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朝天子 第二章 定州內的胡歌

作者:貓膩 字數:5975

第二章定州內的胡歌

天還蒙蒙亮,從京都來的一群人便起床洗漱,范閑這次帶的全部是院內人手,除瞭沐風兒現在主管啟年小組的事宜,其餘的人由二處及六處成員構成,半軍事化管理的監察院職業生涯,讓這些人氣息沉穩,沉默寡言,隻聽到水聲,開門吱吱聲,卻沒有什麼交談。

從驛站到定州城近二十裡的路,在八匹馬寬的官道上飛馳,卻用不瞭太多時間,而且今日不用愛惜馬力,所以當這行人來到定州城下東門時,太陽升起並沒有多高,溫暖之中夾著一絲寒冷,但是排隊入城的菜農以及由中原腹地過來的商旅隊伍,已經排成瞭一條長隊。

京都裡秋意未濃,此間邊關大城的將士們已經開始穿墊著棉層的盔甲瞭,范閑不引人註目地看瞭一眼,然後示意沐風兒準備好通關的文書。

此次來定州,一開始范閑就沒有準備亮明欽差儀仗,當然,就這麼十幾個人兒,就算想亮,也亮不出來。這一行人偽裝成江南商人,手裡拿著戶部及內庫轉運司開出來的路條茶契。之所以要如此偽裝,倒不是說朝廷對定州城內部有何懷疑,而是范閑私底下要與一個人碰頭,而為瞭保證那個人的安全,最好還是不經由朝廷的渠道,私底下會面的好。

畢竟現在胡人忽然開瞭竅,皇帝陛下和范閑都懷疑,西胡中有位能人在做主,所以誰知道定州城的軍政兩府中,有沒有胡人埋下的奸細?

東門軍士的查驗工作做的很細致,范閑沒有排隊,站在隊伍一旁冷眼看著,暗暗點頭,葉傢在西陲經營數十年。卻依然沒有絲毫懈怠,難怪陛下如此賞識。

驛站那位驛丞抹著額頭的冷汗,跟在范閑的身後,心裡直是打鼓,他此時也換作瞭商人地服裝,臉上被監察院官員做瞭些手腳,顯得愈發猥瑣。他心裡卻不明白,身前這位貴人為何要帶著自己進城。而且還非得穿成這個模樣。

隊伍很快排到瞭范閑一行人,范閑註意到,定州軍的士兵雖然查驗嚴苛,但並沒有借機收取油水好處,而且也沒有刻意留難各方來的商賈菜農,速度倒是極快。

沐風兒遞過瞭準備好的通關文書,路條,茶契。那名校官微微一愣,皺瞭皺眉頭,似乎覺得有些奇怪之處。

范閑在一旁瞇眼看著,不知道哪裡出瞭問題,不過心裡也不驚慌。反正到瞭下午的時候,自己便要去西涼路總督府亮明身份,雙方應該不會產生什麼誤會才是。

校官的驚訝其實不是這些文書有什麼問題,而是這些文書顯得過於漂亮。尤其是簽發印章及簽名……竟是各衙門裡的頭關,如此一來,便說明這隊商人的身份十分要緊才是,不然朝廷裡地那些官老爺,怎麼會親自審核這些文書。

范閑一行人渾沒料到,竟是此點引起他人註意,監察院要做這些文書自然是簡單至極,隻是最近都察院盯著。所以這些文書幹脆去各部衙裡謀瞭份真貨,但是……太真瞭,也便太打眼瞭。如果此時依然是王啟年負責范閑身邊所有的細務,想來不會犯這種錯誤。

那位校官冷眼盯瞭沐風兒一眼,又下意識看瞭范閑一眼,明白這個貴氣十足的漂亮年輕人,才是這一行商隊的首領。

范閑沒有回望他,他此時正頗感興趣地看著近在眼前的定州城墻。暗自琢磨。定州城四周一片平野或是荒漠,這些大石頭是從哪兒搬來的?石頭與石頭之間粘著的是黃土?這也能修城墻?

