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安置

作者:米糕羊 字數:1513

夏口,密密麻麻的船隻泊在岸邊,百姓攜傢帶口登上6地,不安的看著面前,許多士兵排成人墻,隻露出些許缺口,一排排竹籬笆在缺口後形成通道,向著城池蜿蜒而行。『天籟小說ww『w.2

有通曉關中話的吏員,站在高處拿著紙皮筒高聲喊著,招呼百姓前進。

這些吏員也是關中人,隨著百姓遷往山南,沿途被組織起來維持秩序,如今繼續揮作用,用關中話告訴百姓該怎麼辦。

其一,排隊前進,一傢人一隊,光棍就自己一隊,敢插隊的當日口糧減半。

其二,登記戶籍,包括一傢人的姓名、籍貫、原來的居住地、傢庭關系等等,如有瞞報者後果自負,舉報者有賞。

其三,入城後,每傢都有房子住,有被褥,男女老少都有新衣服一套,每傢五斛米,頭一個月的一日兩餐,由官府負責!

前兩項倒沒什麼,最後一項說完後讓百姓們騷動起來,他們以為來到這人生地不熟的夏口之後,一傢人會有吃不完的苦,沒想到竟是如此安排。

不論心中如何想,有這麼多士兵盯著,沒人敢造次,百姓們老老實實以傢為單位排隊前進,在同樣說著關中話的吏員那裡登記瞭戶籍信息。

待得登記完畢,有人領著繼續前行,進瞭城後,他們被帶到新立的街坊,那裡一一排排新建的木屋已經虛位以待。

喬谷雨攙著顫悠悠的老母親,左手被人緊緊拽著,低頭一看卻是媳婦抓著自己,瘦弱的她抱著年幼的孩子,滿是不敢相信的目光,一傢人來到千裡之外的江南之地,原以為會被沒為奴隸,未成想竟然還能有自己的房子住。

一路上喬谷雨擔驚受怕,擔心媳婦被周軍士兵拖出去“玩玩”,又擔心缺衣少食的,老母親和兒子這位姓鐘,是這排房屋的“舍長”。

“往後有什麼事,隻管和鐘舍長說,他一傢住在這裡,照應你們安心定居,如果平日裡出去後回來記不得住在哪排,就看手上的竹牌,或者在街口小院報上‘鐘舍長’三個字,那裡的人會領著你過來。”

喬谷雨忙不迭的點頭稱是,和鐘舍長寒暄瞭幾句後,拿著鑰匙打開瞭“自傢”房門走瞭進去。

房屋為木制,分內外共三間,後面還有個一小院,當然院墻就是竹籬笆,而房間裡已經有瞭簡單的臥榻、草席,院子裡豎著兩個竹竿架子,之間連著一條麻繩,是為晾曬衣物所用。

喬谷雨將自傢分得的被褥、衣物等東西放好,又跟著吏員去領瞭木盆、木桶、竹籃、碗、筷、掃帚等日常用品,最後親自將幾袋糙米搬進傢之後,才徹底放下心來。

“阿郎,這...這就是稻米?”

“應該是,孩兒也從未見過,官府如此說,想來就是。”

老母親探手從米袋裡掏出一把帶殼的稻米仔細打量著,世代吃粟、麥的關中人,初次見到江南的稻米,也不知該如何表達自己的心情。

媳婦拿著一件衣服仔細看著,滿是驚訝的表情:“這佈料不錯啊,用手撕撕不爛,就是尺寸不合適,得改。”

“能改,鐘舍長說明日就針線和剪子,我們自己就能改瞭。”

“這要多少錢?”

“針線不要錢,剪子用完瞭得還。”說到這裡,喬谷雨不忘補充最重要的消息:“官府說,從今日起,每日兩餐都有人按時送到路口,大傢排隊去打粥回來吃。”

“吃粥能飽麼?一人能有幾碗?”

“大人兩碗,小孩一碗,反正鐘舍長是這麼說的。”喬谷雨說完拿起剛領回來的一個碗,“喏,這麼大,夠吃瞭。”

“那會不會稀得和水一般?”

喬谷雨看瞭看那幾袋糙米,搖瞭搖頭:“官府都糧食瞭,不至於此吧...”

他的母親倒是有些見識,問瞭個關鍵問題:“方才官府說頭一個月管兩餐,那往後我們靠什麼度日?”

這個問題很關鍵,他們背井離鄉來到這裡,沒有一寸土地如何養活一傢人,過瞭一個月後坐吃山空怎麼辦?

喬谷雨知道這事關一傢人往後的生活,把鐘舍長方才所說講瞭出來:“母親,官府說先住上幾日,待得緩過來後,官府會農具、工具。”

“說是我們要幫忙開荒、修水利,秋收時能分糧食,到瞭明年,就能分地瞭。”(未完待續。)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