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進軍幽州

作者:浪子邊城 字數:3063

呂威璜也是武將出身,謀算上同樣沒有什麼本事。但他確也知道,遇大事當斷不斷,必受其亂之道理。當即他就回道:“顏將軍,莫不如敵人追至太狠的話,我們就將他們殺瞭好瞭。如此可以減緩他們回去報信的時間,這樣就算是並州軍知道瞭,我們己經回到瞭幽州,他能奈我何焉?”

“哦,你的意思是一不做二不休?”顏良驚問道。

“不錯。”呂威璜點瞭點頭,雖然這樣做,很可能讓誤會加深,甚至由最初的無意變成瞭現在的有意如此。隻是雙方比拼更為看重的是實力。總的說來,袁紹的實力是要強過於張超的,憑此,他們就算是知道瞭,怕在來不及之下也隻能吃一個啞巴虧。

這雖然不是什麼好計策,可是想來想去,顏良也實在沒有更好的辦法,這就點頭而道:“也隻有如此瞭。這樣,這件事情就交給呂將軍去辦瞭。”

“諾。”呂威璜見意見被采納,這便點頭而答,退步而出。

來瞭三名並州軍斥候,的確是來問那百名勞軍士兵的事情。而在派他們來之前,賈詡便猜到瞭三人可能會有的結果,但他還是這樣做瞭。他答應三人,一旦身死,傢中人自有大將軍來養活著。

這便是賈詡的計策。他被人稱之為毒士,所用之計大也如此。

為瞭勝利不則手段,這便是賈詡的做式方法。像是先犧牲百人,在犧牲三人,制造出袁紹一方先動手的事實爭取到大義便是如此。

而之所以,賈詡一而再,再而三的用計,確未動手,完全是張超在給他的信函中寫有不得在己方這裡動手之言,不然的話,怕是顏良等人連陰館城這一關都過不得瞭。

張超的想法並不復雜。即然要戰,他寧可選擇在對手的地盤裡打仗,如此的話,就算是有所損失,損失的也是對方。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使己方之後方得以平安,可繼續的休養生息。

三騎被殺,呂威璜親自動的手。他自以為這樣做可以封鎖消息,但熟不知,他的所做所為盡在賈詡的掌控之中。而此刻,雁門郡的兵馬正在向著與其地盤接壤的代郡平舒縣城進軍。

整整三萬整編之後的精銳匈奴騎兵,在太史慈的帶領之下晝伏夜出,神不知鬼不覺的正在靠近著。

繼呂威璜動手殺瞭三位前來探尋情況的並州軍斥候後沒多久,賈詡、黃忠帶著五千騎兵,五萬步兵開始向顏良大軍身後追來。

賈詡等人一出城,早有斥候將情況向顏良進行瞭匯報。得知並州軍果然追瞭出來,他是連忙下令大軍加速撤退的速度。

一個追,一個逃,兩軍這就走出瞭雁門郡的地盤,來到瞭幽州代郡。

相比於雁門郡的平和環境,代郡天氣更加的寒冷瞭一些,便是百姓所過的日子也是十分的清苦,因大戰所致,通常路過的一些村莊所剩之人己不足平常十分之三。

這使得原本糧草就不足的顏良大軍一路是挨餓而撤,便是想在半路上尋一些糧草也是極難之事。

好在顏良大軍撤離雁門郡的時候,眼看著與並州軍即要翻臉,他們是搶奪瞭平城下面的一些村莊,這才可以勉強的渡日。

如今眼看著腳步己經跨入到瞭代郡的地盤,顏良臉上的憂色消失,反被一股怒火所取代。

顏良是一員虎將,性情豪邁,天底下之事能言讓他懼怕之事實在不是很多。但這一次確未戰而後撤,就是因為心中底氣不足。他不想孤軍伸入後方做戰。現在即回到瞭自己的地盤,還有何可怕的呢?

在進入代郡地區之後,他便著人快馬通知附近平舒縣城的守城將軍馬延,讓其帶著糧草速度趕來。而他本人則帶著三萬多大軍直奔向靈武附近開始安營紮寨,他倒要看看,並州軍是不是真的趕追到這裡與自己一戰。

馬延是袁紹部將,歷史後來跟隨瞭袁尚,在降曹操。

而現在,歷史的車輪還沒有前進,他仍然隻是袁紹的部將而己。

馬延守在平舒縣,擁兵五千,為的就是防止並州軍可能會對幽州有所動作。

這不過就是袁紹在聽瞭手下謀士建議之後的一個舉動而己,倒並沒有想過張超真的敢進犯這裡。畢竟無論從實力還是影響力上來看,兩人的實力都是差之甚遠。

而現在,竟然還就真的意外的接到瞭顏良的命令,當即,馬延將縣衙的衙役留守於城中,他帶著五千士兵押運著城中糧草是傾巢而出,直奔顏良大軍之地而去。

馬延沒有想到的是,在他剛離開不久,太史慈這就帶人趕到,突然出現的三萬鐵騎使得衙役們不敢反抗,兵不血刃的就此拿下平舒縣城。因為是四面合圍之縣城,這一會,便是連消息都不曾走露出去。