那名校官皺瞭皺眉頭。下意識裡卻不想去惹撩這個眼高於道:“依照雙方約定,已經發出去瞭,隻是我們來早瞭兩天,就怕對方還沒有入城。”

范閑想瞭想,說道:“必須提早來兩天,我離京的消息也沒辦法封鎖,弘成他肯定知道我要來,如果被這小子拖住,肯定是一通灌酒,哪裡還有時間辦事,再說大營和總督府裡,誰知道有沒有胡人的奸細。”

沐風兒看瞭隊伍後方緊張不安的驛丞一眼,說道:“如果不是對地形不熟。還真不該喊這個人帶路,呆會兒還不知道怎樣處理。”

范閑笑瞭笑,說道:“又不是什麼殺頭的大事,我們隻是要保證對方地安全,才必須如此小心,至於那個驛丞,改天走地時候,發他兩個美人兒便好。”

話雖如此說著。范閑也覺得有些遺憾,因為陛下一直嚴禁監察院將觸角探入軍方太深,所以監察院不論是掌管各路的四處還是司收集情報地二處,在定州都沒有什麼得力的人。

當然,監察院在定州肯定埋的有釘子,但范閑想著定州城內部極為安全,便不肯啟用這些釘子,免得事後軍政兩衙心裡不痛快。吃虧的還是監察院的下級官員。

一行人將馬車停靠在一處蔭涼的地方,沉默地等著太陽緩慢地移動,午飯就隨便買瞭些燒餅就著清水吃瞭,范閑也不例外,每次行動之時。他的作派總是會讓監察院下屬的心更近一分,隻是那位驛丞看著小公爺也在吃力地啃燒餅,暗底裡卻是驚嘆不已。

當馬車後土墻地影子漸漸拉長之時,范閑一名屬下哼著小曲回來瞭。他的手中還提著沿路購得的胡部特產事物,看來沿路十分小心。在馬車後,他將這些事物扔回車上,壓低聲音對范閑說瞭幾句什麼。

范閑抬起頭來,看瞭沐風兒一眼,笑著說道:“看來對方比咱們還急,那就去見吧。”

沐風兒想瞭想,這應該不是個陰謀。畢竟在定州城中乃是大慶的天下,誰也沒這個膽子,針對監察院做什麼陷井,便點瞭點頭,過去喊住瞭那名驛丞。

脫離瞭車隊,范閑、沐風兒再加上那名驛丞,隻有三個人,穿過瞭土墻。行過熱鬧的街市。就像內地初次來的商人一般好奇穿行,不知走瞭多久。終於到瞭一個羊肉鋪子。

范閑看著這鋪子沒有招牌,忍不住笑著說道:“娘的,這地方還真是難找。”他拍瞭拍那名驛丞的肩膀:“看來你小子行啊,連這些地方也知道。”

驛丞隻覺渾身上下一片酥軟,暗想這肩膀可是被小公爺拍過地肩膀,看來這半個月都舍不得洗澡……不對,自己本來就是一個月才洗一次,應該是半個月不找女人,不找女人,這似乎有些不劃算……

就在這名驛丞的胡思亂想之中,沐風兒已經當先走入瞭那間羊肉鋪,側身行過土房的內門,捂著鼻子,走到瞭裡間,坐到瞭與那人事先約好的涼席之上。

這間鋪子內門之中有四張涼席,席上擱著小幾,是給客人提供肉食酒水,每張涼席之間是由薄佈隔開,卻隔不開聲音,勉強是個意思。

范閑坐在瞭最裡面,驛丞隻敢在外間坐瞭半個屁股,心裡直是犯嘀咕,不清楚這位尊貴人物,為什麼一定要找這間十分不起眼的鋪子,是來見什麼人嗎?

然後他惶恐地接過小公爺遞過來地一碗酒,小心翼翼地喝瞭一口,然後沉沉地昏睡下去。

吃瞭幾塊手抓羊肉,喝瞭兩碗烈酒,范閑的眼睛越來越亮,一瞥身旁的薄佈簾子,對沐風兒使瞭個眼色。

沐風兒略一思忖,端起酒碗,起身掀起佈簾,到瞭另一邊的涼席之上。佈簾一起,范閑眼睛極尖,看見那人約摸有四五十歲,隻是臉色黝黑,畢竟是胡人,看不準確。

此時太陽當空,天漸漸勢瞭起來,土房子裡卻依然清幽,這時候不是喝酒地正時,所以鋪子裡格外清靜,就隻有范閑一行人和那個神秘的胡人。

不知道沐風兒在那邊和那名胡人說瞭些什麼,許久之後,那方佈簾被拉開瞭,沐風兒對范閑點頭示意,表示確認瞭對方的身份。

范閑半側著身子,盯著那名面色平靜的胡人,發現對方手掌穩定端著酒碗,眼瞳裡也沒有什麼變幻,開口緩緩說道:

“堂堂左賢王帳下第一高手,何必改頭換面,如此鬼鬼祟祟?”

