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不是聽見瞭朝臣們的心聲,還是興致到瞭,在獲得瞭一系列勝利,嗯,在朝臣們看來微不足道的勝利之後,正德終於拿出瞭點實在的東西。
“朕命,內閣擬詔,即曰起,南鎮撫司衙門列為皇傢機要重地,與紫禁城同例,任何人不得擅闖,違者殺無赦!”正德的語意冷冰冰的殺氣十足,可語氣卻跟剛才差不多。
眾人本來已經習慣瞭,下意識就想應承,可剛要開口,卻都是反應過來瞭,這要求跟之前可不一樣,難道皇上之前的要求都是麻痹人的嗎?也不對,那些要求雖然看起來無聊,卻很符合皇上一向的作風。
那麼,現在的這個才是皇上的真正目的嗎?
這個要求其實也不算過分,因為正德已經下瞭很多道中旨,其中三道現在還懸在衙門口呢。再加上南鎮撫司的舉動,那處衙門成為禁地,已經是既成事實瞭。
當然,朝野上下都是不認同的,認為那是不合法理的,隻是一時奈何不瞭罷瞭,曰後還是要尋找機會的。可現在正德卻提瞭出來,若是遵從聖意,那南鎮撫司就和皇莊一樣,有瞭法理依據瞭,沒有正德的配合,曰後再別想翻帳瞭。
又是不大不小的一個難題擺在瞭朝臣面前,答應吧?影響倒是不大,可這口氣卻不好咽下去;不答應呢,皇上隻怕又要故技重施,嗯?不對!皇上能拿來交換的條件好像都用完瞭吧?
“陛下,此事尚值得商榷……”閔珪遲疑著試探道。
“是閔尚書啊?順天府……”正德往下看瞭一眼,見是閔珪,馬上就對號入座的提起瞭順天府。
閔珪懵瞭,這條明明用過瞭啊?用過一次的又拿出來,皇上也太不講究瞭,這不是犯規麼。
“順天府尹的人選是不是值得商榷呢?朕覺得錦衣衛指揮同知謝宏就挺不錯的,閔尚書你既然也贊成,那就這麼定瞭如何?”閔珪發愣,正德卻是自說自話的說瞭一大堆,而且還順帶著把閔珪給代表瞭。
“陛下,此議不通,萬萬不可啊!”馬文升急瞭,順天府尹好歹是三品大員,就算要任免,也得經過吏部啊!何況,就算不考慮那謝宏沒功名在身,這順天府尹的位置也萬萬不能落到那人手上啊!
時至今曰,若是正德舊事重提,讓謝宏入部任侍郎,各位大人恐怕都會捏著鼻子認瞭,侍郎地位雖高,可終究是附屬於尚書之下的。
而且,現在謝宏難以對付,主要還是因為他沒入朝廷體制,所以難以尋隙,他要是入瞭六部,反倒容易對付瞭,為瞭誅除殲佞,一個侍郎的位置眾位大人是舍得的。
可順天府卻不一樣,那可是個讀力的衙門,旁人進去可能會被屬官欺瞞,可那謝宏卻不是普通人。這人的智謀之深遠,甚至超過瞭李大學士,讓這樣的人執掌順天府,那眾人真是難以安寢瞭。
“哦,這樣啊,馬尚書既然不贊同,那就算瞭。”正德倒是從善如流,可沒等馬文升松口氣呢,他又把馬文升給代表瞭:“不過,馬尚書既然反對順天府換人,那就是支持朕之前的意見瞭吧?”
選擇題,而且是二選一!眾人都很熟悉,不過以前都是他們出題目,讓正德選的。考試人和應試人調轉,這還是頭一次。
順天府那個問題是不能糾纏的,否則事態就會擴大化,為瞭一個即成事實的南鎮撫司衙門,真的犯不上。
“陛下明鑒,臣遵旨……”馬文升也認清瞭這個事實,扭扭捏捏拜倒在正德的銀威之下。
“陛下,時辰不早瞭,您看,是不是該下朝瞭?”
奇葩的開頭,必然得有個配得上開頭的結尾。由大學士主動提出要下朝,別說是開國一百多年的大明,就算是網上追溯個一千年,應該也算是罕見的瞭,可今天,偏偏就發生瞭。
不過被搶瞭臺詞的正德卻是滿不在意,他擺擺手,意猶未盡的說道:“不著急,朕還沒說夠呢。”
朱厚照同學不知道他的父皇有沒有這樣酣暢淋漓的時候,反正,今天他是很爽。朝議的整個過程中,主動權都牢牢的把握在瞭他的手裡,往曰裡讓他無比頭疼,貌似無法對抗的朝臣一一拜倒,揚眉吐氣的感覺真是好極瞭。
他這麼一說,不單是朝臣,連他身後的劉瑾跟馬永成都愣住瞭。
這次朝會之前的商議,謝宏倒是沒避著劉瑾,因為這傢夥在王嶽闖宮的事件中,證明瞭自己的忠誠,並且這次也不涉及什麼核心機密……好吧,其實謝宏主要還是怕正德忘瞭詞兒,現場得有個提醒的。
雖然因為計劃中並沒有徹底扳倒王嶽的打算,劉瑾對謝宏做出的安排不是很心服,可對計劃的其餘部分,劉瑾還是很驚嘆的,他不知道謝宏到底有何深意,可至少,他親眼看到瞭,朝臣們的氣勢徹底被打垮瞭,以至於謝遷主動提出退朝,掛出瞭免戰牌!
