恩,看下去吧。”

沒多久,衙役們帶著一位衣衫襤褸的年輕女子出來,那女子皮膚微黑,身材苗條,大大的眼睛中露出少許恐慌之色。那姓成的為首之人冷笑道:“楊老大,這次我也幫不瞭你,還說什麼是你的遠房親戚,你看看,人傢傢人都找來瞭,你還有什麼話說?”

楊老大也不知該如何回答,隻是嘆氣道:“黃姑娘是個好人啊。”

“楊老大,現在本巡檢懷疑你拐賣人口,來啊,將這二人帶到船舶司,讓大人發落。”

那年輕女子慌忙說道:“這位大人,不是這麼回事,和楊老大無關,是我自己偷偷跑上船的。”

成巡檢道:“有沒有關系不是你我說瞭算,這國有國法,傢有傢規,到瞭船舶司,我傢大人自有分曉。”

年輕女子哀求道:“大人,求求你們,放瞭楊老大吧,這事真的和他沒有任何關系,我和你們去就是瞭。”

“走吧,別廢話瞭。”

“楊老大,這次連累你瞭。”

“黃姑娘,別說瞭,是我沒能幫得瞭你啊。”

船舶司很近,就在瑞安茶樓旁。

文璋指著門前一人道:“公子,那黃道旁邊之人就是黃傢的二叔。”

成巡檢走到門前說道:“黃先生,人已經帶回瞭。”

黃二叔笑笑道:“辛苦瞭,成巡檢。晚上老夫在忘憂樓備下酒席,到時你和你傢尤大人一同前去。”

“行啊,黃先生,那人就交給你瞭。”成巡檢笑道,“晚上再好好與先生喝上兩杯,這女子你們帶走吧。”

成巡檢將楊老大帶入船舶司後,黃道伸手便是一記耳光:“你這賤人,膽敢逃跑,哼,本公子讓你跑,有本事再跑,天涯海角也會將你抓回。”

年輕女子捂住臉,怒視著黃道:“你們先把那位楊老大放瞭,我就跟你們回去。”

“還敢講條件?”黃道一怒之下,又伸出右手,想要再打對方一記耳光。

方靈看得怒火頓起,正欲上前,卻見二叔呵斥道:“黃道,不得動手。”

黃氏傢族中,黃道和其父親黃傢族長都有些懼怕這位二叔,黃二叔自幼學過武藝,加上黃傢佈匹全靠其二叔銷往各地,黃道可以不給其父面子,但是卻不敢不給二叔面子。

二叔轉頭又看瞭看年輕女子,道:“先回佈行再說。”

哪知年輕女子堅持道:“你們先放瞭楊老大,不然我是不會跟你們回去的。”

黃道一聽,怒火再生,大聲說道:“黃道婆,夫為妻綱,你竟敢三番五次頂嘴,剛才若非二叔在此,看我不打死你這個賤人。”

“黃道婆?難道還真是此人。”

後世讀過書的人都知道黃道婆,其名聲雖然不如文天祥響亮,但卻要遠遠大過同為宋末三傑的陸秀夫,張世傑。黃道婆,大約生於南宋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自幼聰穎過人,卻因傢中貧窮成為同族族長傢中的童養媳,後不堪傢暴,南下海南,十三世紀末返回上海,將織造技術推廣到一個新的高度,廣受後人敬仰。

這可是宋末民間的科學傢,是個人才啊,如果有瞭沈逸秋,全覺的幫助,黃道婆也不用去海南,就能創新改良織造技術瞭吧。

我正想著,卻聽見黃道婆突然笑瞭起來:“夫為妻綱,黃道,你有把我當作你的妻室嗎?三哥,四哥,你們也都在,你們公正地說說,我是不是連黃傢最下等的仆人都不如,甚至連豬狗也不如。這次出來,我根本就不打算回去瞭。”

黃三,小四哪敢回答,齊齊看著黃道。

二叔皺瞭皺眉道:“黃道婆,我是你二叔,你的事情我也多少有聞,這次我會與你們一起回去,為你主持公道,至於楊老大,我們也無能為力,這是船舶司的事情,你們都隨我回傢再說吧。”

黃道婆神色堅決:“二叔,您的好意我心領瞭。當日若非楊老大相救,我早已不在人世,救命之恩不能不報,我的命是小事,但恩人之命卻是大事。誰能救出楊老大,我就跟誰走。”

二叔心裡也有些惱火,心想,自己已是好言相說,憑自己在黃傢的身份,這丫頭竟然還是不給面子,何況船舶司之人也都不是善輩,要放出楊老大,又得花上一大筆銀子,這值得嗎?

如果我是二叔,早就答應瞭,多少銀子都值得的。黃道婆此時還隻是織造業的上師,不過我卻知道,不出數年,黃道婆就能成為這個行業的超級大師。

黃道哪裡能咽下這口氣,對黃三道:“黃三,小四,將這賤人拖走,省得在此丟人現眼。”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