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金蟬脫殼

作者:高月 字數:5357

李隆基已經到瞭大明宮,盡管大明宮佳麗如雲,但她們並沒有能夠撫慰李隆基焦躁的心,一直到黃昏時分,李隆基終於得到瞭魚朝恩的消息。

“陛下,陳銘忠那裡傳來消息,李慶安下午帶著妻子去瞭府宅,隨後又去奴隸市場買瞭三十幾名仆傭,孤獨府和高力士府也各給他們十名下人,獨孤府還送來瞭大量的被褥瓷器之類物品,新府已經在佈置瞭。”

“嗯”

李隆基一顆懸起的心略略放下,他點點頭道:“可加派人手,命他們一定要盯住瞭,絕不準李慶安把人帶走。”

“奴才遵旨,奴才這就去安排。”

“等一下”李隆基又叫住瞭他。

他想瞭想便吩咐道:“命人去把武賢儀召來,朕今晚要寵幸她。”

魚朝恩匆匆走瞭,李隆基背著手慢慢走到窗前,凝望著窗外鬱鬱蔥蔥的春色,此時此刻,江山在他心中已經不重要瞭,重要的是美人,他內心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瞭獨孤明月的影子,這種得不到的痛苦,讓他幾乎已經難以忍受瞭。

李慶安的馬車依舊停在大門外,天色剛擦黑,大門打開,一隊騎兵從府內駛出,飛馳漫卷,氣若奔雷,人人肩披大氅,儼如一陣狂風般坊門駛去,躲藏在對面巷中的幾名監視者立刻緊張起來,他們目不轉睛地盯著騎兵隊伍,在隊伍中間,他們看到瞭被士兵簇擁著的李慶安,卻沒有看見獨孤明月,甚至連女扮男裝的人都沒有,幾名監視者略略松瞭口氣。

他們並沒有跟李慶安而去,他們的任務是盯住獨孤明月離開府宅的去向,前後兩側,每一扇門外都有人監視,不過他們也並沒有太放在心上,今天才是李慶安成婚的第二天,在第三天,他們還要去娘傢回門,這才算完成一次婚典,這幾天應該是沒有什麼事情。

李慶安的騎兵隊沖出瞭城門,這時天色已經昏黑,一輪孤月掛在深藍色的天空,風中有幾分暖熏熏的氣息。

沖出城門,騎兵隊這才緩緩放慢瞭速度,李慶安扯開披在身上的大氅,露出瞭躲在身後的獨孤明月,她已經換瞭一身黑色短裝,緊緊地抱著李慶安的後腰,戰馬快速奔馳,使她的臉色被顛簸得有些蒼白。

“明月,你怎麼樣”

明月克制住胸腹間的惡心,小聲道:“速度慢一點沒有問題,速度太快瞭,顛得有些受不瞭。”

“好吧我們緩行。”

李慶安將明月抱到戰馬前面,用大氅裹緊她,放慢瞭馬速,平穩地向軍營方向而去。

軍營門口已經停瞭兩輛馬車,眾人翻身下馬,馬車的車窗開瞭,明珠笑著向明月和李慶安招招手,“姐、姐夫”

明月上前笑道:“你這個精靈古怪的傢夥,這次姐姐又要欠你人情瞭。”

“沒事呢最好我也能去安西。”明珠笑著,目光中帶著一絲央求,向李慶安望去。

“就看你的運氣瞭,運氣好,你就能去安西,運氣不好,你就隻能替你姐姐回京城瞭。”

李慶安笑瞭笑,又問她道:“你出來,你父親知道嗎”

“娘沒有告訴爹爹,對瞭,娘還讓我轉告你們,姐姐回門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們要平安返回安西,希望姐姐能一路順利。”

“那好我們準備出發瞭。”

李慶安走到明月面前,輕輕扶住她肩頭笑道:“你先走一步,我會隨後趕來。”

明月雖然戀戀不舍,但她也知道,情況緊急,如果她不能走脫,後果就嚴重瞭,她默默點瞭點頭,轉身上瞭馬車。

李慶安又對他的親兵都尉江小年道:“夫人的安全就拜托你瞭,記住,要盡快出關中。”

“大將軍放心吧屬下一定會護衛好夫人。”

他調轉馬頭一聲低令,馬車緩緩起步,兩百名親兵護衛著明月的馬車向西而去,車簾拉起,明月向李慶安招手告別。

李慶安一直目送馬車消失在黑暗之中,他這才調轉馬車道:“回城”

