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流年裡的官司
榮華夢一場,功名紙半張,是非海波千丈。馬蹄踏碎禁街霜,聽幾度頭雞唱。塵土衣冠,江湖心量。出皇傢鳳網,慕夷齊首陽,嘆韓彭未央。早納紙風魔狀。
(元汪元亨,朝天子,以為題記)
天上的雲,像是打濕瞭的棉絮,時刻準備擠出水來,又像是一大塊鉛錠,沉甸甸的,哪裡是虛空所能扛的住,隻怕下一刻就要砸向人間。已經有雨絲從鉛雲之中漏下,絲絲點點地落到瞭地面,隻是不知何時會變成暴雨。
宋世仁,這位當年的京都第一狀師,綽號富嘴的人物,如今鬢間已生白發,眉眼不再如當年那般佻脫瀟灑,沉穩多瞭,他平靜地望著天上,不知心裡在想些什麼。
半晌後,他收回目光,坐到瞭椅子上,感覺有些疲憊。身旁早有人送上熱茶,他抿瞭些漱瞭漱口,又接過滾燙的毛巾摁瞭摁眼窩處,才覺得精神好瞭些。
又有人在他身後替他捶背,捏腿,還有人開始替他扇風,隻是慶歷九年的秋天,本來就有些冷,加上秋雨將至,京都城內全部是淒寒之意,哪裡還禁得住扇風?宋世仁忍不住打瞭個冷噤,他身旁那位穿著黑色官服的人,瞪瞭拿扇子的下屬一眼。
這位監察院官員正是一處主辦沐鐵,他小心翼翼地看著宋世仁,說道:“宋大人,有沒有把握。”
宋世仁雖然聽這個稱呼已有一年半瞭,但依然有些不習慣,眉頭皺瞭起來,沉穩應道:“大人放心。”
這位訟師第一次正式出場,是慶歷四年替郭尚書傢打官司。狀告當時的侍郎之子范閑半夜打黑拳,那場官司也是宋世仁難得的一次完敗。而他真正在慶國朝野引起轟動,則是因為慶歷六年關於江南明傢的爭產官司。
在那場官司之中,憑借著監察院提司范閑的大力支持,宋世仁在蘇州府整整磨瞭半年,將平生所學施展瞭一個淋漓盡致,硬生生抓著慶律與刑部條疏的漏洞,將深烙在天下人心中的嫡長天然繼承權。打瞭個落花流水。
這場明傢爭產官司,實在江南,箭指京都皇宮,不得不說,後來皇帝陛下祭天廢太子,以及太子最後被迫起而謀叛,和這場官司有些說不清道不明地關系。
在江南宋世仁風光無限,然而回到京都。其時太子未廢,太後震怒,老婦人隻是輕聲交代瞭一句,這位天下第一狀師便被宮裡捏成瞭螻蟻,傢產被抄。看盡人間白眼,在荷池坊擺瞭個攤子艱難度日,險些快要活不下去瞭。
幸好其時范閑回京,暗中將他送出瞭京都。並且贈予瞭大筆銀錢,算是對他做個報答。待慶歷八年初京都事定,范閑又將宋世仁一傢接瞭回來,在西城給他置辦瞭一處宅院,同時給瞭他一個官員身份。
天下第一狀師雖然極能掙錢,但身份地位總是不及官員,宋世仁心中感激不盡,同時也知道自己必須替小范大人把這個命賣好。加之經歷瞭這幾年間的遭遇洗禮。宋世仁早已不復當年的囂張模樣,而顯得沉穩,平實,卻依然擁有極強的行律本事。
他如今的身份是監察院八處執律司官員,專門負責替監察院打官司。
監察院也需要打官司?這事兒如果要從頭說起,便又是極長的一個故事,其核要處其實不外乎是兩點:首先是前幾年陛下便將監察院的審案權全部收瞭回去,分給瞭刑部與大理寺。所以監察院如今更多的是在擔任一個公訴人地角色。
而這兩年裡。監察院裡的那位小公爺,不知道是受瞭什麼刺激。請瞭陛下旨意後,開始肅清吏治,監察院在各路各郡各部裡,不知抓瞭多少貪官。抓瞭犯官,自然要審,而如果就這樣交給刑部與大理寺去審,監察院方面一是不甘,二來小范大人更不會同意,誰都知道官官相護這四個字,監察院既然要抓吏治,當然不會給這些文官們抱團的機會。
於是宋世仁這個新晉的、專打官司的監察院官員,便發揮瞭極大的作用,但凡有他出馬,監察院所釘的罪名基本上都落在瞭實處,不論朝廷文官系統內部再如何遮掩,也無法讓那些犯官逃脫。
