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時左右,宋宥謙又回來瞭一趟,這回帶瞭一車稻穗回來,還將三個小姑娘和五郎六郎領瞭回來。
中午這會兒天太熱,可不敢放任他們在外面待著。
將稻穗卸下後,他將沈若星準備的東西裝在瞭車上。
沈若星在旁邊挨個介紹:“這木桶裡面是荷葉飯,有大有小,分量肯定夠,如果沒吃完,待會兒回來的時候要帶回來,我放在水裡湃著,不然怕餿瞭。
碗和碟子給你裝到這個籃子裡面瞭,把荷葉飯放在碗裡吃會方便一些。
這個甕裡是紅燒雞蛋,奶奶煮瞭二十個,你們一人兩個,都分著吃瞭。
這兩個陶罐裡面是涼茶,我放瞭些薄荷在裡面,味道跟以往可能有些不同,不過是正常的,我聽醫館的大夫說薄荷清涼解暑,夏天喝瞭正好。
這個木盆裡面是甜瓜,我已經削好皮瞭,吃完飯後直接吃就是。
還有這個,待會兒歇涼的樹蔭如果不夠,你們就找個地方將木棍釘在地上,然後把這個曬席綁在棍子上面,湊合歇一下。”
她甚至還裝瞭好幾把蒲扇,說是休息的時候可以用來扇風。
宋宥謙看著幾乎裝瞭半個牛車的東西,暗自慶幸自己回來瞭,不然就她這個小身板,不知得費多大力氣才能送去田裡。
沈若星看著車上的東西也有些發愁:“你還得趕車,這麼多東西你看得過來嗎?
要不我跟你一起去吧,路上幫你看著點兒。”
“不用,我慢點兒走就是,你回去吧。”
就在太陽底下曬瞭這麼一會兒功夫,沈若星的臉頰已是通紅,宋宥謙哪裡肯讓她去田裡。
宋傢的田離傢遠,走路得近兩刻鐘,不過也有一個好處,路好走,牛車可以直接過去。
等他趕著牛車到田邊時,幹活兒的人已經在樹蔭下歇著。
他一手提著裝飯的木桶,一手提著碗筷走到樹蔭下,何氏跟錢氏見狀便湊過來準備幫著裝飯菜,結果打開木桶卻傻眼瞭,隻看到一個個的荷葉包,根本沒看到飯。
不過這桶裡的香味卻是騙不瞭人,光是聞著這個味道,就聽到肚子裡面咕咕叫個不停。
錢氏抱著好奇的心理拿出一個荷葉包放在碗裡,打開來後這股子混雜著荷葉米飯紅燒肉菌子等各種食材的香味就愈發濃烈。
荷葉包裡面被油脂浸潤得發亮的米飯,已經軟爛的紅燒肉還有各色菜丁,光是看著就讓人食欲大振,錢氏更是下意識地咽瞭口水。
她轉頭看桶裡的荷葉包有大有小,便把剛拆開的小的放在一邊,挑瞭大的出來拆開給男人們送去。
她先給瞭來幫忙的興文興武兄弟,興文還沒接過碗就誇道:“這味道好香!嬸子,您傢今天中午做什麼好吃的瞭?”
“我也不知道,是大郎媳婦做的,我也是頭回見。
辛苦你們兄弟來幫忙,趕緊吃飯,吃完嬸子再給你們裝。”
給所有男人們分瞭飯以後,她便拿起之前拆的那個小荷葉飯吃起來,何氏也如她一般,挑瞭個小包的飯。
這時宋宥謙剛好拿瞭別的東西過來,看到這個情形不免在心裡嘆息一聲。
即便是二郎這個十二歲的男娃都吃的大飯團,兩個嬸子卻吃的小飯團,這肯定是怕不夠吃。
他道:“這裡還有好些荷葉包,大傢敞開瞭吃,肯定管夠。
四嬸,這裡有紅燒雞蛋,勞您給大傢分一下。”
錢氏接過裝雞蛋的翁,對宋宥謙道:“大郎,車上東西你別管瞭,先吃飯再說。”
“你們先吃,車上還有涼水和瓜,得拿到陰涼地方來,不然該曬燙瞭。”
荷葉飯做得很成功,每個人都吃得撐腸拄腹,滿嘴流油,如果不是撐得慌,非得把剩下兩個荷葉包也給分瞭。
吃完飯後啃個甜瓜清清口,再搭個矮棚瞇一覺,再起來又是一條好漢。
田裡的人瞇瞭三刻鐘養回瞭些精神,便接著下地幹活。
這時候又有四個族人過來幫忙,這兩傢人也是之前跟著宋傢一起堆肥肥田的。
“有糧,他們今天割稻怎麼也不招呼一聲,我還是看到大郎回去送稻谷才知道。”
夏季既要搶收早稻,又要犁田搶種晚稻,所以夏收又叫雙搶,跟老天爺搶時間。
每傢稻谷成熟的時間都有早有晚,村裡相熟的人傢一般都會換工,我傢早熟,你先幫我,等我傢收完,你傢的稻谷也熟瞭,我傢再幫你,這樣效率會更快。
可是宋傢以前要收自傢的稻子,還要給苗傢和房東傢收稻,根本沒時間跟村裡人換工。
當然,以苗氏那性子,估計也沒人願意跟他傢換工。
因此今年宋傢也如往常一樣,自己收拾好瞭便來幹活,不想族人們都主動過來瞭。
又來四個幫手後,割麥的速度越發,宋宥謙便叫瞭二郎三郎一起幫著往車上運麥子,這次送麥子回去時也叫上二郎一起。
現在幹活兒的人多瞭,他準備去村長傢再借輛牛車,兩輛車一起往回運稻穗。
村長對於宋傢已經改觀,自傢的牛車今天也沒用,於是爽快答應瞭宋宥謙借車的要求。
兩輛騾車同時往回運麥,速度果然快瞭很多……
宋傢的十二畝田,一天的時間就弄回來瞭十畝地的稻穗,不過今天也是夠累,早上不到六點就出門瞭,晚上八點多才回傢。
沈若星為瞭犒勞他們,今晚可是卯足瞭勁兒做瞭一大桌好飯菜,除瞭之前跟宋宥謙說的那些菜之外,她把傢裡養著的肥兔子殺瞭,還從空間裡弄瞭一些幹蘑菇出來,跟春天時自傢曬的幹蘑菇泡開瞭炒著吃。
晚飯的主食也準備瞭兩種,白米飯和肉包子,想吃什麼自己選。
酒足飯飽,男人們坐在院裡納涼閑聊,一個族人道:“有糧,你傢這收成怕是得五百斤往上瞭吧。
那肥料可真好使,一畝田竟然能增產一百大幾十斤。
我現在就後悔比你們傢少追瞭兩次肥,所以產量比你傢差遠瞭。
我傢能有個四百斤的畝產我就心滿意足嘍。”
宋興文在一邊笑:“叔,平日裡一畝田收三百二十斤那就算好收成瞭,這四百斤你還不滿足啊?”
“這也得分情況啊,我傢本來能到四百五的畝產,結果就因為聽信瞭村裡人的話,後面那兩次肥愣是沒追上,你就說,換你的話你氣不氣。”
“嘿嘿,我可不氣,我傢都是跟著有糧叔傢裡一起施肥,就算比不上他傢的收成,那也比您傢好。”
“你個臭小子,這回是我疏忽瞭,有膽咱們收晚稻時比一比,看看誰傢產量高。”
“比就比,今年上半年我傢的田養得比您傢的田要肥,所以晚稻肯定也是我傢的產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