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從水泥中得來的思考

作者:蒼山月 字數:1897

看瞭書評,我笑噴瞭

兄弟們,你們這腦洞開的有點大

汝南王再牛逼,他也進不瞭皇宮內苑和苗貴妃來一下子啊!

還有貍貓找太子的隻能說,我都沒想到,你們贏瞭。

裡面確實有事兒,看得細一點兒就能看出個大概。隻不過等著吧!

之所以沒點破,是因為劇情還沒推到那一步,這隻是一個像鄧州營一樣的“坑”。

————————

程頤拿著大錘有點懵,心說,你這是折騰什麼呢?四四方方好好一塊“泥巴”,剛塑成形,你就讓我砸?

可是,既然唐奕說瞭,那就砸唄。

砰的一聲砸下去,程頤差點沒疼死,兩隻手震的,大錘直接就撒瞭手。

忍著疼低頭一看,程頤被打擊到瞭,我有那麼廢嗎?

就見那“泥板”上隻留下一個白印兒,連塊渣子都沒掉。

邊兒上的沈括可不管程頤疼不疼,猛的一喜,往手上淬瞭口唾沫,搓瞭搓,撿起大鐵錘,掄圓瞭就砸。

好吧,他也不比程頤強到哪兒去,大錘也脫瞭手,也隻敲出一個白印。

隻不過,沈括一點兒都不懊惱,反而大喜過望地叫道:“神瞭!”

唐奕滿意地一點頭,這個規格的水泥已經就算合格瞭。

轉頭看向呆愣愣的程頤,“知道有什麼用瞭嗎?”

程頤不答,依然盯著泥板發呆。

他在想,怎麼隻這一會兒的工夫,泥巴就變堅石瞭!?

唐奕則道:“我來給你算筆帳吧!”

“建屋用的青磚現在的市價十文左右一塊;修城用的磚比建屋的大,成本也高出幾倍,要幾十文。”

“條石,從開采到砸成形,再到運輸,一系列的成本比青磚還高。”

“而這種水泥,用的是隨處可挖的粘土和極為常見的石灰燒制出來的。燒窯的石炭也很便宜,一窯幾千斤,成本不過百文。”

“你來算算,這樣一窯能的關鍵,不是這所謂的水泥有多厲害。”

“那是什麼?”

“是水泥背後的人。”

唐奕凝重道:“你想沒想過一個問題,如果這水泥不是我弄出來的,而是一個普通窯匠”

程頤擰眉不語,還是不太懂唐奕的意思,連邊兒上的沈括和幾個窯匠也都低頭沉思唐奕到底要說什麼。

“我且問你。”

“你說,一個高居廟堂的文臣,和發明瞭水泥的窯匠比起來,他們對大宋百姓所帶來的福祉,哪一個更大?”

當然是窯匠。

程頤不傻,就算再瞧不起窯匠,也不得不承認,水泥對大宋所能帶來的改變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是窯匠!”程頤最後還是大方承認。

“那為何人們隻能記住文臣,隻對文人畢恭畢敬,卻從不會在意一個窯匠呢?”

程頤答不出來瞭,從小到大學的東西隻告訴他要尊儒,卻從沒說過,要尊敬窯匠。

事實上,不但程頤所學的知識裡沒有,從古至今,所有的典籍裡好像也都沒有。

隻是

那窯匠不應該得到尊重嗎?程頤心生疑竇。

他可是發明瞭水泥,改變瞭萬民的生活啊!

唐奕見他不語,又道:“我再打個比方,如果一個農民培育出一種可以增產一倍糧食的種子,雖然他是農民,那他到底值不值得被我們銘記,被我們歌頌呢?”

“值得吧?”程頤心虛道。

這可能是他長這麼大,第一次違背所學的儒道。

唐奕點頭,“遠的不說,隻說我們現在。”

“在荊湖路英山,有一個書肆刻工名叫畢升的,他發明瞭一種活字印術,雖工藝還不成熟,但是一但完善,再加以推廣,他的技術可以把現在的書冊印制成本降到一個匪夷所思的地步。那時,就算是普通百姓也買得起書,認得起字。”

唐奕說到這裡頓瞭一下。

“你說,這樣一個造福瞭所有讀書人,對文教有著不可磨滅貢獻的人,值不值得我們銘記?值不值得流芳百世?”

“值得!”沈括插言道。“他人在哪裡?我代天下讀書人謝謝他!”

唐奕淒然嘆道:“晚瞭!”

“晚瞭?”

“他五年前就已經離世瞭,到死也沒有人知道他這個小小的刻工!”

程頤猛的抬頭,心有所悟,但又不清不楚。

“教諭到底想說什麼?”

唐奕笑瞭,“我想說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現在心裡是何感觸。”

“這天下不單單隻有讀書人,窯匠也好,畢升也罷,包括現在和你同吃同住的那些軍漢。”

“你可能還不知道吧?他們在廣南路,以一營之兵擋住瞭儂智高五千大軍的猛攻,保下瞭廣南軍近萬人的性命。你說,他們是賤配軍?亦或是英雄呢?”

程頤沉思,心頭的那份感覺漸漸明朗。

唐奕最後添把火道:“每個人都有被銘記的理由,這與他的出身無關,隻與他們做過什麼有關。”

“回去想想吧,把這些東西想透瞭,揉到你的學問裡,也許那時候,你才能真正成為一個‘聖人’”

程頤一窘,“我可沒想當聖人”

唐奕照著他的屁股就是一腳。

“沖你這不實在的勁兒,也成不瞭聖人!”

程頤嘿嘿一笑,“那我回去疊‘豆腐塊兒’去瞭。”

說完,轉身想走,但又想起什麼,朝邊上的幾個窯工鞠瞭個躬。

“幾位師傅辛苦瞭!”

弄的幾個窯工手都不知道放哪兒瞭。

唐奕欣然地看著程頤走遠,心裡成就感那叫一個爆表!

程大聖人啊!

就這麼讓我給忽悠瘸瞭。

(未完待續。)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