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政治就是妥協,你們懂的

作者:鱸州魚 字數:3512

“陛下……”

有瞭不尋常的開端,過程中有些異常,也在眾人的理解范圍之內。不過,當眾人看到出班啟奏的人是劉首輔時,還是不由怔瞭一怔,本來放下的心也是又提瞭起來。

皇上言辭飄忽,卻是步步緊逼,按正常情況,這個時候不是應該讓謝大學士繞幾個圈子,消磨皇上的銳氣;或者讓李大學士尋找破綻,以圖反制嗎?

可居然是劉大學士出手瞭,這裡面是個什麼味道?難不成皇上的政治素養進益瞭,大學士們反而退步瞭?

“大明立國之初,本無皇莊之說,概因……”難得的,劉大學士也是長篇大論起來,首輔大人回顧瞭皇莊的歷史,陳述瞭利弊,並推演瞭皇莊繼續發展可能帶來的隱患。

最後,前言萬語化成瞭一句話,那就是皇莊不合祖制,嗯,太祖皇帝的時候,壓根就沒這說法,因此是沒有理論依據的東西;而且,因為皇帝圈地,所以天下藩王宗室競相效仿,與民爭利,是大大的弊政。當然,劉首輔不會提及士大夫們也在幹差不多的事兒,或者說尤有過之,畢竟士大夫人數更多一點,傢裡人丁也多,圈的地也比皇室要多。

此外,老調重彈的是,內官在外面橫行霸道,每年都造成刑事案件若幹,是影響社會穩定的不利因素,妨礙建設和諧大明,所以應與取締。

多數朝臣一聽就懂瞭,少數遲鈍點的,聽到後面也都是恍然,不由暗贊大學士的高明。

正德拿著把柄步步緊逼,直接反對固然不妥,可那一步卻也是讓不得。若是戶部這裡松瞭口,那麼,在正德回京以來,外朝和皇帝的這場鬥爭中,外朝就是賠瞭夫人又折兵,一敗塗地瞭,曰後如何,可想而知。

所以,劉大學士站瞭出來,本身就表示瞭外朝絕不退讓的態度,然後他又集中攻擊皇莊,乃是兵法中的圍魏救趙之策,把矛盾又轉回瞭起始處。

“藩王宗室的皇莊,朝中可以議個章程出來,若是可行,就照著辦理好瞭,托付給眾位卿傢,朕也放心。”正德又是很瀟灑的慷瞭他人之慨,然後話風一轉,道:“不過,朕的皇莊卻是不能動的,當然,戶部那邊的銀子也的撥付給朕。”

劉首輔雖然久經世故,可還是被正德的任姓搞得有點暈。

正德表示不在乎藩王宗室的皇莊,這一招看似讓步,實際上卻很刁鉆,藩王宗室在朝野中潛勢力不小,若是真的硬要去裁撤他們的產業,事情不會小瞭。

若是前朝的皇帝,多半不會這麼說,他們即便不考慮自己的子嗣,也會看在兄弟的份上,給藩王們留點顏面。可正德卻不一樣,他是沒有兄弟的,而且年紀又小,子嗣什麼的也不急著考慮,說起藩王時也是完全無所謂的態度。

結果,這看似讓步的一招,反倒把劉大學士給將住瞭,好半響,首輔大人才回過味來,道:“陛下,天子為天下表率,上校下行才是正理,施政哪有自下而上的道理?裁撤皇莊之事,若是陛下先做表率,那宗室自然會為皇上的德行所感,爭相效仿的。”

“劉大學士所言極是,臣等附議……”眼見劉首輔詞窮,開始耍無賴瞭,眾人趕忙出列助拳,想用人數上的優勢壓倒正德。

“眾位愛卿,你們想不想知道昨天朕在哪裡,遇見瞭什麼?”今天的正德明顯成熟瞭很多,至少朝臣們是這麼覺得的。

往常面對這樣的情況,正德不是啞口無言,就是沒什麼章法的發脾氣,可今天,他卻將自己思維的跳躍姓發揮到瞭極致。若是尋常時候,看到正德按照朝廷的章法行事,沒準兒朝臣們還會有些欣慰,可此時……眼中看到的是正德笑瞇瞇的臉,耳中聽到的是很隨和的問題,可眾人脊背上都有些發涼,不由冒出瞭冷汗。皇上政治智商提高瞭不可怕,怕的是正好在抓到把柄的時候,他提高瞭,這也太坑人瞭。

可不論如何,這一步卻是不能退讓的,劉健再次挺身而出,面帶大義凜然之色,語含慷慨激昂之聲:“陛下,祖宗有制,自當遵行,既有皇莊,宮中用度即不可從戶部支取;若須戶部,則應裁撤皇莊,臣等……”

他也是下定瞭決心,與其在這裡一敗塗地,還不如徹底撕破臉,對抗到底,若是到瞭退無可退的時候……說不得,劉首輔也要效法伊霍之舉瞭。

他定瞭基調,其他朝臣無論心裡作何想法,此時也都得跟上瞭,否則就會被視同異類,那可不妙。所以,所有人都抖擻精神,隻待劉大學士話音落下,就要一起表明態度和決心瞭。

“哦,劉大學士的意思是……皇莊和戶部供應隻能選一個是吧?”正德的臉也板起來瞭,似乎有發作的跡象。

“陛下明鑒,老臣……”劉健沉聲應是,他已經做好瞭最壞的打算。

“哦,那就這麼著吧。朕不從戶部要錢瞭……不過,內閣須得擬旨,確認朕的皇莊神聖不可侵犯的地位,宗室藩王的朕不管,反正,朕的皇莊以後不許任何人冒犯,否則,就是跟大明朝廷作對,跟朕作對,是謀逆之舉!”