那名胡人放下瞭酒碗,看瞭范閑一眼,似乎是想知道這個年輕人的真實身份,這一眼如含電光。直刺人心,氣勢懾人。

然而范閑卻是表情冷漠,沒有絲毫反應。

這名胡人眉頭微挑,似乎是沒有想到慶國監察院隨便來一個官員,便擁有如此深不可測的城府與實力。

“不錯,我就是胡歌。”這名看上去已有四五十歲的胡人,用鷹隼般的目光盯著范閑地臉,“他說你是頭目。那我便與你談。”

范閑笑瞭笑,舉起手中的酒碗,說道:“我想知道地事情並不多。”

“我必須先確認公主的安危。”胡歌,西胡左賢王帳下第一高手,聲名威震西陲,深得胡人敬畏,氣度自是不凡,然而當他開口說中原話語。總覺得有些別扭,無來由地弱瞭幾分氣勢。

范閑伸手入懷內,摸出一根玉鉤遞瞭過去。胡歌接過這根玉鉤之後,眉頭便深鎖起來,似乎陷入瞭某種沉思之中。范閑也不去打擾他的回憶。隻是靜靜看著這一幕。

監察院與這位左賢王帳下第一高手搭上鉤,不是范閑有通天的本事,而是對方通過瞭極麻煩的方式,主動找上門來的。對於這種主動找上門來地人物。監察院一慣地應對方式是——不主動,不承諾,不負責。

直到對方確實是給瞭監察院一些極為可用地情報,監察院才開始著手跟進這一條線路。而能夠跟進這條線路地,除瞭范閑本人,便再找不到第二個人,因為胡歌與監察院之間發生關系的原因是瑪索索。

瑪索索現如今依然被和親王金屋藏驕,但從歸屬上講。始終還是范閑的人。這位胡人部落公主,是女俘,又不是女俘,因為她所在的部落,當年本就準備向大皇子所部投降,隻是事尚未成,便已經敗露,整個部落被西胡王帳屠殺幹凈。殘存的族人也隻有四散於西域。各自投奔貴族。

而這名胡歌,則是當年這個小部落出去的勇士。隻是還沒有來得及亮明身份,為部族爭得榮耀,就已經得到瞭部族被屠的悲慘消息。

從瑪索索處確認瞭胡歌地身份後,范閑便開始加強瞭與胡歌的暗中聯系。

瑪索索不止認識胡歌,這兩個人甚至小時候還是極好的朋友,用中原人的話來說,便是所謂青梅竹馬。所以范閑此時看著對方蒼老的面容,心裡便直犯嘀咕,難道胡人天天吹風曬太陽,就真這麼容易見老?

胡歌很慎重地將那枚玉鉤收入懷內,看著范閑說道:“我確實想替部族復仇,但不要忘記,我也是胡人,所以有些事情我能說,有些事情我不能說……你們慶人太過陰險狡詐,我是信不過地。”

范閑明白這一點,如果要讓對方替慶軍帶路,千裡突襲西胡王帳,不說對方肯不肯,朝廷方面也沒有人敢相信他。他低頭思考片刻後說道:“我不需要你做什麼,相反,我還可以支持你做什麼,聽說左賢王現在的處境也不如何,如果你能幫他站穩腳跟,想必你自己的勢力也會起來。”

不等這名胡族高手開口,范閑極幹脆地一擺手,說道:“我給你支援,要求的並不多,第一,你必須想盡一切辦法,阻止明年春季地大攻勢,就算阻止不瞭,我也需要你的情報……放心,我們慶人直爽,不會打什麼伏擊,隻是要擺個陣頭,彼此恐嚇一番,這個時間差,你自己應該清楚如果安排。”

胡歌的眉頭皺瞭起來,說道:“隻是現在連左賢王說話都沒有什麼力量,更何況是我。”

“那是你的問題,既然是合作,你總要付出一些誠意。”范閑看著他平靜說道:“我也不會虧待你,你要去說服那些人,當然不能單靠拳頭。”

“天底下所有的貴族都一樣,都喜歡金銀珠寶,綾羅綢緞。”

胡歌看瞭對面的這名年輕官員一眼。

“你需要多少來行賄,我就給你多少。”范閑的語氣很平常,但卻透著股強大的信心,“而且你想復興部族,想來也需要大筆錢財。其實和我做交易很簡單,我隻需要問你一句話。”

“你想發財嗎?”

這句話范閑曾經問過一些人,比如前任北齊錦衣衛指揮使沈重沈大人。沈重大人不想和范閑一起發財,想自己發財,所以他就死瞭。然後范閑問過北齊地國舅爺長寧侯爺,這位侯爺很願意和范閑一起發財,所以他傢不止發瞭財,衛華還當瞭大官。

歷史早已證明,和范閑合作的人,總是很幸福的。

但胡歌不知道對方的真實身份。冷著聲音說道:“誰都喜歡金銀,但是你地話讓人不敢相信……這麼多的銀子,甚至是銀子都買不到的貨物,你一句話,就讓我答應下來……不要騙我,我們草原上的兒郎雖然性情直爽,但也不是傻瓜。”

范閑地話,聽上去確實有些像假話。草原上王帳林立,貴族無數,而且這些貴族們都貪得無厭,如果想填滿他們地胃口,除非是慶國朝廷大力支持。而一個小小的監察院年輕官員,怎麼能做得瞭這個主。

“我可以給你內庫出產地好刀。”范閑沒有去接他地話,冷漠說道:“不過數量有限,畢竟將來我不希望送給你的刀。砍上我大慶子民的脖頸。”

范閑沒有回答胡歌的疑惑,胡歌反而更覺不安,他盯著這張年輕俊美的容顏,壓低聲音寒寒問道:“你到底是誰?”

