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停木牘寫不下瞭”
九月中旬,秋高氣爽的一天,黑夫坐在軍營空地上,面前擺瞭一張矮腳桑木案,他手持毛筆,右邊是簡陋的墨硯和質地不太好的炭墨,兩片削得不怎麼好的木牘擺在面前,上面已經密密麻麻寫滿瞭字
跪坐在他對面的季嬰不幹瞭,嘟囔道:“我話還沒說完呢,怎麼這麼快就寫滿瞭。W”
黑夫對這個話嘮頭疼不已,卻也無可奈何,因為這差事也是他自找的。
原來,黑夫的獻策被都尉李由采納後,便下令,各營兵卒,但凡有想寄信回傢的,可以自備木牘,交予百將、屯長,由識字的軍吏代筆。屆時將按照編制把信牘收好,派專人送回南郡去
黑夫不耐煩地說道:“你想說的無非是你如今得瞭公士爵,打完仗回去便能娶她過門,讓她不要找其他男子。除此之外全是廢話,還是別說太多為妙,不然,你那新婦發現你比她還能說,怕要被嚇走瞭。”
這種“情書”是最麻煩的:兵卒們離傢太久,想說的話很多、很隱秘、甚至有些下流,於是就陷入瞭一種想說又不敢說的尷尬境地,都得在黑夫面前漲紅瞭臉憋上半天,才能吐出幾句話來。
隻有季嬰除外,黑夫發現,季嬰的信除瞭開頭兩句問候外,其餘全是在吹噓和調情,寫到後面越發不堪入耳,他都下不瞭筆瞭。
將兩塊寫得滿滿當當的木牘遞給季嬰,讓他等上面的字跡曬幹後自己捆上,季嬰好歹是郵人,封信當然嫻熟不已。本來他也識點字,但卻扭扭捏捏地說,這信是要寫給未來妻子的,怕自己字太醜,才讓黑夫幫忙。
結果一寫就是一刻。
“也不必擔心傢裡人看不懂,他們會找裡吏幫忙,將信上的事念出來。”
黑夫此言一出,季嬰頓時尷尬起來,有些隱秘的事讓黑夫知道也就算瞭,若是再讓裡人知道,那他回去後不得被笑話死
他連忙反悔道:“重寫重寫,那些話我不說瞭”
“晚瞭。”黑夫揮手趕他:“不想要就自己寫,我不會再幫你。”
季嬰隻得悻悻離去,黑夫讓他完事後,也來幫把手,這百多人裡,識字水平達到幫人寫信的,也就黑夫、利咸、共敖寥寥幾人,季嬰和卜乘也勉強可以,其他人就完全不行瞭。
“下一個”
打發走季嬰後,黑夫抬起手,讓跟在後面排隊的人依次上前,整個軍營的空地上都是滿臉興奮的兵卒,他們或站或坐,彼此探討自己的信裡該寫點什麼。
並不是每個人都如季嬰這樣健談,比如來自竟陵縣的槐木,他雖然是屯長,卻不識字。
黑夫擺好木牘,磨好瞭墨,潤足瞭筆,等待半天後,槐木依然結結巴巴,神情還有些扭捏,就好像他想要說話的人,就坐在對面一樣。
平日裡的千言萬語,一旦要真的化作信牘上的句子,而且還是別人代筆的文字,便有些無從說起。或許在不善於表達的槐木看來,寫封傢書似乎比先登奪城還難吧。
非得黑夫百般勸誘,他才開始說起來。
但一說又收不住,他要關心的不止是兩個按理說要被獲釋的隸臣弟弟,還有剛成婚的妻。
看得出,槐木是個很顧傢的人,你很難想象,這個鑌鐵一樣剛強的戰士口中,能說出那麼脈脈溫情的話。但話太多且雜亂無序,黑夫隻能挑著緊要的寫,並適時提醒沉醉在敘述裡的屬下,木牘差不多快寫滿瞭。
這時候,槐木才依依不舍地起身,接過黑夫遞過去的木牘,小心翼翼的捧在在手裡,上下顛倒著看,露出瞭笑,然後當成寶貝一樣揣在懷裡,好像一不小心這些篆字就會逃走一樣。
而他看向黑夫的眼神,也從期待和尷尬,變成瞭感激和崇敬。
黑夫起於微末,他明白,對於一個沒有學習過寫字的人來說,那麼多密密麻麻的比劃,是多麼讓人敬畏的東西。
不止槐木,還有東門豹,本來阿豹總能在氣勢上壓別人一頭,但涉及到寫字時,東門豹的霸道蠻橫就消失瞭,他成瞭一個搓著手,小心翼翼的男人
東門豹擔憂他那身體不好的母親,又花瞭大量篇幅談及自己希望見到新生的兒子,說打完這場仗回傢,他要將兒子高高舉起,從小教他練武,讓他衣食無憂。
想到這,東門豹就忍不住樂得哈哈大笑,這個滿腦子都是兒子的新父親,隻在信的末尾才隱晦地說自己也想念妻子。
