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六章 敲打

作者:屋外風吹涼 字數:5728

神京西城,榮國府賈傢後街。

內堂,薛姨媽正滿臉堆笑的再往薛蟠身上套衣裳,雖在國喪期間不能穿艷色,卻也穿瞭身淡青色銀線團福蘭花錦緞長袍。

配上薛蟠的大腦袋,也不知怎地,忒入薛姨媽的眼。

同喜同貴兩個丫頭還捧著胭脂粉盒,薛姨媽準備給薛蟠再上點腮紅,敷一層薄粉。

這是她印象中江南士林裡的風流名士的做派……

鶯兒雖滿眼不願意,卻也不得不舉著一塊鏡子,讓薛蟠“孤芳自賞”。

這幾日消瘦瞭許多的寶釵坐在炕邊,看著這一幕,心中也不知該是何滋味……

王傢被抄傢流放的消息終於傳進瞭賈傢,王夫人當場就昏迷病倒瞭。

賈傢老太太想破口大罵賈琮忘恩負義,可嘴張的老大後,才想起人傢如今貴為監國太子,又生生憋住瞭,隻一口氣差點沒上來,雖未病倒,卻也沒瞭精氣神,整日裡萎靡不振。

而薛姨媽因為幾番弄巧成拙,讓人看瞭笑話,所以這幾日也懶得動彈,除瞭偶爾去看看王夫人,也不往賈傢常跑瞭。

至於寶釵自己,這兩天卻不似旁人想的那般難熬,反倒愈發平靜下來。

那日沒能同賈琮一道走,是她心中永遠過意不去的坎兒。

縱然是為瞭孝道,可是……

終究是落後瞭黛玉一大步。

不過,當她心中徹底意識到,不再會有那個位置後,寶釵心裡反倒平靜瞭許多。

那日未曾選擇同生共死,哪怕她心裡打定主意,若賈琮有事,她必不獨活,但心中的虧欠感依舊讓她抬不起頭來。

而因此丟瞭正位,讓她受到瞭女人最大的懲罰,這種失意反而能夠抵消掉心中的痛。

她是一個如此驕傲的人,不允許自己不完美的坐在那個位置。

她認瞭……

但她也相信,賈琮理解她,也不會不要她,所以她可以靜靜的等他。

多久都行……

隻是,傢裡依舊不平靜啊。

薛蟠穿的鮮亮,臉上也滿是得意之色。

薛姨媽則如同哄孩子般哄道:“蟠兒,見著瞭琮哥兒,你可要好好說說,就說都是娘的不是,和你妹妹不相幹,讓他可千萬別心裡去……”

薛蟠“嘖”瞭聲,嫌棄道:“媽,你都說瞭多少回瞭,我耳朵都快起繭瞭!再說,你別老琮哥兒琮哥兒的叫瞭,人傢太子如今叫劉元!”

提醒罷,又驚嘆道:“乖乖,瞭不得!琮哥兒成瞭太子後,當場就拿下瞭舅舅,沒讓人殺,卻全傢流放到黑遼那鳥不生蛋的地方。舅母幾回回算計他,看在姨母的面上又牽連著親戚才饒她,如今沒瞭這層幹系,嘿!直接拿下!舅舅成瞭軍機大臣後,舅母還有王義都瞧不起咱傢,如今讓他們去寧古塔好好養著嘴臉看人罷。還有宋廣先、婁成文兩大軍機,之前總和琮哥兒過意不去,這下都好瞭,哈哈哈!”

笑爽後又提醒薛姨媽道:“媽你也仔細點,往後別老辦壞事,當心太子也拿你問罪,你瞧瞧給西府老太太嚇的,她現在消停瞭,不一口一個孽障喊瞭吧?當初她但凡能對琮哥兒好點,不也能和當年甄傢奉聖夫人一樣榮光?再看看現在……”

這話將薛姨媽氣個半死,往薛蟠身上拍瞭把,罵道:“放你娘的屁!你這黑瞭心的孽障,讓他把娘也流放瞭,你就高興瞭?!”

薛蟠對著鏡子搖頭晃腦道:“那應該不會,看在妹妹和我的面上,總會給媽留些體面,不過你可真別再壞事瞭……今兒太子招我進宮議事,得空我替媽你說點好話,多半也就沒事瞭。在太子面前,我還是頗有幾分體面的。沒事,隻要媽你別再壞事,妹妹的事包在我身上!”

