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引君入甕

作者:高月 字數:6151

在李崿回去稟報李林甫的同一時刻,楊國忠也得到瞭消息,昨晚金吾衛抓人失手瞭,邢縡竟逃進瞭李慶安的軍營,不僅如此,李慶安還反咬一口,跑到興慶宮告金吾衛擅自出兵,夜襲安西軍營。

楊國忠又氣又急,這一刻他已經顧不得邢縡瞭,他當務之急是要推掉自己的責任,李隆基宣他覲見的命令已經傳到瞭吏部,楊國忠沒有直接去興慶官,而是轉去兵部找令狐飛,在路上,他們相遇瞭。

“先生,這件事怎麼辦”令狐飛一上馬車,楊國忠便心急火燎地問道。

“楊尚書,不要急,要沉住氣。”

令狐飛也是剛剛知道此事,他也沒有料到天衣無縫的計劃竟會出這個意外,他也知道私自調用金吾衛是大罪,但隻要抓住人犯,事後再給李隆基私下解釋一下,憑楊國忠國舅的身份,應該沒有問題,但現在李慶安反客為主,把事情捅大瞭,弄得滿朝皆知,而且還安瞭一個夜襲安西軍的罪名,事情真的變嚴重瞭。

令狐飛腦海中在飛速轉動,怎麼來圓這件事,他沉思瞭良久,才對楊國忠道:“現在我們唯一的辦法就要一口咬定是為瞭抓邢縡,因為情況緊急才求救於金吾衛,總之一句話,一定要把這件事說成是偶然事件,這樣使君不僅可以洗脫罪名,而且還能把邢縡之事引出來。”

“高明”

楊國忠一擊拳贊道,不愧是他的軍師,立刻便找到瞭突破口,他想瞭想又道:“可是聖上如果問我為何昨晚不向他稟報,我該怎麼回答”

令狐飛微微笑道:“聖上不會問你,隻會是李慶安來問你。”

楊國忠愕然,“這有什麼不同嗎”

“兩者大不相同”

令狐飛笑瞭,笑得十分曖昧,“李慶安問你,是想置你於死地,而聖上問你,不過是要你給他個臺階,所以你隻要把握住這一點,你就能度過這一關。”

楊國忠聽得似懂非懂,他撓撓頭皮道:“先生請直說,我該怎麼解釋”

令狐飛見他連這點都把握不住,心中暗暗一嘆,隻得道:“你就說,你想拿住刺客後向聖上報功,你邀功心切,明白嗎邀功心切這四個字,便可以把你的一切沖動和錯誤掩蓋住瞭,這就是你的盾。”

理由雖然好,但楊國忠心中卻有些不悅,他臉一沉道:“我是堂堂相國,怎麼能做這種沖動之事”

令狐飛心中一陣悲鳴,他苦笑道:“我的楊尚書啊這個時候面子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大事化小,讓聖上象征姓的處罰你一下,也是給他個臺階,給他個面子,你明白嗎”

楊國忠頭大如鬥,這麼多年和李慶安鬥,他總是吃虧,大到丟官降職,小到沒瞭孿生姐妹,這次他隻想給李慶安穿一下小鞋,不料連他舅子也賠瞭進去,他簡直有點怕這個人瞭,不想去招惹他,可偏偏他陰魂不散,又纏住瞭自己,天啊他簡直就是自己的克星。

馬車駛到瞭興慶宮門口,楊國忠下瞭馬車,令狐飛不能進去,他又再一次叮囑楊國忠道:“使君,記住瞭,邀功心切”

“我知道瞭”

楊國忠整瞭整衣冠,正要走,就在這時,遠方忽然有人大喊:“楊尚書”

楊國忠一回頭,隻見遠處馳來一馬,馬上之人似乎是大理寺的官員,楊國忠沒有反應過來,令狐飛卻暗叫一聲不妙,他跳下馬車大聲道:“發生瞭什麼事”

大理寺官員飛身下馬,上前施禮道:“我傢使君命我來急報,今天一早京兆尹來大理寺把昨天抓的人犯要走瞭。”