接下來是小陶,他是個口吃,結結巴巴地說不通順,半天才憋出瞭一個“父”字。小陶也是個很顧及別人感受的人,生怕耽誤瞭後面的人,遂說自己不寫瞭,黑夫索性停瞭筆,說不如自己完全替他寫如何
小陶對黑夫言聽計從,立刻應允,黑夫對小陶的傢庭身世也略有瞭解,便學著他的語氣,關切地詢問瞭小陶那個廢瞭一隻手的父親“毋恙否”而後大肆誇贊瞭小陶一番,說他英勇作戰,如今已經是上造瞭,在軍中管著十個人。
他還讓小陶的父親以後在裡閭裡,可以抬起頭來,不用再怕任何人欺辱
寫完後,黑夫給小陶念瞭一遍,念完後,這老實巴交的小青年抿著嘴,眼睛已經通紅,朝黑夫作揖。
“百百將寫的,便,便是我想說的”
有人說過,幸福的傢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傢庭各有各的不幸。
黑夫覺得這句話不對,幸福與不幸,往往是交織纏繞在一起的,難以分清界限。
從每個人的話語裡體現出來的生活,也各不相同。隻一個下午的時間,黑夫便飛快領略瞭屬下們各自的幸福與不幸,就好像已穿越瞭幾十次不同的人生。
停筆之後,這些人的故事,依舊像走馬燈般,在黑夫腦海裡環繞。
這時候,天色已經快黑瞭,利咸、共敖都過來報告說,他們已經各自寫瞭三十封左右的信,營中兵卒,都已經得到瞭自己的傢書。
雖然手臂酸痛有些勞累,但看著往日因思鄉念傢,而皺眉苦臉的兵卒們,各自捧著自己的傢書相互炫耀,開懷大笑,黑夫就覺得這點辛苦沒什麼。
心裡想說的話被寫在傢書上後,眾人的惴惴不安,似乎也一並送走瞭,這可以看做是一種疏導情緒的方式吧。
“接下來,隻希望靠著李由的關系,能說服南郡守,將這些信交付郵、傳,送到南郡十八個縣,上百個鄉,數千個裡閭,不同的人手中。”
這個世界上,沒有不需要寄到的信。
每一封傢書,都是必須傳達的思念。
“不止是傢書要寄到啊。”
黑夫看著眾屬下,心裡想道:“我還要在這場戰爭結束時,將你們也一並帶回去”
他們每個人都如黑夫一樣,被時代大勢所卷,身不由己,必須參加一場又一場的戰爭,隨時都有可能命喪疆場,這命運仿佛永遠看不到盡頭。
在殘酷的戰爭裡,他們堅守自己的戰士身份,變得兇悍而暴躁,甚至泯滅自己的個性,努力變成一個整體。
但從他們在傢書裡那些千叮萬囑、反反復復、沒完沒瞭的詢問和述說中就能看出。所有人,終歸都是血肉之軀,粗獷豪邁中,還有柔軟的人性和濃濃的親情,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不知不覺間,黑夫才突然發覺,自己來到這時代後,與同袍夥伴們在一起的時,已經遠超傢人
什伍如親戚,卒伯如朋友,這句話,已經成瞭現實。
在這場歷史上必敗的戰爭裡,黑夫不止要保自己的命,還要盡量保住上百屬下的命。
除卻黑夫他們這邊進度較快外,附近幾個營地的兵卒依然在排隊,吵吵鬧鬧地書寫傢書,恐怕要忙到明天。
黑夫還聽人說,李由也聽瞭他的建議,親自巡視營地,並在幾個營帳裡,屈尊下筆,為幾個普通兵卒寫瞭傢書。
那幾人激動地渾身發抖,五體投地跪拜瞭李由。
在普通兵卒眼裡,都尉,是高高在上的高官,如今卻自降身份來問候他們,甚至還和藹地為他們寫傢書。而那手筆漂亮的篆書,讓他們覺得傢書寄回去後,可以讓全傢都臉上有光
可以想見,李由不但讓這幾人忠心效死,還贏得瞭南郡兵們的士心。
當然,這時候已經有不少人知道,是黑夫說服瞭都尉讓眾人寫傢書,黑夫出去如廁時,發現隔壁營地裡,還有人遙遙向自己拱手。
他“傢書百將”的新綽號,將在南郡兵流傳開來,但這一次,卻是飽含感激,沒有任何戲謔。
黑夫笑著還禮,然後,他回到瞭已經沒有人排隊的軍營空地,坐回瞭熟悉的位置,就著夕陽最後的光輝,抬起筆,蘸滿瞭墨,開始寫最後一封信。
這是他自己的傢書。
“九月丁巳,黑夫敢再拜問衷,母毋恙也衷、驚毋恙也黑夫亦毋恙也,今在陽城,為都尉短兵百長,都尉待我甚厚也”