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曰一早,李慶安哪裡也沒有去,今天雖然是上元假第一天,但李隆基極可能會召見他,他一早便起床,安靜地在府中看書、休息,但天還沒有大亮時,門口忽然想起瞭羅管傢的聲音,“李將軍,側門口有幾個鄉農找你,他們抬來一個受傷的人,好像和你認識。”
受傷的人。李慶安心中有些奇怪,他們的傷員都在隴右,難道是從隴右來人
他放下書,快步向側門口走去,側門口位於一個小巷裡,比較僻靜,此時,幾個賣菜的鄉農正眼巴巴地望著門內,而他們面前的籮筐上橫躺著一名血肉模糊地男子,女護兵張秀兒正在替他檢查傷勢。
“受傷人在哪裡”
李慶安快步走瞭出來,幾名鄉農連忙迎上來,指著籮筐上的人道:“李軍爺,就是他,是他讓我們送回到這裡來的,讓我們找你。”
李慶安一愣,好像是一個穿長袍的文人,他慢慢走上前,張秀兒連忙起身道:“將軍,他的雙腿骨折,兩腳的腳筋都被人挑斷瞭,這麼重的傷居然活下來,真讓人難以相信。”
李慶安認出瞭這個人,安祿山的幕僚嚴莊,他心中萬分驚訝,這是怎麼回事
嚴莊慢慢睜開眼,虛弱地慘笑瞭一下,“李將軍”
李慶安反應過來,連忙吩咐身後的親兵道:“快快把他抬進去,小心他的腿傷”
這時,羅管傢帶幾個名下人抬來一隻竹榻,眾人七手八腳,小心翼翼地將嚴莊抬瞭進去。
幾名鄉農見事情完成,皆松瞭一口氣,拿著嚴莊給他們的佩玉歡天喜地走瞭,李慶安進瞭府,這時,幾名女護兵剪開瞭嚴莊凝成瞭血餅的中衣,正在熟練地替他清洗棒傷,一名親兵跑去請附近的名醫瞭。
嚴莊苦苦咬牙堅持到現在,在他心一松,已經昏迷過去,李慶安也無法知道事情的緣故,他叫來兩名能幹的親兵,低聲吩咐他們道:“你們去安祿山府宅附近打聽一下,昨晚上發生瞭什麼事,有消息即刻來報。”
兩名親兵答應一聲,匆匆去瞭,李慶安見嚴莊一時半會也醒不來,便囑咐瞭幾句,返回自己的房間,一個時辰後,他又來看瞭看嚴莊,醫師已經來瞭,正在給嚴莊診脈、開藥,所有的外傷處理都由女護兵們完成瞭,就連普通的醫師也沒有她們做得好。
此刻,嚴莊身體舒適,在榻上沉沉地酣睡,呼吸也變得均勻瞭,醫師苦笑瞭一聲,對李慶安道:“他的脈相平穩,姓命應該保住瞭,不過,他腳筋已斷,估計他後半輩子是站不起來瞭,哎是誰下這麼狠的手。”
“將軍”門口忽然傳來親兵的聲音,是打探消息的人回來瞭。
李慶安快步走出房門問道:“探到什麼消息瞭嗎”
“我們聽守坊門的差役說,昨晚楊傢一百多人氣勢洶洶來找安祿山算帳,後來安祿山就命人重打嚴莊,又把他扔出坊外,不準任何人過問。”
“那是什麼原因打探到瞭嗎”
“沒有”親兵搖搖頭道:“沒人敢靠近安祿山府,隻有人遠遠看見嚴莊挨打,是打給楊傢人看。”
就算是打給楊傢人看,可嚴莊又怎麼會來找自己,讓李慶安百思不得其解,難道嚴莊是想投靠自己不成
嚴莊未醒,李慶安也無從問起,隻得先回房瞭,快到中午時,他終於接到瞭宮中的消息,大門處急匆匆奔來一名門房,老遠便喊道:“將軍,宮裡來人瞭,讓你即刻進宮”
今天是休曰,李隆基卻出乎意料地召見瞭李慶安,就是為瞭一份從洛陽緊急送來的調查報告,沒有查到任何關於李慶安傢族的記錄,而且戶部在整個河南府的檔案中也找不到李慶安祖父李曾雲、父親李桂的任何記錄,疑惑讓李隆基等不到上朝曰,便立刻召見瞭李慶安。
在興慶殿的偏殿裡,李隆基拿著兵部關於李慶安的軍籍記錄,一遍一遍地看著,軍籍上寫得很清楚,天寶五年初,李慶安在安西粟樓烽戍堡從軍,因弓馬嫻熟,被直接授予伍長一職,後被高仙芝賞識,積功升為隊正、旅帥、校尉,一步步向上走。
應該說,李慶安是典型的積功提拔,雖然任職都短瞭一點,但在註重軍功勝過資歷的邊戍軍,這種升職是完全正常的,李嗣業也不過是天寶初年從軍。
但問題是天寶五年以前,李慶安在哪裡他怎麼會突然跑到粟樓烽戍堡去,這才是關鍵。
李隆基不由陷入瞭沉思,他既然要把北庭這麼重要的地方交給李慶安,他就必須要瞭解他的身世,他絕不會讓一個來歷不明的人掌握重權。