百騎戰馬一齊發動,如風馳電掣般向長安城內馳去。

次曰一早,李慶安的新府內便開始忙忙碌碌大采購瞭,由如詩妝扮的獨孤明月也出現瞭幾次,又派人去東市綢緞鋪買瞭不少上好的錦緞,又去胡人珠寶店訂購瞭不少名貴首飾,很快胡人珠寶店的夥計親自將珠寶首飾送瞭上門供選擇。

在府外監視的人立刻追問送珠寶首飾的夥計,是誰買珠寶答案是李大將軍的新婚夫人,挑選瞭價值兩千貫的首飾。

就這樣,兩天忙忙碌碌過去瞭,李慶安也帶著妻子正常回門,直到夜裡才返回,到第三天上午,明德門外忽然沖來一隊報信騎兵,馬速極快,蹄聲如雷,馬上報信兵大喊:“前方閃開,安西緊急軍情”

城門的守軍嚇得連忙閃過,不敢阻攔,報信騎兵在朱雀大街上疾奔,大街上的民眾紛紛向兩邊躲閃,聽他們叫喊安西緊急軍情,每個人心中都提瞭起來,安西又出什麼事瞭安西出事的消息很快便在長安傳播開瞭。

報信騎兵沖進瞭靖善坊,一直奔馳到李慶安的新宅前停下,翻身下馬沖進府宅中大喊:“大將軍,安西緊急軍情”

沒過多久,李慶安從府中快步走出,上瞭馬車,直向興慶宮駛去,安西出瞭大事,他要緊急返回安西。

李隆基已經返回瞭興慶宮,他剛剛睡起,正在梳頭之時,忽然有宦官來報:“陛下,安西節度使送來一紙緊急軍情,他懇請陛下同意他立刻返回安西。”

李隆基一怔,問道:“什麼緊急軍情,拿給朕看。”

宦官將李慶安呈送的軍情報告遞上,李隆基打開瞭報告,隻見上面寫著:吐蕃軍增兵兩萬至小勃律以南,有反攻小勃律之跡象。

李隆基沉吟瞭片刻,立刻吩咐道:“把魚朝恩給朕找來。”

片刻,魚朝恩匆匆跑來,“奴才參見陛下”

“朕來問你,安西邊令誠那邊有消息傳來嗎”

“奴才還沒有來得及留意。”

“立刻去問,朕要最新消息”李隆基惱怒地喝道。

“奴才遵旨,這就去看消息。”

魚朝恩嚇得向內侍監衙門飛奔而去,李隆基又看瞭一遍軍情,眉頭皺成瞭一團,按照李慶安的計劃,他應該是五天後返回安西備戰,但安西卻突然傳來消息,吐蕃軍有反攻小勃律的跡象,應該說確實有這個可能,很明顯,安西唐軍的一步計劃就是劍指吐火羅,吐蕃人在這個節骨眼上增兵小勃律,就是想趁唐軍與大食交戰,雙方都無暇分身之際,奪回小勃律,插手吐火羅,取漁翁之利。

不過這樣一來,便給哥舒翰的隴右戰役發動創造瞭條件,吐蕃分兵吐火羅,他們不可能兩線同時開戰,哥舒翰在隴右遇到的阻力就會小得多。

“陛下”魚朝恩飛奔回來,“有邊令誠的消息剛剛飛鴿送來。”

他遞上瞭一管鴿信,李隆基打開卷得小小的鴿信,隻見上面也隻有一句話:小勃律傳來消息,吐蕃有增兵跡象。

果然是真的瞭,李隆基再沒有懷疑,便道:“準李慶安即刻返回安西,可讓太孫豫替朕給李慶安送行。”

他又向魚朝恩招瞭招手,低聲對他吩咐瞭幾句話,魚朝恩領令去瞭。

安西緊急軍情的消息很快便傳遍瞭朝野,這就意味著李慶安要即刻趕回安西,上午,十幾名朝廷趕到城外給李慶安送行。

皇儲李豫受李隆基的委托來給李慶安送行,其次是刑部尚書王珙、戶部尚書張筠,以及工部尚書韋渙、兵部侍郎裴旻等十幾名東宮黨的重臣,甚至吏部尚書楊國忠和兵部尚書韋見素也來到瞭送行之所。

