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零章 各有所謀

作者:上林春 字數:2756

謝謝好友書友20170618133732371和好友糖果爸的月票

殿內一片寂靜,司馬沖面如死灰,甚至都不需要自己表態,光是裴妃把這兩個選擇拋出,就等於把自己逼上瞭絕路。

溫嶠和卞壼亦是面色灰敗,他們從那嚴歷的詞句中,讀出瞭裴妃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決心,甚至二人都後悔瞭,要早知是這結果,就不該讓皇帝來,這樣既使裴妃拒絕,也有著私下裡緩和的餘地。

可是哪還有後悔的餘地呢?

庾亮倒是眼神瞇瞭瞇,輕咳兩聲。

溫卞二人也是老於事故,頓時回過味,裴妃擺出如此強硬的姿態,王敦會怎麼想,裴妃不承認東海王越的皇帝地位,不就等於推翻瞭司馬沖繼位的法理基礎麼?王敦豈能善罷幹休?

偏偏裴妃當年是被司馬越明媒正娶迎進門,夫妻關系合理合法,而且裴妃的背後還站著河東裴氏,雖說河東裴氏在石勒的淫威下支離破碎,有往遼東投效瞭慕容部,有往涼州避禍,甚至關中也有河東裴氏的身影,但無論如何,一個大族的影響力哪怕再衰落,也不會於瞬間消亡,這就決定瞭王敦沒法罷黜裴妃的司馬越正妻身份。

文的來不通,隻能來武的,顯而易見,雙方沖突在即,必會引來楊彥之為裴妃出頭,這不就是自己朝思暮想麼,目前雙方都沒有站穩陣腳,根基不算厚實,早沖突好過晚沖突。

念及於此,溫嶠和卞壼的面色稍有緩和。

庾亮心知二人已領會瞭自己的意思,於是拱手道:“太妃盛怒之中,我等就不多留瞭,還望太妃冷靜下來再細作考量,告辭!”

司馬沖完全失去瞭皇帝的氣魄,如行屍走肉般,隨著大隊離府而去。

荀邃一直盯著這一行人的背影,直到消失不見,才轉回頭,一邊望著裴妃,一邊捋須思索,他就是想不明白,裴妃擺出魚死破的架式是為瞭什麼。

如果隻是擔心入宮被軟禁,完全可以用別的借口,何必如此剛烈。

不片刻,荀邃和荀崧也相繼告辭,殿內隻剩下瞭三個女人。

荀華忍不住道:“王妃行此激烈手段,是否另有考慮?”

“哼!”

裴妃哼道:“那傢夥恐怕都忘瞭咱們娘幾個還留在建康呢。“

”噢!“

荀灌恍然大悟道:”如果建康局勢平穩,楊彥之幾無可能渡江南來,王妃說的是,就得鬧,還得鬧大,建康動蕩瞭,危及到王妃的安危,看那傢夥來不來!“

”這“

荀華遲疑道:”王敦有十萬大軍,而我們隻有萬餘人,真要鬧大瞭,怕是遠水不解近渴吧?“

荀灌擺擺手道:”王妃也不完全是不講理,實則還是為瞭楊彥之著想,你想啊,楊彥之立足郯城的根據是東海國,若是王妃尊司馬沖為主,東海國何去何從,雖有偽朝加封楊彥之為齊公,但據我猜測,楊彥之不可能接受,東海國的旗號暫時不能倒,需要王妃在建康為楊彥之撐著。

荀華你放心吧,王敦縱使傾力來攻,府裡守個一年半載不成問題,更何況朝中人心未定,王敦未必就敢於傾盡全力。“

”嗯“

荀華點瞭點頭,心裡也升起瞭一股難以抑制的思念。

裴妃則是神色有些怪異,其實她還有一個沒法說出口的原因,一旦外界形勢緩和,荀崧必然回府,她想把荀崧留在府上,綁上楊彥的戰車。

楊府哪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地方?