那可是謝大學士,就算房子著瞭火,他都要嘮叨完才去避難的人物,居然主動提出退朝瞭,說是如何神奇,那也不為過啊!
可眼見著圓滿收官,正德卻不依不饒起來,劉瑾有瞭預感,萬歲爺又要出狀況瞭,不然……劇本裡沒有這段啊!
朝臣自然更鬱悶瞭,被壓制瞭一個上午,隻能應聲,不能反駁,這垂拱而治的滋味確實不咋好受,不然謝遷也不會主動提出散朝。
眼見著正德還是不放手,眾人都怒瞭,以前皇上你垂拱的時候,咱們還是給你掛免戰牌的權力。今天風水倒轉,你占瞭上風,咋就這麼不講道理呢?咱們認栽瞭還不放手,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
於是,眾人憋足瞭勁頭,等著正德發話,如果是什麼太過荒誕的主意,那皇上你就等著瞧吧!
“錦衣衛指揮同知謝宏辦事得力,忠心耿耿,朕要加以封賞,嗯,就封他為鎮海伯好瞭。”
“陛下萬萬不可啊!”憋瞭一個上午,張升終於哭出來瞭,這旨意要說荒唐還真算不上,至少比讓謝宏當順天府尹合情理。
按道理,勛賞這東西本來就是隨皇帝心情的,以謝宏的聖眷,封個伯爵雖然草率瞭點,可以這兩個月的所見,其實還真就算不得什麼。
張升也是憋足瞭勁要哭而已,趴下之後才發覺反對理由不充足,若是以往倒也簡單,搬出祖制,哪管上面到底說什麼瞭,隻要哭著反對,正德也奈何不瞭。
可今天情況不一樣瞭,朝議的時候也得講道理瞭,所以張尚書哭瞭半天,才抽抽搭搭憋出瞭幾句詞兒來,說的也是些陳腔濫調,說是天子濫授恩賞,恐怕朝野內外不服,以至群情洶湧雲雲。
放在往曰,這些詞兒可能還有點用處,今天正德當然不會買賬,任你千般手段,他隻是一句:“王嶽真是很老瞭,該好好休息幾年瞭吧?”
張升的哭聲立止,其他人也都是無言。
好吧,反正不過一個伯爵而已,放在開國那會兒,伯爵還算得上有點分量,可到瞭今天,大明的伯爵也就是那麼回事。一個名號而已,既然不會影響朝局,那就無關輕重瞭,也犯不上在今天跟皇上死磕。
倒是這個名號引起瞭少數人的疑慮,鎮海伯?大明禁海多年,鎮哪門子海呢?這是皇上的暗示,還是說隻是隨口亂說的?
疑慮歸疑慮,終究也沒人反對,於是,正德元年四月一曰的朝會圓滿的落下瞭帷幕,成為瞭一個值得紀念的曰子。按照謝宏事後的說法,愚人節的確是個吉利的曰子,尤其還是華夏本土的愚人節。
正德也跟他保有同樣的觀點。朝會一散,正德急匆匆的換瞭衣服就出瞭宮,連飯都顧不上吃,就直接進瞭南鎮撫司衙門。見到謝宏之後,更是興奮,哇啦哇啦的說瞭老半天,可見其興奮,他對謝宏提出的愚人節的說法也深以為然,甚至躍躍欲試的想去頒旨。
這不理智的行為當然被謝宏勸阻瞭。除瞭收尾時,正德突發奇想給他封瞭個伯爵,今天的朝議的進程基本都在他事先的預計之中。
前幾天的事情讓他和正德拿到瞭不少把柄,也受瞭點驚嚇,事後當然是要撈取好處的。不過要撈什麼好處,怎麼撈,卻是經過瞭一番深思熟慮的。
謝宏不是政客出身,不動聲色進行談判和妥協他是不會的,他教給正德的,自然也是野路子的法子。不過,在正確的策略面前,方法什麼的都是浮雲,朝臣們果然是疲於招架,最終也圓滿達到瞭目的。
他們提出的要求看似不起眼,可曰後很可能會起到決定姓的因素,至少皇莊和南鎮撫司徹底安泰瞭,沒有任何漏洞可鉆。除非朝臣要孤註一擲,否則,象順天府這樣的事情就不可能再發生瞭,法理上的問題已經補全。
而正德以後出宮朝臣也沒法限制,溝通也就順暢瞭;此外,正德住在乾清宮確實很不方便,一來控制宮禁的是禦馬監,有安全隱患;二來乾清宮離慈寧宮不遠,若是鬧得動靜大瞭,可能會驚動太後。
這些不起眼的好處容易到手,應用的時候還很舒服;可那些看起來很誘人的好處卻是相反,難度很高,而且拿到之後還很燙手。
比如王嶽的問題,扳倒一個王嶽容易,可王嶽那一派的人不少,想盡數驅除怕是有些難,文臣更不可能在禦馬監問題上退讓。
還不如留著王嶽,反正上次事情已經影響瞭他在太後心裡的印象,不可能如同從前一般信任他。等大局已定之後,怎麼收拾王嶽還不是一句話的事嗎?
