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 兩處悲歡

作者:屋外風吹涼 字數:3938

“說什麼呢,這樣高興?”

自明德殿出來,已是午時,賈琮至慈寧宮,與太後、武王一並用膳。

剛進壽萱殿,便見太後拉著黛玉的手,說笑著什麼。

武王姿態從容的坐在一張鋪著錦褥的楠木椅上,面帶微笑的看著。

賈琮進來後,目光才移到他身上。

葉清笑道:“誇你林妹妹呢,你林妹妹如今愈發討太後、九叔歡心瞭,我倒往後排瞭,不過應該還在你前面。”

賈琮哂然,見黛玉羞紅臉,笑還瞭句:“才沒有”,便呵呵笑著點瞭點頭。

他素知黛玉是個伶俐聰慧的,當初頭一回進京入賈府,才六七歲的樣子。

賈母問她讀瞭什麼書,黛玉謙遜答隻讀瞭四書,又問姊妹們讀瞭什麼書。

賈母許是崇尚女子無才便是德,道“讀的是什麼書,不過認得兩個字,不做睜眼瞎罷”,再道寶玉回來問黛玉讀的什麼書,黛玉便答道“不曾讀,隻認得幾個字”……

那般小時,就有如此機變之慧,如今在宮裡愈發小心,自然更不會惹人厭。

賈琮目光憐惜甚至有些憐愛的看著黛玉,讓她嬌羞不已。

太後看瞭看黛玉,又看瞭看還在“傻樂”的侄孫女兒,不由有些發愁,同武王道:“小九兒前兒同哀傢說,你這一支盡出情種。先前哀傢還不信,可這會兒……元壽不會獨寵林丫頭一人吧?”

武王還沒答,葉清就笑道:“獨寵?老祖宗你不知道今兒早上我和林妹妹看到瞭什麼……唔!”

話沒說完,賈琮就一個箭步上前,用手捂住瞭她的嘴。

這妞兒她麼的瘋瞭!

隻是他忘瞭,葉清打小同宗室子弟一起學習,不止有文課,連武訓也有。

櫻唇被賈琮的手按住,葉清大惱,雙手一下環住賈琮的腰,用力一收,一條腿更是別進賈琮雙腿間,往外一扯……

賈琮就失去瞭平衡往一旁倒去……

隻是賈琮也並非當初弱不禁風的少年瞭,常年的奔波訓練,以及和展鵬學的些防身技巧,讓他並不是尋常的文弱書生。

在失去平衡的那一刻,他去堵住葉清口處的手反手搭在她肩頭握緊,另一隻手則插在葉清腋下……

肩頭之處倒罷,可腋下……

當初學武的女師傅都不敢摸她那裡……

隻一觸碰,葉清全身氣力就散盡,在賈琮倒下的那一刻,也被帶著朝下倒去,一張俏臉睜大眼睛,直愣愣的貼在瞭賈琮臉上……

“哎喲喲!這是在幹什麼?這是在幹什麼?”

看在忽然疊在一起的一雙小兒女,太後一口老牙都快繃不住瞭,笑的滿臉花開,一邊側過臉避開,一邊溜眼看著,同時還不忘去觀察黛玉的神色。

見黛玉隻大吃一驚後,隨即掩口直笑,一雙好看的眼睛都瞇瞭起來,不由愈發心情大好。

宮中最容不得好妒的女子,萬般陰私毒謀,皆出自一個妒。

如今看來,這個女孩子當真是個好的。

“放手!”

“你先放手!”

“你先放!”

“你先放!”

葉清再怎樣大氣也是個女孩子,當著人前這般狼狽,俏面緋紅,氣狠狠的讓賈琮放開她,可她的雙手還勒著賈琮的腰部,看樣子還準備再治他一治!

賈琮又不傻,這等情況下如何能放?

