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聖者
“農村包圍城市。(.com全文字更新最快)”在我說完後。段東樓不自覺地嘀咕瞭一聲。
在這點上。段東樓的悟性要遠遠高於段恒。稍加思索後說道:“公子高見。公子之意貧僧大致明白。這次蒙古軍及段實軍進攻西口山。貧僧也采取瞭和公子相同的思路。沒有硬拼。貧僧帶著三百多人的小隊。佯裝從南面突圍。引開瞭敵人的主力部隊。而大隊人馬卻在貧僧三位徒弟的帶領下。進入瞭北部的大山之中。那片山脈人煙稀少。地形復雜。實為藏身之絕佳區域。唉。隻可惜瞭隨我一起的三百勇士。全都戰死沙場。”
“段東樓。你能有此思想很好。我也就放心瞭。好好休息一晚。明天讓苗寨之人送你渡河吧。”
“是。公子。那貧僧明日便啟程前往天龍寺。”
“恩。你自己註意安全。更要註意段恒的安全。”
“貧僧明白。”
段東樓走後。我隻覺倦意頻頻。便上床小睡瞭一會。
吃完晚飯。我在屋裡單獨召見瞭洪源大巫師。我打算把烏河寨當做日後征討大理的橋頭堡之一。自然應該將我的真實身份告訴洪源。以期獲得他們的最大支持。
“聖者。您有事。”
“恩。洪源大巫師。請坐。”
“謝過聖者。”
“洪源。在前往大理天龍寺之前。我曾經告訴過你。我會讓跟隨我的人過上好日子。”
“是。聖者說過。”
“既然大巫師你將我當做你們的聖者。(.Com)那麼我作為一名聖者。自是不能空口許諾。我所說的這句話並非隨口亂講。這是因為我的身份。或許你說得不錯。我是你們的聖者。但是。我還有一個身份。也就是我真正的身份。洪源。我就是當今大宋朝的皇帝。”
“宋朝皇帝。”洪源雖然略顯驚訝。卻也不像段恒等人聽說我的身份時那種大吃一驚的模樣。
“正是。”
洪源跪倒在地。行大禮道:“草民洪源參見皇上。”
“大巫師快快請起。”
“謝皇上。”洪源站起後接著道。“皇上。在草民心中。皇上首先是我們苗人的聖者。然後才是宋朝的皇帝。”
“恩。無妨。”
苗族對於漢人的統治一向頗為抵觸。而烏河寨和身處大宋內地的湘西苗傢還有個很大的區別。烏河寨處於大理與宋朝接壤處。窮山惡水。屬於兩不管地帶。後來蒙古人占領瞭大理。也對烏河寨不理不聞。所以。烏河寨的苗人對於任何政權都沒有歸屬感。
洪源解釋道:“皇上。烏河寨因位置之故。一直以來都是無人管轄。宋朝也好。蒙古人也罷。都不曾過問。這就養成瞭烏河的**性。還請皇上恕罪。”
“洪源。這是朝廷之責。並非你們之錯。烏河寨本來就屬於我大宋的領土。然歷代官員都沒有關心過你們。過得好還是不好。都從未上報過朝廷。甚至在我朝三百餘年間。都沒有官員來過你們這裡吧。”
“皇上。的確如此。”
“所以朕說這是朝廷之責也。”
洪源內心頗為感動。言道:“皇上。我烏河苗寨忠於聖者。既然聖者就是宋朝皇上。那草民等自會忠於大宋。”
“好。大巫師。朕既然向你說明瞭朕的身份。自然就會帶領你們烏河苗人。乃至我朝境內的所有苗人走向富裕之路。”
“請皇上指示。我們烏河寨該如何從事。”
“洪源。當今的局勢你也十分清楚。十年前。蒙古人攻占瞭大理。形成瞭對我朝的合圍。在這十年中。我大宋朝廷朝綱不舉。以致隻能收縮防守。形勢於我頗為不利。朕自登基以來。革除瞭朝中之陋習。今朝政逐漸走向清明。朕相信在未來的宋蒙大戰中。我朝必定會大獲全勝。這次。朕往大理。就是聯合原大理國的抗蒙力量。晚間吃飯時。你也見到瞭那位蒙面僧人。他就是舍利畏。”
洪源驚道:“舍利畏。這兩年在大理鬧得人人皆知的舍利畏大師。”
“不錯。正是此人。舍利畏乃是當年大理三王子段恒的貼身侍衛。真名叫做段東樓。朕已和段恒達成協議。共同抗蒙。朕將你們烏河寨作為雙方的聯絡點。這就是你們的第一項任務。”
“是。皇上。”
“第二項任務還是同軍事有關。大巫師。烏河寨地域廣闊。又處偏遠山區。不會引起蒙古人的註意。因此朕打算在此駐紮一支精兵。總兵力會在四、五千人。由你統一指揮。這支隊伍由三方面的力量組成。一是你們這裡的山寨護衛。一是湘西田景頭人的兩千苗族勇士。還有就是朕會派來兩百名臨安將士。負責烏河軍的訓練。當然。目前你們這裡的護衛人數還不夠。可以在周邊地帶招兵買馬。由朕撥給你們軍餉開支。朕建立這支部隊的目的就是要在適當的時候西渡黃泥河。配合我廣南軍區的將士。一舉拿下大理。”
“第三項任務就是要發展烏河寨的經濟瞭。要想富裕。發展經濟是唯一之道。我們不能等到消滅瞭蒙古人再來發展。而應該同步進行。”
洪源猶豫瞭一下道:“皇上。第二項任務草民認為沒有問題。我烏河寨自會全力配合。至於第三項嘛。皇上。我們這裡大都是山區。不適合種植農作物。又該如何發展經濟。”
“大巫師。朕所說的經濟並非單指農業。也包括手工業、商貿業等。烏河寨地處丘陵地帶。周圍又都是高山峻嶺。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地發展經濟。比如。你們這裡盛產油菜花。而這種油菜花籽是可以用來榨油的。你們可以嘗試下制作成品食用油。然後再銷往其它地方。”
“皇上。黃泥河兩岸的村民大都種植油菜花。這中油菜花籽的確可以榨油。隻是怎麼才能賣出呢。”
“洪源。你知道湘西苗寨的鎮溪村貿易中心嗎。”
“皇上。草民不知。”
“湘西田景頭人所處的苗寨和烏河寨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也是以山區為主。他們那裡的山區物產豐富。有藥材、菌菇、獵物等。原本的湘西苗寨消息相對蔽塞。山中的物品也是不易賣出。後來在官府的協助下。在鎮溪村開辦瞭交易中心。他們的物品通過交易中心順利地賣到各地。當然。朕所說的隻是一個事例。對於烏河寨的具體情況朕並不瞭解。此事你們好好商議下。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拓展思路。集思廣益。總會有辦法的。對於你們這裡。朕一定會大力支持。”
“是。皇上。晚些時候。草民和寨子中幾位長者合計下。”
“恩。還有一點。朕知道你們苗人寨子中都沒有學堂。打小所學的知識大都是靠巫師的傳授。因此苗人中能夠識字看書的人很少。朕打算在你們這裡開辦一所希望學校和希望醫館。以幫助你們這裡的孩童書。百姓看病。大巫師覺得如何。”
“學校。醫館。這可是我們烏河乃至整個苗傢山寨都缺乏的啊。”
“大巫師。普及教育乃是朕制定的一項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