石頭城。

王敦負手立於城頭,望著那滔滔大江向東流去,江面帆影點點,不由放聲吟唱。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淘盡英雄無數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以王含為首的諸人均是心裡怪異,但王敦唱在興頭上,不敢打擾,這時,錢鳳快步走來,王敦聽得腳步聲,轉頭望去,隱有不快之意。

錢鳳硬著頭皮拱手:”稟丞相,主上往楊府拜見太妃,悻悻而歸,太妃並提出兩個條件“

消息流傳的很快,錢鳳於第一時間知曉,立刻趕來匯報。

”這賤婦,還真把自己當王太妃瞭?“

王應頓時大怒,破口大罵。

”誒“

王敦揮手攔住:”到底是孝平皇帝的遺孀,不得無禮!“

王應急道:”阿翁,那太妃擺平瞭是心向楊彥之,否則何以至此,今全天下都看著您,您若是忍瞭,何以服眾,兒不才,願領精兵,踏平楊府,待得刀劍加頸,看她何去何從?“

王敦望向瞭王含,問道:”處弘如何看待?“

王含略一遲疑,便拱手道:”此事不宜輕舉妄動,畢竟太妃所言皆在理,若是強行動手的話,反給人名不正,言不順之感,大兄須慎重。”

“叔父!”

王應不滿的看向瞭王含。

“士儀可有妙策?”

王敦向錢鳳問道。

錢鳳道:“名正方能言順,坊間隱有流傳,太妃為楊彥之誕下一子,丞相可著人暗中調查,一旦拿到實證,便以太妃不守婦道為由發兵揖拿,縱使那楊彥之得知,多半也會百般撇清,不至於發兵南下,畢竟與主君私通,乃天大醜聞,此子理該顧惜名聲。“

”呃?“

王應怔道:”不是說那孩子乃荀灌所出麼?“

錢鳳微微笑道:”出自於誰並不重要,就看丞相擇取,不過太妃曾莫名其妙的腹圍暴漲,故在鳳看來,應是太妃所出。“

王應心裡,竟沒來由的舒瞭口氣。

王敦也點點頭道:“此事由士儀操辦。”

“諾!”

錢鳳施禮應下。

紀府。

紀瞻確實老瞭,自去冬以來,纏綿病榻,畢竟已經年過七旬,臉上密佈著老人斑,靠在軟榻上,半瞇著眼睛,氣息時短時促,偶爾還如吸不進氣一樣,張大嘴,喉頭咯咯連響,讓人不禁捏著把汗。

此時,紀瞻正強撐著精神接見陸曄和張闔。

聽著張闔說起司馬沖在楊府的經歷,紀瞻如睡著瞭般,眼皮都很少抬動。

張闔說完,與陸曄相視一眼,侍立於紀瞻榻前。

也不知過瞭多久,紀瞻如回魂般的緩緩睜開眼睛,聲音如同抽風箱,說道:“建康動蕩將起,你倆欲如何行事?”

陸曄道:“長痛不如短痛,與其坐等王敦與楊彥之各自將火苗掐滅,不如火上澆油,教他滅無可滅。”

紀瞻問道:“可是打上瞭老夫那幾個傢將的主意?那幾人,隻能用一次,士光你可想好?”

陸曄點瞭點頭:“時不我待,再等下去,楊彥之與王敦會愈發壯大,丞相倒還好些,無非是魏武晉宣罷瞭,誰傢當皇帝,都不敢動我三吳士人半根毫毛,可那楊彥之不同,在江北強推占田令,若是讓他在江南推行,我等傢業又能剩下幾分?“

張闔鬱悶道:”偏偏占田令乃武皇帝所頒,合理合法,讓人無話可說。”

紀瞻又問道:“楊彥之兵強馬壯,可有把握?”

陸曄苦笑道:“世上哪有十全之事,太妃不認東海王統胤,實是斷瞭丞相篡逆之途,丞相或心念舊情,不便對太妃動手,故我等須推上一把,尋出太妃為楊彥之誕子實證,丞相必出兵圍攻楊府,楊彥之斷不會坐視。

所謂兩虎相爭,必有一傷,若是在淮北,楊彥之有數萬精騎,連石虎都大敗虧輸,更何況我等,但是在江東作戰,水澤處處,荊州軍在明,我吳郡各傢在暗,合力攻之,料來有個六七成勝算,雖不是九成九,但實在是拖不起瞭啊。“

紀瞻又象睡著瞭,聳拉著眼皮子,靜默瞭許久,才道:”府中諸事由我孫紀友主持,那幾人也掌握在他的手上,士光離去之後,可將他喚來,細細商議。“

紀瞻表瞭態,就等於成瞭,張闔和陸曄見紀瞻這副模樣,心知不能多擾,於是雙雙施瞭一禮:”紀國老乃我江東梁柱,今次若能大破楊彥之,國老居首功,江東士民永世銘記。”

紀瞻什麼都沒說,隻是虛弱的搖瞭搖頭。

二人小心翼翼的退後,直至出瞭屋子。

。: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