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5章針鋒相對
殿中的大臣們全都默不作聲。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將。大傢心裡都很清楚。再堅固的城池也會有被攻破的一天。哪該如何是好呢。雖然眾人各自均有想法。卻將眼光齊齊地向我。
“朕也贊同這種堡壘遲早會被攻破的觀點。所以。朕認為。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就像一千多年前的漢朝。漢武帝為瞭邊境的一勞永逸。在機會成熟時。派出名將衛青、霍去病。率領大軍三次出擊匈奴。幾乎將匈奴打殘。這才基本上解決瞭自西漢初期以來匈奴對中原的威脅。出現瞭國傢長治久安的局面。對於未來的宋蒙大戰。朕也會如此。不死不休。將對手徹底打殘。決不讓蒙古人有半分翻盤的機會。”
著眾人的一臉驚訝。我停瞭停繼續道:“大傢一定會認為。當年的漢朝。實力超過匈奴。才有可能。而今的宋朝實力還不如北方蒙古。朕為何有此信心呢。這點其實很簡單。隻要我們君臣上下。朝內朝外。同心協力。延續數千年的大漢文明必將傳承下去。我大宋王朝也終歸會站在世界之巔。忽必烈的五十萬蒙古大軍算什麼。在朕來。隻不過是頭紙老虎而已。呵呵。師臣。你說是嗎。”
賈似道見我突然點其名。隻好答道:“是。陛下聖明。”
我瞭眼賈似道。笑道:“各位愛卿。你們有信心嗎。你們希望成為中興之臣。流傳千古嗎。你們希望建功立業。成為我華夏一族的驕傲嗎。”
或許是我的信心。我的笑容感染瞭大傢。眾人不約而同地言道:“臣等願意。臣等必會追隨陛下。建立不世功勛。”
“好。各位愛卿。今後的工作重點。大傢都要圍繞著抗蒙滅蒙這個中心。在這點上。朕絕對不允許有不同的聲音出現。今rì朝會到此結束。師臣。通知軍務院、兵部及樞密院相關人員。一刻鐘後到後殿開會。文天祥文愛卿。你也出席。在接下來的軍事會議上。朕會說明。為什麼說忽必烈的五十萬大軍是紙老虎。為什麼說朕有信心。當然。因為這是我朝的機密。所以大傢隻需知道有這麼回事便可。至於原因。就隻限於軍方高層知道就行瞭。退朝。”
既然朝中將我塑造為神。那我自該做神秘狀。讓大臣們在不知不覺間充滿必勝的信念。
後殿。
我盯著墻上的軍事地圖。想象著蒙古三路大軍從四川、襄陽、江淮三地同時發動進攻。高達、張玨。呂氏兄弟、李庭芝和夏貴各率一支大軍分別與之對壘的場面。勝負究竟會怎樣呢。
在我的記憶中。消滅南宋的蒙古將領主要有阿術、伯顏、阿裡海牙及張弘范等。從忽必烈公開的征南將領。幾乎集中瞭蒙古大將中所有的jīng英。按照蒙古東、中、西三路大軍規劃的數量來。中路為最。也就是襄陽會成為今後大戰的主戰場。這一點有劉整等人獻計獻策的因素。也有呂文德貪得無厭的原由;四川戰區。高達可以利用蜀中之險。緊守各處要道、隘口。第一時間更新張玨則利用chóngqìng城之堅固。扼住長江上遊。而江北平原有李庭芝和夏貴兩員大將。隻需協調好兩人的從屬關系。讓揚州軍和廬州軍毫無間歇地共同作戰。自也應當無礙。關鍵的襄陽戰區。我打算親自率領臨安軍區和禦林軍前往。會一會蒙古名將阿術、伯顏等。
“蒙古三路大軍征南。那海上呢。”我將視野投向東部沿海。想道。“劉整不是說要打造一支超越大宋的水師嗎。以忽必烈之能。自然不會成立無用的水師萬戶府。也就是說。除瞭陸地之外。李北洋和劉整還會在海上決一雌雄。”
想著想著。第一時間更新我突然想起瞭三國時期的蜀漢。劉備白帝城托孤後。曹cāo聯合東吳。分五路大軍齊伐蜀國。一時之間令成都人心惶惶。而諸葛亮卻閉門不出。隻讓劉禪及朝中大臣不知所措。無奈之下。劉禪親臨相府。才得知諸葛亮在屋裡苦思冥想。最終想好瞭對策。
正當我想到這出戲時。賈似道率領陸秀夫、范文煥等人走瞭進來。
“參見陛下。”
“恩。免禮。各位。坐下開會。”
“謝陛下賜座。”
