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八章 史上最強好人卡

作者:三戒大師 字數:3135

純文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那位曾經大膽……的女子,到底做瞭什麼事,能讓王賢和朱瞻基都不敢提?

答案是,她曾經拒婚,在大明朝,一個女子敢對婚姻之命說不,足以⊥她名揚四海瞭。但這還不足以⊥兩個膽大包天的傢夥諱莫如深,真正勁爆的原因在於她拒婚的對象,乃是當今大明永樂皇帝朱棣

朱棣是什麼人?天下至尊、大明萬方億民之主,出口成憲,權威如嶽,他的每一個念頭,都是無上的聖旨,必須被臣民不折不扣的執行,這女子竟然敢發好人卡給他,用熊心豹子膽,都不足以形容其萬一瞭。

所以王賢在富陽時,就對這女子的芳名早有耳聞——她叫徐妙錦,大明開國功勛中山王徐達的幺女,傳說她滿腹詩書、才華橫溢,且沉魚落雁宛若天仙,比其姐仁孝皇後更加出sè,既是大明朝的第一美女,又是大明朝的第一才女

說起來,中山王徐達,真是人生大贏傢,不僅在戰場上戰無不勝攻無不取,成就一代軍神之名,更傳奇的是,他竟然能在朱元璋的手底下得到善終,還被追封為王,恩蔭子孫,不能不說是個奇跡。

都說人下半輩子活在子女身上,要是傢教不成功,也稱不上人生大贏傢,但徐達的兩個兒子都被封為國公,一門兩國公,在有明一代僅此一傢。女兒更是各個知書達理、溫良賢淑,成瞭朱元璋挑兒媳的首選——長女嫁於燕王朱棣,就是後來的徐皇後,朱棣所有兒子的媽,朱瞻基的nǎinǎi;次女交嫁於代王朱桂、三女嫁於安王朱楹,還有個遺腹女更是出sè,年方二七便出落成京城有名的美人加才女,登門提親的媒人踏破門檻,但都被她哥哥拒絕瞭。

結果徐妙錦的婚事便ri復一ri的拖下去,到瞭永樂三年,她已經是二十歲的大姑娘瞭。在明朝,這個年歲不結婚的女子,要麼守制要麼就是嫁不出去,徐皇後著急瞭,讓人把二弟徐添福叫到宮裡,問他為何遲遲不肯答應妹妹的婚事。

彼時徐老夫人已經過世,老大魏國公徐輝祖不肯向朱棣朝拜,被幽禁在府,老四定國公徐增壽被建文所殺,是以府裡由皇後二弟添福說瞭算。然而面對皇後的詢問,徐添福卻支支吾吾不肯說明原因,徐皇後要做主給妹妹指婚,朱棣竟親自出面阻攔,這下皇後娘娘什麼都明白瞭,然後這位三從四德的賢後便陷入沉默……

兩年後,徐皇後因病去世,轉過年來,朱棣一道旨意下到國公府裡——後位虛懸,天下失其母,有中山王幺女,賢良淑德、xing情仁厚,足以母儀天下,故立為皇後,欽此

終於解開瞭這個謎團原來是姐夫看上小姨子瞭,自然容不得別人染指。

姐姐去世、妹妹續弦,也算一樁美談,在所有人看來,徐妙錦這是紅星高照,要搖身變鳳凰瞭然而徐妙錦卻上瞭一道疏,拒絕瞭皇帝的美意。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拒永樂書》,因為是奏章,故而後為士大夫所熟知,王賢就聽魏老師一臉豬哥相的背誦過。上面‘臣女生長華門,xing甘淡泊。不羨禁苑深宮,鐘鳴鼎食……聽墻外秋蟲,人嫌其淒切;睹窗前冷月,自覺清輝。蓋人生境遇各殊,因之觀賞異趣。矧丨臣女素耽寂靜,處此幽曠清寂之境,隔絕榮華富貴之場,心胸頓覺朗然。,之語,如今仍記憶猶新。

在奏疏中,徐妙錦明確告訴朱棣‘臣女願為世外閑人,不作繁華之想……蓋人喜夭桃秧李,我愛翠竹丹楓。從此貝葉蒲團,青燈古佛,長參寂靜,瞭此餘生。臣女前曾荷沐聖恩,萬千眷註。伏懇再哀而憐之,以全臣女之志願,則不勝銜感待命之至,

當時魏老師擦凈口水,無限贊嘆說,徐姑娘不愧是天下第一才女,非但文采驚艷,還很有智慧……她雖然不想嫁朱棣,但要是把皇帝激怒瞭,肯定會給徐傢招禍,所以她說我早有方外之志,不戀紅塵,姐夫你多年那麼疼我,求你再答應我一次,讓我出傢吧。

這樣雖然都是一碼事,但不會激怒朱棣,而且軟語哀求,皇帝怎好用強?隻能忍痛答應……

‘隻是可惜,如此出sè的女子,終生隻能伴青燈古佛……,最後魏老師無限惋惜,恨不能去搭救她,當然也隻是想想罷瞭。朱棣的女人,誰也不敢動,朱棣得不到的女人,就更沒人敢動瞭。

“你曾說過,天下有兩人可以改變皇帝的心意,一僧一尼。”收回對那傳奇女子的遐想,王賢問朱瞻基道:“那一尼,就是指你nǎinǎi吧。”

“是姨nǎi,小姨nǎinǎi。”朱瞻基強調一句,點頭道:“當然,雖然小姨nǎinǎi拒絕瞭我爺爺,但我爺爺並沒生氣,反而命人為她在玄武湖畔建瞭座天香庵,並派瞭衛士、侍女伺候她。”

對此王賢一點不奇怪,男人麼,得不到的總是最好的。但為瞭瞭解情況,他還是八卦的問道:“那他們,咳咳,還有來往麼?”

