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朝天子 第十五章 窗外

作者:貓膩 字數:4913

第十五章窗外

不知道為瞭什麼,王十三郎從那個雪夜第一次出現開始,便很信任范閑,不然他此時也不會在房間內睡的有如一個嬰兒般。范閑怔怔地望著床上昏迷的年輕人,撓瞭撓頭,尋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字眼來形容自己此時的情緒。

盆子裡是血水佈巾,紅艷艷散發著淡淡的腥味,為瞭將十三郎身上那件皮襖脫下來,便費瞭范閑極大的功夫——皮襖內外的血早就凝結成瞭一塊一塊,混著草原上的風沙,就像是膠水一般,牢牢地粘在瞭十三郎的身體上。

喂十三郎吃瞭些藥,挑破已經封住的傷品,擠出內裡的膿液,重新縫好幾道在路途中裂開的傷口,待做完這一切,范閑已經累垮瞭,無力地癱坐在床邊,愣愣地看著這個傢夥。

雖然吃瞭麻藥陷入最深的昏迷之中,可是肌體上的痛楚,依然讓十三郎的眉頭皺瞭起來,這位東夷劍廬的關門弟子面相生的極為清秀,尤其是那雙眉,此時皺的格外好看,就像是在沉思人生問題的哲學傢雕像。

范閑搖瞭搖頭,將手中的剪刀與絞針扔進盆內,伸瞭個懶腰,救人的過程中他細細數瞭數,十三郎身上一共有三十八處傷口,全部是刀傷,而且全部集中在身體前半軀幹。

關於傷口全在身體正前方,軍營故事裡有很多說法,十三郎用自己的勇猛與強悍,完美地印證瞭這些說法,他是一個人對著無數把刀,正面沖瞭出來。

范閑怔怔地看著他,雖然沒有親眼看見十三郎刺殺左賢王,沖出連綿胡營時的厲殺景象,但這一道道淒慘的刀口。似乎都在講述著十幾天前在草原上發生的一幕幕。

上一次受著一位遍體鱗傷的夥伴是什麼時候?應該是在北齊上京城,撕開那名公子的白袍時,范閑看著床上的王十三郎,不禁產生瞭一種錯覺,將他和言冰雲看成瞭一個人。

隻是今天王十三郎受地傷比言冰雲更重,而且范閑清楚,這兩個人與自己的關系也大不一樣。言冰雲是自己的下屬,自己的臂膀。但他更是慶國的忠臣,而十三郎兩年投靠自己,卻是基於東夷城的利益。他的眼睛瞇瞭起來,看著昏迷的十三郎,心中有些不解,難道承諾這種東西,對於世間某些人來說,真地這麼重要?甚至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范閑皺起瞭眉頭。昏迷中的王十三郎也皺起瞭眉頭。

這兩個人生的都好看,隻是十三郎比范閑要少瞭兩分冷峻之意,多瞭三分可親之色,尤其是昏迷中,更有天然稚氣流出。二人同時皺眉,此景甚妙。

房外傳來倒水的聲音,葉靈兒接瞭一盆熱水重新走入屋內,將毛巾打濕稍許。然後坐到瞭床邊,小心翼翼地替王十三郎擦去身上的血污,隻是此人身上傷口太多,竟是半天都找不到下手的角落。

“三十八刀啊……”葉靈兒咬著下唇,似乎自己都在替這個不知名的監察院官員感到疼痛,“也不知道你讓他進草原做瞭些什麼,竟然受瞭這麼重地傷,居然還能活著回來。”

先前給范閑打下手的時候。葉靈兒是真的被驚呆瞭,一方面是驚嘆於范閑出神入化的醫術,一方面則是震驚於床上傷者的傷勢。

被葉靈兒地話驚醒,范閑從沉思中擺脫瞭出來,牽動著唇角,有些無奈地笑瞭笑:“他不是監察院的官員。”

葉靈兒看瞭他一眼,沒有說什麼,其實她已經猜到床上躺著的傷者。身份肯定不一般。不然范閑也不會把此人的消息暫時封鎖住,而且還要勞動自己這樣一位尊貴地王妃親自打下手。

范閑從她手中搶過濕巾。擦瞭擦額頭上的汗,說道:“他叫王十三郎,東夷城的人。”

“他就是王十三郎?”葉靈兒的眼睛一下子亮瞭起來,嘆息著說道:“難怪會如此壯勇。”

范閑一怔,問道:“你聽說過他?”

