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奕最近確實挺忙的。
一是因趙禎得子,開封各傢的人都往回山聚,唐奕又要張羅著接待,又要給他們騰地方住。
二是因之前說過,要把“水泥”弄出來,唐奕還要領著工匠在後山起一個實驗窯。
所以,他真的顧不上鄧州營的兄弟們。
曹滿江這麼一說,大夥兒也就消停瞭。
王都頭搖頭一嘆,不說話瞭。
胡林則眼珠子一轉,捅瞭捅邊上的秀才。
“秀才,商量個事兒唄。”
秀才橫瞭他一眼,“叫大名兒!”
“行!行!”胡林很狗腿地應著聲兒。
“陳志揚!陳哥!陳大哥!咱倆換換唄,你來書院當教諭,我回去當營頭兒,你看這事兒咋樣兒?”
陳志揚嘿嘿一笑,“想換啊?”
“對對換不?”
“美的你!”秀才眼珠子一瞪。“老子好好的大官兒不當,跑回山來受這夾板氣?”
胡林一撇嘴,“真特麼不夠兄弟!”
大夥兒正說著,突然傳來敲門聲,李賀打開門,一下就愣住瞭。
“您您這是找誰?”
門外站著的這人,他認識,正是那天在書院門口攔下他們的那個文生。
此時,這貨正抱著個大鋪蓋卷站在門口兒。
程頤也不跟李賀客氣,大喇喇地就進來瞭。
“從今天開始,我就住這兒瞭!”
“嘎”大夥兒一噎,“那那我們住哪兒去啊?”
李賀心說,沒你這麼欺負人的啊?
“你們?”程頤眉頭一挑。“當然還住這兒啊!”
“”
見一屋子人都愣瞭,程頤一笑,“沒事兒,都放松點,小唐教諭讓我來的。”
“唐奕?他搞什麼鬼?把這尊神弄進來,兄弟們還怎麼過日子?”
程頤又道:“小唐教諭還讓我帶句話過來,說是別拿我當外人,平時什麼樣兒,就什麼樣兒。”
“”
曹滿江狐疑道:“不拿你當外人?”
“對!”
“平時什麼樣兒,就什麼樣兒?”
“對!”
“和我們兄弟一般要求?”
“對!”程頤點頭。
還不忘指著曹滿江道:“不能特殊對待,否則我跟你們急啊!”
“那行!”曹滿江一咬牙,大郎這麼安排肯定有他的用意。
“你跟我來吧!”
帶著程頤到瞭裡間睡覺的地方,一指最裡頭的鋪位,“你就睡那兒,一會兒讓胡林教你整理內務。被子要疊得和大夥兒一樣兒,東西不能擺錯瞭,聽明白瞭嗎?”
聽明白瞭嗎?程頤就一個字兒都沒聽進去。
一進屋,這貨就撤底傻眼瞭。
哦靠,這特麼是人住的床鋪?那特麼是人蓋的被子?
就見兩排大通鋪,十八個鋪位,十八個“豆腐塊兒”。那床單捋的溜平溜平,一個褶子都不帶有的,看一眼你都不忍心躺上去。
直到曹滿江又重復瞭一遍,程頤才苦著臉道:“有有這個必要嗎?”
“有!”
門口十幾個看熱鬧的漢子異口同聲、歡天喜地、幸災樂禍地答道。
第二天。
唐奕正在後山和潘豐等人盯著一眼新窯,程頤就的那種強度,幾乎是不可能的吧?我看上回的那樣就不錯瞭!”
唐奕一口回絕,“不夠!”
水泥這東西,後世別說唐奕這種專業的,就連常看網絡小說的都知道,粘土加石灰磨成粉煅燒就行瞭。
可是,實際操作卻沒那麼簡單,這裡面涉及到石灰和粘土的比例,煅燒的溫度和時間。
差一點,成品性能就差很多。而且,隻是這麼燒出來的水泥是沒法用來修路、築城的,因為強度不夠。
後世的水泥根據不同的用途,分成很多種型號,其中還要添加輔助材料才行。
修路用的水泥,不但要有一定的延展性,適應各種氣候溫度,還有光曬、浸泡等等適應不同環境的高要求,還要有特別強的抗壓性、抗物理硬性的要求。
所以,真不是說燒就燒得出來的。
唐奕一邊把冷卻的水泥加水、加沙石攪拌,等著冷卻,一邊對程頤道:
“你覺得這是活泥,這是不務正業。可你從來沒想過,這些看似簡單、低賤的東西對百性意味著什麼,對改變我們的生活有多大的作用。”
程頤不服氣地嘟囔道:“您要是弄個別的,說是造福萬民,我還能信一個灰泥,有什麼用?”
唐奕也不和他辨,等拌好的混凝土入模具慢慢凝固。
足足過瞭兩個多時辰,見已經差不多瞭,從工匠那兒接過一柄大錘遞到程頤手裡。
“砸!”
“砸完瞭,我告訴你有什麼用!”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