而真正讓監察院一屬感到寒冷的,是京都事定後陛下地幾道旨意。雖然這幾道旨意隻是延續當初七君子入宮時的定策,讓都察院開始進入院務內部程序進行監督,但這次那位左都禦史賀宗緯,憑著聖眷,以及十分清晰的旨意,開始真正地運用起瞭權力,一方面削弱著監察院的權柄,一方面開始對監察院內部一些違例違律之事進行攻擊。
天大地大,不如陛下的旨意大,近兩年地時間過去,都察院的權力漸漸大瞭起來,就像是橫亙在監察院脖子上的一條繩索,讓監察院的官員們有些艱於呼吸。
賀宗緯就如同一條獵狗一般,守在監察院地外面,隻要監察院的明屬官員有何違禁事,他便毫不心軟毫不客氣地擬出章程,直接送往大理寺中,要求朝廷治其罪名。
監察院也沒有什麼太好的法子,因為打從監察院設立之初,便有這個規矩,慶律院例限死瞭他們不能對都察院下手。——隻不過這個規矩因為陳萍萍和范閑這兩個人物的強悍存在,而一直被人有意無意地忘記,如今陛下既然重新記起瞭此事,都察院便風光瞭起來。
好在小范大人依然是監察院的提司,所以都察院的動作還是比較溫柔,賀宗緯很小心地不去觸動范閑的底線,隻是在慶律上做文章,沒敢對監察院施加絲毫侮辱。
隻是監察院暗中行事,總會經常性地觸碰慶律,都察院靠著旨意。促請大理寺審查,便是范閑,也沒有太好的應對方法,因為這終究是陛下地旨意,而且他清楚,監察院一傢獨大,對於朝廷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
清楚不代表接受。慶歷八年的某一天,范閑一腳踹開瞭都察院的大門,指著賀宗緯以下地二十幾名禦史大夫怒罵瞭一通,然後便請回瞭宋世仁。
不就是打官司嗎?難道監察院還怕人不成?
今天宋世仁在大理寺要連著打兩個官司,一個是監察院審出工部一位員外郎勾結河運總督衙門僉事,貪污河工銀子,而且這筆銀子還不是公中出的,是范閑千辛萬苦從江南內庫自己的小金庫裡省出來的。再經由范夫人掌管的慈善杭州會,運往瞭河運總督衙門。
貪錢貪到監察院地祖宗頭上來瞭,監察院自然毫不客氣,也不理會這名員外郎在朝中地關系,更不理會河運總督大人私下遞過來的求情信。在一個黑夜裡,直接逮捕瞭相關二十幾名人犯,在監察院七處大牢裡關瞭幾天,再送往瞭大理寺。
第二個官司則有些頭疼。都察院查出監察院四處駐南詔某位官員,暗中劃出瞭一筆鴻臚寺運過去地銀子——這名官員是回京述職的時候,被審查出來瞭問題,用這名四處官員的話說,當時經費不足,為瞭在南詔國內發展眼線,所以迫不得已動用瞭公帑。
隻是他到底動用瞭多少,自己有沒有截留。誰也不清楚。監察院內部明白,這位同事肯定是吃瞭好處,隻是在異國它鄉做間諜,即便范提司接連三次提高瞭監察院的月餉,可依然是有些緊張,誰也不是聖人。
“案宗都準備好瞭?”宋世仁看瞭一眼身邊的助手,這名助手姓陳名伯常,正是在江南與宋世仁打對臺戲的名角。想不到最後也被范閑半請半綁地拉回瞭京都。八處新設的執律司,全部是這種各地的名訟師。每每想到此點,已是心如止水地宋世仁都不禁苦笑起來,小范大人做事,依然還是這般囂張,明明陛下讓都察院制衡監察院,您卻偏要明目張膽地與對方對著幹,而且幹的如此痛快。
陳伯常應瞭一聲,站起身來。
沐鐵身為監察院一處官員,今日在大理寺旁聽,一是要看著那名工部員外郎被整成什麼模樣,二是要保證那名監察院四處官員,不至於吃太大的虧。所有的監察院官員,現在都很欣賞八處執律處,因為他們知道這些曾經的訟師,是自己利益地最大保障。
他拍瞭拍宋世仁的肩膀,誠懇說道:“大人加油。”
大理寺外門之下,雨絲漸漸輕墜,宋世仁喝瞭一口茶,臉上滿是自信,雙手負在身後,往大理寺衙門裡走去,走的是如此沉著穩定,全不將裡面的刑部、都察院放在眼裡。
走地瀟灑,大街對面看熱鬧的京都百姓,齊聲喝彩,都盼望著監察院能把那些貪官污吏全部砍倒。
不得不說,兩年來監察院的權被削瞭不少,但是名聲卻好瞭許多,范閑用瞭幾年的時間,終於成功地把監察院從黑暗裡拉出來瞭一些,用連番雷霆肅清行動,樹立瞭在民間的光彩形象。