“啊”令狐飛失聲驚呼,突來的消息使局勢逆轉,他們處於下風瞭。

這時,宣旨的宦官著急地對楊國忠道:“楊尚書,快點吧聖上已經等急瞭。”

楊國忠看瞭一眼令狐飛,便向興慶宮走去,令狐飛忽然叫住瞭楊國忠,“使君且慢”

“先生還有事嗎”

“使君,我與你一起進去。”

情況發生瞭突變,令狐飛知道楊國忠應付不瞭,他隻能硬著頭皮上瞭。

“臣楊國忠叩見陛下”

“臣令狐飛參見陛下”

兩人在丹陛前給李隆基躬身施禮,令狐飛的到來讓李隆基有些不悅,他知道兵部侍郎令狐飛是楊國忠的軍師,可楊國忠作為堂堂的相國,這點小事還要令狐飛出面,著實令李隆基感到失望。

“令狐愛卿,你來做什麼”

“回稟陛下,楊尚書昨天擅自請金吾衛協助抓捕逃犯,是臣的主意,臣不敢隱瞞,特來領罪”

“哼”旁邊的李慶安輕輕哼瞭一聲,道:“令狐侍郎的消息好快,我剛剛向聖上稟報瞭此事,令狐侍郎便知曉瞭,莫非是順風耳千裡眼不成”

李慶安的意思就是指興慶宮有人通風報信,他這句話嚇得大殿中的一班宦官個個戰戰兢兢,令狐飛立刻應道:“大將軍此言欠妥,我本來就是要來向陛下請罪,金吾衛鄧將軍進瞭興慶宮,我會不知道是什麼事嗎”

“好瞭,這件事不用爭瞭”

李隆基打斷瞭他們的爭論,回頭質問楊國忠道:“你需要要抓什麼逃犯你的職務中有抓逃犯這一項嗎”

楊國忠連忙跪下磕瞭一個頭,道:“陛下,昨天下午,臣無意中得到消息,說刺殺棣王的同案犯藏在崇聖寺中,臣便立刻把消息告訴瞭長安縣令崔光遠,但臣後來又擔心案犯武藝高強,縣衙役們對付不瞭,臣曾經在長安縣擔任過縣令,和衙役們很有感情,不願他們意外身亡,便在令狐侍郎的建議下去向金吾衛求援,這就是事情的經過。”

李隆基聽他說得還算有理,便點瞭點頭道:“那你為何不把此事告訴京兆尹,而自己擅自做主,難道你不知道這件事朕已命京兆尹全權負責嗎”

楊國忠又磕瞭兩個頭,道:“陛下,臣有罪,臣是邀功心切,想把這個功勞占有己有,臣有私心。”

到目前為止,楊國忠的答復都讓李隆基很滿意,他不由又瞥令狐飛一眼,他知道一定是此人在路上教授瞭楊國忠,才使楊國忠使出如此高明的避重就輕之術。

李隆基又對李慶安笑道:“大將軍現在明白瞭吧確實是事出有因,楊尚書雖然做事有小私心,但這也是人之常情,畢竟他的出發點是好的,可見金吾衛並非是針對安西軍,當然,朕還是會嚴懲肇事者,給安西軍一個交代。”

事情到這一步也算給瞭李慶安一個面子,大傢都有臺階下,這件事就算不瞭瞭之,可問題是楊國忠已經說出瞭棣王遇刺案,如果他李慶安和解瞭,那這個案子怎麼辦他李慶安一旦點頭,他就出局瞭。

李慶安瞥瞭令狐飛一眼,恰好令狐飛也在看他,兩人目光一觸,令狐飛的目光中充滿瞭冷笑,意思是你李慶安又能如何

李慶安明白令狐飛的意思,隻要他一點頭,令狐飛就會立刻繼續這個案子,隻是和他李慶安沒有關系瞭。

這就如高手間的過招,令狐飛以退為進,暗帶殺機,他李慶安若隻看到對手的退讓,而看不見他暗藏的殺機,那他就中瞭對方的圈套,李慶安也不得佩服這個令狐飛,不愧是楊國忠的軍師,這麼短的時間內便給楊國忠找到瞭脫套之策,而且還暗藏鋒芒。