平舒縣城被拿下之後,便等於是顏良北上的後路被切斷瞭。他如今要麼與賈詡所帶領的並州軍一戰,要麼就是南下由中山郡(國)返回冀州。

隻是這個選擇,現在顏良並不知道。相反,他在由斥候的口中得知並州軍隻是出來瞭五千騎兵,五千步兵之後,反倒還是一幅非常自信之態,他擁兵三萬餘,在加上馬延的援軍,便有近四萬之眾,如何還會怕瞭一直被看不起的一萬並州軍呢?

知對方有五千騎兵之後,顏良這就命令士兵做好瞭拒馬樁,準備好瞭弓箭,隻等著並州軍一到,便給對方來一個迎頭痛擊。

在顏良做準備之時,馬延帶著五千士兵,外加足夠一時用的糧草趕到瞭。

馬延帶兵而至,又有瞭糧草之後,使得顏良心中底氣十足,在中軍大帳中他甚至還揚言,並州軍不來則矣,若是來到,必然將他們全數消滅在幽州地界,那個時候便是大將軍張超知道瞭,也是無可奈何。

此刻,賈詡帶與黃忠將軍帶著一萬大軍也出瞭雁門地界,來到瞭幽州。

一路之上,大軍本尋著主公張超之意,並無擾民之舉。但百姓所過的生活他們還是看在瞭眼中。

要說幽州與並州就是鄰居而己,可眼看著接壤之地之百姓確是過得如此之清苦,在繁重的賦稅之下,便是辛苦一年所得也是甚少,賈詡與黃忠等人皆是陷入到瞭沉思之中。

任何事情沒有比較便沒有輸贏,在並州地區呆慣瞭,以為天下百姓皆是過上瞭幸福而安定的日子。但真正走出那裡,方才知道,事實並不是這樣的,並州百姓是多麼的幸福瞭。

“軍師,這些百姓的日子好生艱苦呀。”一路所看之下,使得黃忠動瞭惻隱之心,他曾也不過就是一個守城的伍長而己,蒙張超看重,這才提拔成瞭將軍,過上瞭衣食不愁的生活,可是他骨子裡,還是小百姓心思,對於普通百姓更有一種極深的感情。

“不錯,袁本初隻知殺伐,確不知道安民,如此下去,他占領的地盤越大,百姓的日子隻會是更加的艱苦。”賈詡看瞭百姓生活之後,也是同樣發著自己的感概。

看到賈詡與自己心思相同,黃忠便借機進言道:“軍師,那不如我們幫他們一下可好?這一次我們所帶的軍糧實是不少,不如...”

“黃將軍,軍糧可不能隨意發放。除非有主公之命令。”聽到黃忠在打著軍糧的主意,賈詡連忙制止。

被這一提醒,黃忠當即一臉慚愧的說道:“是,軍師。是我魯莽瞭。”

看著黃忠一幅羞愧之態,長時間的交往,兩人感情亦也很深的賈詡不忍在責備,反倒是用手一捋胡須而道:“哎,即然黃將軍有如此之心,那不妨就將這些百姓勸進到雁門去吧,兩地本就距離很近,去瞭那裡,隻要他們勤勞,日子是會越過越好的。”

賈詡出瞭主意,這引得黃忠當即就是一喜道:“好,如此我安排人去和百姓講。”

“嗯,記住一點,可以把政策講給他們聽,有去的便安排他們前去,但萬萬不可強求,更不可用武力來做這件事情,不然的話,難免會落人口實的。”賈詡擔心黃忠情急之下做事不穩,這便囑咐著。

“哈哈,軍師放心,忠知道要如何去做的。”黃忠哈哈大笑著,這就拍馬帶著親兵去和百姓遊說瞭。

而在黃忠的苦口婆心之下,尤其是他將雁門說成瞭天堂一般的存在,使得很多原本就活不下去的百姓動瞭心思。有瞭第一個人答應去雁門看看,其它人便也開始跟風而上。

如此就有瞭這般的一幕,那即是賈詡和黃忠大軍所過之處,皆可以看到百姓成群結隊的向著他們身後的雁門方向而去。

對於這一切,顏良派出的斥候同樣看瞭一個清楚,他們將事情報回之後,在軍中大帳,引得幾位將軍都是怒火中燒。

高覽、呂威璜、馬延皆是在痛罵著並州軍的不仁道,他們竟然動搖民心,難道要使整個幽州便是一個無人之地嗎?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