李慶安的近千名親衛已經列隊就緒,旌旗招展,整裝待發,在他們中間還有幾輛寬大的馬車,那是李慶安的傢眷。

在旁邊一座別離亭中已經置辦瞭一桌簡單的酒席,十幾名重臣在座為李慶安踐行,李豫端起一杯酒道:“大將軍此去安西,正逢隴右戰役發動在即,希望大將軍從西面配合隴右作戰,早傳捷報。”

李慶安也舉杯道:“請殿下放心,臣一定在西面戰線掃除吐蕃軍,為隴右戰役的勝利創造條件。”

“好吧我們飲瞭此杯,祝大將軍一路順風。”

李豫舉杯環顧左右,重臣們紛紛舉杯,大傢一飲而盡,李慶安對眾人笑道:“那好,我就此告辭,明年我再進京述職。”

這時,張筠瞥瞭一眼馬車,忽然笑道:“大將軍把新婚嬌妻也帶走瞭嗎”

不等李慶安開口,楊國忠卻笑道:“張尚書有所不知,大將軍的父母先祖都在碎葉,大將軍這是要帶妻子去拜見父母先祖,張尚書明白嗎”

李慶安微微一怔,他可從來沒有和楊國忠溝通過,沒想到楊國忠也會這樣說,他瞥瞭楊國忠一眼,正好楊國忠也向他看來,兩人目光一觸,皆心照不宣地笑瞭。

他們倆鬥瞭這麼多年,從來沒有什麼意見一致過,唯獨在這件事,兩人的利益是一致的,楊國忠要維護楊傢的權益,無論如何他不準獨孤明月進宮,他已經知道李慶安要把妻子帶走瞭,他便在這件事上保持瞭沉默,對他來說,不反對其實就是支持瞭。

李豫立刻接口道:“大將軍帶妻去拜祭父母先祖之靈,這是人倫之情,是孤答應瞭的,這件事將由孤一力承擔。”

既然皇儲殿下開口瞭,便沒有人再說什麼,裴旻走上前,重重一拍李慶安肩膀,“一路保重”

李慶安點點頭也笑道:“舅父不妨送裴傢子弟來安西軍中鍛煉,我會給他們立功的機會。”

“會的,我會把裴傢子弟送來安西。”

李慶安笑瞭笑,又對眾人抱拳笑道:“殿下,各位大臣,慶安就此告辭瞭。”

一般重臣拱手回禮:“大將軍一路順風”

李慶安飛步下瞭亭子,翻身上馬,對眾人招招手,便低聲令道:“出發”

隊伍緩緩起步瞭,沿著官道向西而去,李豫望著漸漸遠去的隊伍,眉頭略略皺瞭起來,李慶安帶妻子走得如此順利,聖上卻居然不加阻攔,這令他感到有些不安。

李慶安一路西行,兩天後,隊伍抵達瞭鳳翔,隊伍剛剛抵達鳳翔城門,這時從城中忽然湧出瞭大隊軍馬,足有數千人之多,他們一字排開,攔住瞭李慶安的去路。

“大將軍,好像是羽林軍”一名親衛認出瞭這支軍隊。

李慶安冷冷一笑,果然來瞭,這在他的意料之中,隻見隊伍中奔出一名大將,正是右羽林軍大將軍陳玄禮。

他奔馬至李慶安面前,拱手道:“節度使大將軍,我奉陛下之命來質問將軍,為何不遵從慣例,留傢眷在長安為質”

李慶安微微一笑道:“陳將軍此言詫異,自開元年間聖上改用中官監軍制後,已無留傢眷在京為質之說,再者,我大唐自立國以來,一直便奉行禦史監軍,從無大將傢眷在京為質之說,不知陳將軍此言何來”

“這”

陳玄禮有些語塞瞭,他半晌方道:“雖無正式之規定,但各節度使留妻子在京一直是慣例,無論安祿山、哥舒翰還是高仙芝都是這樣,為何到瞭大將軍這裡就特殊聖上信任大將軍,大將軍也應該以禮相報才對”

李慶安笑瞭笑道:“陳將軍的意思我明白,我也並沒有破壞先例之說,我的本意隻是帶妻子回碎葉拜祭父母先祖,這是人倫常情,然後再返回長安,這一點陛下應該也能體諒,再說,儲君殿下也準瞭我的請求,請陳將軍諒解。”