這時,旁邊的高力士低聲勸道:“陛下,李慶安是漢人,這一點毫無疑問,從他為瞭大唐不顧生死地奮戰,老奴可以保證他對大唐、對皇上都忠心耿耿。”
李隆基擺擺手笑道:“朕不是懷疑他的忠心,是胡人是漢人也不重要,他昨晚不是說瞭嗎瞭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朕知道他是忠心耿耿,但朕隻是想知道他從前到底在哪裡怎麼洛陽沒有他傢族的記錄,朕很好奇。”
這時,門口傳來宦官的稟報,“陛下,李慶安到瞭,在殿外候見。”
“宣他覲見”
“陛下有旨,宣李慶安覲見。”
“陛下有旨,宣李慶安覲見。”
片刻,李慶安在兩名宦官的引導下,來到瞭偏殿,李慶安還是第一次進李隆基的寢宮,與大同殿相比,這裡更加富麗堂皇,三十六顆巨大的夜明珠懸掛在殿頂,散發著淡淡的清光,使原本昏暗的大殿深處變得幽明,有一種仙境般的感覺。
李慶安抬頭久久地凝望三十六顆宛如柚子般大小的夜明珠,他心中很奇怪,後世,這些珠子都到哪裡去瞭
“李將軍,請進吧陛下在等你。”一名宦官見他走神瞭,便提醒他道。
李慶安連忙收攏心神,快步走進瞭偏殿,偏殿其實是一間巨大的屋子,被高高的簾幔一隔為二,這裡便是李隆基在後宮的起居室,若有緊急情況,他也會在這裡接見大臣。
李慶安見李隆基身著普通常服,坐在軟榻上,他連忙上前行一軍禮,“臣李慶安參見陛下”
“呵呵我們的李詩人來瞭。”
李慶安昨晚在韋府舞劍吟樂府的風采,一個上午便傳遍瞭長安城,李隆基也剛剛聽聞瞭此事。
“陛下,臣擔不起詩人二字。”
“為什麼,你寫得很好嘛可憐石堡城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很有意境,一般的詩人還寫不出來呢”
李慶安有些慚愧地笑瞭笑道:“昨晚臣喝醉瞭,又不想丟面子,便隨口將從前聽到的詩和樂府改瞭改,便成自己的瞭,原本是可憐無定河邊骨,被臣改成瞭可憐石堡城邊骨,原本來瞭卻胸中天下事,被臣改成瞭卻君王天下事,臣慚愧,請陛下恕罪。”
“很好”
李隆基微微一笑道:“你很誠實,這比你會寫詩更讓朕喜歡,而且你改得也很好,瞭卻君王天下事比瞭卻胸中天下事更有意義,其實朕也覺得有些奇怪,你最後一句是,可憐白發生,這應該是老將軍的口氣,朕就猜到可能不是你寫的,不過由你本人說出來,才讓朕感到欣慰。”
說到這,李隆基又好奇地問道:“不過這詩和樂府都寫得很不錯,以前朕從未聽聞,你是從哪裡聽來的”
“回稟陛下,這是臣少年時在碎葉聽祖父念的,至於是誰寫的,臣也不知曉。”
李隆基的臉色變得凝重起來,他緩緩問道:“李將軍,你不是洛陽人嗎怎麼又跑到碎葉去瞭”
李慶安連忙躬身道:“臣祖籍洛陽,隋末為避戰亂,臣的曾曾祖父便帶全傢遷去瞭碎葉,在那裡繁衍後代,已經百年瞭,臣的先祖心向大唐,無時無刻不在懷念故鄉,臣小時候還隨祖父來洛陽住瞭幾年,後來又去瞭大食、波斯等國遊歷,三年前,臣的祖父病逝在碎葉,臨終時囑咐臣無論如何要讓碎葉回歸大唐,臣秉承祖父遺志,便來安西從軍。”
李隆基把玩著一隻鎮紙,沉吟瞭片刻問道:“你去過大食和波斯”
“回稟陛下,臣不僅去過大食,還去過更西面的國度。”
“說說看,大食的西面是什麼國度”
李慶安笑道:“陛下,大食的西面是一片巨大的內海,叫做地中海,大食的正北面是另一個強大帝國,叫做拜占庭帝國,是大食的宿敵,也就是大秦國,地中海南面延綿數千裡,依然是大食的領地,但地中海北面卻是無數的小國,什麼法蘭克王國、意大利王國、西班牙馬爾克,臣隻是聽聞,沒有去過。”
“李將軍說得朕都想去看看瞭。”
李隆基臉上終於露出瞭笑容,他聽得出,李慶安並沒有說謊,這讓他心中舒坦瞭,相反,若李慶安堅持自己是洛陽人,他才會震怒。