兩個心智卓絕的男女,此刻卻如同三歲孩童一般,你讓我先放手,我讓你先放手。

莫說太後笑壞瞭,連武王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所謂天倫,想來莫過如此。

而黛玉一雙氤氳晨露般水靈的美眸,則有趣的看著二人。

她想的更多一層,太後經歷瞭諸多喪親之事,現在愈發老邁瞭,誰也不知道還能堅持多久……

而武王……

她聽葉清說,也已是在艱難的撐著。

或許正因為如此,這兩個極驕傲的人,才會如頑童般彩衣娛親罷。

真好……

鬧瞭好一陣,太後都笑的沒力氣瞭,葉清和賈琮才同時松手。

不過葉清還是惡狠狠的瞪瞭賈琮一眼,因為在她起身時,賈琮一隻手不規矩的欺負瞭她一下,偏她吃瞭女兒身的虧,還不能發作。

兩人用目光約瞭一架,等回頭再好好算賬後,才徹底分開。

這一幕,愈發看的大人們好笑不已。

葉清被太後叫道瞭身邊,嗔怪道:“哪有你這樣的女孩子,你瞧瞧你林妹妹,那才是大傢閨秀的好姑娘!你原還同我說,今年便成親,明年哀傢千秋節時就抱孩子,你就這般鬧?”

葉清聞言,斜眼覷視賈琮,賈琮坐在武王身邊,嘿瞭聲,道:“求我。”

葉清“呸”的啐瞭口,想說什麼,到底礙於長輩在,沒有開得瞭口。

侍奉在壽萱殿內的昭容、彩嬪們,今日才算真正開瞭眼。

什麼禮法禮教,狗屁!

對於尋常人傢自然是重比泰山,可對於這至高無上的天傢,誰又真放在眼裡?

怪道都說自古皇宮最無法無天,容易藏污納垢,果真如此……

還有就是,這位太後侄孫女兒到底還是被親孫子給比下去瞭。

往常十幾年,葉清何曾受過這樣的欺負?

不想也有今天!

隱隱有人感到大快人心……

又頑笑瞭陣,武王問賈琮道:“怎想起發作內務府瞭?”

賈琮聞言一怔,他自明德殿出來後,隻折返回宜春宮同平兒等人說瞭聲中午不回來用膳,就來慈寧宮瞭。

這麼短的時間內,消息就傳過來瞭?

見賈琮有些震動,武王好笑道:“這有什麼吃驚的?你難道不知,宮裡從來都是消息傳的最快的地方?這一會兒,怕整個神京城都知道瞭消息。”

賈琮聞言,眉頭微微皺起,他不大喜歡這種感覺。

武王提點道:“你要習慣這種事,有時候宮裡能不斷傳出消息,反倒是好事。若果真隔絕中外,反而容易讓外面心中不安。若長久無禁中的信兒傳出去,人心必然惶惶不寧,他們甚至會猜測天子是否還健在。”

賈琮聞言面色微變,他緩緩點頭,道:“兒臣倒還不知道這等規矩,多謝父皇教誨。”

武王呵呵一笑,道:“朕能教你的不多瞭……太子做的很不錯,先立威,再寬容一批,讓他們甘心以銀米贖罪。”又問道:“你果真要發作薛傢那混帳?”

此言一出,黛玉立刻看瞭過來,她還不知道發生瞭何事。

賈琮笑著搖頭道:“隻給他個教訓罷,當初那官司,還是兒臣替他抹平的,已是鐵案瞭。隻是,等國喪之後,兒臣要送林妹妹回去,再將薛氏女接進宮來,若不提前給薛傢長點記性,以後難免多事。”

武王先看瞭眼滿面含羞低頭不語的黛玉,對賈琮滿意的點點頭道:“你能分得清寵眷和外戚,極難得。薛傢到底商賈之傢,精於算計,提前敲打掉她們的奢望,倒也省得麻煩。”

這種傢常話點到為止,武王又問道:“火器營都準備妥當瞭?孤今日傳瞭旨,將在京的所有參將以上的武將都召集至上林苑校場上,這是火器營初次露面,要認真對待。軍中,隻服強者。你為朕之太子,大乾百萬大軍無人敢不敬你。但敬你卻未必服你,這一點,太子心裡當有數。”

賈琮點點頭,道:“兒臣明白,不過父皇且放心,不會有差池的。成瞭火槍外,兒臣還有幾樣秘密武器,必讓那些將軍們,大開眼界。”

武王聞言,笑道:“朕也期待。”

太後聽不懂這些,也不願聽,就嗔道:“元壽好不容易空閑些,皇帝還拉著他說這些,也不讓人歇息一會兒?”