但這些都在李慶安的意料之中,他昨晚和李泌商量瞭一夜,將種種可能都考慮到瞭,也找到瞭令狐飛計劃的破綻,他的破綻就在於他不是臨時去求金吾衛和龍武軍相助,而是早有策劃,如果是臨時求助,那在崔光遠抓捕任海川的時間點上他們根本就來不及,可如果一來就說這個破綻,很可能就會被令狐飛彌補上,所以要先旁敲側擊,最後再引君入甕,把握住時機,一步一步地將令狐飛引到他的破綻上去。

當然,李慶安的真正目的也並不是要把楊國忠怎麼樣,李泌也勸他,如果楊國忠真的倒瞭,就打破瞭朝中的平衡,他李慶安在安西也呆不下去瞭,況且李慶安也知道李隆基現在不會動楊國忠,所以他的真正目的是要插手進這個案子,使他和王珙成同一戰線,結成共同對付楊國忠的同盟軍。

李慶安躬身向李隆基施禮道:“多謝陛下替臣主持公道,臣不勝感激,臣也能理解楊尚書為國分憂之急切的心情,既然是誤會,臣也不想再追究此事,但臣有一事必須要得到清白,這個鄧維口口聲聲說臣私藏朝廷要犯,他憑什麼認定是臣藏瞭此事關系到臣的清白,臣可不想大唐上下都說臣勾結匪人,請陛下體諒臣的心情。”

說完,他又瞥瞭令狐飛一眼,一樣地冷冷一笑,他打瞭個太極拳,又把事情繞回來瞭,想讓他出局沒門

令狐飛也暗暗嘆瞭一聲李慶安的高明,這當然也是他想說的話,卻被李慶安搶先說出來瞭,同一件事,他說此事與李慶安說此事則完全不同,兩人的出發點不同,就像是同一隻孔雀開屏,他會正面去描述孔雀羽毛的美麗多姿,而李慶安卻是從背面去揭露孔雀屁股的醜陋。

他會慢慢引導李隆基最後相信是王珙指使邢縡策劃棣王遇刺案,有沒有邢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李隆基相信是邢縡所為,隻不過現在畏罪潛逃瞭,然後再點出邢縡與王氏兄弟的關系,他的目的就達到瞭。

而李慶安卻是讓李隆基先去懷疑邢縡的真實與否,首先就沒有這個人,又怎麼能確定他是否犯瞭案

同一隻孔雀開屏,站在前面和後面的人得出的結論就會不同,果然,李隆基被李慶安引導瞭,他剛才也說過要給安西軍一個交代,便回頭對鄧維冷冷道:“大將軍的問題你聽見瞭嗎你一口咬定大將軍私藏逃犯,你有什麼證據”

李慶安也逼問他道:“你自己也說過,你並沒有親眼看他進我的軍營,你卻一口咬定此人進瞭我的大營,你拿出證據來”

“臣是跟著水漬追趕,水漬確實是在安西軍的大營前消失。”

“如果他發現進不瞭我的大營,便沿著大營跑瞭呢”

“這個”

鄧維啞口無言瞭,他忽然砰砰磕瞭兩個頭,泣道:“臣有罪,臣不該冤枉李大將軍,臣因為與李大將軍有宿怨,便咬定瞭他,請陛下處置臣”

這時,令狐飛急得直跺腳,事情要壞瞭,他拼命給楊國忠使眼色,讓他攔住李隆基的處罰,保住鄧維,在他計劃中,長安全緒被免職瞭,便是要升這個鄧維去接任,從而控制住羽林軍,但楊國忠在這關鍵時刻卻沉默瞭。

李隆基終於開口瞭,“好既然你承認是冤枉李大將軍,那朕就不得不處罰你瞭,傳朕的旨意,從即刻起,免去金吾衛將軍鄧維之職,貶為庶民。”