“原來李將軍是碎葉漢人,難怪會在粟樓烽戍堡從軍,其實就算你是胡人,朕也不會太在意,高仙芝是高句麗人,安祿山是嶺西粟特人,哥舒翰是突騎施人,安思順是突厥人,朕都不在意,隻要忠於大唐、忠於朕,無論胡漢朕都一樣重用,但朕在意的是你是否誠實,有沒有欺騙朕朕不妨實話告訴你,若你仍堅持自己是洛陽人,那朕就當場罷免你,以欺君之罪重重懲處,但你表現得很好,不僅坦然承認詩不是自己所寫,而且承認自己是碎葉漢人,很好,為表彰你的誠實和坦蕩,朕就賜你一件特殊的禮物。”
他回頭對高力士道:“朕同意你的方案,就讓邊令誠兼任北庭監軍。”
他又對李慶安笑道:“假如你表現得好,讓朕滿意,說不定朕還會免去你的監軍。”
李慶安心中驀地一松,這一關總算過瞭,不過為防止萬一,他還得想辦法把碎葉那邊再安排圓滿。
李慶安連忙深施一禮,“臣感謝陛下信任,臣絕不會讓陛下失望。”
就在這時,門口傳來宦官的稟報聲,“陛下,娘娘和三夫人來瞭。”
話音剛落,隻聽環珮聲叮咚響起,楊玉環和楊花花像一陣風似的走進瞭偏殿,一陣異香撲面而來。
“三郎,臣妾有事和你商量。”
楊玉環忽然看見李慶安,她連忙停住腳,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三郎,我不知道你在接見外臣。”
後面楊花花悄悄給李慶安遞給瞭個秋波,李慶安卻裝著沒看見,楊花花不由貝齒輕咬,心中暗暗罵道:這個沒良心的傢夥。
李隆基一擺手笑道:“不妨事,李將軍其實也不算外人,他可是娘子的擲壺師傅,娘子昨曰不是還給他做媒嗎”
楊玉環瞥瞭李慶安一眼,抿嘴笑道:“別再提做媒的的事瞭,昨晚慶安將軍一怒拔劍為明月,現在長安誰人不知三郎,什麼時候你也為我拔拔劍啊”
“呵呵朕今晚”
李隆基差點失言,他連忙幹咳一聲笑道:“對瞭,娘子急著找朕作甚”
楊玉環拉過楊花花興致勃勃道:“三姐一心勸我今晚去朱雀大街觀燈,我也想回味一下小時的上元夜。”
她哀求道:“三郎,就答應我吧讓我去,好嗎”
一旁的高力士連忙阻攔:“娘娘身為貴妃,六宮之首,怎麼能和庶民一起觀燈,不如老奴讓人在宮中多紮花燈,一樣的好看。”
“那多沒意思啊”
楊花花嘴一撇,在一旁慫恿道:“看花燈就是看人、看燈,圖的就是那份熱鬧,宮中冷冷清清,哪裡能和外面相比,我的好妹夫,你就答應四妹吧”
楊花花一句我的好妹夫,聲音又嬌又嗲,聽得李隆基心中一陣顫熱,他笑道:“好朕今晚上就微服賞燈,與民同樂。”
“陛下怎麼能”
不等高力士說完,李隆基一揮手打斷瞭他的話,果斷道:“朕又不是經常這樣做,偶然為之也不妨,既然娘子有這個願望,朕當然要滿足。”
楊玉環歡喜得直拍巴掌,高力士隻得搖頭嘆氣,聖上越來越荒唐瞭,居然要微服觀燈,哎他盡興瞭,可頭疼的是自己啊
這時,李隆基又對李慶安笑道:“不如慶安將軍和我們一起去觀燈吧”
李慶安連忙歉然道:“陛下,臣今晚想約別人觀燈。”
“三郎真是糊塗瞭。”
楊玉環眨眨眼,媚笑道:“人傢慶安將軍昨晚都拔劍瞭,今晚當然要乘勝追擊瞭,三郎還要壞人傢美事。”
李隆基恍然大悟,他拍拍腦門呵呵大笑,“說得對,是朕糊塗瞭。”
旁邊的楊花花卻有點不高興地輕輕哼瞭一聲,拉長瞭聲音道:“李將軍,上次你在我府上投箭大勝,我好意送你一把黑弓作為獎賞,聽說被你毀瞭”
李慶安知道楊花花是借題發揮,這個歷史上有名的虢國夫人,剛開始時還對她有點感覺,可隨著慢慢瞭解,他才發現這個女人的占有欲太強瞭,凡是她看上的,她一定會想法設法占為己有,甚至包括男人,她的風流韻事,李慶安也有所耳聞,當然,她喜歡誰是她的自由,可是他卻不喜歡這種女人。
李慶安一抱拳,歉然道:“夫人,真是抱歉,亂軍之中難以保全,不僅是弓毀瞭,我的佩刀也在混戰中失去。”
“三姐別這麼小氣嘛赤嶺之戰能活下來就是奇跡。”
李隆基微微嘆息一聲,便對李慶安道:“朕本來想昨天在大殿上賞你一柄好弓和一口名刀,卻一時忘瞭,趁今天召見,朕就賜予你瞭。”
他回頭令道:“來人,把烈火弓和龍吟刀給朕拿來”
。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