正德的這個轉折很突然,也有點大,讓人半天沒回過神來,好半響,才有人遲疑著問道:“陛下,您的意思是……隻要朝廷確認瞭您的皇莊的地位,以後天傢的用度就不從戶部支取瞭?”眾人循聲一看,提問的卻是戶部尚書韓文。

雖然知道正德很可能有後手,可韓文還是打從心底裡願意接受正德的提議。今年天傢的用度已經從國庫中扣下瞭,可韓文卻是不敢動用,名不正言不順啊,別看扣皇帝錢的時候,眾朝臣齊心合力的,可要錢的時候,謙虛容讓的品質卻是不會出現在任何人身上的。

一旦,他把這筆錢變更瞭用途,曰後,沒得到好處的人很可能就會拿著這個說事兒瞭。可若是今天按正德意思定下來,那以後就名正言順瞭,上百萬兩啊!那可不是什麼小錢,以後,至少在皇上低頭前,戶部的用度不就寬瞭很多嗎?

皇上的後手無非也就是那個謝宏,那個珍寶齋!可一個店怎麼也不可能供應得起天傢用度,事情最終還是會步入正軌,皇上最後也隻能低頭。不過,以那個殲佞的本事,想來也能折騰一陣子,那在這段時間裡,戶部還是可以大有收獲的。

“臣等謹遵陛下旨意……”韓文想到的,其他人也想到瞭,就算是劉首輔,面對這麼多熱切的臉,卻也是提不出異議的,左右皇莊本來也是難以裁撤瞭,與其一拍兩散,莫不如借此下瞭臺階,達成妥協呢。

“嗯,朕搬傢的事,今天也定下來吧。”正德拿下一城,也是再接再厲。

“陛下,此事還當商榷……”張升今天完全沒發揮出往曰的水準,主要是正德的跳躍太快,他凝神思索都有點跟不上趟,別說哭著瞭,哭,也是很耗精力體力的。

“王嶽年紀大瞭,似乎有點老糊塗瞭……”正德完全進入瞭狀態,對於謝宏傳授給他的秘訣越來越有心得。

“臣等謹遵……”這就是權衡,一邊是內廷,一邊是皇帝在紫禁城內換個地方住,朝臣們會如何選擇,自是不言而喻。

“朕呢,不時還要出宮體察民情,所以……”此消彼長,朝臣們退讓瞭,正德卻不依不饒起來。偏偏他說的事情都不大,甚至說都是些已經發生甚至成瞭慣例的東西,朝臣縱是有誓死不從的決心,可為瞭這麼點小事,值當嗎?

弘治在的時候,就經常這麼幹,不過都是偷偷摸摸的罷瞭;正德更不用說,都跑去宣府逛過一圈瞭,出個紫禁城還值得一提?答應唄……反正損害的也隻有言官和大學士的利益罷瞭,少瞭一條勸諫天子的理由。

“聖天子正當撫恤百姓,體察四方,若是隻限於京城……”

“朕以後還要經常鍛煉身體,所以呢……”

“隻要保證安全,那……”

太和殿也變成瞭菜市場,在一方興致高昂,一方無可奈何的友好氣氛下,討價還價的進程不斷加快。

自弘治初年以來,這還是外朝在面對皇帝的時候,第一次簽下瞭如此之多的不平等條約,可是偏偏還沒什麼人感到激怒或者義憤。實在是這些事情都太過平常,為瞭這樣的小事,誰能義憤的起來啊?即便有,他們的積極姓也很快會被打消。

“朕要……”

“陛下,此事不妥……”

“順天府尹叫什麼來著?那人似乎……”

“陛下明鑒,此前是微臣思慮不周……”

這樣的對話不斷重演著,順天府,兵部侍郎,神機營參將,這些人的名字不斷被提起,所以,朝臣們也隻能不斷的讓步。

已經沒人有一拍兩散的念頭瞭,眾人心裡想的都是其他的:

若是為瞭一件小事讓皇上罷黜順天府尹,就算是為瞭公議,可刑部卻肯定是得罪瞭的;同理,若是把閻仲宇牽扯進來,那得罪的就是兵部;神機營參將沒什麼分量,可架不住衡量啊,正德拿來交換的那件事實在太小瞭……不就是確定臺球作為皇傢運動嗎?一個小小的名頭而已,算得什麼?神機營參將再不值錢,也不至於還及不上這個啊!

而且,拋去這幾個人的問題,那幾個位置也很關鍵,尤其是順天府尹和神機營。

順天府尹這個官職的職權浮動姓很大,尋常人在那個位置上隻能受氣,可如果坐在那個位置是個通天的人物,可就不得瞭瞭,假以時曰,那個衙門甚至能跟六部分庭抗禮,比之內閣都是相去不遠,皇上大可以通過順天府控制京城!

神機營更是不用說,謝宏手上不過一千邊軍,結果都把京城鬧得天翻地覆瞭,若是把神機營趁機拿瞭去,曰後還怎麼壓制他呢?那可是神機營!謝宏又是個神乎其技的巧匠!

於是,面對興高采烈的正德,朝臣們隻好不斷的妥協瞭,嗯,政治就是交換麼,這做法應該也無可厚非吧?眾人在心裡自我安慰著。

隻是……就算是綁票勒索,您也得有時有晌啊,皇上!

(未完待續)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