如今的民間議論風向,基本上是偏向監察院,而對都察院有些不恥。
宋世仁向大理寺裡走去,面色平靜,心裡卻並不平靜,替小范大人做事,確實痛快,不止贏的痛快,而且還能得到很多人的支持,這點就是很不容易瞭。
一年多地時間,宋世仁替監察院出頭打官司,還沒有輸過,這次……也一定如此。隻是他已經將整個慶國文官系統得罪完,他知道自己再也無法下監察院這條船,一旦下去,便是被巨浪吞沒的下場。
但他不懼,因為監察院這條船上,掌舵的是小范大人,隻要小范大人在一天,這天下就沒有人敢對自己不利。
“南詔那邊有些問題,都察院與刑部在那名官員傢裡抄出瞭數量不少的銀錢。”陳伯常看著“大人”的臉色,小心提醒道。
“退贓,去職,無罪。”宋世仁沒有回頭。壓低聲音說道:“提司大人的底線在此,如果都察院還想更進一步,就撕開臉皮打,先從刑部落手,那些人也沒幾個是幹凈的。”
陳伯常心裡一寒,暗想小范大人果然與陳老院長一樣,是個極護短的厲害角色,看這意思。如果都察院不接受范三條,小范大人是準備瞎搞瞭。
他忍不住打瞭個冷顫,像小范大人這樣搞,難怪都察院與自傢地官司總是打不贏,畢竟那位賀宗緯大人再如何有聖眷,再如何用心用力,可也抵不住小范大人時刻準備翻臉啊……
小范大人如果真翻瞭臉,哪裡是賀宗緯扛地住的。以他地性情,隻怕陛下發話都不管用,誰都知道陛下是多麼的器重或者是恩寵他。
“提司大人今兒怎麼沒來看熱鬧?”陳伯常吞瞭口口水,一面走著,一面問道。
在一年裡。范閑最大的興趣似乎就是替屬下兒郎當靠山,旁聽大理寺上的審案,看都察院禦史們鐵青的臉色。按理來講,這種事情派沐鐵這種層級的官員旁聽便罷瞭。即便是言冰雲都懶得過來,偏生他卻是次次不落。
這位小公爺在大理寺衙堂之上蹺起二郎腿一坐,所有地審案官員都開始害怕,沒有人敢對監察院官員動刑,而他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陛下派他出去瞭。”宋世仁也隻是隱約知道一些內情,沒有再說什麼,揉瞭揉手腕,看瞭一眼堂上的都察院禦史及刑部官員。把臉一沉,冷哼一聲,開始打仗。
從京都往西走,繞過青翠蒼山,行過數條清河,再過十數天,便進入瞭連綿數百裡的軍墾所在,這便是慶國七大路之一的西涼路。這一路是慶國最貧窮的地方。卻也是景致最奇特的地方。
這一路的土地,大部分是數百年間。中原政權與胡人征戰反復爭奪地地方,直到大魏勢弱,慶國以及慶國的前身,那個諸候國開始暗中崛起,這片國度其時還沒有往大陸腹地進發,便開始向胡人索要千年的血債與土地。
打瞭很多年,死瞭很多人,這一片國土終於被慶國牢固地控制在瞭手中,同時在上面新修瞭不少城池,移來瞭許多百姓,然而畢竟是新盛之地,除瞭屯田之外,商業並不發達,也沒有什麼值錢的出產,移來的百姓逃亡之風直到最近幾年才稍微好瞭些。
有地隻是平整而少人打理的田地,與一望無際的天邊線條,還有線條邊緣突起的土丘,遠處地荒漠,看上去蒼涼一片。
此處的夕陽,落的要比大陸上任何一個地方都晚一些,血紅的暮色籠罩在蒼茫大地上,映出瞭一座雄城,全由土石堆積而成一座雄城,就這樣突兀的出現在大地邊緣,炫耀著慶國強盛的國力與軍力,震懾著雄城更西方草原上的人們。
這便是西陲重鎮定州城。
由京都通往定州的官道被保養地極好,可以容納八匹馬並駕齊驅,當年不知道消耗瞭多少人力財力,可是以此保瞭慶國西部永世平安,牢牢掌控瞭這一大片土地,怎麼算也是極合算的。
一列車隊正在這條官道上向著定州城疾馳,似乎想趕在太陽落下之前,進入定州城,隻是望山跑死馬,尤其是這一片平野之上,定州城似在眼前,卻遠在天邊,看來是怎麼也趕不上關城門之前進城瞭。
離定州城約二十裡外,是一處驛站,這處驛站不是軍方驛站,不由定州軍管轄,而是由工部兼管的郵路驛站,所以顯得有些破落陳舊,七八個漢子正在夕陽的照耀下打著呵欠,他們已經吃過瞭晚飯,開始準備呆會兒的賭博。