金吾衛大將軍王承業也站瞭出來,“陛下,鄧維未奉軍令擅自出兵,嚴重觸犯軍規,臣作為金吾衛大將軍,也要嚴厲處罰此人。”

李隆基點點頭,“可以”

王承業一指鄧維,道:“你擅自出兵,按軍規論斬,但念你是為抓捕要犯,並非私事,顧饒你一死,杖你一百軍棍,免去一切軍職,降為普通士兵。”

鄧維見楊國忠自始自終沒有替自己求情,他不由萬念皆灰,含淚磕頭,道:“臣謝聖上不殺之恩,謝大將軍輕饒。”

他站起身,再也不看楊國忠一眼,跟著幾名侍衛領刑去瞭,這時,令狐飛再也忍不住瞭,上前叩首道:“陛下為何不問一問,這邢縡究竟是什麼人,為何要刺殺棣王”

李慶安也接口道:“陛下,臣也很好奇,這個邢縡是何許能人,楊尚書既然在寺院裡抓住瞭他,為何又讓他跑瞭”

李慶安又回頭對楊國忠笑道:“楊尚書能不能說一說”

就在這時,外殿傳來侍衛的喝喊:“李相國求見”

李林甫來瞭,李隆基便點點頭笑道:“正好相國來瞭,讓他一起聽一聽吧請相國進來。”

“陛下有旨,宣李相國進殿”

片刻,李林甫枯瘦的身子出現在殿前,他吃力地走上前,躬身施禮道:“臣李林甫參見陛下”

李隆基見李林甫氣色很差,不由關切地道:“相國身體不好,就在傢好好休息。”

“臣忙慣瞭,總想著為陛下分憂。”

李隆基點點頭,連忙吩咐道:“快去拿張圈椅來,給相國坐下”

有宦官拿來瞭一張圈椅,李林甫坐瞭下來,他對李慶安笑瞭笑道:“大將軍,好久不見瞭。”

李慶安連忙施禮,“卑職回來還沒有去探望相國,失禮之極,請相國恕罪。”

李林甫擺擺手笑道:“不妨先公後私,大將軍請繼續說公事。”

李慶安心領神會,李林甫這是來增援他,李林甫到來,不會多說什麼,但他的到來就是一種勢,改變瞭大同殿的力量格局,加大瞭他李慶安的說服力,威懾住楊國忠,他屬於一種戰略武器。

李慶安便對李隆基笑道:“陛下,相國剛來,臣能否把事情簡單說一遍。”

“可以”

李慶安便將剛才之事簡單給李林甫說瞭一遍,最後笑道:“卑職現在很好奇,剛才楊尚書說,他在寺院明明把人犯抓住瞭,可怎麼又跑瞭,還鬧出瞭居然跑進我軍營的笑話,我著實不能理解,所以想請教楊尚書。”

李林甫不由暗暗贊一聲,高明不說邢縡,先提任海川,若任海川是被邢縡指使的證據不足,那邢縡為主謀的證據也就不足瞭,那又憑什麼把王氏兄弟牽扯進來。

這就是李慶安的引君入甕瞭,先調開鄧維,然後再慢慢引出昨天抓捕任海川時,發生在時間上的破綻,若是臨時求助金吾衛,路程和時間上怎麼可能來得及,今天凌晨他已經秘密派人去調查瞭昨天下午鄧維所處的位置。

楊國忠心中十分為難,突來的變化讓他有些措手不及,而且李林甫也來瞭,這就讓他心中有點發憷,楊國忠也是個狡猾之人,雖然沒有令狐飛那樣精於謀略,看問題透徹,但他也有長處,就是善於學習總結,剛才令狐飛教他避重就輕、推脫責任,他便立刻現學現用瞭,楊國忠幹笑一聲道:“其實這是令狐侍郎發現的線索,他是把功勞讓給我,慚愧啊我不能一錯再錯,還是讓令狐侍郎說吧”

坐得太久,李隆基也有些疲憊瞭,他不耐煩地一揮手道:“令狐侍郎盡管說”