對於這件事,陳玄禮也是有所耳聞,聽說聖上看中瞭李慶安的妻子,但又不敢明搶,所以隻能以慣例之說來約束李慶安,不準他把妻子帶走,可陳玄禮也清楚,李慶安確實沒有違規,大唐兵制中隻有監軍制度,而無人質之說,各邊僵大吏留妻子在長安也隻是一種約定成俗,若真的追究起來,也沒有什麼明文章程規定,真要帶走也無可非議,當然,沒有誰會為此而得罪皇帝。

盡管陳玄禮明白這一點,但他的任務卻是阻攔李慶安帶走妻子,他歉然道:“大將軍,很抱歉瞭,在下是奉命而行,既然大將軍有特殊情況,那可以向聖上提出申請,聖上當然也會體諒大將軍的人倫之情,放大將軍之妻前去碎葉拜祭公婆,但前提是大將軍應該向聖上提出這個要求,而不應該擅自所為,以致產生瞭這個誤會,所以,為瞭避免這個誤會,大將軍還是先把妻子送回長安,然後大將軍再向聖上提出申請,那樣,我也決不會再來為難大將軍,請大將軍不要讓我為難。”

李慶安有些微微動怒瞭,他冷冷道:“陳將軍,我有緊急軍情要返回安西,你去讓我再回長安,耽誤瞭軍情,你承擔得起這個後果嗎”

“大將軍的軍情我不敢耽誤,大將軍盡管去安西,但大將軍的妻子請先回長安,隻要聖上批準,我會派軍隊護衛她去安西,絕不會耽誤大將軍的人倫之情。”

陳玄禮的態度十分強硬,這是李隆基給他的旨意,不管李慶安用什麼借口,他都一定要把李慶安的妻子帶回去。

李慶安忽然笑瞭,“既然陳將軍一定要堅持,那就請回長安吧”

“什麼”陳玄禮不明白李慶安的意思。

這時,馬車車簾拉開,明珠笑道:“陳大將軍,我可不是姐姐,你找錯人瞭吧”

她跳下馬車,將車門打開,裡面空空如也,後面一輛馬車也打開瞭,下來兩個長得一模一樣的孿生姐妹,陳玄禮認識明珠,他頓時呆住瞭,“大將軍,這是怎麼回事”

“實不相瞞陳將軍,我妻子因感恙不能隨我同行,尚在長安,準備過幾天再出發,既然陳將軍一定要我稟報聖上,我自會派人送上呈文。”

陳玄禮暗叫不妙,他當然知道李慶安不會將妻子放在長安,這樣看來極可能是已經先走瞭,他暗暗嘆息,卻也無可奈何,隻得一拱手道:“那就祝大將軍一路順風吧”

他一揮手,“走”

數千羽林軍調轉馬頭便走,瞬間便奔得幹幹凈凈,李慶安望著他們走遠,淡淡一笑道:“出發”

隊伍進城,繼續向西行而去。

這天上午,明月的馬車也過瞭涼州,進入瞭甘州境內,隊伍來到瞭刪丹縣附近,明月拉起車簾,入眼處是一望無際的草原,河西走廊上到處是濃鬱的綠色,一群群馬匹在原野上奔馳,河邊的羊群在悠閑地吃草,遠方是白雪皚皚的甘峻山,陽光照在山頭,閃爍著寶石般瑰麗的光彩。

塞外的美麗風光使明月的心中也為之寬闊,但丈夫的遲遲不來又使她眼中有些黯然,始終鬱鬱不樂,旁邊陪她同行的舞衣笑道:“明月是在思念李郎瞭嗎”

明月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瞭笑道:“是有一點,其實我也知道沒什麼問題,就是心中放不下。”

“這是人之常情你新婚次曰便和夫君分別,心中掛念是正常的,不過我聽李郎說過,明月妹妹也是向往安西的風光,這不正和妹妹的心意嗎”

明月點點頭道:“我們將來會住在哪裡北庭還是安西”

舞衣笑道:“住在碎葉,我們的傢已經搬到碎葉瞭,那裡有大量軍隊駐紮,聽說還有大量漢民移民會遷移而來,在那裡不會有異域之感。”

這時,一匹馬飛奔而來,都尉江小年在車外躬身道:“兩位夫人,大將軍傳來消息,他們已經進瞭隴右會州,命我們暫在刪丹縣等候,三天後,他們將趕來匯合。”

兩女對望一眼,眼中都露出瞭驚喜之色。

未完待續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