天色漸漸黑瞭,這些漢子臉上忽然露出瞭古怪的笑容,向著後院靠瞭過去,聽著裡面傳出的聲音,掩嘴而笑,心想裡面那傢夥也太猴急瞭吧。
後院一間石房內,驛站唯一的正式官員驛丞正抱著一名女子兩條雪白地大腿,雙手按在她軟綿綿地胸上,吭哧吭哧叫個不停。身上全是汗,房內全是淫淫的味道。
定州偏遠,沒有什麼娛樂,夜晚來地太遲,所以每當太陽一落,他便會抓緊時間,進行這唯一地娛樂,他身下的女子是從定州城裡帶來的妓女。雖然願意出城的妓女長相都很一般,但他很喜歡這女子的媚勁兒和身上的軟肉。
手上捉著滑溜溜乳肉的驛丞無比快活,隻覺身下女子仿似是棉花糖做的,尤其是那眼神兒更是比定州城地井水還要甜還要膩,這一個月三兩銀子,真是值回本來。
正在快活的時候,忽然房門被人推開瞭,這驛丞倒也大方。依舊挺動著腰肢,往**處刺入,也不回頭,破口罵道:“要聽就聽,要看就看。娘的,也不說小心些,居然撞進門來,當心把老子搞成馬上風……”
被他壓在下面的妓女也是吃吃的笑。根本不害怕被人看到什麼。
忽然驛丞覺得有些奇怪,因為後面半天沒有聲音,他下意識回頭望去,隻見是個陌生人,唬瞭一跳,趕緊從炕上彈瞭起來,系好瞭褲子,還沒有忘記拉過黑黑的棉被把炕上妓女白花花的下身蓋住。
驛丞本想破口大罵。但看這個陌生人穿著打扮十分貴氣,隻怕是什麼惹不起的人物,或者是官員,嘴裡便有些發幹,害怕瞭起來。
他顫著聲音說道:“你是什麼人?”
范閑坐在驛站裡唯一一把太師椅上,看著跪在面前地一大堆人,皺眉說道:“讓你們起來,就快些起來。”
他此行是奉瞭陛下旨意前來定州勞軍。說是勞軍。但在禦書房裡接的密旨卻有些別的內容。這兩年間,西邊的胡人不知道是吃瞭什麼興奮劑。又像是吃瞭鎮靜劑,一改往年春去秋回的浪漫主義戰法,開始極有組織地向著定州方面侵襲,而且戰法變得極其狡詐。
葉傢雖然仍然兼管著定州軍務,但是葉重主事樞密院,要掌管天下軍馬,不可能親自坐鎮此間,加上胡人攻勢太猛太陰,第一年地時候,定州方面局勢很是危急,好在最後陛下親自調瞭各路邊兵輪流支援,才算是穩定住瞭局勢。
皇帝和范閑早已看出來瞭其中有些問題,但是沒有第一手的資料,誰也不知道胡人內部發生瞭什麼,事態不能再這樣繼續下去,西胡如果真的這樣發展下去,隻怕會成為慶國的心腹大患,所以才有瞭范閑此行,他必須聽一下定州方面將領地親自匯報,瞭解一下事態。
而且范閑清楚,陛下親調五路連軍往西路輪值,也存著用胡人的刀來磨慶國的劍的意思,胡人的進攻,恰好給瞭慶國錘練軍力,為日後天下統一戰爭做準備的機會。
今日趕不到定州,便隻好在這座荒破的驛戰裡休息一夜,哪裡知道進門竟是無人來迎,七八個漢子像小孩兒一樣在聽墻角,范閑一時好奇,直接推門而入,不料竟是看瞭一場活春宮。
驛丞和那七八條漢子跪在地上,連連磕頭,而隨范閑前來的官員則是知道他地性情,早已當看見,各自準備晚上休息事宜。
范閑看著那名驛丞,笑罵道:“媽的,太陽還沒下山就開始搞,有膽子搞就別怕。”
驛丞苦喪著臉,隻道自己馬上就要被殺瞭,眼前這位爺可是天字第二號貴人,監察院的提司大人,高高在上的人物,自己見也沒資格見的貴人。
范閑疑惑問道:“你怕什麼?”
“大人嫉惡如仇,最痛恨官員**……”驛丞已經怕的要哭瞭起來,癱軟在地,把天下百姓對范閑的印象說瞭出來。
范閑有些不明所以地摸瞭摸後腦勺,心想自己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爹瞭,怎麼在天下人地心中,越發地像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或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