葉靈兒點瞭點頭,說道:“你不要再奢望能夠瞞住他的消息,過不瞭兩天,陛下就會知道他在草原上插瞭一手,你好好想一下怎麼解釋吧。”

范閑苦笑,向陛下解釋倒也不怕,東夷城要往哪邊倒,終究還是四顧劍前臨死前的一句話,自己與王十三郎把關系弄的好一些,陛下想必也不會太生氣,他隻是好奇葉靈兒為什麼表現的對王十三郎很熟悉。

“雖然沒有幾個人知道他曾經當過你大半年地屬下,但軍方很多人知道,監察院曾經有過一位厲害人物。”葉靈兒不知想到瞭什麼,神情黯淡瞭起來,說道:“那年大東山叛亂,陛下被圍困在山頂,上杉虎率領征北軍親兵大營攻山,殺的禁軍節節敗退,如果不是這位王十三郎悍勇一夫當關,隻怕山門早就被破瞭。”

“聽說他後來還擋瞭叔祖一掌。”葉靈兒聳聳肩,“當日這個人給禁軍留下的印象太深,大傢極為佩服,這兩年裡說的多瞭,這人自然也就出名瞭。”

葉靈兒的叔祖就是大東山事後復又飄然無蹤的大宗師葉流雲,范閑聞聽此言愣瞭愣,回頭看瞭昏迷中的十三郎一眼,開口緩緩說道:“他這種勇猛性情,如果放在軍中,隻怕必成難得一見的猛將。”

他卻不知道,兩年前,北齊一代名將上杉虎,對於山門處地王十三郎便有這個評價。

過瞭數日,王十三郎醒瞭過來,也不知道這位劍廬幼徒體內蘊含著何種力量,傷勢竟是恢復地極快。在他醒來的那一天,范閑壓下心頭地喜悅,很直接地問道:“你是東夷城的將來,這般替我賣命。圖的究竟是什麼?”

王十三郎離開東夷城,重新來到范閑的身邊,自然是因為雪夜裡地那個承諾,但絕對不僅僅是因為這個承諾。他沉默半晌,蒼白的臉上,那雙濃如重劍的眉顯得格外驚心動魄,許久之後才緩緩說道:“師父已經挺不住瞭。”

范閑默然,四顧劍的死亡是所有人都意料到瞭的事情。在世人的心中,這位東夷城的大宗師應該在兩年前便死瞭,結果誰也沒有想到,天底下最厲害的白癡,竟然能夠拖瞭兩年,拖地所有人都心力交竭,難堪其荷,甚至……天下人似乎都在期盼著他的死亡。

隻是這句話從王十三郎的嘴裡說出來。又代表瞭另一種意味,范閑知道四顧劍的時日無多,東夷城必須馬上決定將來的道路要怎樣走。而十三郎此次進入西涼路,替范閑立下如此大功,自然也是四顧劍的安排。

“你師傅是個大白癡。我覺得你很有可能繼承他,成為天底下第二大的白癡。”范閑看著王十三郎憔悴不堪的臉,冷冷說道:“你和海棠一樣都是孤兒,何必為瞭守護這種無謂地字眼。拋瞭自己的頭顱,灑瞭自己的熱血?”

王十三郎有些困難地笑瞭笑,知道范閑這句話看似嘲諷,實則卻藏瞭幾絲關切。他望著范閑,緩緩說道:“如果不是為瞭守護什麼東西,那你為什麼會在這裡?”