“各位愛卿。忽必烈的告示相當於對我朝所下的宣戰書。從即rì起。我朝也需要針對其告示做出我們的軍事佈局瞭。這就如下棋一般。既然對方已經下出瞭第一招。那我們自然要做出應對。不管蒙古人的這招是虛是實。都表示棋局已經開始瞭。在開會之前。朕突然想到。蒙古劉整不是叫囂著要打造出一支無敵水師嗎。如果其言不假。那蒙古就會是四路大軍南下瞭。”
陸秀夫道:“陛下。這種可能很大。”
我指著墻上的地圖道:“各位請。蒙古水師可以從三路發起進攻。。一是從長江上遊順流而下;第二路就是經漢水南下。未來的襄陽之戰是水陸兩軍的聯合之戰。朕研究過襄陽城防圖。蒙古人若要拿下襄陽。勢必需要水師之助;第三路則是經東部沿海。直接南下。這一路下來。就會威脅到我朝的兩浙路。”
水師統帥李北洋道:“陛下。臣以為。長江水域有chóngqìng府釣魚城所阻。張玨將軍和彭大雅大人駐守chóngqìng。蒙古人勢必難以討好;漢水流域屬於內河。以劉整之能。是完全可以打造出適合內河的戰船。而我襄陽守軍盡是陸軍。所以。我朝駐守漢水的水師當加強;至於海路。臣以為將會是逆賊劉整的主要進攻路線。因為海路最適合大規模的水師之戰。劉整想要證明自己。就要在海路擊敗我朝水師。而且。從北往南。可以威脅到我朝的腹地--江浙路。當然瞭。我朝之水師也可徑直北上。威脅蒙古國的腹地。因此。海路之戰會是雙方水師交戰的重點。陛下放心。即便我朝沒有巨艦。沒有神器。臣相信我朝水師也一定會戰勝蒙古水師的。”
我點點頭道:“好。李愛卿。朕信之。朕問你。你們水師前去探查去往高麗的海路。結果有瞭嗎。”
“回陛下。已經完全清楚瞭。”
“恩。不錯。各位。下面正式開始今rì的軍事會議。”
賈似道難得如此積極。竟然率先發言道:“陛下。既然蒙古人弄出個征南告示。那我朝也該針鋒相對。成立一個北伐指揮部。同樣也昭告天下。”
“師臣。提議甚好。準奏。君實。這事就交給你們軍務院。你們也弄一個相似的告示出來。以平息我朝百姓的擔憂。打擊忽必烈的囂張氣焰。陸愛卿。范愛卿。對於忽必烈的告示。你們軍務院和兵部有何法或者應對措施。”
“陛下。”陸秀夫站起道。“昨rì接到消息後。軍務院便和兵部連夜就此事進行瞭商議。大傢認為。蒙古方面的消息絕不是無的放矢。而是大戰前的信號。其目的首先是想給我朝將士和百姓造成恐慌心理。是以。剛剛太師大人的提議臣等也都認可。軍務院和兵部今rì一早便以六百裡加急通知瞭各大軍區。讓他們隨時註意各地蒙古軍隊的動向。嚴令各軍區務必小心從事。同時。也告訴他們暫且以不變應萬變。苦練內功。隻要自身軍力過硬。便能隨時打硬仗。另外。還有三條措施。一是加大北方的斥候力量。二是令各軍區每隔十rì的旬報改為每隔五rì一報。三是將軍需道路的檢查周期從原來的三月一次變為一月一次。以保證軍需物資的暢順。陛下。還有一點。是有關合並揚州軍區和廬州軍區。成立江淮軍區之事。雖然大傢都認為利大於弊。但對於合並後的軍區制置使人選卻搖擺不定。”
夏貴和李庭芝都是當世虎將。難也就難在這裡。一山不容二虎。兩軍區合並。誰為首。南宋百年間。這兩大軍區時而合時而分。始終沒有一個定論。
我想瞭想道:“這事待年底各軍區制置使回來時。朕再做決定。”
“是。陛下。”
“對於未來的宋蒙大戰。朕認為在主力戰場上。歷經三個階段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朕之前說過的。防禦、相持和反攻。當然。朕所說的防禦已經不是消極、被動、單純的防禦瞭。而是要利用我朝城池之堅固。盡可能多的將蒙古軍隊的有生力量消滅在城墻下面。在相持階段。則可以通過偷襲、伏擊等多種方式。揚我步兵之長。局部蠶食敵人。要讓蒙古士卒覺得草木皆兵。到瞭反攻階段。則是我軍要進攻敵人的城池瞭。因此。軍務院和兵部現在就需要著手制定不同階段的作戰戰術概要。年底時正好和各軍區商議。”
“是。陛下。”陸秀夫和范文煥齊聲道。
“另外。在年底之前。你們還需做出登陸高麗的詳細方案。朕打算在明年一開chūn便出兵高麗。爭取在蒙古人南下之前先拿下高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