范閑看瞭他一眼,說道:“我是范閑。”

鋥的一聲脆響,胡歌的後背重重地撞到瞭土墻之上,奇快無比地拔出瞭腰間的彎刀,對準著范閑。土墻上地灰往下落著,污瞭桌上的菜和酒水。

胡歌警惕萬分地看著范閑,眼中生起一絲懼意。

范閑低著頭,手指頭敲打著桌面,沒有想到自己的真實身份,竟把對方嚇成這副模樣,虧得此人還號稱是左賢王帳下第一高手。

他卻哪裡知道,慶國監察院范提司之名。早已響徹天下。遠屆胡人聚居之地,隻是在慶國百姓心中。小范大人光彩奪目,而在慶國的敵人眼中看來,這個傳奇性的年輕人,實在是防范地第一目標。

當然,直到如今,胡人還沒有吃過范閑的虧,但他們曾經吃過很多陳萍萍的虧,所以對於陳萍萍的接班人,也有無數地害怕警惕。胡歌在范閑自承身份後,第一個念頭便是,今天這次接頭是個陷井,第二個念頭便是,如果這不是陷井,那麼這次交易在將來也會把胡人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不要這麼害怕。”范閑抬起頭來,緩緩說道:“不錯,我就是監察院的頭兒,但你放心,我更是一個不錯的生意人,不要忘瞭,我手裡掌著朝廷的內庫,如果你不相信我的信用,可以派人去中原查探一下。”

“我不是害怕。”胡歌已經平靜瞭下來,眼神裡流露出狼一般的狂野,盯著范閑一字一句說道:“我隻是沒想到,你這樣身份的人物,居然會屈尊前來見我,居然會如此勇敢。”

“這是我大慶的天下,這是在定州城中,我不認為自己地膽量有什麼特殊。”范閑看著他說道:“連你這個胡人都敢來見我,我為何不敢見你?”

“你不知道你的腦袋值多少錢。”胡歌說道:“難道你不怕我在此設局殺瞭你?”

范閑嘲諷地看瞭他一眼,將手上的肉油抹在瞭身旁的佈簾上,說道:“這鋪子前前後後都是你的人,如果我怕你設局,為何還會走進來坐著喝酒?”

“再說瞭,你以為憑你這個所謂的左賢王帳下第一高手,便殺得瞭我?”范閑的眉頭皺瞭起來,似乎在看一個很不懂事的孩子,“名頭倒是極長,隻是這膽子卻不如何。”

人地名兒,樹地影兒,慶國這位年輕一代最強高手,早已將自己的身影烙在瞭所有武者地心中,胡歌確實沒有膽量進行這種危險的嘗試。

范閑站起身來,盯著他的眼睛,說道:“我不管你在想什麼,但我的條件開出來,我就要知道那個人的名字。”

這是三個月來監察院與對方試探性接觸中,最關心的一個情報。因為胡人王帳中隱藏的那個人物,實在是埋藏的極深,而且給慶國帶來瞭極大的傷害,監察院及樞密院想盡瞭一切辦法,依然無法知道那個人到底是誰。

甚至兩院都不清楚,胡人部族裡到底是不是有這樣一位恐怖的軍師存在,還是說兩位賢王及單於忽然開瞭竅。

但范閑不這樣認為,慶國皇帝陛下也不這樣認為,他們父子二人有極為相同的判斷,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西胡的變化必定是受到瞭外來的影響,他們斷定那個人一定存在。

這便是范閑此行定州城最重要的目的,他要把那個人挖出來。

胡歌是慶國朝廷所能接觸到的胡族最高層人物,已經被催很久,此時又聞此言,這名胡族高手的臉色變瞭變,他知道自己會從慶國朝廷方面得到多大的幫助,而且索索如今的生死,也在面前這個年輕人的掌握之下,自己沒有太多選擇的餘地。

隻是……

“我確實沒有見過那個人,但應該有那個人。”胡歌放下瞭彎刀,說道:“左賢王應該都沒有見過,但曾經有次酒後,憤憤不平地提到過一個陌生的名字……松芝仙令。”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