范閑無言以對。

王十三郎最後說道:“師父臨終前想見你一面。”

范閑心頭微驚,馬上平靜下來,皺眉沉思片刻後搖瞭搖頭。說道:“陛下不會讓我接受東夷城的事情。”

王十三郎知道他為什麼搖頭,如今范閑在主持西涼路之事,如果日後連東夷城也通過他的手收進瞭慶國地懷中,功高雖不至於震主,卻也讓慶國的皇帝有些難辦,為瞭防止君臣之間失衡,慶帝想來應該不會讓范閑處理東夷城之事。

“不要把事情想的過於美好。”王十三郎咳瞭兩聲,新愈的傷口險些迸開。“劍廬明年春天開廬。師父地意思,隻是請各地來的賓客見禮。”

按王十三郎說的話。四顧劍大概沒幾天日子好活,慶歷十年春天劍廬開廬,或許便是這位一代劍聖最後一次在人間展現風采。范閑皺眉說道:“各地來的賓客?”

“是的。”王十三郎應道:“包括……北齊來的客人。”

范閑笑瞭起來,知道四顧劍這老小子在想什麼瞭,大宗師去後,東夷城根本無力自保,必須擇一根良木休息,請自己和北齊的貴人們前去觀禮,自然是要看這天下兩大勢力誰開的價高,誰地誠意足。

當然,東夷城早已向范閑付出瞭他的誠意,這個誠意就是王十三郎三年前那個雪夜裡字字如鐵道來的誠意,是王十三郎的鮮血寫就的誠意。

“如果你師傅要求太多,我也幫不瞭什麼忙。”范閑很認真地向王十三郎說道:“你知道我說的是真心話……罷瞭,你好好休息吧。”

說完這句話,他發現王十三郎並沒有註意到,而是目光透過瞭窗子,投向瞭院內的某處。

范閑順著他的目光望去,看見瞭一身淡黃衣衫地葉靈兒,葉靈兒此時正坐在暮色之中,一臉平靜望著院外孤伶伶地秋樹,顯得格外落寞。

十三郎的目光很柔軟,很寂寞,或許是草原上地風沙血雨,讓這個溫柔卻壯烈的男子,開始體味到生命的另一個側面,輕聲說道:“這位姑娘很寂寞。”

“她是葉靈兒,我的……徒弟。”范閑微澀說道:“她的寂寞,是我和她所有親人一起犯下的錯……對瞭,你昏迷的幾天,都是她在照看你。”

王十三郎未曾回頭,隻是靜靜地看著遠方葉靈兒的側影,像是在欣賞一個極美麗的景色。

范閑忽然想到,雪夜裡與十三郎第一次相遇,他用的是鐵相的名字,號稱自己要去抱月樓看盡南慶的美人,唇角不由泛起瞭一絲笑意,想起一些辭句,一些人。

你靜靜地看著窗外。我默默地看著你,幕色牽著你我,體味溫柔的寂寞。范閑緩緩摩娑著腕上的珠串,仿佛又回到瞭草原上,海棠正輕輕倚靠著自己的臂膀。

海棠不可能突然出現在自己地身旁,這個事實讓范閑有些失望,雖然他和言冰雲用瞭四個月時間,憑借著影子和王十三郎的超強實力。十分完滿地完成瞭監察院的計劃,但是一想到海棠還在草原上,而且有可能永遠停駐在秋草碧海之中,范閑便是無來由地惱怒。

這種惱怒,更多的是針對苦荷臨死前的佈置以及北齊那位小皇帝的恨意。

當然,如今北齊的小皇帝已經不小瞭,雖然因為慶帝的強大震懾力,內庫與北方間地聯系已經削弱瞭極多。但是北齊皇帝這兩年間,極快速地收攏著朝政,充分展現瞭自己的執政手腕,在南慶咄咄逼人的氣勢下,竟沒有呈出半點敗象。反而是開始伸出瞭手腳,意圖反攻。