薛姨媽聞言,這才高興起來。

看著這對自我感覺好到爆棚的娘兒倆,寶釵連說話的心思都沒有。

沒人比寶釵更瞭解賈琮,那是一個真正冷清到冷酷的男人。

除瞭真心對他好的人外,但凡有一絲雜念靠近他的,他心裡都能明白過來。

不說別的,就如她姨母王夫人。

表面上對賈琮也算好的,但背地裡的算計何曾少過?

而賈琮對她,和對賈政,就是兩種很分明的態度。

雖也念她的好,卻隻是口頭上念好。

既然王夫人也是表面善意,他回饋的同樣是表面善意。

不然的話,但凡看在她的面上,也不會讓王傢落得個如此淒慘的結局。

就是不知她那姨母在心寒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她曾經背地裡的諸般算計……

而總是啐罵賈琮的賈傢老太太這幾日驚嚇的夠嗆,卻有驚無險,在寶釵看來,多半是賈琮看在賈政的份上。

如果沒有賈政在,想來也要夠嗆……

而她媽對賈琮,談不上好壞,但總是阻止她和賈琮在一起。

那夜裡又快將嫌棄和劃分開界限的話說到明面上,賈琮對她娘之感觀,不可能會有多好。

至於她這哥哥……

雖常向著賈琮,可目的並非對賈琮好,而是想巴結人傢,倚賈琮的勢在外招搖。

賈琮當冠軍侯、錦衣衛指揮使的時候便如此,如今更是如此。

這一點,寶釵清楚,賈琮同樣隻會更清楚。

她這哥哥若是以為幾次向著賈琮說話,就能以此為功,在外面招搖輕狂,到頭來,多半會吃個苦頭。

不過這些事,寶釵雖然看的明白,卻沒有開口去說。

她知道自從賈琮搖身一變,從賈傢老太太口中的“庶孽”,變成瞭孝賢皇後所出的元子,更身負兩朝皇族血脈後,她媽和她哥兩人,就快魔怔瞭。

滿心思要成皇親國戚,更渴望成為後族。

現在同他們說那些道理,是沒用的。

她作女兒和妹妹的身份,讓她也無法說些狠話……

隻能那人,親自讓他們明白,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沒用種下善因,就莫要期待善果。

心中念著這些,寶釵清減瞭許多的面容上,愈發平靜無瀾。

……

東宮,明德殿。

今日上午,賈琮在此召見瞭皇傢內務府諸大臣,皇商。

內務府負責皇傢日膳、服飾、庫貯、禮儀、工程、農莊、畜牧、警衛扈從、山澤采捕等,還把持鹽政、分收榷關、收受貢品等職責。其主要機構有“七司三院”,最重要的是廣儲司,專儲皇室的金銀珠寶、皮草、瓷器、綢緞、衣服、茶葉等特供品。

也因此,廣儲司下,就有瞭專門為天傢供應金銀珠寶、瓷器、綢緞、衣服和茶葉等供品的皇商。

這些皇商,大都是與天傢有些幹系,甚至有些舊交的傢族。

崇康帝在位時,崇尚節儉。

每年采購各式珠寶、綢緞、茶葉的皇傢特供都一年比一年少,也因此廢黜瞭不少內務府官員。

而如薛傢這樣的皇商,原專門為天傢采辦江南蘇繡,在先帝在位的十多年來,也日漸消沉。

但是,不幹活,不代表沒有好處。

憑借皇商招牌中的皇字,這些皇商傢族在大乾各地可謂是呼風喚雨,地位超然。

經過幾十上百年的經營,大部分皇商傢族早已超脫瞭商賈的范圍。

他們織造出瞭一張龐大的關系網絡,依靠這張關系網,他們幾乎可以為所欲為。

譬如薛傢。

薛蟠不是純粹的妄人,但他在江南敢指使奴仆肆意打殺馮淵,沒有絲毫顧忌,就是因為他知道,以薛傢的地位和關系網,足以擺平這樣的小事。

也確實擺平瞭……

這就是賈琮今日召見他們來此的原因。

端坐在明德殿禦位上的賈琮,看起來頗為年輕,但面上清冷的神色,和鋒利的目光,卻讓殿內內務府大臣及皇商們,頗感壓力。

縱然原本露著討好笑容的薛蟠,此刻都心中凜然。

來者不善。

這是眾人的心聲。

內務府的皇商們此次之所以都還在京中,是因為太上皇駕崩,他們來京吊喪祭拜。

在貞元朝時,是皇商們過的最愜意的時日,也是他們最後的美好時光。

還未離京,又遇國喪,也就遷延至今。

大禮參拜之後,賈琮看瞭身旁太監一眼,東宮總管太監王春尖聲叫起。

賈琮開口道:“今日招內務府諸臣來此,是因為孤想起一事來,故而趁著諸位都在京的時機,問問你們。”

內務府總大臣董殿邦忙躬身道:“不知殿下想要垂詢何事?”