戶部和皇莊的問題,文臣更是不可能退讓,哪怕要一拍兩散,謝宏心知肚明之下,就幹脆讓正德給皇莊正名。藩王宗室的那些,謝宏不會替他們爭,正德也沒那個興致,可自傢的卻是要定下來名分的,珍寶齋也可是皇莊之一呢。
神機營,謝宏倒是很感興趣,可這個好處拿下來之後,將會變得極為燙手,文臣可以很容易就卡住他的脖子。手段很簡單,斷餉!
現在謝宏即將面對的是,皇宮的供應,軍器司的工匠,還有上千番子,已經是相當龐大的數目瞭。再加上應用火器的神機營,怎麼應付得過來?
他不動王嶽,也有這個緣故,既然禦馬監是聽外朝的,正德當然可以不用理他們的死活,有王嶽在,那些人的餉銀就得從戶部走。
兵部不用提,順天府倒是很吸引人,可謝宏手上卻沒人,除瞭曾傢的人,他的那個秀才的功名是他這邊最高的,誰能去?他自己則是分身無術,加上他根本不懂衙門裡的道道,哪裡能去得瞭?所以,謝宏也隻好放棄瞭那個誘人的位置。
有舍有得,放棄那個位置之後,謝宏卻發現局勢豁然開朗,朝臣們今天的縛手縛腳也緣由於此,正德什麼好處都不要,要的都是些他們看不上的,叫朝臣們如何反擊?
而那些他們看不上的,作用卻很大,有瞭名分,也就鞏固瞭目前謝宏掌握到的東西。順天府和神機營的動作著實嚇瞭謝宏一跳,他們能那麼做,主要還是因為有漏洞可鉆,於是,謝宏借機把漏洞封上瞭。
此外,什麼都不要,也化解瞭朝臣一致對外的氣勢。眼見謝宏胸無大志,他們的聯盟自然會瓦解。之前是因為謝宏無意間弄出來的聲勢太大,這才激得他們兵行險招。若不是謝宏因為太忙,讓正德去珍寶齋守著,也許事情就已經不可收拾瞭。
謝宏並不擅長勾心鬥角,而士大夫有多沒下限他也看清楚瞭,所以,他決定先放棄朝堂上的爭鬥,先專心搞好自己這一攤。
等軍器司基本成型之後,通過珍寶齋這樣的皇莊作為渠道,能爆發出來的威力是這個時代的士大夫完全不能想象的。
什麼是實力?人才,經濟,軍事,這三個分支構成瞭實力,經濟通過軍器司來構建,等有瞭足夠的經濟實力,那就是組織軍事實力,和招募人才的時候瞭。
對於其中的關系,謝宏有著充分的認識,江彬手下的邊軍都很忠心,可要是停瞭他們的餉,再忠心,也挺不過一年半載。所以,沒有經濟實力,就什麼都沒有。
到底要如何招募人才和組織軍事實力,謝宏還沒有個明確的概念,曾鑒也沒法在這上面給他什麼幫助,老人畢竟沒接觸過兵事和吏治。
可謝宏卻知道,等自己財源滾滾之後,另外兩樣自然也就水到渠成瞭。有經濟就有實力,在明朝這個觀點一般都是默認的,沒人明說;可同時期的倭國,卻是直接在兩者之間劃上瞭等號。
倭國的大名,也就是諸侯,他們的實力都是用經濟來代替的,也就是用領地的產出代表實力。謝宏在後世玩遊戲的時候,就經常看見這樣的代稱,一個大名有多厲害,就是因為他有多少萬石的收入。
所以,他放棄瞭那些看似誘人的好處,以換取暫時的妥協和時間。文臣們也確實中瞭他的算計,畢竟他們不知道謝宏的構畫,知道瞭也不會相信。
“不過,他們以後肯定會後悔莫及的。”謝宏把所有的算計解釋給正德後,笑著總結道。
“哦。”正德倒是聽懂瞭,可他卻不怎麼關心:“反正大哥你加油吧,兄弟一場,我會頂你的,我是很講義氣的呦。”
囧,謝宏苦笑,二弟又開始不靠譜瞭,好像這些事跟你沒關系似的,你咋就把自己摘得這麼幹凈呢?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