“有,但是來而不往。”朱瞻基很大方道:“我皇爺隻要在京裡,時常會去天香庵吃茶,但小姨nǎi極少和他開口說話,一壺茶喝淡瞭,便送客。她從不踏出天香庵一步,更別說去北苑瞭。”

“嘿。”王賢一拍腦袋道:“我怎麼覺著,那老和尚沒安好心麼?”

“嘿嘿。”朱瞻基笑道:“姚師雖然是方外之人,但畢竟還是我皇爺的頭號心腹,為主公拉拉皮條什麼的,也是理所應當。”

“原來如此……”王賢心說也是,老和尚果然好算計……姚廣孝要借徐妙錦的嘴為周新求情,一來可以避嫌,二來給皇帝創造讓徐妙錦開口的機會,三來隻要徐妙錦開口,皇帝肯定會答應,比他自己說還好使。一箭三雕,高手就是高手。“不過你姨nǎinǎi能答應麼?”

朱瞻基用你怎麼說傻話,的目光看著王賢,這不廢話麼?也不看看信是誰寫的。

“我蠢瞭,老和尚寫的信,肯定管用。”王賢自嘲的拍拍腦瓜,想起件事道:“對瞭,我今天去慶壽寺,怎麼沒見著幾個香客,按說不應該啊?”

“你要是京城人氏,就不覺著奇怪瞭。”朱瞻基淡淡道:“現在是永樂十年瞭,京城老百姓還沒忘瞭建文……”

王賢恍然,而且還明白瞭朱瞻基沒出口的後半句……京城是冠蓋雲集之地,誰傢都能和建文舊臣扯上關系,這些年來,估計傢傢都有被株連的親人,老百姓把這筆賬,記在陳瑛身上,記在紀綱身上,記在朱棣身上,更會記在那個始作俑者的身上。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雖然京城特務密佈,老百姓不敢罵姚廣孝,但想讓他們去他的廟裡燒香,就是管飯都沒人去……

唉,可惜瞭那麼好的素面。王賢看看朱瞻基,心裡不禁暗嘆,這小子的命就好多瞭,老百姓不會把賬算到他和他爹頭上,反而巴不得他們趕快接位,因為那樣就意味著,朱棣終於死瞭……

該說的都說完瞭,朱瞻基便去跟太子匯報,晚飯後回來說,明天我跟你去一趟天香庵。

“這次怎麼不避嫌瞭?”

“球,沒有我領著,你進得去麼。”朱瞻基笑罵道:“除非把你閹瞭先。”

“呃……”王賢這個汗啊,心說那徐妙錦真可憐,就算擺脫瞭皇帝的婚姻,也擺脫不瞭被朱棣籠罩的人生。要是換成自己,橫豎擺脫不瞭,一準兒高高興興當皇後去瞭。

呸呸,我就這點出息瞭。王賢暗罵自個一聲。

第二天一早,兩人便穿戴整齊,坐朱瞻基的馬車,駛往玄武湖畔的天香庵。抵達目的地前,先經過瞭一片紅墻黃瓦的皇傢園林,朱瞻基介紹說,這是他祖父長居的北苑。王賢一聽說,皇帝不住乾清宮,第一反應就是永樂大帝真怕他爹啊,連朱元璋的鬼魂都不敢面對。

但當看到緊挨著北苑的那座天香庵時,他又升起第二反應,靠,原來還是為瞭挨小姨子近點啊

胡思亂想間,車隊已經駛入瞭天香庵的山門。王賢看到,山門外果然有禁軍值守,但朱瞻基是皇太孫,又是徐妙錦最疼愛的大表孫,自然可以長驅直入。

進入天香庵,便見林木掩映、花草繁茂間,一道白玉長橋將湖岸和一片縱橫數畝的小洲連在一起。遠遠望那小洲上奇花異草、花浪輕翻,修竹掩映著粉墻黛瓦,小橋流水於枝清葉秀,端的是一處神仙所在。

想不到天下還有這樣的尼姑庵,王賢覺著自己要是在這裡頭出傢,似乎也不太難熬……天下第一美女果然比老和尚有吸引力……還沒見面,王賢就有拜師的沖動瞭,可惜人傢決計不會收他。

兩人在橋邊下車,俏麗的女官迎上來,向太孫行禮,然後看看王賢,yu言又止。

“這是道衍大師的俗傢弟子,給我姨nǎi送姚師的信來瞭。”朱瞻基忙解釋道。

最快更新,閱讀請。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