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似曾相識 續

作者:米糕羊 字數:1789

靈曜寺外,禁軍三步一崗五步一哨,一如往日,此為天子駕臨的排場,北虜退回江北,陳官傢今日率領群臣來靈曜寺上香還願,寺內香火繚繞異常壯觀。

大殿內,陳叔寶正在焚香禱告,官軍擊退北虜,讓他這幾日心情極佳,隻道建康自有王氣加持,又有佛祖保佑,所以理佛之心越發熾熱,今日更是在此發願,希望朝廷收復失地,國祚綿長。

伴隨陳叔寶左右的是近臣孔范、施文慶,此二人如今炙手可熱,被譽為“中流砥柱”,他們作為內外監軍指揮有方,為官軍擊退北虜立下大功。

陳叔寶還是太子時,施文慶便為其主簿,而孔范也與陳叔寶交好,待其即位稱帝後二人便成瞭幸臣。

施文慶和另一名幸臣阻塞言路,而孔范儀表堂堂擅長文章,慣會察言觀色阿諛奉迎,經常用華麗的文章為陳叔寶文過飾非,兩人是有名的佞臣,或者說得直白些就是奸臣。

還有其他幾個佞臣,又有極受天子寵愛的張貴妃,以及孔、龔二貴嬪等鶯鶯燕燕,以及宦官蔡脫兒、李善度,狼狽為奸沆瀣一氣,將朝政搞得烏煙瘴氣。

年初周軍飲馬長江,天子以施文慶、孔范為內外監軍,指揮官軍抵禦外敵,許多人得知這一消息後痛心疾首,隻道陳國難逃一劫,因為此二人根本就不知兵。

更別說孔、施二人和將領們關系很差,施文慶與將領勢同水火,而天子又多次強奪將領部曲,轉為孔范等幸臣的部曲,這種舉動也讓將領們對孔范多有不滿。

將帥失和,實為主帥的監軍手握大權,卻是隻知道溜須拍馬的無能之輩,這樣的軍隊能打敗敵人才怪!

這是許多有識之士的看法,所以他們對時局很悲觀,結果事情的發展出人意料,官軍表現出色接連擊敗周軍,成功將戰事拖入雨季,如今更是磨得對方無可奈何退守江北。

恍若三十多年前梁軍擊退齊軍的事跡重演,許多人無法接受這樣一個事實:孔、施二人宛若陳國的中流砥柱。

先前對孔、施二人擔任監軍的所有質疑,如今都顯得蒼白無力,這兩位數月下來的表現,就像換瞭人一般,甚至讓人有一種錯覺:這兩位莫非將成為中興名臣?

這不可能,狗改不瞭吃屎,即便孔、施二人真有才,但道德敗壞,遲早是禍害,但二人如今正在風頭上,沒人敢多嘴,隻能默默等候機會。

別人這麼想,孔范、施文慶當然知道,所以他們如同蒼蠅一般成日裡圍著陳叔寶轉,使出渾身解數討對方歡心,同時還備好奇珍異寶,獻給貴妃張麗華,請她多吹吹枕邊風。

隻要有可能,就要跟在陳叔寶身邊,省得有人告黑狀,而今日天子到靈曜寺進香,二人亦步亦趨,一來是為討好天子,二來是為討好張麗華。

皇後沈婺華早已失寵,其庶子陳胤的太子之位已被廢除,新太子是陳叔寶和張麗華之子陳深,而陳叔寶本打算年初廢掉沈婺華皇後之位,冊立張麗華為皇後,隻是因為周軍入寇而作罷。

陳國的皇後之位遲早是張麗華的,所以孔范、施文慶也一直在討好對方,而今日張麗華亦隨陳叔寶到靈曜寺上香,二人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智者大師,不知令徒智緣何在?”

“陛下,劣徒智緣今日去城中書肆取經書,想來就快回來瞭。”

“既如此,朕再向大師討教一二...”

陳叔寶正與智者大師智顗交談,智顗的高徒灌,拉著沙門的手便往寺裡快步走。

“師兄,何時如此急切?”

“智緣師弟!官傢在大殿裡等著見你呢,還不快走!”

兩人入寺之後向大殿快步前進,陪同天子上香的官員們此時大多在一旁的廂房歇息,不過殿外臺階前的銅香爐旁卻有一名中年官員正在燒香。

智緣與此人擦肩而過,雖然未與對方對視,但他腳步卻凝滯瞭一下,隨後恢復正常。

此人他認得,即便隻是瞥見側臉,他也認出此人是父親當年看中的將帥之才、於傢的於仲文。

但這又與他何幹?

楊廣已經不再關心塵世間的恩怨情仇,此時的他,是智者大師智顗的授業弟子,法號“智緣”。

腳步聲漸漸遠去,於仲文抬起頭,看向那個匆匆離去的背影,他覺得對方似曾相識,隻是沒有見過正面,無法確定此人到底是何來歷,看樣子是和尚,那麼...

與我何幹?

隋國滅亡,無法投降周國的那些人,要麼隱姓埋名四處躲藏,要麼出傢為僧,亦或是和他一般,逃到江南陳國茍延殘喘,不過今時不同往日,於仲文有瞭堅定的目標。

他為陳國佞臣孔范、施文慶出謀劃策,成功將兵臨建康城外的周軍趕回江北,功勞全被這兩個人據為己有,無人知道是於仲文的傑作。

不過於仲文不在乎,隻要能報仇,那就夠瞭。

大象二年那場變亂,於傢選擇站著在輔政丞相楊堅那邊,結果這場豪賭失敗,落得滿盤皆輸的悲慘結局,於仲文本該願賭服輸,但他妻兒的血海深仇不能不報,所以...

尉遲氏,我要你們血債血償!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