賈琮看瞭看這位在內務府大臣位置上坐瞭十數年的大臣,眼睛微微瞇瞭瞇,道:“這話,得從孤還是錦衣衛指揮使說起。”

聽聞賈琮之言,殿內諸人臉上多閃過些不自在。

做臣子的,最盼望的是君王能垂拱而治,給他們最大的自主性。

最怕的,就是君王知道他們的底細……

偏偏,上頭這位監國儲君,是以錦衣衛起傢的。

誰傢還沒點見不得光的糟心事虧心事?

這要是讓上面這位知道瞭,那還能落著好?

果不其然,越是擔心的事,越容易發生。

他們便聽賈琮淡淡道:“孤在江南奉先帝旨意辦差使時,聽聞瞭許多關於你們皇商的傳聞。大多,都不是好話。欺行霸市、巧取豪奪、強搶民女甚至害人性命!這種傳聞,在各省幾不算新聞。孤也著人打聽查探瞭番,十之七八,都是真的。偏偏,各省府衙,礙於你們皇商的身份,忌憚你們可直達天聽的權勢,是敢怒不敢言吶。

你們打著天傢的旗號,行觸犯國法、魚肉百姓、為禍地方的勾當,肆無忌憚,為所欲為!

原本孤回京後,便要奏明先帝,對這等人嚴加懲處。

隻是沒想到,歸京後諸般大事連連發生,因而耽擱下來。

今日,孤得瞭些閑,正巧你們也都在京,所以就想當面問問你們,到底是誰給你們的膽子,讓你們如此無法無天,膽大妄為?

薛蟠,來,你先說說。當日指使傢奴,打死無辜百姓的感覺如何。

你可知國法何在?你可知天威何在?”

薛蟠:“……”

塗脂擦粉精心打扮瞭一早上的薛蟠,做夢都沒想到,賈琮今日招他前來,是為瞭第一個拿他開刀做筏子。

若是從前在賈傢,他或許還有些勇氣嘻嘻哈哈點頭哈腰賠不是,妄圖插科打諢混過去。

可在這天傢皇城明德殿中,看著端坐皇椅上威嚴尊貴的賈琮,薛蟠哪裡有膽量渾說?

再看看殿上的大漢將軍,似隨時要將他撲殺,唬的兩股戰戰,噗通一聲跪倒在地,嘴巴張瞭張,哆哆嗦嗦的說瞭兩個“臣”字,便再不知該說什麼瞭。

賈琮見此,不再看他。

一旁察言觀色的王春見之,忙上前,取出一份名單來,一口氣連念瞭七八個人的名字。

每念一人名字,便有兩個錦衣衛校尉上前,架起一人離開。

直至最後,王春口中吐出“薛蟠”二字時,薛蟠連跪都跪不穩當,被兩個錦衣大漢拖出殿外。

殿內諸人,幾乎沒人不知賈琮與薛傢關系的。

如今看到連薛蟠都落到這個下場,諸人心中無不駭然驚恐。

天傢,果然還是那個天傢。

貞元朝時,葉太後一族幾乎死絕,如今隻留下一個女子留在宮中。

先帝時期,董皇後一族因為皇子暴斃案,被殺的幹幹凈凈。

而如今,薛傢甚至還未嫁女入宮,最後一個男丁就要保不住瞭嗎?

連與太子大有淵源的薛傢尚且如此,更何況他們?

賈琮目光掃視一圈後,沉聲道:“這些人,都是身上沾著人命之人。孤為太子,豈能容忍?至於你們,孤相信,你們當中,有人比這些人更可恨!”

這凌厲的話鋒,讓滿堂人站都站不住,紛紛跪下請罪。

卻不想賈琮話鋒一轉,語氣又淡淡道:“隻是念及你們祖上薄有微功的份上,也念及……如今國事艱難,孤暫不深究。朝廷如今難啊,江南雨水不斷,江河泛濫,河工吃緊。如此倒也罷,偏齊魯又半年無雨,赤地千裡。數百萬百姓,面臨饑荒之災。今年內務府一切珠寶、綢緞、瓷器、茶葉、禦酒的采買,全部終止。預算銀兩,悉數撥付齊魯,用以賑災。隻是,仍有百萬石糧食的缺額……”