武王聞言,哈哈大笑道:“好,就讓太子多歇息一會兒,也該用膳瞭。”

……

相比於慈寧宮的溫馨歡暢,居德坊賈傢,卻好似在經歷秋風煞雨一般。

誰都沒到,賈琮會如此辣手,不止將王子騰闔傢抄傢流放,今日更是連薛蟠都給折進去瞭。

不說賈母、王夫人大吃一驚,連賈傢姊妹們,甚至賈政都唬瞭一跳,摸不清賈琮到底想要做什麼。

若非得知賈琮還遣宮人來給寶釵贈瞭一匣宮花,眾人怕更會想不開……

榮慶堂內,鳳姐兒吃驚道:“當年官司不是已經瞭結瞭麼?怎又翻出舊賬來瞭?”

薛姨媽眼淚都快哭幹瞭,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當初還是琮……太子幫忙瞭的賬,可如今人傢貴為儲君,不認當初瞭,咱們又有什麼法子?”

賈母頭上勒瞭紗絹抹額,不然會頭疼不安,她聞言臉色難看的不行,道:“姨太太且先別哭,那位既然還惦記著給寶丫頭送花,可見還有良心在……”

“咳咳!”

賈政及時咳嗽瞭聲,提醒賈母今非昔比,毀謗儲君亦是罪過。

賈母反應過來後,面色一陣晦暗,還記得寬慰薛姨媽道:“既然他還惦記著寶丫頭,必不會真將哥兒如何瞭,姨太太且安心罷。”

王夫人面色不大好,氣息也不足,若非薛蟠出瞭這樣的大事,她幾乎不怎麼出門。

這會兒輕聲道:“既然旁的皇商人傢需要用傢財來贖罪,可見薛傢總少不瞭這一關的。如今他要用銀子,你把傢裡的傢底兒拾整拾整,都送瞭去,也就沒事瞭。”

薛姨媽聞言一驚,道:“都送過去?”

王夫人皺起眉頭道:“不都送也成,不過若如此,蟠兒少不得在詔獄裡多吃幾天苦頭。”

薛姨媽聞言忙道:“我並不是舍不得,隻是……若都送瞭去,往後可怎麼活啊……”

賈母這會兒卻反應過來瞭,哼瞭聲,道:“他這是在警告你們,日後不要仗著寶丫頭的腰子在外面招搖。先落瞭你們的體面,過不瞭幾日,他就要接寶丫頭進宮瞭。”

賈母這般一說,榮慶堂內諸人都反應過來,鳳姐兒、李紈等人紛紛恭喜起薛姨媽來。

薛姨媽臉上卻沒多少歡喜,嘆息一聲道:“老太太不知,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真真一點不假。蟠兒被捉入詔獄,我便想讓寶丫頭去為她哥哥說說情,琮哥兒……太子總不該這點情分也不給罷?誰知她竟不去。如今尚且如此,往後更不必說瞭。我和她哥哥,也指望不上沾她的光瞭。”

賈母等人聞言,面色都有些怪異的看著薛姨媽。

心裡疑惑,這親傢太太並不是糊塗人啊,怎一遇到薛蟠的事就六神無主,昏招迭出呢?

賈琮都快將話說到明處,指著鼻子告訴薛傢,薛傢是薛傢,寶釵是寶釵,最好安分一點。

你這當娘的還指使寶釵往裡趟渾水……

這不將自己閨女坑到死不算完麼?

王夫人暗自搖瞭搖頭,同薛姨媽使瞭個眼色後,一起起身告辭瞭賈母,往榮禧堂方向行去。

賈母知道王夫人必是同薛姨媽講道理去瞭,因此也不挽留。

等她們離去後,賈母病懨懨的,還教訓王熙鳳、李紈道:“以後你們萬不可也做個如此糊塗的娘,偏心忒過,不是福祉。”

王熙鳳二人含笑應下,隻是鳳姐兒心裡卻並不十分服氣。

心道:這不是老鴰落在豬身上,隻看到別人黑,看不到自己麼?

當初你老封君但凡對琮哥兒好一些,賈傢也不是現在這樣子……

不過這些話她自然不會說出口,服侍瞭賈母用瞭午飯睡下後,她便回瞭自己小院兒。

歪在炕上睡瞭會兒也睡不著,心裡盤算著:也不知平兒那丫頭,何時才能做主,招她進宮也頑耍見識一回,看看真正的大富貴……

……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