令狐飛暗暗嘆息一聲,他還能說什麼呢本來他是想引導李隆基一步步跟他思路走,就算沒有邢縡也無妨,可偏偏被李慶安搶走瞭先機,撇開瞭邢縡,要說任海川,可說任海川有什麼意義,沒有瞭邢縡,一切都是一面之詞,況且,現在任海川已經到瞭王珙的手中,他能不翻供嗎

可是他不說又不行,楊國忠把他的梯子給搬走瞭,不說就是欺君之罪,令狐飛不由暗暗罵瞭一聲楊國忠愚蠢,隻得硬著頭皮道:“陛下,李相國,李大將軍,臣也是偶然得知刺客的同夥藏在崇聖寺”

他剛說個開頭就被李慶安打斷瞭,李慶安笑道:“令狐侍郎能不能說具體一點,究竟是怎麼知道刺客的同夥藏在崇聖寺”

令狐飛心中破口大罵,就是他安排藏在那裡的,他能不知道嗎他轉瞭個念頭,隻得道:“是我的一個傢人去崇聖寺燒香,聽一個僧人說起此事。”

李慶安又笑道:“這個刺客倒挺有慈悲心腸,有舍身飼鷹的志向,知道在懸賞萬貫抓他,所以這麼快就給別人露底瞭,讓人去發財。”

在聖上面前說話,是不準人輕易打斷,那是一種無禮之舉,李慶安作為朝廷重臣,怎麼可能不知道這一點,但他偏偏要插嘴打斷,而句句都敲中的細節上的破綻,讓令狐飛不由驚出一身冷汗,他忽然意識到,李慶安早有準備瞭,令狐飛心中念頭急閃,這些都是小破綻,還可以圓說,那後面呢哪裡還有大破綻

這時,他猛地想起一事,那就是崔光遠從吏部出來,然後去崇聖寺抓人,中間相隔不到半個時辰,而當時鄧維率軍在明德門一帶,龍武將軍馬休軍率軍在春明門一帶,這是為瞭防止兩人的上司幹涉,他才故意先將他們調出去,可最後他們同時出現在崇聖寺,楊國忠若是臨時求助他們,這一來一去,時間上怎麼可能來得及,那隻能說明他們是事先安排好瞭,如果就這樣推敲細節下去,肯定會扯出這個大漏洞。

難道李慶安已經發現這個漏洞瞭嗎令狐飛不由向李慶安瞥去,隻見李慶安冷冷地看著他,眼中閃露著一絲嘲諷地笑意,頗有請君入甕之意,楊國忠不是說事後才擔心衙役們對付不瞭刺客嗎再臨時去找金吾衛和龍武軍相助,你們時間上怎麼來得及

想到這個漏洞,令狐飛頓時大汗淋漓,李慶安一早跑來鬧事,說什麼金吾衛擅自出兵,不就是為瞭引出這個漏洞嗎

這時李隆基也漸漸品出味道瞭,再說下去,楊國忠恐怕就被動瞭,他瞥瞭一眼楊國忠,他想單獨聽楊國忠的解釋,李隆基便連打瞭兩個哈欠,裝作再也沒有耐煩聽下去的樣子,滿臉不悅道:“朕有些困瞭,此事改天再說吧”

楊國忠如釋重負,連忙躬身道:“臣等不敢打擾陛下,臣等告退”

李慶安也笑道:“陛下,既然這個刺客是在臣的軍營附近逃脫,臣願請旨,參與抓捕這名刺客,請陛下恩準”

李隆基搖瞭搖頭,道:“這件案子由京兆尹全權負責,大將軍就不要插手瞭,以免再生誤會。”

李隆基的言外之意就是告誡楊國忠,不要再邀功心切瞭,你是鬥不過李慶安。

楊國忠沒聽懂,但令狐飛卻聽懂瞭,他既長長松一口氣,又忍不住暗暗長嘆,“他花瞭幾個月時間苦心策劃的計謀啊就這麼完蛋瞭。”

這時他忽然又想起另一件要命的事,任海川被王珙帶走瞭,他會不會把自己反供出來。

未完待續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