比如西涼路中。

范閑下瞭大本錢,把鄧子越從北齊上京城裡調瞭回來,便是要針對北齊對西涼路的滲透。隨著王庭中那些北齊人的死亡。定州城以及青州城內,監察院的肅清行動也轟轟烈烈的展開,因為監察院準備的久,加上主持此事地又是深知北齊錦衣衛行事風格的鄧子越,所以進行的格外順利。

在大將軍府和西涼路總督府的全力配合下,隻用瞭十天時間,監察院便在定州及青州城內,抓獲瞭四十幾名北齊滲透進來的奸細。而死在監察院六處刺客手下地北齊間諜,更是已經過百。

為瞭破壞北齊對於西涼的滲透,范閑是舍瞭大本錢,不惜暴露瞭在北齊朝廷內發展多年的幾個官員,這才拿到瞭名單,因為他清楚,草原上的胡人眼下雖然看似可以抵抗,但是如果任由這個勢頭發展下去。真會成為慶國地心腹大患。

所以他不惜一切。也要把胡人興盛的苗頭扼殺在春露未落時。

他更明白,監察院在西涼路每抓一個北齊奸細。每殺一個間諜,自己與海棠之間的距離便會更遠一步,更何況埋伏在西涼路裡還有天一道的幾名青山弟子。

西胡左賢王的死亡,為草原帶來瞭太多的不安定因素。以王帳第一高手胡歌為首的強硬派,要求王庭單於必須就此事給出一個交代,未經王庭冊封,左賢王部落便自行推舉瞭左賢王幼子為新任的左賢王,同時向著草原上地各方勢力舉起瞭復仇的刀。

左賢王之死,最大的懷疑對象,當然是王庭單於以及右賢王,雖然王庭方面曾經說過,應該是慶國監察院暗中下的毒手,但是沒有幾個人相信,更何況胡歌還在內部挑三捻四。

為瞭安穩草原上的局勢,單於速必達被迫認可瞭新任左賢王的地位,並且派使者前去安撫,保證一定會給左賢王部將一個滿意的交代。

什麼是滿意的交代?自然是兇手地腦袋以及屠盡兇手所屬部落。問題是那個兇手早已經逃走,誰也不知道他是哪個部落地。於是乎,草原上一片動蕩,時刻都有大戰爆發之勢,加上王庭方面在短短半個月內,驟然失去瞭埋伏在慶國西涼路內部的所有眼線,變成瞭一位盲人,一時間有些應對不及。

草原上有很多煩惱,隻是這些煩惱需要單於速必達和海棠去解決,至於制造這些煩惱地范閑,卻沒有任何的不愉快,他隻是在青州城內冷眼旁觀著草原上發生的一切。

依照他與胡歌的約定,胡歌將在明年春天的時候,完完全全地倒向王庭單於,畢竟以胡歌現在的實力,哪怕是有瞭左賢王部將們的全力支持,也不可能掀翻王庭單於的地位,既然如此,還不如改換門庭,想必單於速必一定會十分歡喜地迎接胡歌所屬勢力的到來。

有瞭單於的支持,再加上慶國暗中的支援,想必用不瞭太長時間,胡歌的部族便會發展壯大起來,到時候,單於速必達便要真的開始頭痛瞭,草原將迎來真正困難的時期。

關於這件事情,范閑隻是開瞭個頭,挖瞭兩鋤頭,扔下顆種子,便開始等著那顆種子發芽生長,占據牧草生長的地方。但必須承認,他這兩鋤頭,尤其是王十三郎揮下的那一鋤,實在是很要胡人的命。

當然,范閑留在青州城內,不止為瞭看草原上的戲,也是想看青州城內正在上演的一幕戲劇,隻是青州城內的戲還沒有看完,他便接到瞭京都來的一封密報,這封抱月樓關於大皇子的密報,讓他惱怒起來,幽幽嘆道:“世事難預料,世事難預料。”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