話至此,殿內諸人若是還不明白今日鴻門宴為何而來,也就活該當死瞭。

自內務府總管大臣董殿邦起,凡是這些年心裡有鬼的,無不紛紛慷慨解囊,為朝廷為殿下分憂解難。

越是自知屁股不幹凈的,出手越大方。

有的人連賈琮都為之側目……

不過這些人也是沒辦法,殿內還有一隊錦衣校尉虎視眈眈的看著他們。

要是不能讓殿上那位滿意,清算起來,他們全部傢產保不住不說,怕連闔傢腦袋也保不住。

當近百位內務府官員和皇商們一一報出他們的數字後,賈琮用心算瞭算,大概有一百五十萬石糧食。

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足夠先解眼下的燃眉之急。

齊魯倒也不是完全沒糧,偌大一個省份,怎會徹底絕糧……

關鍵是,因為絕收成為定局,現在山東各地的糧價一日三變,漲的讓人害怕。

然而越是漲價,各處糧米商鋪也就越是惜售。

商人逐利本是天性,若是放在嘴邊的肉不吃,那也不能叫商人瞭。

但他們這般,卻造成瞭惡性循環,讓糧價越來越高,底層百姓苦不堪言。

齊魯之地的百姓缺少信心,他們不知道朝廷會不會賑濟。

有這一百多萬石的糧食送進去,除瞭能立即打壓下糧價外,還能讓百姓對朝廷生出信心。

這一點,比糧食本身都要重要。

自古山東多不屈之民,雖出不瞭皇帝,但土匪妖教卻是層出不窮,譬如白蓮教。

若是讓人趁機在齊魯生事,必成大禍。

等到那時再平叛,花費的代價超乎想象。

所以,賈琮今日才不得不想出此計,暫緩難局……

看過記錄“納貢”的名單後,賈琮緩緩點頭,道:“諸卿能有此忠孝之心,孤甚慰之。這些糧食,不必運往京城,直接送至齊魯便可,一個月內,那裡會有錦衣衛和齊魯府衙之人接收,正好,如今江南夏糧收獲。孤聽說,兩湖今年是個豐收之年……

以大功贖大罪,用這些糧米救活萬千百姓的性命,贖去爾等這些年犯下的罪過。對於過去的那些事,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當你們一時糊塗。但孤還是要提醒你們一回,隻此一次,下不為例。若再有人打著天傢的名義,胡作非為,莫要怪孤不念你們舊日之功,絕不容情。”

“臣等絕不敢再犯。”

……

“什……什麼?!”

賈傢後街,薛傢宅院內,薛姨媽聽聞薛蟠隨行伴當回來報信之後,恍若被天雷劈中一般,唬的魂飛魄散,險些沒昏過去。

她做夢也沒想到,東宮好好的將她兒子薛蟠招去,竟會被下瞭詔獄!

她原還以為,是為瞭商議太子成親之事……

薛姨媽涕淚登時流瞭下來,慌亂沒瞭主意。

連寶釵都面色發白,在裡間讓婆子傳話,代她問外面薛蟠的長隨,到底發生瞭何事。

那長隨也是聽內務府中薛傢世交之人傳的話,將明德殿內的事大概說瞭遍後,寶釵也就大概明白瞭賈琮的心思。

面上露出苦笑來。

她想過賈琮或許會敲打她娘一番,但沒有想到,會用這種方式,也沒想到,會敲打的這樣狠。

薛傢這回,怕要將整個傢底兒全部送進去。

不過……

賈琮這般做,或許也是為瞭怕日後,她這些娘傢人,再打著她的招牌行事,惹出禍事來,再讓她作難罷……

寶釵心中如是想到,不過隨即又患得患失的想到,會不會是賈琮果真生氣瞭,不止生她娘的氣,連對她也不滿……

就在寶釵怔怔出神,面色黯淡之時,忽然聽到外面傳來一道急切的聲音:“姑娘,外面來瞭宮中天使,要見姑娘呢。”

寶釵聞言,眼睛登時一亮,忙道:“快請。”

未幾,就見一宮人躬身而入,捧著一木匣,道:“太子命奴婢送此物於貴人。”

寶釵忙道謝接瞭過來,宮人不再停留,送到寶釵手後,立刻離去,也不理會薛姨媽討好的留客。

等宮人離開後,寶釵緩緩打開瞭木匣,隻見匣內擺放著幾朵宮花,並一張紙箋。

她心中緊張的拿起紙箋一看,眼淚登時流瞭下來。

隻見箋上寫著: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耳邊又傳來薛姨媽的聲音:“寶丫頭,你去求求琮哥兒,求他放過你哥哥罷!”

聞言,寶釵輕輕垂下瞭眼簾……

既然瞭然瞭賈琮的想法,這一次,她決定不再妥協,她絕不會讓他再失望!

……

(http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