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隊回到林場,天色已經暗瞭下來。
老許和幾個教授回到他們的低矮瓦房裡,他們的住處在林場最偏僻的地方,遠離林場其他工作人員。
“咳咳!”
昏暗的屋子裡,一位頭發花白的老教授忍不住低聲咳嗽,旁邊戴眼鏡的老頭兒趕忙遞來一杯涼白開。
“老錢,你這樣不行啊,還是得找醫生看一看,病會越拖越嚴重的。”
姓錢的老教授擺瞭擺手,有氣無力道:“小感冒罷瞭,不要麻煩場長,他已經很照顧我們瞭,不要讓他為難。”
聞言,老頭兒輕嘆一聲,不由得埋怨幾句。
“年輕的時候總想著報效祖國,在外吃瞭那麼多苦,受瞭那麼多白眼,就為瞭多學一點知識。誰曾想,現在竟是這般光景。”
另一位老人也不由嘆息,言語中盡是遺憾。
“我不怕死,更不怕吃苦,就怕好不容易學來的知識無人傳承,國內現在青黃不接,一旦咱們這些人沒瞭,誰能撐起國傢的未來啊。”
屋內一片沉默,隻剩低隱的咳嗽聲。
屋外,許諾從遠處走來,聽到屋裡的咳嗽聲,快步走瞭進來。
“錢教授,你沒事吧,怎麼又咳嗽瞭。”
許諾是農場下放人員裡最年輕的,所以主動承擔起瞭照顧老教授們的責任。
錢教授擺瞭擺手,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看起來精神一些,“無妨,我已經感覺好多瞭,不用擔心。”
但他那蒼白的臉色實在沒有說服力。
這時,許諾想起白天薑妍遞給他的東西。
他趕忙走到門邊,看瞭看外面的情況,小心將門關上,從衣服裡摸出一個小佈袋,眾人都圍瞭過來。
“小許,這是什麼?”
“哪兒來的?”
許諾打開佈袋,小聲解釋道:“一個軍嫂給的藥,我之前見院子裡曬瞭不少藥草,她應該是中醫。”
看瞭看薑妍的說明,許諾拿起一包粉劑,“這個應該是風寒散,錢教授您吃一包試試應該有用。”
“太好瞭,及時雨啊,老錢快吃一包,你這病真的不能再拖瞭。”
“如果吃瞭沒效果,還是得麻煩場長找個大夫。”
就著涼白開,錢教授將一包苦味粉劑吃瞭下去,眾人也回瞭自己的屋子,簡陋的泥砌小院很快就安靜下來。
伴著屋外的蟬鳴,屋內眾人卻輾轉反側,未來一片迷茫讓人難以入眠。
另一邊的傢屬院。
小夫妻倆躺在床上,薑妍靠在陸雲升懷裡,說著白天給許諾藥的事。
薑妍反思道:“我會不會太沖動瞭,以後不會有人拿這事攻擊你吧?”
“別擔心,都是小事,林場負責人是咱們部隊轉業過去的軍官,我見過,人不錯,他會照顧那些教授們。”
“那就行。”
薑妍放心瞭,又說起明天去城裡的事情。
“有什麼想吃的嗎?明天我和嫂子們去城裡大采購,過段時間下雨就不出門瞭。”
“你做的都好。”
陸雲升不挑食,隻要能吃,好的壞的都能接受,況且薑妍的廚藝那麼好,經她手做出來的東西就沒有不好吃的。
“那我隨意發揮,有什麼就買什麼。”
……
次日一早。
傢屬院外的車站站臺上,二團軍屬們各自背著竹簍,在站臺上等車。
難得去一趟城裡,大傢都挺高興。
葉鳳嬌最為興奮,踮著腳望瞭望車子過來的方向,一點車影子都看不到。
“車怎麼還沒來?不會是已經走瞭吧?”
莊翠珠笑著搭話,“車是從湛川出來的,到咱們這會晚些時候,再等等吧。”
今天嫂子們要去上林市,那邊商品種類更豐富,而且距離近,坐車隻要兩個小時。
鄭佩蓉也跟著一起,瞅瞭瞅旁邊的薑妍,想找機會跟她搭個話,刷個臉熟。
這可是團裡的大紅人,陸雲升在團裡的名氣也不小,要是薑妍能為自己做媒,嫁個好丈夫的概率不就更大瞭。
但莊翠珠不喜歡薑妍,她現在又不能得罪莊翠珠,隻得小心翼翼靜待時機。
薑妍不知道自己被鄭佩蓉盯上瞭,無聊地四處張望,看到遠處村莊的方向快速走來幾人,應該也是去采購的。
農村雖然普遍貧窮。
但各傢和各傢的情況不盡相同,還是有小部分人傢是相對比較寬裕的。
梅雨季將至,軍嫂們都能想到要囤東西,土生土長的本地人肯定更得提前準備。
慢慢的。
遠處幾人越來越近。
咦!
熟人啊!
快步走來的人也看到瞭薑妍,瞬間睜大眼睛,於露露沒想到竟然會在這遇到薑妍。
和趙春華撕破臉後,她就再也沒見過薑妍。
再次見面,薑妍唇紅齒白,皮膚又白又嫩,和之前判若兩人,一看就知道日子過得不錯。
於露露氣不打一處來,冷哼一聲將頭轉向一邊,心情有些復雜,自己出身那麼好,怎麼就混得這麼差。
薑妍也在觀察於露露,她臉色有些憔悴,沒剛來時紅潤,好像有些瘦瞭,看來在村裡受瞭不少罪。
見於露露那不待見自己的樣子,薑妍一點都不生氣,反而八卦之心熊熊燃燒。
剛結婚那會兒,她去村裡買小雞仔,正好碰見於露露和趙春華捉賊。
人嘛,哪有不愛看戲的,薑妍當然要圍觀瞭。
誰知道這賊最後竟然捉到趙春華身上,捉賊戲碼瞬間變成姐妹撕逼大戰,還引得村裡的嬸子姑娘參與。
那場面真是壯觀!
薑妍到現在都記憶猶新,就是不知道那場鬧劇的後續是什麼?
沒等薑妍打聽八卦,旁邊的何紅秀先開口瞭。
“嬸子,你們也是去上林市買東西嗎?”
嬸子點頭回答道:“雨季要來瞭,路不好走,該買的東西得提前備著,等下雨就不好去城裡瞭。”
這位嬸子還挺健談的,主動打開話題。
“說起來,也多虧瞭部隊,前段時間大量收秸稈,讓我們賺瞭點錢,不然現在哪舍得去城裡買東西。
農村人一年到頭就盼著年底分的那點錢糧過日子,但現在不一樣瞭。
飼料廠收秸稈,咱們村裡多一筆收入,平時計算的時候手裡也能寬裕一些。”
聽見嬸子言語中的感激和慨嘆,吳曉琳笑著開口,“下半年飼料廠有瞭充足的秸稈,村裡也可以買飼料養豬,日子會越來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